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道,“这笔钱,是我的个人资金,跟合作社和潼南市的桑树嫁接的项目没有任何关系。我今天把一千五投进我们的合作社了,依然算我的份额。你们的钱,每一个人的余钱,都可以投进合作社来。今后分红的时候份额就多。”王平把钱递给老妈。老妈的一张脸都笑得全部是皱纹。
“唐会计,帮我记上!”
“好的!”唐老绵打开账本,手腕一抖,噼噼啪啪,扒拉一下算盘!现在合作社的份额,王平一个人占了九成九,剩下的份额都是合作社其他人共同占有。
看着王平老妈一张一张的点钞,合作社的每一个人,面对王平,除了吸气,就是服气,心悦诚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桑树嫁接的事情告一段落;转眼间,chūn蚕养起来了,秧苗插进了田里。
这天,几个大脚女人手里拿着镰刀,背上背着背篓,在窄窄的田埂上疾走。隔着几块水田的青石板路一溜蜿蜒,俗称大路,从真武公社大街延伸出来,蜿蜒几十里,连通到区里的河边码头为止。公路俗称马路,就是宽宽的泥土路,能行车,跟这俗称大路的青石板路完全不同。
这青石板路全部由薄薄的青石板铺成,一块接着一块,没有使用任何的水泥之类的粘合,铺了好几十里远,是乡下最好走的路。
但是手脚麻利的乡下人更宁愿走泥土小路,走一条连着一条的田埂路,更近!
这几个乡下典型的大妈就是如此!
她们的背篓还是空的,却在田埂上抄近路行走,几个人的嘴里还在大声的说着话,叽叽呱呱的,声音又大又响!
“瞧,刘婶都七老八十了,也跟年轻人一样,赶着去看热闹!”一个大脚女人手里的镰刀指着大路上的一个老人。老人花白头发,穿着干净的青布衣服裤子,手里柱着拐棍,正在向前慢慢走。
“赵淑兰,就许你去看稀奇!你男人牛卵子知道了你不打猪草,却跑去三队看稀奇,他那爆脾气,晚上你就知道锅儿是铁炼成的了!”赵淑兰身后的一个同伴口齿伶俐的连嘲带挖苦,惹得同行的几个大脚女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呸,你男人那个不是牛卵子是鸡卵子!”赵淑兰顿时涨红了脸反击!乡下大脚女人,都是好几个儿子女儿的,说话也没有什么遮拦,在没有男人在的时候,肆无忌惮,原生态的粗俗!
她们嘴上不饶人,脚下也不慢,嗖嗖嗖的就走过了好几条田埂,远远的吧青石板上的老人给超越了。青石板路上,远远近近的,出现了好些人,有男有女,有老又少,看样子可能都是去一大队三生产队看稀奇的。
“看,马路上人也不少啊,都是去三队的?”有大脚女人说道,“整得跟过年一样,那个东西真是稀奇吗?”
“我们院子的刘长江去看过,那火都是蓝sè的,可以调大小,王平还烧了开水给大家伙喝,时间并不比烧块子柴慢。”
块子柴,也就是树木之类劈成的干柴,火旺耐烧,是乡下柴火中最好的!
“我们这里又不是山区,哪有那么多块子柴,都是茅草柴火,不然就是烧煤,我家烧煤,可都是在有亲戚来的时候用一用,现在的煤,一翻年就跟翻脸似的,涨价太多了。”
几个大脚女人走进三队的地界,看见跟她们一样的去看稀奇的人们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有。人流中,好像还有几个干部什么的,穿得周正而干净!
“听说能烧火的那东西叫做沼气!”赵淑兰神秘的说道,“我家小子就懂,用一根木棍在猪圈粪坑里一搅,水面冒出无数的气泡,我家小子划根火柴丢下去,轰的一声就燃烧起来,我男子说,那就是沼气。”
“你懂个屁!肉猪儿还会拉沼气出来?”
赵淑兰立即语塞!
进入三队的地界,很快就看见了王家院子,只见王建院子外面的路上,都是来来去去的人,热闹非常。
80年代初,共和国农业部开始陆续成立沼气研究的各种相关机构,但是要推广到真武公社来,已经是十五年后的事情了。而王平自己,已经提前搞出了第一个沼气池。这在当时的乡村里,引起了轰动。
煮饭不用煤炭,不用柴火,用无烟的沼气,这是一件很稀奇的事件,连续多天,来看稀奇的乡亲们络绎不绝。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真武公社的干部们的集体兴趣,连社长首当其冲,今天也再次来观看王平的煮饭试验。
在王平家的后院,地面,有个黑sè的半球行的物体冒出地面。这就是沼气池!黑sè的沼气池,看起来就有些奇怪了。在这个奇怪物体的旁边几米远,是王平家新修建的厕所,不远处是猪圈,方便人畜粪便通过地下的暗水沟直接排进沼气池。一条输气的柔韧胶管从密闭的沼气池里伸出来,直通厨房!
厨房里,熙熙攘攘的,已经挤满了人。
王功福和王建王亮等人在维持秩序,让人们排队逐一前去灶房里看一眼那蓝幽幽的火苗,而王功福的老婆在旁边逢人就说:我家男人也参与了挖沼气池,我们家跟着就会有了,你家要挖沼气池不,我男人会挖!
