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民科-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好哎!”路露开心无比的笑道,她挑了一个向北的屋子,东面有窗户的,把自己的新被褥搬了进去。

新家安顿好了,在洋房里一家人过了个愉快的元宵节,路娜也到了回校的日子,24号一早,林强生就开着车把她送到了虹桥机场。

“强生,你要注意身体啊,小心开车!”路娜一遍遍的嘱咐着。

林强生点头说道:“我知道了,等到了滨城就打个电话回来,传呼机我随身带着。”

路娜点了点头,满目不舍的拎着旅行箱过了安检口,她回头轻声的叫道:“你回来也要告诉我一声哦,要到学校来看我!”

林强生向她重重的点了点头,挥着手目送着路娜走进了通道,直到飞机平安的起飞他才离开机场。

上。海新天地项目组成立,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何润青书记非常重视这项工程,由他号召,项目组在市委提前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同大建筑设计院和复大的建筑设计院都有参加,此外还有市建筑总公司的代表,林强生这个投资方也被邀请出席,大家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年轻人。

同济来的建筑大师阵容庞大,能人荟萃,他们中有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院院长黄鼎业,还有平时组织设计院工作的副院长刘佐鸿,他也是同大方面的负责人,另外整个新天地中方设计组的工作也由他来组织。

还有著名建筑学家,同大设计院的前院长王吉螽、前前院长冯纪忠,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国内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前前前院长吴景祥,中国第一代留学归国的著名建筑师,德高望重的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学科奠基人之一。

同济的建筑设计院的学者众多,手下能员干将也非常雄厚,研究院分成了若干系,方方面面都有能人学者,每一摊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复大方面就少多了,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向同大建筑系取经来的,石库门改造项目,复大设计院刚刚成立一年有余就能够参与这么重大的项目,可谓是喜事迎门。

中方的总设计费用有1200万元人民币,对同大和复大来说,这无疑是一笔计划外的巨款,因此他们相当的热心。

林强生和路其道到场,与项目组长,会议组织者蒋庭安,同济大学为首的设计大师们见了面。

“这位是路其道先生,他是我东星集团上。海新天地项目部总经理,整个项目将由他来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希望大家欢迎!”林强生对众人说道。

“哗。。”在座的老专家老学者们纷纷鼓掌,路其道见到这么些学术人物也有些激动,但他还是努力的镇定心情发表了一番感言,众人见这位投资方的负责人是本地人,而且长相宽和语气诚恳,顿时心生好感。

同大设计院院长黄鼎业首先发言,他先向林强生问道:“我想问一下投资方,你们已经确定了改造的地点没有?”

见众人都注意了过来,蒋庭安也点了点头看向他,林强生说道:“你好黄院长,新天地项目的地点已经确定了,就是太仓路181弄的位置,工程面积大概3万平方米,计划北部保留着大部门石库门民居,穿插现代建筑,而南部则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为主,配合少量石库门建筑,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

“这个工程可不小,如果对你说的这个位置进行改造,那是涉及到2000多户人家,近万名居民的大工程,搬迁工作怎么解决?”

林强生看问话的是刘佐鸿副院长,这是考教他,所谓的新天地工程到底能不能成行,如果安排不了这近万名居民说什么都白搭。

他提高音量,对众人说道:“我想大家还不知道东星集团的实力,所以对这个项目有所怀疑,不过请众人放心,我和何书记已经商量过了,新天地项目将算做是市委市政府的计划外外资引资项目,在上。海市委是备案了的。”

他转向刘佐鸿副院长,说道:“刘副院长,我现在说一条关于项目建设的原则,那就是不惜工本,一定要把新天地项目建设成为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标杆工程!

另外,这近万名居民,将由本公司投资住宅区安置,也就是在太仓路周边建设安置房,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打造一批住宅项目,同时也是上。海的首批外汇房项目,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

“5亿元人民币啊。。。。”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激动了起来,这个项目可算是实打实的了,真是不惜血本了。

林强生又说道:“住宅项目也要有请各位来设计,我的标准就是要超过広州的东湖新村,说实在的那个小区离着我的要求还差着一截,我们的住宅项目一定要向国际看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可以到国外去看去参观,到香港、新加坡这样的房地产业发达地区去游览。”

刘佐鸿不断的点着头,笑着说道:“这下我们放心了,你们想得周到。”

林强生看了手表上的日期,说道:“这样吧,我建议在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没来之前的这半个月,你们先到香港转一转,如果时间赶趟就去新加坡看看,费用由东星来出。”

蒋庭安也点头说道:“我看这个计划可行,到发达地区看看人家的房子怎么盖的,对我们自己的建设也有好处!”

