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四小姐-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大半的心思放在二爷婚事的人选上。

偏偏老太太选中的几户人家的小姐,周秀月都不满意。不是嫌弃姑娘长得普通,就是家世不显。在她看来,二老爷如今官居四品。元航虽是庶出,却是老太太嫡嫡亲的孙子,怎么着也该说户好人家,便写信把此事托了京城娘家。

周秀月的嫡母许氏收到女儿来信,思虑几番,便在京城四处打听起合适的姑娘家来。

大房诸人因二房进京,分别在即。走动频繁。

今儿个沈氏做东在东园摆桌酒席,明儿个顾氏回礼在西园暖阁设宴,你来我往,好生热闹。便是二房的丫头,仆妇们也趁这机会,与府里要好的小姐妹。老姐妹一一摆酒作别。

蒋元晨更是忙着吃书院同窗的饯行酒,整日里清清醒醒出府,混混愕愕回来,难得见着其人影。顾氏虽然心疼儿子身子,却也知道同窗情谊十分难得。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正房太太之间的走动,自然没有姨娘,小妾什么事。周氏见两房人处得热乎,心中泛酸,在老太太跟前哭诉了几回。老太太烦不过,只得提前解了三小姐的禁。

蒋元珊解了禁足,与周姨娘一道在老太太跟前痛哭一番后,安安静静在自个院里整理进京细软。老太太见其清减许多,赏下许多首饰,衣料以作安慰。蒋元珊暗地里嘱咐姨娘消停些,侍候好老太太,一切等进了京再作打算。

十二月初一,老太太把两房人叫到跟前,细细叮嘱一番,万事妥当。一家人吃过送别宴,第二日一大早,二条大船从从苏州河起航。大房诸人见船渐行渐远,方才回府。

老太太带着周姨娘,蒋元航,蒋元珊及一众丫头仆妇共乘一船。顾氏带着蒋欣瑶,蒋元晨,蒋元昊及柳姨娘紧随其后。

顾氏对老太太不合常理的安排冷笑几声后,便抛置脑后,带着下人收拾船舱,安置行李。

欣瑶来这个世界生平第一次出苏州府,心潮澎湃,见船舱里李妈妈几个忙乱得无下脚之地,便缓缓走上甲板,倚着栏杆,举目远望,青瓦白墙,碧水流觞,显然还没有出苏州城。

这烟雨江南,如同一个才貌俱佳的女子,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风流婉转,矜持高贵,端的是暗香浮动,让历代才子文人倾心不已。

慢慢的,河水由窄变宽,由慢到急,船越行越快。风吹起了欣瑶的发,呼吸中带着水汽的清香,蒋欣瑶回忆起几年来在苏州府的点点滴滴,红了眼眶。

来这个世界八年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只在弹指之间,那指尖还未及细细感受,回首时,已物事人非。

蒋欣瑶下意识的仰头看天,天际的另一头,她的女儿是否欢笑依旧……

ps:

亲们,江南卷一百零一回已经结束。京城卷终于缓缓拉开序幕。蒋四入京,会有什么奇遇,男主是谁,一切谜团将会逐一解开。

第一回初入京城

莺归匆匆找来,见小姐衣衫单薄独立在船头,神色忧伤,忙把手上的披风笼在欣瑶身上,埋怨道:“大冷的天,船上风又大,小姐身子弱,可禁不起,着了凉如何使得?二太太又该心疼了!”

欣瑶回过神,幽幽叹道:“长这么大,头一次坐船,总有些稀奇,站一会就回去。”

莺归上前帮小姐笼了笼披风,笑道:“奴婢可从来没见过小姐还会有稀奇的东西,那些个玉啊,宝的,小姐从小到大就没稀罕过。”

欣瑶眼波流转,娇嗔道:“你小姐我,稀罕的东西可多了,莺归丫头做的美食就是其中之一。”

莺归不以为然,“我这点子本事,还不都是小姐教的?小姐,外头天冷,咱们先回舱里暖和暖和。船上的日子长着呢,有的是时间稀罕。”

蒋欣瑶来不及感伤,便被莺归扶回了船舱。刚入船舱,热茶、热点心已摆在案头。蒋欣瑶一口热茶下肚,心下感叹这丫头,如今越来越温厚贴心,很有几分冬梅的品性!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欣瑶在接下来日子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崔颢当时写下这两句诗的感叹。强烈的时空感及两岸的美景一度让她兴奋不已。然再好的美景,也抵不过一日复一日的相看。就如同貌美的女子,刚娶回家时,爱不释手,日子长了,看着也不过尔尔。

人啊,果然是最喜新厌旧的动物!

