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元-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膛线,有拉线法,挤线法和电解法几种。

拉线法,是用专用拉刀,由浅入深,多次切削成膛线,效率低,只适合小批量生产专用的枪管。

挤压法,是用挤压头强行通过光膛进而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形成膛线,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率较高而且还能提高枪管寿命

电解法,是以枪管做阳极,带凸凹的芯棒做阴极,在氯化钠溶液里,通过电解作用使光膛表面阴线部分析出金属而形成膛线,一般的大中口径枪管膛线都是用该方法加工的

三种方法比较,张阳选择了挤压法。

第一种方法,不适合大规模制造,第三种方法,没有这能力,电解法,这年代连个电都没有,只能用挤压法了。

挤压法的关键,一个是需要一个形状和膛线相反的纽扣状物体,二是需要巨大的压力。用巨大的压力将这个纽扣状物体边压边转,将钢材挤出膛线,而且,这种方法,对枪管又是一次热轧,可以提高枪管的强度。

这有点类似用试管刷刷试管,试管刷得比试管粗点,一边向里塞,一边旋转,就把试管刷干净了,如果把试管刷换上特别坚硬的毛,就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同理,钢管就相当于是试管,而这个纽扣状的物体,就相当于是坚硬的试管刷,只是,这个硬度,得相当高,才能将钢管划出深深的痕迹,边旋转边深入,钢管就被划出了需要的膛线。

这些过程都是连续的,铁水经过坩埚,通过翻炒变成合格的高碳钢,再倒入模子中旋转变成钢管,此时的钢管刚刚凝固,还是红通通的,正好利用这个热量,将管内刻出膛线的阻力就会比较小。

而这个挤压膛线的挤压头,耗费了张阳整整五百两银子。

这个东西,得比钢铁还坚硬,张阳通过询问李伯升,只有制造玉器的工匠有这种东西,张阳猜测,可能就是金刚石之类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制造膛线的关键,他交代给李伯升,不管花多大的价钱,务必买到,结果,东西是买回来了,却让张阳肉痛的厉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东西,就是一千两,也得买。

而想要得到较大的压力,还是借助水来帮忙,水位越高,压力就越大,即使到了现代,也是用水压机的比较多。所以张阳让人修建了一个类似水塔的东西,比高炉还要高,耸立在瞭望哨上面,周围用树枝掩盖,让人提水上到瞭望哨上面,将水灌满,顺着密闭的水道流下来,最后流在巨木制成的活塞里。

越向下,压力越大,毛竹肯定不能承受,张阳经过实验,才用了两人合抱粗的巨木,中间挖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孔,孔做得非常光滑,再将合适的软木塞入,这样将水引来之后,软木充当活塞,就会在水的压力下运动,将活塞通过直杆与挤压头相连,与枪管平行放置,再缓缓转动枪管,膛线就做好了。

只有一个挤压头,所以暂时只能有一条生产线,不过,由于效率比较高,可以在钢管冷却之前,将膛线挤压出来。

“大哥,可以开始了。”李伯升已经将水力转了过来,灌造枪管的模子已经开始高速旋转,只需要流入钢水,就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变成优质的无缝钢管。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几个奇特的装置上,张阳嘴中,慢慢吐了几个字:“好的,开始制造铳管!”

李伯升脸色无比兴奋,他亲手拨动巨大的手柄,坩埚开始缓缓翻转,火红的钢水,流入了旋转的模子之中。

看着流到了指定位置,李伯升快速收起手柄,摇转支架,接着浇铸第二个旋转的模子,

一连四个模子,全部浇铸完成。

在高速的运转中,铁水被紧紧地甩在了外壁上,慢慢凝结,变成了无缝钢管。

“停止旋转,转移到水压机上。”李伯升接着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李成瑞小心翼翼地拿着钢钳,将做好的无缝钢管放入了水压机的立柱上,将挤压头塞到钢管顶端,开始拨动水道开关。

巨大的水压压来,活塞下移,将钢管使劲地撑开,撑出一条条的膛线来。

李成瑞小心地转动着,活塞一边下移,钢管一边转动,第一根成品铳管,终于在基地诞生了!

接着,第二根,第三根…两坩埚钢水,足足做出了一百多根枪管。

张阳看着越来越多的枪管,脸上挂满了笑容,手铳算个鸟,老子的线膛枪,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

(中国古代有金刚石的记载。据《本草纲目》载:“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在古代为中国玉雕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第九十六章天阙铳

待枪管冷却之后,张阳拿起一根枪管,仔细地端详,却发现,这个枪管的成品率,还是不理想,刚才的一百多根枪管,其中只有七十几根达到了要求,剩下的,有的是在转运的过程中,有稍许弯曲,有的是内径稍大,膛线没刻好,这些没达到要求的,只好都报废了。

即使这样,张阳也比较满意,在他的计划里,只要有一半的成品率,就心满意足,这年代的工业水平几乎为零,而枪管的制造,即使到了现代,各种高精度工具大量使用的前提下,还是有废品存在的。

枪管造好了,下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造枪身。

枪管是一个刻着膛线的铁管,虽然制造过程有点复杂,但看起来还是简单的。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但是这个枪身,用两个字来说,那叫复杂,用四个字来说,那叫极其复杂,用六个字来说,那叫极其极其复杂!