良美合作社的高大明亮的青砖瓦房里面,王平的办公室里,也是挤满了人,王平不在,唐老绵和王平老妈坐在王平那破旧的木柜子后面,这个油漆掉得斑斑驳驳的木柜子,就是办公室里的唯一办公桌。
办公桌边坐着公社的连社长,笑容满面:“老唐,王平人呢?”
唐老绵一努嘴:“不是实验室里就是试验田里,他领着孙良美他们在忙他的什么新稻子,连社长要找他的话,最好是晚上。”
连社长嘿嘿笑道:“老唐,我家要挖一个沼气池的话,你给算算,需要多少钱?”连社长是公社干部,但是老婆家里人,都在农村种地。
**********
Ps:谢谢longyunliu、老水牛(这名字很乡土啊)、w007100、Kuei柜子、浪子月等新社员的新年打赏,拜谢拜谢!
另:今天十点才起床,赶快码字!chūn节间总是有些不确定的事情影响更新时间,迟到了,歉意歉意!吃过饭,开始码第二章!
祝书友们快乐吉祥!再次谢谢越城岭的3000字爱心催更!抱拳,中国式致礼!O(∩_∩)O~!

118章 沼气池计划
(大年初四,恭贺新禧!)
**********
唐老绵算盘打得jīng,在他嘴里说出来的东西,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人工十五元,材料十五元,沼气池建成,管用二十年。不过,几家一起修的话,价钱可以商量。”
“三十元,那么贵!”有社员说道,“谁能修得起?谁也修不起?我卖了老婆也修不起!”
房间里挤满了认识的不认识的社员,其实个个好奇之余,都是心里痒痒的,想自己家里也挖一个池子。劳力不是问题,挖池子也不是问题,装垃圾粪便进去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有王平修建的这么好用。这是需要专业技术的。据说那池子是个圆形,地面的半圆露出的很少,大部分都在地里埋着。而且,还涉及到什么气压力学。
“一点都不贵,一年到头,最少能用九个月的沼气点灯和煮饭,不用花钱买煤炭,这得省钱下来吧,今年开年,煤炭可是涨价了一倍。沼气池里的水,废渣,全部有用。废渣能养鱼,废水能浇菜种地,这能帮你省下大部分买化肥的钱,这肥料有个科学的说法,叫做有机肥。”唐老绵慢腾腾的说道。
其实共和国古代农业,自然都是有机肥当家。几千年下来土地依然肥袄。而现代农业,短短几十年,离开了化肥农药,就会影响到收成,连青蛙都灭绝了。有机肥对于环境,也是最环保的,只是当时人们受到发展的局限,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根本没有环保的概念。然而,王平考虑到了这一点!
“老唐,啥叫有机肥?”有社员立即就问道。
“有机肥,就是我们喊的农家肥。沼气池子里,稻草桔梗、青菜烂叶、人畜粪便、青草树叶、等等等等都能往里丢进去,猪圈厕所的粪水沤着,就成了有机肥,这肥料,王平说了,比化肥好使,而且不伤地。化肥使用过多,土地一年比一年板结,一年比一年瘦,而有机肥就不会,只会让土地变肥袄,不伤地。化肥就是好比肥肉,肥肉好吃,可是经常吃,吃多了就伤身体。,化肥对于土地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过给你们说了你们也不会懂。”唐老绵说道。
社员们都笑了起来,笑唐老绵把农家肥说成什么深奥的有机肥,还什么肥肉吃多了,现在都没有肉吃,哪里来的肥肉,唐老绵跟着王平在良美合作社里混了几天,如今有点装样了。唐老绵则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对于社员们的嘲笑就跟没有听见似的!
连社长笑道:“老唐,你没有吹牛,真有这么神!”
唐老绵鼻子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我,却得相信科学。”他的手在自己‘名贵’的‘的确良’衣服上弹一弹灰尘,“连社长,上次公社从区里拉电线的事情,是不是王平的功劳。”
连社长嘿嘿一笑。
上次真武公社拉电线,王平并不在家,但是事情却是因为他而起的。市农业局的郭有才主任和农学院的黄书记被段市长在愤怒中拿下后,易思的报道上说真武公社连公社和小学学校都没有电,是一个需要大力扶持的地方,而他们距离有电的地方,不过二十多里路。结果,市里的电话打到县里,马上拍板,电力公司的人立即组织人手为真武公社拉上了电。只不过距离公社大街远的乡下,暂时还没有。
“王平说了,连社长要真是觉得沼气池好,管用,叫你上报县里,王平估计上面会拨款下来支持搞试点。到时候,zhèng fǔ补贴一半,你们自己出一半,我们良美合作社就能把乡亲们的沼气池建起来。”唐老绵慢慢的说道。在办公桌的柜子里面,就装着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
一席话说得连社长心里热乎起来!
沼气池,在发达国家早就建立起来了,并投入了工业的应用中。发电取暖照明都在用!纯粹是一个废物利用的优等资源!历史上,因为石油的大量出现并且价格便宜而使沼气的发展低cháo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rì益恶化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