第八百四十六章国之重器

市里迅速的为与会的众人办理了出境手续,他们先去了香港,那里也有一些好的安居项目,路其道作为项目总经理也被林强生派了出去,老头高高兴兴的随着大部队飞去了香港,让萧珍好一顿唠叨。

转天,林强生来到了宝山郊区的大场镇,这里有一座大场试飞场,上。海飞机制造厂在场里设有厂房,这里曾经生产过运10运输机,而现在则在进行着首架麦道82的总装工作。

曾担任麦道公司总工程师,中美麦道82项目的美方负责人张镇中,还有市航办的副主任蒋祖,一起接待了他。

年张镇中31岁进入麦道公司,后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是中美麦道82的牵头人,也是美方派来的项目总工程师。

原来,林强生向何书记提出了参观麦道82的制造基地,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安排,东星航空工业公司的杨万立等人也随其前来一起参观。

林强生随着他们走进了庞大的工程,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巨大的半成品飞机,工人们正在上面忙碌。远处停有两架巨大的飞机和一架大飞机半成品,蒋祖介绍那就是运10。

“1号机和2号机都经过了试飞,但是没等把3号机组装完成项目就下马了,3号机只完成了60%。”蒋祖说道。

林强生感叹说道:“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技术还是落后了些。”

他好奇的向张镇中问道:“张先生,你当初是怎么想要把麦道82拿到中国来生产的?”

张震中说道:“还是因为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当然也有我们麦道的高层早就有意和中国合作。我记得那是1975年,当时麦道的老板要我探讨与中方的合作,我们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小组,但是只开了一次会议,那次并没有形成什么方案。79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我们突然接到了一份通知,中方有意同我们在大飞机项目上合作。当时麦道董事会都吓了一跳,因为美国有规定,像麦道公司这样军工企业,是不能与中国合作的。再加上当时的麦道总裁是中美关系促进会主席,他也很希望双方在飞机上有所突破。我们也知道中美马上就会建交,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就这样,从79年接触到85年才签订合作生产麦道82贸易协议,过了这么多年项目总算达成了。”

“哦,原来中间有这么复杂的一段历史,双方早就开始接触了。”林强生这次恍然大悟,国内早就有意和麦道合作了。

张镇中点头说道:“我们把总装线搬到了上。海,我研究过,麦道82在中国生产,仅通过降低加工成本就可以使飞机成本降低10%20%,这显然是非常大的收益,一般来说能飞机制造能够降低5%就非常可观了。更主要的是通过合作,麦道就等于先于波音和空客在中国找到了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我把这个报告了董事会,董事会听到有10%20%的收益都很兴奋,认为就是只有5%也一定要做,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的。”

市航办副主任蒋祖也在一旁,之所以这么重视林强生也是因为何书记亲自打了招呼。

他对林强生说道:“生产麦道82对中国也是有益的,完全不是外界批评的那样,说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大飞机项目,相反我认为把麦道82搞好,是有益于中国的大飞机工业的。

林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们上飞制造了运10,本身就有制造大飞机的基础,但我们还是离着国际先进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生产麦道82会让我们把这个差距缩小,这个意义很大!”

林强生点了点头:“这个我理解,运10虽然取得了很多技术成果,但根本不是按照国际标准制造的,这就是差距。如果想要我们的飞机挤进国际市场,就必须达到世界标准。”

张震中惊奇的看着他,渐渐露出了笑容,说道:“不错,林先生说得对。实际上我来之前并不知道上飞有运10,来了之后才得知上飞搞了大飞机,看过之后我觉得你们非常了不起,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设计制造出技术水平不差的飞机来!”

他苦笑了一声:“我知道国内有一些人批评是我阻挡了运10,甚至说是我遏制了中国大飞机的发展,但其实我此前并不知道这个项目,如何能说是我有意针对运10!”

林强生见张震中有些激动,连忙说道:“张先生,你为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把麦道82这种先进的飞机引进来,增强了中国的技术,某些人说那些话完全是不负责任,不了解内情。”

“对啊,那些人的话何必当真,他们不知道国际先进水平是怎么样的。只有真正接触了麦道82才能了解我们的落后,通过麦道项目我们了解了世界先进航空的技术和管理,为中国发展航空事业打开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