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有绝对的实力,问蠢中原的人物
而且,张阳手里还有一个愈加崇高的东西: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失落了这么多年,终究再次出现到了世上,出现在了称帝的张士诚手里,这是绝对的顺应天意
虽然张阳几年前就在无意中发觉了传国玉玺,但是,当时的他,并没有实力,能够保证传国玉玺不被别的势力抢走,所以他选择了隐忍,派了最信任的人不断看守在杀人港,将这个秘密隐瞒于世
直到现在,张阳感觉,终究到了让它重见天日的时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己称帝,这是顺应天意,有了传国玉玺的这个祥物,张阳是在道义上占据了优势
既然称帝,那么,就该建立起各种机关部门了,行使政令
张阳没有仿照现在,设立什么丞相之类的官制,而是仿照后世的明朝,设立了六部间接对皇上负责制
自古以来,都有丞相这个职位,辅佐皇上,但是,丞相这个职位权力太大,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如果丞相怀有异心的话,后果非常严峻
分而治之,权力绝对不能集中在别人手里,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将所有权力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张阳对这点是非常认同的
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也就是说,是个管理官员的机构,职权特重,为六部之首,由刘伯温担任吏部尚腾一职,下设左右侍郎各一人个清吏司,包括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户部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有尚腾一人,由李善长担任,左右侍郎各一人
礼部为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由刘伯温保举的杨基担任尚腾,但是,在推广中国优良的文化的同时,张阳也在大力提倡式的教育,如各种技术工种,并且让基地里的一些人,编写了一部科普教材
旧式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大批的有用人才,各种技术,反而愈加重要,张阳在刻意提高他们的地位
兵部主管全国的武力,由施耐庵任尚腾,这也是仅次于吏部的重点部门,施耐庵自从跟随张阳以来,不断都在承担军师的角色,这个职位,非常合适他
刑部则由铁面无私的高启担任,负责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全国的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比如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由祖行知担任
祖行知本来是想享受清福的,但是,看到祖晴干得那么出色,他的那颗本来已经苍老的心,突然变得年轻了,他也想自己出把力,结果,就得到了这个职位
张阳本来是想让焦玉等人担任的,但是,他们都对技术问题感兴趣,而对做官却不在意,张阳也知道,让技术人员做官,也是对人才的浪费,后来,就找到了赋闲的祖行知这个人,反正以后这个位子,也是留给祖晴的
除了六部,张阳还建立了对他间接负责的情报部门,由罗贯中负责,对外搜集各种作战情报,对内监视各位大臣,有点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唯一不同的,他们只是搜集情报的,鲻行动还是得张阳派大本营的军队执行,这样就避免了明代那种锦衣卫高高在上,连吏部尚腾都不敢惹的事情
在六部之上,设有三公包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包括少师、少傅、少保,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但无定员,无专责,实际上是虚衔
在地方上,现在设立了河南河北行省,这也是张阳最先打下的地盘,南部的江浙行省,西部的湖广行省,西南的江西行省几个行省,等到以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自然会扩大省区,由刘伯温保举,张阳选拔的官吏担任
在军事上,是重中之重
现在,张阳手上的部队大概有二十万人,每个营,都已经扩充到了一万人以上
大本营已经成为了拱卫京畿,也就是暂时的杭州的主要力量,已经扩羼到两万人,这支军队,已经成了张阳的亲卫军
而其他的,第二营的汤和和第五营的莫天佑,驻扎在江北,汤和守高邮府,莫天佑守扬州东部,他们是间接面对北面鞑子的力量·所以,每个营一万五千人
而在江南,第一营的士义,守河南河北行省的南部,也就是平江一带,第三营的吕珍,第六营的赵子雄,守江浙行省,第七营的徐义,守湖广行省,第八营的张天琪,守江西行省
这几个营,每个营都是一万人马
除了这些力量,还有常遇春的五万军队,是一支**的军队,又补充了五万人进来,张阳正让他加紧锻炼,随时为进攻北方做准备
剩下的,就是卞元亨的第四营,也就是水军,所有的军种里面,水军是张阳优先照顾的一个兵种,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式的小型宝船七十只,已经是一支空前庞大的水军力量
