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力使命 作者:[美] 哈尔·克莱蒙特-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赖克兰看来,这些新货和伯纳兰原先的货物一样陌生。其中两件尤其让他感兴趣,两只小得没法看清模样的小动物趴在买他们的水手身边,温顺乖巧。很明显它们是家畜。赖克兰猜这正是水手们一直想要饲养的用来鉴毒的小动物——后来证明他猜对了。
  “你生意做完了吗?”最后一个当地居民从履带车旁边爬走后,他问伯纳兰。
  “我们已尽力了。”伯纳兰答道,“已经无货可卖了。你还有其他建议吗?或者这就上路?”
  “我想看看这些房子的内部构造。但我就算脱了宇航服也进不去。你或者你的船员能进去瞧瞧吗?”
  伯纳兰显得有些犹豫。“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他们做生意时倒很友善,但我总觉得这些人有点不对劲,具体什么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价格高低太不在乎了,不怎么讨价还价。”
  “你是说你不相信他们?是不是担心既然已经没东西可交换了,他们会再夺回自己的东西?”
  “我说不准,我也是胡乱猜测。这么着,你把履带车开回去系好船,做好出发准备。只要这段时间内他们不来骚扰我们,我就亲自去看个究竟,怎么样?”
  伯纳兰和赖克兰谈话的当儿没留意当地居民的举动。这些居民这时不像以前那样漠不关心了。靠履带车较近的大个子们转过身来瞪着眼,满怀好奇地看着那个传出赖克兰声音的小盒子。他们继续谈话,聚拢过来聆听的人也越来越多。看到有人对着这么小的盒子谈话,小得装不下任何智慧生物,当地居民第一次主动作出了反应,就算看到履带车时他们也没这么做过。赖克兰同意了伯纳兰的建议,声音从小小的话筒传了过来。弄清楚谈话已经结束后,旁边的几位听众慌忙跑开,赶回屋里拿着更多的货物回来了。他们打着手势把这些货传给船员们看——船员们已经能懂得他们的手势了。这些大个子想要这台视频通讯仪,并愿意付个好价钱。

  伯纳兰的拒绝让他们大惑不解,居民们出的价钱一个比一个高。伯纳兰用最后一招彻底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把通讯仪扔上车顶,自己也跟着跳了上去,下令船员们把交换来的货物扔上来。一开始大个子们看上去一头雾水,接着,不约而同地,当地人纷纷转过身去钻进房子。
  伯纳兰这时觉得更加不安了,一边接抛上来的新货,一边留心观察门里的动静。但危险却不是来自这些房子。首先察觉到危险的是哈尔斯。他正学当地人的样子,昂起半个身子把一包特别重的货物抛上车顶,眼睛碰巧扫过他们驶下的水渠。他当即大叫起来,惊动了赖克兰。他朝赖克兰嚷了一大通,后者一句也没听懂。但伯纳兰听懂了,他往上一看,用英语说了短短一句话,但已足以使赖克兰明白形势。
  “查尔斯!向后看!快开车!”
  赖克兰扭头一看,顿时明白了当地城市布局的用意。只见一块半个履带车高的巨石被推下了山顶。它原来的位置在履带车顺道而下的山渠那宽宽的口上。两边越来越高的渠壁使它能够顺顺当当地沿路滚下。这时石头还在履带车上方约半英里的地方,但是在三倍地球重力的牵引下,巨石滚得越来越快。



第八章  治愈恐高症

  血肉之躯的反应速度有其极限,但以赖克兰这次反应之神速,可能已经打破纪录了。他没有停下来计算石头到达的时间,飞快地发动履带车,转了个九十度的急弯,冲出石头滚下的渠道,转弯时差点把一名船员甩下车顶。到这时他才开始佩服这座城市的结构。渠道并不直接通向谷底的空地,它们经过巧妙设计,只需两条渠道即可将石头引到空地的任何区域。幸亏发现得及时,加上他动作迅速,这才躲开第一块石头。现在更多石头滚滚而下。赖克兰四处张望,徒劳地想找出一块可以躲避滚石的空地。接着,他猛地把履带车开进一条渠道,向上驶去。在这条渠道里也有一块巨石呼啸而下,越变越大。伯纳兰还以为赖克兰失去理智了,正准备聚集全身力气跃到一边去。就在这时,传来一阵砰然巨响,比他们的声带所能发出的最大音量还大得多。这一响,如果是地球上的动物,早就吓得跳了起来。麦斯克林人的反应却是一动不动紧紧抠住车顶,如果要把他们弄下来,非得花大力气不可。在四百码远处的巨石前方五十码的地方,渠道的一段突然炸得粉碎,尘土飞扬。赖克兰的履带车发射的炮弹上装的引信极其敏感,一触即炸。眨眼间巨石滚进了浓浓烟雾,机炮又发出一连串怒吼,快得连成了一响。从尘雾中翻滚而出的巨石变成了好几块,已经不再是球体了。炮弹的冲击力几乎抵消了这些石块的冲力。炮弹没做完的工作,摩擦力代劳了。几块小些的石头还没滚到履带车前便停了下来,这时的石块已经见棱见角,再也滚不顺当了。