张阳先在纸上面画出原理图,李伯升,李成瑞他们,还有那几个铁匠,谁都不懂,又用木头做了一个模型,比划着讲解,终于有一个铁匠稍稍明白了一点点,张阳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在给小学生将大学课本一样,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个时代只注重文学知识,对科技知识的传授,那是少之又少。

不过,张阳要做的这个枪,原理还真是复杂。

既然是轻武器专业的,虽然炼钢不太懂,但是这个武器制造,尤其是造枪,张阳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火枪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一个管子,塞入火药,捣实,放入弹丸,点火,弹丸飞出,完成发射。

火枪经历的许多变化。管子由竹管变成了生铁管,再变成铜管,再变成精钢管,最后发展为合金钢管,点火方式由直接点火,变成靠火石打火,就是燧发枪,再变成由雷汞做成的底火,撞针击发方式,火药由纸包变成了铜泡,弹头由石头,铁珠,最后变成了铅弹。火药也由黑火药变成了无烟火药。

子弹的装填方式,开始是从枪口塞进去的,叫做前装枪,再后来变成从后面装入,叫做后装枪。

这个时代,火铳的发射方式还是靠用火点燃,而张阳要做的,是领先这个时代的燧发枪,即利用击锤击打燧石,发出火花,引燃火药,进行射击。

这样,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不会担心点不着火药了。

普通的燧发枪都是前装枪,也就是由枪管口放入火药和弹丸,这对于滑膛枪来说还好说,因为枪管和弹丸是一样粗的,可是对于线膛枪来说,由于需要膛线挤压弹丸,所以弹丸都会比内径稍粗一点,这样,弹丸从前面塞入时,得使劲用通条捣,有时还会发生将弹丸卡在中间,上不来,下不去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不从后面塞入呢?因为后面开孔的话,会导致一个密封性的问题,怎样连接活动的枪尾部和枪管,使它既便于开关,又连结得牢固。密封得不严的话,燃气泄露,火药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这些,都已经被精巧的装置所解决了。

张阳的这个火铳原理,是模仿清朝戴梓制造的连珠火铣,在枪身尾部做一个锥孔,再做一个比锥孔稍大的可转动的机轮,机轮塞入锥孔,就将枪管紧密地封好了,机轮有两个小圆槽,与外面的弹仓出孔和发射药仓出孔相合,转一下,将发射药和弹丸塞入枪膛,再一转,就将小孔转到了其他位置,密封上了。枪机采用撞击式隧石发火,机头上夹有隧石,机头前方有一打火镰。枪机中部有引火药仓,上置盖启闭,仓内亦正好与机轮细柄上的引火药槽相合。(具体原理得结合图片来说)

机柄也有两个,一个用来转动机轮,完成装药,装弹头的过程,另一个机柄,用来发射。

两个机柄,左右两手可以同时操作,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然后,瞄准,射击。

说起来,有点和连击弩类似,连击弩也是有两个手柄,一个在上面,用来将竹箭上弦,一个在下面,控制发射。

而这两个机柄的作用相似,位置也相似,在上面的,用来装填弹药,在下面的,用来控制射击。

火药被事先用纸包好,做成一份一份的,每转动一次,将一份火药塞入,则有点类似左轮手枪的意思。

至于子弹,则是铅弹。铅比较软,能够在膛线的作用下迅速旋转,而且,击入人体能够产生变形,造成更大的杀伤力。

子弹,火药,都是贮存在枪托里,枪托是可以打开的,便于装填弹药。

达不到标准的钢水已经被做成了钢锭,这些细小的部件,需要铁匠们手工打造。

由于张阳已经做出的木制的模型,虽然工匠们不明白原理,但是张阳也不需要他们明白原理,他们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各人负责打造各人的零件,最后再组装起来就可以。

在张阳的督促下,几个工匠们经过一天的敲打,终于将所有部件都组装了起来。

一把崭新的火铳,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桃木的枪柄,乌黑的枪身,精心打造的两个握柄,每一个地方,都仿佛是一个初生的婴孩,让张阳爱不释手。

枪管长三十五寸,口径零点三八寸,加上枪托,全长四十二寸,将枪托放在地上,大概到成年人的胸部下方。

以后,这个就是争霸天下的武器了,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元失其鹿,这鹿是我张士诚的。

“大哥,我们这个火铳,能有多厉害?”李伯升问道,这两天,他看着张阳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