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师,良美最近有什么新的项目?”项寒笑道。中午农业部的食堂饭菜还是不错的,几元钱已经能让好几个人吃得很舒服了,项寒心情也显得不错!
“搞小型合作社!”王平说道。
“小型合作社?就是良美最初形式的合作社?”袁克承问道。
“跟以前的良美有区别,是小型的合作社,五家或者十家根据地理远近的位置在一起合作,比如这五家的地都在一起,那么,要种小麦就统一种小麦,消除边界,在一起种,收成后按照各自土地的比例进行分粮食。要养猪或者养牛,一起养,形成一个一个小型的组织,然后良美负责技术指导和小合作社的农业产品的回收。这样良美人只需要跟合作社的其中一个负责人打交道就行了,而现在我们是每一家每一户都要派工作人员去打交道。”王平说道。这的确是他的下一步的最新计划。
“我能问问,具体怎么实施的么?”华粮老总项寒很有兴趣。
王平笑道:“当然没问题,华粮和中粮的未来可能最好是走机械化运作,你们的地方是平原,跟我们的丘陵地带的农业没有可比xìng,适合我们良美的发展形式的,可能并不适合你们的发展形式。”
“那可不一定,借鉴一下王老师的先进经验吧,你能一个人做出良美公司,我很佩服啊!”袁克承皮笑肉不笑的恭维。
其实王平是真的谦虚了,这个办法,他琢磨了很久,也在良美的管理层面上讨论,最后形成了推行小型合作社的形式。拿小香猪县的养殖来说,一家一家收购小香猪很费功夫,这样实行小型合作社之后,一个合作社就只有一个养殖点,派出一辆车两个人去就行了,一个司机一个登记员,在一个点就能解决五户到十户的养殖户收购,也包括技术指导,以前,则是要去五到十个不一样的地方。小型合作社在小香猪县目前一推出,良美物流部的压力和人力成本一下子减轻了好几倍,技术人员下乡去传授技术,也快捷和省事了不少。
一个小小的变化,看起来不起眼,却经过了多方的谈论和研究,才会开始试推行!
王平说出来,其实是想把好的经验分享给中粮和华粮!共和国太大了,足以容下数家农企巨头,也足以容下数十万家小型农业企业,没必要大家在这里狭隘的竞争,外面的世界才是真的市场!
王平的目光,可是在起步的时候,瞄准的都是国际市场!
你不走出去,别人也会走进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想守住一亩三分地都不行!
华粮中粮,最近几年发展挺快的,虽然其实内部的变革都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他们掌控着共和国北方和中原的种子、化肥、技术、粮食平价收购、物流、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销售还有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对于什么三、五家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实行什么小型的合作社管理,其实是毫无兴趣!
国企就是这样,大树下面好乘凉,如果有什么小的好一点的农企冒头出来,溢价收购就是了,甚至有时候你不合作都不行,企业的产业和业绩报表都是非常好做的,领导一看报表,都是上扬的红线,企业在不停的变大和增强实力,是每个领导都很喜欢的!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原始积累。
袁克承笑道:“王老师,你这样把几家几户的农民组织在一起成立微型合作社,跟过去的吃大锅饭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啊,大家都在一个锅里舀饭吃,要是有人偷懒,会产生矛盾的。大锅饭就是干活和不干活的人都是一样,有饭吃,结果大家都不干活,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项寒说道:“袁总说得很有道理,袁总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当然有,那就是在一个生产队或者一个大队设置一个农产品销售点,让农民自己想办法送到销售点上来,谁还会傻傻的上门去收购,不能惯坏了农民,农民越惯越懒的!”袁克承揶揄说道。
“袁总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啊!”项总笑道。
一边的易睿和卢婉在说着女儿之间的话,很低,不时的发出笑声,两个美女是自来熟,认识不过一上午,竟然好上了。女人可能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生物,美女可能更甚!
“服务农民是我们良美一贯的宗旨,也是企业文化!小型的合作社,已经小和灵活xìng,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大锅饭的偷懒行为的,谁偷懒,谁就会被开除。而且,农民的劣根xìng并不是懒惰,而是爱占小便宜。”王平微笑说道。
“我们也是服务农民,我中粮收购粮食,买卖化肥种子,都是在一个乡设置一个服务点,需要的农民自己来服务点购买,这样才是真正最降低企业成本的。王老师,你书生意气太重,每五到十户就有人去上门服务,成本太高了,也根本就没有必要。收购猪,我们的收购点都是农民半夜排着长队来占位,工作人员集中火力几天就收购完一批。我们的车,都是不用下乡的!王老师,车子跑动,是需要油钱的!王老师,说到再生稻技术,我可能不如你,但是要说到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你,不如我!”袁克承慢慢的说道。
国企就是这样,始终以自我为准,对于底层农民的服务,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再生稻技术,想必中粮的水稻专家也推行得很不错吧!”王平说道。
“当然,我中粮的农业科研所,集中了数十位农学专家,水稻技术,也有十一位专家在研究,再生稻杂交稻的品种系列,我们已经开发出来了三个体系。”袁克承傲然说道。
“再生稻?好像再生稻是我老师发明研究出来的,专利权属于我们良美。”王平淡淡的说道。
这句话,拉开了王平酝酿了五年以上的专利权大战之序幕!超速提供重生最强农民0284章节,如果你喜欢重生最强农民0284章节请收藏重生最强农民0284章节!

