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明月-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琉璃喝了一口,叹道,“我倒是尝出了些金银的味道。”
    小檀“啊”了一声,忙喝了一口,皱眉道,“婢子怎么尝不出来?这金银……是什么味道?”
    阿燕便笑道,“都说西州水贵如金,西州城虽然略好些,这冰却也金贵得很,大约还真是分外值钱些。”
    琉璃笑而不语,这大半壶冰,换了四万缗的钱,莫说值得一壶金子,只怕一壶钻石也差不离了。
    小檀叹道,“也就是大佛寺这等地方,还能有冰可用。”又啧啧两声,“没想到一座佛寺居然一笔便捐了四万多缗出来,虽然比不上娘子手阔,倒也算得上惊人”
    琉璃不由哑然失笑,正想说话,裴行俭从外面挑帘走了进来,见了案上的冰梅浆,对琉璃笑道,“你倒是性急。”
    小檀和阿燕忙行礼退了下去,琉璃便上前帮他解了腰间系着的青带,一面问道,“忙了这半日,可是将佛寺捐的钱帛都清点妥当、收入官仓了?”
    裴行俭摇了摇头,“清点自然是清点了,至于收入官仓么,”他低声笑了起来,“这些钱帛若是就这么收入官仓,岂不是太过可惜?”。w。
    
    第51章 八面埋伏 军法处置
    
    西州城四面悬崖,常年只有东门供人出入。然而西州人都知晓,这座高台之城其实共有三处城门。除了日常出入的东门,西门为得胜门,每逢大军凯旋时方会打开,而对着河谷间最狭窄险要之处,还有一处南门,乌沉沉的铁木大门和吊桥,矗立在陡峭的悬崖绝壁上方,让人一望便起肃然之意。
    六月二十八日的清晨,当初升的阳光把西州染得一片金红,这扇沉重的大门竟是轰然洞开,结实的吊桥缓缓落在了对岸的岩壁之上。早已等候在河谷外开阔处的粮车,迅速排成了长队,人引马拉的从吊桥上进入城门,又停在了都护府南面的那片校场上。
    不大工夫,偌大的校场便横七竖八的停满了粮车。只是除了偶然的马嘶之声,竟是一片肃静,赶车的车夫们平日最爱闲扯磕牙,此刻一个个却都紧闭双唇,不时东张西望,心里暗自打鼓。
    数百名头定铁盔,胸配片甲的军士分列在校场的东、西两头,人数虽不甚多,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却似乎直冲霄汉。莫说是那些车夫,便是随车进来的行商,相视几眼后也不敢贸然开口,其中有些见多识广的一眼便看出这数百兵士打扮气度都与西州府兵迥异,是正经的唐军精锐。
    校场北面,是整整齐齐的几排粮仓,仓房前的空地上,称粮用的官斗官斛早已安置妥当,十几位同样一脸肃杀的军士负手而立,西州的仓曹参军张高与几位管粮的官吏陪在一边,心里多少都有些郁然——这收粮入仓,原是州里最大的肥差,手头略变动些松紧,自有不少好处可得,如今随着裴长史的一道交仓的政令,自是都化作了泡影。而眼前这些军爷,显然不是好相与的,看那摆弄斗斛的手势便知,颇有几个是此道老手,还有那斗、斛的规制……此番只怕不但糊弄不得,还要赔上小心才能了结这趟差事。
    随着一阵嚯嚯的靴声,一身戎装的苏南瑾带着十几位亲兵走到了粮仓面前,眼光一扫,脸色已然沉了下来,“裴长史怎生人还未到?”
    张高忙笑着迎上一步,“裴长史适才已派人来知会了一声,因今日不但要收粮,还要给这些交粮的行商支付一半钱帛,他要去准备一二,稍后便到。”
    钱帛?苏南瑾嘴角冷冷的一撇,他不就是从佛寺那里敲了一大笔么?这位裴守约敛财的手段当真了得,当今圣上与皇后那般崇敬僧尼,他居然也敢对佛寺下手只怕日后对景揭了出来,还不知会落个什么下场再说了,今日之事,他以为是用钱帛可以揭过的么?
    苏南瑾的目光从那几个军中定制的斗、斛上掠过,抬头看了看天色,冷笑道,“却不知长史要准备到何时才能妥当?这收粮之事也是耽误得起的?”
    张高忙道,“公子稍候,某这便差人去催一催长史。”回身指了个差役道,“你快去一趟,找到长史,便说苏公子已然到了,请他尽快过来。”
    眼见那差役撒腿便跑了出去,苏南瑾的脸色依然纹风不动,“时辰不早,有劳参军打开粮仓,这便开始收粮罢”
    张高一怔,苏南瑾的目光锋利的看了过来,“十二万石粮食,绝非两三日便可收完,若不抓紧些,待前军到时,此等重责,谁来担当?”