  这条渠道的顶端还有很多巨石,但没有顺道滚下来。很明显这些大个子当地人能很快认清形势,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能伤到履带车分毫。赖克兰也猜不出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最可能的就是近身肉搏。这些家伙可以和伯纳兰一样轻易爬上车顶,夺回他们自己的东西,抢走通讯仪。到时候船员们也阻拦不住。他对伯纳兰讲出了自己的担心。
  “他们八成会。”伯纳兰答道,“但只要他们敢爬,我们就能把他们打下去。要是他们想跳上来,我们就用棍子打。身在空中,没有人躲得过去。”
  “但你一个人怎么挡得住四面八方同时进攻呢?”
  “我不是一个人。”伯纳兰挥动大钳,露出一个麦斯克林式的微笑。
  如果赖克兰要观察车顶的情况,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头伸进车顶一个小小透明罩,但他现在戴了头盔,没法这么做,也就无法看到接下来同行船员登上车顶的痛苦过程。
  可怜的船员们惊恐万状,其程度与伯纳兰初次登上履带车车顶相差无几。被困在像井底一样的地方,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居然从空中向他们砸下来。爬上车顶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尽管他们长着在麦斯克林星飓风中仍能保持纹丝不动的吸盘脚,攀爬起来毫无问题。跳上车顶也同样可怕,说不定更可怕,尽管他们已经多次看到自己的船长这么做过。当然,以他们的身体构造,轻而易举便能跳上车顶。最后,头脑无计可施,身体便自作主张了。除了两个人,其他所有船员或者跳上车顶,或者向车顶爬去。剩下的两个人中,一个爬上了一座房子的墙——一点困难都没有,动作还挺敏捷;另一个就是大个子哈尔斯。他首先发现危险,或许是他异乎寻常的力气让他没有像其他人那么惊惶失措,又或者因为他比其他人更害怕高处。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他还留在地上。这时,一块棒球大小、圆滚滚的石头滚过了哈尔斯的立身之地。可以说,那块石头滚过了一块活橡皮。麦斯克林人的外层保护“壳”是一种从化学成分到有机构造都类似于地球昆虫的甲壳一样的物质,而且具有麦斯克林生物的共性:坚韧、富有弹性。圆石在三倍于地球重力的情况下向空中弹起二十五英尺,猛撞向渠道壁。一般情况下这道壁足以撞得它落回地面,不会再反弹,但这道壁偏偏有一个角度,于是石头再次弹了回来,喀嗒喀嗒地从水渠的一面壁撞向另一面,直至动能耗尽。到那石头最终落下来时,它威力已失,落回到空地,再也不动弹了。哈尔斯是惟一留在那块空地上的船员。这时,上车的人已经或多或少从初登高处的惊恐中镇定下来,这些人要么已经跃上了车顶待在伯纳兰身边,要么就是很接近车顶,马上就要爬上来了。许多原本爬车的船员已经转变方式,采用了更简捷的跳跃法。按地球的标准,哈尔斯结实得不可思议,但刚才那一撞也不可能不挂彩。他没有肺,因此不能说他被打得背过了气,但是他全身多处擦伤,砸得天旋地转,过了整整一分钟才强撑身体跟上履带车。为什么在这一分钟内上面没有继续飞下石头,赖克兰、伯纳兰甚至哈尔斯本人都说不清楚。赖克兰猜想可能是这样的,当地居民看到哈尔斯被打中后居然还能动弹,于是吓得不敢继续攻打。伯纳兰却更了解麦星生物的心理,他觉得他们的目的在于抢东西,杀掉一个落单的船员对他们没什么好处。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哈尔斯有了一个缓过劲来的机会,赶上了同伴。听到对外面情况的报告后,赖克兰停下履带车等待哈尔斯。当哈尔斯追上履带车时,两名船员爬下车,几乎把他硬抛上车顶,车顶上的其他人马上展开急救。

  所有乘客都上了车,车顶显得很拥护,有些人被挤到了车顶边缘。这对他们新近获得的对高度的镇定态度又是一种考验。赖克兰发动履带车,向山顶驶去。他告诉船员们,让他们离炮口远一些,自己则始终将炮口指向前方,但是山顶上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没有石头再落下来。显而易见,推石头的家伙已经撤退了。当然,这并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回来再次发起进攻。履带车内外的人都密切注视着外面的任何动静。

  他们现在爬的渠道不是下来时经过的那一条,而且这条渠道也不通向雪橇。由于他们站在履带车顶,所以没等爬上山顶,老远就看到了“布利”号,船上的卫兵们还在坚守岗位,全都焦急地望着下面的城镇。唐纳默尔用麦星话小声抱怨了几句,说不保持全方位的戒备太愚蠢了。伯纳兰用英语重复了他的话。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履带车开到雪橇旁,转了个弯,稳稳当当地和雪橇系在一起,没出任何问题。赖克兰又上路了。他觉得这些大个子们肯定高估了炮的威力。如果近身攻击——比如说躲在水渠口上——这个武器就没用了,在靠“布利”船员们太近的地方是不可能用炮弹的。
  于是他极不情愿地断定,在“布利”号到达东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