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委市农业局的各级领导眼睛里第一次冒出了曙光!
王平的话也勾起了他们的好奇,他们很想知道第一个发现农作物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谁?史安教授长期几十年致力于育种研究,对于这个对育种研究毫无帮助的常识问题,猛地一下卡住了。因为这个问题,是属于文史,并不属于任何种子科学。
史安教授的脸更加难看了,要承认自己不知道,他高高在上已经习惯了,一时间难以转圜。但是要说自己知道,自己又一时间根本想不起来。
这个问题,很生僻啊!
其他的专家教授都面面相觑!
谁也没有想到王平会问出这个问题出来!农学院的领导们也脸sè僵住了,因为一瞬间,没有人出来替史安教授解围!
王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北魏的《齐民要术》按成熟早晚、苗秆高下、收实多少和米味美恶等记载粟品种86个。明代的《理生玉镜稻品》详细描述了嘉靖年间江苏苏州地区的水稻品种,是中国最早问世的水稻品种志。至清代;《授时通考》已分别收录粟和水稻品种约500个和3400多个。”王平的目光扫视全场,专学者们的脸上笑容渐渐凝固!
“近代育种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始于西欧。1719年,费尔柴尔德最早进行植物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费尔柴尔德就是近代农业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杂种优势的农学家。1823年,奈特在豌豆上发现父母本对杂种一代的贡献均等,二代有分离现象。1843年,库尔特首先采用个体选择法进行禾谷类育种。1856年;德维尔莫兰明确提出用“后裔鉴定”法检查甜菜的选择效果,这就是“维尔莫兰分离原则”。1849年,加特纳指出亲本杂交一代、二代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发现不少杂种一代生长健壮。1859年,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一书,1876年再出版了《植物界异花受jīng和自花受jīng的效应》,这两本书中,阐明了选择和杂交与进化的关系,对作物的杂种育苗产生了深刻影响。”
整个会议室里,只有王平一个人的声音了,其他人连呼吸声好像都消失了,一连串的数据,令全场鸦雀无声。易思手中举起的照相机都没有按下快门,怕打搅到会议室里的奇异的安静。
济济一堂的专家学者领导们全部鸦雀无声!而王平的锋芒,不过才刚刚亮出来一点点而已!

106章 会议室之震撼惊醒(更3)
(这是农历2012最后一天,辞旧迎新,大家同乐!)
**********
毫无疑问,王平的农学知识罕见的广博!他的确是个乡下小社员,但是,他也毫无疑问的,是个真正的农学天才型人才。
这些知识,不是农学专家,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就算知道,看过,也很难这么清晰的记住年份,除非是天天搞学术研究的专家们。就算天天搞学术研究的专家,在演讲的时候,都要查资料做备案,而王平是张嘴就来!
史安教授的嘴巴张开忘记了合上。而王平在微微一笑之后,还在从容不迫的继续:“1903年,约翰森提出纯系学说,为纯系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区分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提出了有力的论据。其后,欧洲和北美逐渐形成了现今通行的系谱选择法及其变通做法。1909年后,琼斯育成第一个玉米杂交种,并于1920年提出生产双交种的方案,为育种中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开创了新途径。20世纪40年代,配合力概念、轮回选择法、辐shè育种、其后的化学诱变、使多倍体育种成为可能,由于所有这些成果,作物育种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体系指导并有巨大实用价值的学科。史安教授,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安静,安静,还是安静!
就连段市长口渴想伸手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一口水都按捺住了没有动。
“如果史安教授想考我关于共和国的具体育种知识,我就知道得更详细了。农学的种植、养殖、农林、畜牧业、作物疾病与防治,王士翔教授在生前,都教了我许多,哪一个领域的专家教授不相信,可以现场来考我一下。”
王平的目光从学院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脸上一一扫过,目光柔和,表情谦恭,而偏锋芒毕露!
整个会议室里,突然之间,就剩下来了王平一个人的气势,他就是王者,这里,就是他的主场!
“可以现场来考我一下”这句话本身就是**裸的挑战!挑战整个学院的所有专家教授!这句话,反击得很过火了!然而听在段市长和农业局局长韩达的耳朵里,却特别的受用!他们也并不担心王平什么?韩达去省农业厅里听归国院士夏震的学术报告,在会议场上见过王平拆台夏震的场面,只是在各地级市的众多官员中,王平并没有注意到他而已!
而段市长却笑了起来,因为王平人年轻,有些锐气,正是应该的!军人就应该是鹰派,年轻人就应该有锐气,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像老年人一样的老成持重,那还整个毛!
段市长喜欢王平的‘锋芒毕露’,要不是这里是严肃的学术报告会,他就要为王平鼓掌了!