02585章 第一刀:中粮国企
()本文内容重生最强农民0285章节,如果你喜欢重生最强农民0285章节请收藏重生最强农民0285章节!人生中总有某些突发的小事件会在无意中改变某些预定事件的轨迹,就好像袁克承不屑为农民上门服务的高高在上刺痛了王平对农民的感情一样,可能王平有这么深的感触,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的确出身于农民!
王平奉行的是为农民上门服务,比如收购生猪,车子开到养殖户的家里,这种服务,是他在开始就坚持的。。公社虽然已经从行政上改变成了乡,jīng简了机构和去除了公社的所谓**委员会之类的政治监督单位,但是不管是叫公社还是叫乡,名称变了,街道地址并没有变。
在一个乡街道设置一个收购点,住在街道附近的农民,其实总是少数。大多数人要卖自己养大的生猪,有的要人工抬十里路或者更远才能到达收购点,这个‘遥远的路途时间’,在家里喂得饱饱的猪已经饿了,分量减轻,而在过秤的时候,按照惯例,依然会被扣掉定量的肚子里的猪潲斤数的,不管猪肚子里是有还是没有。何况还要排队等待收购,漫长的等待时间里,生猪的重量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减轻,得益的,当然是商家,受损的,依然是农民。
而袁克承这家伙还在为自己一个乡只设置一个点而沾沾自喜!在王平的家乡,丘陵地带,有的农民的住家离乡镇街道服务点,十多里路都非常普遍!遇上下雨,路还不好走。要是再设置收购只有几天或者一周时间的话,有些急需要钱缴纳学生学费的穷困人家,就算是下雪下刀,也只能请人抬十几里路甚至更远的路来把猪卖了。其中的艰苦,只有亲自抬过猪的农民自己心里最清楚!
出生农民的王平,就是不想再看见农民依然这么艰辛!所以他推行上门服务,推行小型的农民合作社组织,但是,这一切在袁克承的眼里,成了一个笑话,因为这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让农民获得了好处!问题是,商家上门收购,也都能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了,还想要什么呢?
这几年来,共和国进步不小,但是在服务于农民的上面,农企,真心做得不多,其实所有的服务农民的意识,都完全是没有真正的建立,尤其是国企!
听见王平突然在说话中抛出了专利两个字,在一边跟卢婉聊得很开心的易睿知道袁克承的话把王平刺痛了。。专利大战,本来是针对国外的粮企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并没有想过要针对国内的任何一家粮企,这偏离了良美的最初的初衷,作为最先知道这个专利大战计划的人,易睿明白,王平因为袁克承对农民的无上的优越感,心中愤怒了,竟然要拿中粮开第一刀。
在去年的三月,共和国的专利法终于出台了,王平和娄子素为此研究了整整十天,对于国内使用良美公司农业技术的企业,都进行了黑名单的登记,不是要收拾它们,是做好万一要用的准备。
开刀中粮,就相当于得罪共和国的领导们,这个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吧!易睿吓了一跳,站起来说道:“平哥,我有点口渴,陪我上街去买一点水果。”
王平说道:“易睿,你和卢婉去吧,我为袁总普及一下专利权的知识!”易睿心里暗道一声糟糕,平哥,你难道不知道中粮是国企,是你的力量根本不能动的么?于是她不得不提醒王平:“平哥,中粮可是共和国的脊梁,是郭军伯伯心头上的一块肉。”郭军伯伯,就是共和国专管农业的院领导,共和国农业领域的第一重要级别的高官!也跟王平渊源极深,两个人的私交也非常的好!王平要是迫使中粮付再生稻专利,不是跟郭军伯伯过不去么?这是易睿最直接的想法。。
而且,王平专利大战的第一刀,是国外的大型粮商,数万的小型粮企,本意是跟共和国的粮企毫无关系的。
王平听了易睿的提醒依然很平静:“易睿,我知道,你去买水果,我不陪你去了。”
袁克承哈哈一笑:“王老师,你在说什么?你在跟我谈再生稻的专利,你拥有专利么?专利是什么东西?共和国农业的先进技术,还没有中粮不能用的。”
最后一句话,把国企的牛B哄哄的霸气给诠释得淋漓尽致!
易睿心中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