而除了这些,在平江的造船厂,已经在开工建式的中型宝船,如果小型宝船已经能够适应近海的风浪的话,那么,中型宝船,完全就是为了远洋做准备的
而卞元亨这支**的水军,已经发展到了四万人,远远过了各大营,而且,卞元亨也非常喜欢蒸汽机船,他喜欢所有大炮一起发射的景象
与中型宝船相对应,火炮数量愈加多,而且,分配也愈加合理,重要的是,焦玉还研制了许多奇的弹种,用来海战,比如,有特地打敌人桅杆的链弹,炮弹在坠落的时候,会变成两颗小炮弹,中间有条铁链子,搅断对方的风帆,轻而易举
船只除了军用,也开始小批量地出售给商人,比如沈万三,已经提出申请,订购五艘小型宝船,不带武器,用来往返南洋与江浙之间
中华帝国,在元末的版图上,终究诞生了,它的诞生,完全敲碎了蒙古人妄图继续统治中原的幻想等人的时代,注定要成为过去
至正十五年的年,不对,应该叫做顺天元年,在中华帝国周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的帝国,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而北方的元朝,已经是穷途末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tps:感谢腾友12214101983的宝贵月票,感谢午后太阳雨的5张评价票以及月票t
第三百八十四章白灾
就在江南喜气欢腾地过年的时候,北方此时,还是寒冷刺骨。
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寒冬,外面的雪足足下了有一尺厚,脚踩上去,再拔出来,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连大都都是如此,外面的百姓,一夜之间,被冻死了许多。
日好过,月好过,年关难过!
一年的收成,几乎都被地主拿走了,普通百姓家里,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存粮,百姓们的吃不饱肚子,再受了寒,很多家庭,都没有熬过这个寒冬,也没有熬到南方的军队打过来。
此刻的北方,已经传遍了江南来的消息,在那里,人人都有五亩土地,而且,三年内不用赋税,据说那边的日子,过得非常好,江南的张士诚,已经是百姓眼中的救星。
盼望着,盼望着,希望他们能够打到北方来,让自己这些人能够过上好日子。
北风在呼呼地刮着,刺骨的寒风,吹到了骨头里,裹着狐裘大衣,还是感觉全身都是冰冷,没有一丝活人的气息。
可是,他们仍然还得出去,跳出温暖的被窝,被窝里那个温暖的**,也没有炭火可以烤手,他们都在向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最近皇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天天都要求上朝,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大雪天,马车不能动,轿子也不能坐,只是走,也是件费力的事情,可是,他们还得去皇宫里。
妥欢帖木儿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巨大的宝殿内空空荡荡的,今天,他等不及百官前来,自己就已经提前来到了大殿,他想找下面的群臣商议,这场大雪,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蒙古草原上闹白灾了!
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的发源地,就是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虽然现在住进了大城市里面,但是,游牧民族的风俗还是深深地留在他们骨子里的,他们也有许多族人,还是留在了蒙古草原,过着原来的生活。
这么大的雪,对于草原来说,是非常大的灾害,大雪会将牛羊冻死大批,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
没有了牛羊,他们第二年,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在原来的时候,每次遇到白灾,蒙古族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开春的时候,南下中原,通过掳掠,才能够生活下去。
而现在,整个中原,都已经是元朝的土地,已经无法再进行掳掠了,不过,只要向各级地方摊派下去,还是可以让草原上的族人生存下去的。
但是,这注定是一个妄想,现在诺大的国家里,还有多少地方是属于自己的?还有多少财富可以提供给族人?
稀稀疏疏的,不断有人走上大殿,今天由于路不好走,很多人都来迟了。
等到人们陆陆续续走上了大殿,大殿里还是没有任何声气,妥欢帖木儿望着下面的群臣,说道:“诸位,如今一场大雪,导致我族白灾严重,你们可否有良策?”
没有人回答,他们都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就是大都内的粮食,都不够本地人食用,哪里有多余的粮食?
自己家里倒是有粮食,谁愿意拿出来?
“皇上,如今太子在上都,皇上不如命令太子回草原,拯救灾民吧!”下面一个大臣说道。
妥欢定睛一看,是侍郎田丰。
把皮球踢给皇太子?群臣们内心都在鄙视地看着田丰,他这用意何在?本来皇上跟皇太子就不合,这才让皇太子呆在上都,皇上命令得动皇太子吗?要是皇太子不听命令,这皇上的脸面往哪里搁?要是皇太子把事给办成了,那皇上更是显出了自己没能力啊!
果然,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