    他身材原本高大,语气又咄咄逼人,张高不由退了一步,念及裴行俭之前“不得与苏公子冲突”的吩咐,还是讷讷的道,“那、那便依公子所言。”说着向管粮仓的小吏挥了挥手,小吏忙从怀中掏出铜匙,打开了当先的一栋四间粮仓。
    西州的粮仓自然亦是用减地留墙法在生土中挖掘而成,只是四面土生墙都是特意留得上薄而下厚,整个形制恰恰有如倒扣着的米斗,兼之进深颇长,又无高窗灯火照明,看去又颇像四张黑黝黝的饥饿大嘴。
    这粮仓一开,等候的粮车便有了小小的骚动,安三郎早已等在行商之中,当下向人群中的张二郎欠身行了一礼,“张骑尉,您先请。”
    这张二郎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因盗牛案而名闻西州的敦煌张氏子弟。他原非行商,只是此次收粮利润可观,又是与官府合作,有些大户乡绅也颇愿加入,安三郎自是不好拒绝。这张二郎大约是想着能表一表自家洗心革面的诚意,更是颇为热心,此次设法收了一千多石的粟米上来,比寻常行商还来得快些。安三郎几日前便与裴行俭合计过一次,今日第一个便安排了他去交粮。
    张二郎早等得不耐烦,听得这句呵呵一笑,抱手说了声谢,与安三郎一道走了上去。
    旁人也就罢了,那仓曹参军张高一见张二郎,心里不由叫了一声苦,这位族兄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冒了出来?此时也不能多说,只咬牙对张二郎使了个眼色,张二郎有些愕然,左顾右盼的不明所以。张高暗暗叹气,回头便对苏苏南瑾笑道,“苏公子,此次送粮不仅有行商,也有西州大户,公子是否要下官引见……”
    苏南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让他们把粮米送上便是,谁有工夫与他们厮见”
    张高只得自己迎上两步,苦笑着低声道,“阿兄,今日您怎么第一个送粮上来了?”
    安三郎笑道,“参军说笑了,此次送粮虽说也有几家大户,也有两三位不是白身,可有谁又敢立在骑尉前头?”
    张二郎也是自得的呵呵一笑——论身份论门望,他不第一个交,还能是谁?
    这话自是在理,张高心里叹了口气,低声说了句,“阿兄当心,莫顶撞了苏公子。”挥手让粮车停到了仓前,自有马夫健仆上前卸下了几筐粮米,倒入立起的四个官斛之中。按规矩,待用官斛称量完毕、文书记上数目,便可重新装入米袋、运入官仓。
    只是这一倒之下,却是出人意表:那粮车上的四筐粮米,竟然都不够一斛之数,几个军士摇动了几下,木斛里的米面上便露出了一寸多长木板。有军士厉声道,“还差了两成,再添” 几个张家的奴仆顿时都呆在了那里。
    张二郎原想与张高多说几句话,听到身后的动静,忙走了过来,见了这般境况,不由失声叫道,“怎会如此?我这一筐恰恰是一石之数,只会有多,怎会不足?”
    苏南瑾早已候在那里,闻言心里一喜,脸色却是一沉,冷笑道,“好大的胆子尔等奸商,竟敢偷工减料来糊弄军仓,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么?来人,把这奸商拖下去,给我狠狠打二十军棍”所谓杀鸡给猴看,这一个撞上来的人,自然要狠狠教训一番,才好教这些商贾们老老实实,听任摆布张二郎不由愕然,待军士上来要扭他的手,才怒道,“谁是奸商?我乃大唐武骑尉,谁敢动我?”
    张高也忙拦在了中间,“使不得苏公子,这张二郎并非商贾,乃是西州大户出身,因军功封了勋官,不可轻易上刑”
    苏南瑾听得“武骑尉”三个字,早已怔住了,什么西州大户他自然不会放在眼里,但若眼前这蠢物真是武骑尉,事情便是不同,武骑尉虽说是勋官中最低的一级,却也算得上是正经的衣冠身份,不像商贾们,打了便打了,只要不出人命,便是裴守约来了,也说自己不得……他念头转了几转,脸色阴沉的摆了摆手,“等等”
    苏南瑾的几名亲兵也知轻重,自是早已住手,得了这声命令,才退了下去。苏南瑾冷冷的看着张二郎道,“你既是大唐官员,便该带头守大唐法制,这军粮上也是能做得手脚的?若是你再喧哗闹事,误了军粮入仓,便是我能容你,军法也须容你不得还不退下?”
    张二郎呆呆的站在那里,看了看明显还空了一截的官斛,又看了看自家的粮筐,待要分辨,眼前这张脸孔上的严厉的确有些慑人,但若要就此认了,又如何甘心?想了半日,一跺脚,“交完这四斛,剩下的给我拉回去”
    安三郎看了看那官斛,声音不大不小的跟了一句,“二郎莫怒,我等与二郎同进退”
    苏南瑾脸上怒气一闪,这位张骑尉胆子竟比自己想的还大若是今日让这些人把粮米又拉走,开仓收粮岂不是成了一桩笑话?这第一个打的便是自己的脸,他冷笑了一声,厉声喝道,“谁也不许走”
    随着他这一声喝斥,校场两头的三百唐兵队列队列变化,脚步声中转眼间便把整个校场围了起来,随即“刷”的一声横刀出鞘,明晃晃的刀光眩人眼目,不少人都惊呼起来,便是张高也是脸色一变,忙叫了一声,“苏公子”
    苏南瑾冷厉的目光在张高、安三郎等人脸上缓缓转过,一字字道,“今日收粮,乃是军务,谁敢搅乱局面,便莫怪苏某以军法行事”有父亲麾下的这三百精兵在手,他若是让几个商贾翻出天去,日后也不必在西疆立足了众人一时作声不得,整个校场上,空气似乎都凝固起来。张二郎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