王平的‘嚣张’彻底激怒了小麦专家滕刚,他在新型的小麦的研究中遇上了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就是新型小麦‘丰麦198’的倒伏问题。他跟史安老师也仔细研究了:土壤,种子,温度,湿度,什么都没有问题,但是,新型的‘丰麦198’在实验室和实验田里,都有倒伏的情况,虽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只要大规模推广,问题就很严重了。
“小王,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滕刚慢腾腾的说道,“我们的丰麦198有倒伏的情况,请问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也不好回答,而且滕刚和史安教授自己都还在处于研究之中,丰麦198是八十年代共和国推出的最新型的小麦品种,产量最高,比过去推出的优良品种的产量提高了2到6成,在研究初期,遇上的问题,就是倒伏的原因。
王平微微一笑,记起丰麦198的研究专家叫做滕刚教授,看来这个农学院,真是人才济济啊。他看这个教授文质彬彬的,戴一副眼镜,左脸颊上有颗小黑痣,跟记忆中的书籍上的人物插图有几分相似,那必然就是滕刚教授了。
“小麦倒伏有四个原因:气候;土壤;种子;施肥!”王平简单明了的说道。
史安教授和滕刚教授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王平,出言不俗,他们也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找原因的。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看来先前他们对王平的成见,是先入为主,自己真的判断错了!史安教授xìng格光明磊落,王平的这句话,彻底打消了他对王平的个人成见,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这个王平,真有本事,不是吹出来的!
史安的脸sè口气都缓和了下来,说道:“王平,你有真水平,洪振教授,我自己先入为主,对你们产生了成见,我要在这里跟你说一句,对不起。”
此言一出,全场的专家学者都是一阵sāo动!
滕刚则是一声冷哼:“王平,谁都知道农作物倒伏是这四个原因,可是我们的丰麦198是抗倒伏的矮杆小麦,所以种子没有问题,实验室里的温度湿度都是标准控制,所以气候也没有问题,土壤则是试验田里的正宗样本土壤,至于施肥,采用了催熟肥料,不过分量都按照正常的比例来的。”
王平沉吟了一下,他早就知道这个原因的真正所在,前世的书籍上都有记述这个问题,他不说出来,最多一年半载,滕刚教授也能自己摸索明白。
“种子,气候,土壤都没有问题,那肯定就是在使用肥料上有问题。”王平肯定的说道,”请问滕刚教授,你使用了什么肥料。”
“我使用了氮肥、磷肥、钾肥。”滕刚教授挑衅的看着王平。所有的专家教授都看出来了,滕刚这次,就是成心要王平出丑的!内行的专家教授包括院领导都闭上了嘴。只有卖茶叶蛋的梁教授yù言又止,看了看同行们,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史安教授也并没有说话,所以最后,明知道滕刚教授在欺负人,梁教授还是闭上了嘴。
而了解这个事情的洪振教授也是奇怪的闭上了嘴巴,没有出言揭穿滕刚教授的圈套。原来他在要有所动作的时候,被王平的手在桌子下面给拍了好几下,于是他也端坐不动。
王平沉吟着说道:“氮肥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磷肥促进生殖生长,缩短生育周期,钾肥可以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理论上是如此,但是我根据王士翔老师的实践,建议滕刚老师,放慢催生催长的进度,减少氮肥,改用尿素和农家肥,可能丰麦198的倒伏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一句话提醒了滕刚教授,他看看史安教授,史安教授也在看着他,两个人都有一层窗户纸被捅破的感觉。
史安教授和滕刚教授都是心中震撼,对于王平,再也不敢小觑!这个家伙,完全就是农学鬼才,对于农业的研究,竟然敏感到如此的地步,仅仅凭口头交流,就大致判断出来问题的原因,这份敏感天赋,史安教授和滕刚教授都自愧不如!
本身他们对于这个研究,也到了临界点,滕刚教授急于求成,氮肥用得过多造成了倒伏,这就好像下棋一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边的明白人一句话,顿时惊醒了梦中人。

107章 会议室之高*潮气氛
(辞旧迎新,男人给大家拜年了,大家新年快乐)另:感谢kuei柜子的评价票和催更票,谢谢,给您拜年了:恭祝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
滕刚教授强嘴说道:“那也不一定!”口气却衰弱了很多。就连外行都看出来了,滕刚教授被王平的建议给打动了。
王平微微一笑,并不反驳。滕刚教授自己也知趣的闭上了嘴巴!而他的心中,却是翻江倒海般的震撼!
最权威的史安教授当众道歉,最强势的滕刚教授交锋一个回合,一问一答间,就自动闭上了嘴。其他的专家教授谁也不敢再出头,他们看着王平,不是又惊又喜,而是又惊又惧,心中震动!
这个乡下的小社员,虽然仅仅表现出了一点点,但是见微知著,他本身的学识之渊博,见闻之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