欣瑶渐渐失了兴趣,加之寒冬腊月,越往北行,天气越发寒冷。蒋欣瑶只愿闷在舱里,看着闲书,做做针线,陪着两个弟弟说说笑笑。

……

晃晃悠悠行了二十多天,腊月二十六。船行至通州码头。一连几日侯在码头的蒋家仆人远远见自家的船只缓缓驶来,忙派人快马加鞭通报给二老爷。

落日时分,蒋府二房一众人便到了正阳门里的蒋府。

蒋宏生大开金柱正门,迎母亲。妻子,儿女入府。众人周车劳顿,寒喧几句,便由府中管事引着往各自院中安顿。

京城蒋府坐北朝南,占地颇大,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多个小巧精致的四合院组成,门庑深广,各院仍沿袭苏州蒋府之名。

老太太仍居归云堂,正面五间上门。皆雕梁画栋。

顾氏居东秋水院。蒋欣瑶,蒋元航,蒋元昊分居东路各个四合院。

周姨娘居西路青山院,蒋元航,蒋欣珊。柳姨娘分居其中。

后花园亭台楼榭,廊回路转,环山衔水,曲径幽台,别有一番洞天。

风吹叶落,寒月如雪。

蒋欣瑶趁着月色,打量着自个的院落。

三间正房。左右各两间耳房,院中石子漫成甬路,庭前栽着数枝桂树及芭蕉,院墙爬满枯草黄藤,牵藤引蔓,隐于夜色中。

蒋欣瑶不及细看。便进了卧房,见帷帐,锦被均焕然一新,耐不住困,扑倒在床……

蒋宏生则亲扶老太太进房。侍候着老太太上了床,便坐在床前把这几个月复仕后朝廷的动向,及与侯府的走动一一告知老太太。

老太太听罢,沉吟不语。

蒋宏生见老太太连日坐船,脸色憔悴,疲态尽现,早早的退身离去。

……

离过年只三天时间,蒋府众人既要忙着收拾行李细软,又要准备过年事宜,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顾氏顺理成章的接了管家大权,安排调度人手,忙得脚不沾地。

大年三十,二房诸人聚在老太太正房,祭过祖先后,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略说了会闲话,便草草的散了去。

蒋欣瑶回了院子,便与李妈妈,莺归,淡月,微云,碧苔,轻絮,芳新,梧桐几个丫头在大炕上安放一张花梨大圆炕桌,团团而坐,桌上置了酒席,糕点,主仆几个你来我往,几杯酒下肚,话便多了起来。

此次进京,蒋欣瑶索性把老太太安置在她院里的几个不安份的丫鬟,找了借口留在苏州府。老太太当时正忙着与苏州府要好的几个世家饯别,顾不上其它;等知晓此事时,船已行出苏州府百里远。

如今听风轩上上下下都是欣瑶的人,这让李妈妈几个颇感轻松自在,除夕夜打破主仆尊卑,团团圆圆吃了顿年夜饭。

宴毕,欣瑶让李妈妈拿着事先预备下的红包分发给众人,连带着洒扫的小丫头,浆洗的婆子,人人均有份。听风轩一时间欢声笑语,皆大欢喜。

欣瑶被那几个大丫头多灌了几杯水酒,由着莺归搀扶到床上,似醉非醉间,听着外间的笑声,沉沉睡去。

……

秋水院里,蒋宏生搂着刚刚欢愉过的妻子,心满意足道:“盼星星盼月亮,终是把你们盼来了。你都不知道,只我一人在这大宅院里,日子过得着实无味。身边便是连个能说话的人也没有。”

顾氏推了男人,笑道:“我倒觉得二爷这半年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往南边的书信也简省的很。老太太很是抱怨了几回。”

“你哪里知道,京城官场枝枝蔓蔓极为复杂,我一个初来乍道的,除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外,别无他法。即便这样,还总觉得如履薄冰,大有力不从心之感啊!”

蒋宏生想着这半年来的日子,心下颇有感触。

“早知如此,还不如就在南边寻个肥差,陪着你们闲闲度日。”

顾氏玉手轻抚男人胸膛,柔声劝慰道:“高官也罢,厚禄也好,都比不得一家人平和安康来的重要。便是你明日辞官隐居,我也只随你的意。只是二爷志向高远,满腹凌云,岂是能闲闲度日之辈?有道是既来之,则安之,且先把这几年熬过去,咱们再做打算。”

蒋宏生一听这话,就似整颗心都沐浴在阳光下,暖到不行。权力这东西对男人的腐蚀,就好比吸毒上瘾,难以戒断。其实他也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

夫妻俩说了些闲话,歇下不谈。

……

京城南边一座深宅大院内,一妇人半倚在床头,纤纤玉手接过儿子递来的汤药,皱着眉饮了半盏,递还给床前之人,轻道:“阿远,蒋府的人都安置好了?”

灰衣年青人放下药碗,坐在床沿,道:“母亲,二十六到的京城,都安置下来了,住在正阳门内,宅子原是周氏的嫁妆,修缮一新,改名为蒋府。二哥几月前进京,就到原先咱们住的小宅子里打听过我们。”

妇人苦笑道:“蒋家二老爷,倒是个和善之人,你们同朝为官,早晚会遇着,见了面,万不可失了长幼之礼。当年要不是他,咱们母子二人早就是成孤魂野鬼了。”

俊朗男子凑近,轻道:“母亲,我省得。他若认出我,我便实情相告。那位如今病入膏肓,太医院日夜守着,不出一个月,必定……”

妇人眼眶含泪道:“阿远,不可妄言,当心祸从口出。你放心,我的身子,我心中有数,这一天,我等得。”

男子面露悲色,道:“母亲,都是儿子无用。”

“阿远,咱们无根无依之人,能活着已是老天保佑。无时不报,时候未到,看老天饶得了哪一个。母亲不求你大富大贵,只盼着你早日成亲,给徐家留个后。”

俊朗男子轻咳一声道:“大仇未报,儿子不想成家。母亲,有件事一直没跟您说,翠玉轩关了几年,几个月前,有了动静,儿子着人打探过了,张罗的人是全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