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四小姐-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氏半倚在炕上,脸上扬着得意的笑,显然心情不错。

丫鬟端了个绘着梅花的红漆小茶盘进来,赵正礼接过来,送卢氏手上,笑道:“死老太婆也有今天,真是解气。姨娘,你瞧见没有,脸色都不好看呢。活该!”

卢氏接过茶盏,也不喝,放在炕几上,冷笑道:“儿啊,分家这事宜早不宜迟。晚上再到你两个叔叔那边走动走动,咱们一房闹,势单力薄成不了事;人一多,到时候他再不愿意,也不能违了众意。”

赵正礼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笑道:“姨娘放心,那日萧寒说的话铿锵有力,一府的爷们都听着呢。话都说成那样了,你说他们还有什么想头。再说,那小子犯的可是大罪,那几房的人最是精明不过的,趁现在上头没发话,分家还能捞着点好处。等真正牵连到府里了,那就可是一点油星沫子也吃不着了。”

卢氏眼睛发亮,笑道:“我说呢,老太婆怎么刚见着萧家大奶奶就阴死阳活的,原是打上了公主的主意。哼,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的孙子是个什么德性,公主这么尊贵的人,能瞧得上他?休妻再娶,还当着是二十年前呢?”

赵正礼笑道:“姨娘,到时候咱们往那府里一搬,舒舒服服的大宅子住着,气死她个老太婆。”

说到这个,卢氏的眼睛黯淡了下去,忙道:“我的儿啊,这一月之期快到了,万一那人提前回来了怎么办啊?”

赵正礼凑上前,轻声道:“姨娘,回不来,儿子在各个要道都着人看着呢,放心!”

“可别弄出什么人命来,只拖他几天就行了。”

“我省得!”

……

苏如雨斜靠在塌上,以手支额,一脸的疲色。

女儿赵文英阴沉着一张小脸,有些焦急道:“母亲,这会,咱们该怎么办啊?”

赵文英自打那日苏氏与她说起让蒋家帮着牵线杜家一事,心里就惦记上了。杜家门第清贵,又是新帝的舅家,杜天翔长房长子,府里只得五个主子,最是清净。这样既富贵又体面的人家,到哪里去找?

苏如雨叹气道:“怎么办?一点办法也没有。那两个蠢货把路都给走绝了。”

“母亲,萧家大奶奶当真见都不见咱们府里的人吗?”

苏如雨一想到今儿个在萧家等了几个时辰,心里就有怨,当下没好气道:“别说她不见,就连府里的管事都没出来打个招呼。”

眼看自己的亲事要泡汤,赵文英急得红了眼,拉着哭腔道:“母亲,那我怎么办?”

苏如雨哼哼道:“我的儿啊,明日我再偷偷往萧家去一趟,若萧家大奶奶再不见我,母亲这里也没了辄。”

赵文英大惊失色。

苏如雨见女儿脸色惨白,突然直起身子,猛的掀了被子道:“不行……”

“什么不行……”

苏如雨直直的盯着女儿娇美的脸庞,压低了声道:“我可不能像死了的萧氏那样傻,明日把你姐姐叫回来,有些事情,咱们母女三个得早做准备。”

……

第二日,李氏、苏如雨还未起身,府里各房各院的人都已挤到了侯府正厅,逼着侯爷夫妻俩分家,并请来了赵家宗族里最得高望重的几个老人。

这一日赵家的正厅热闹非凡,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有拍桌子摔板凳的,有指着别人鼻子破口大骂的,也有撂起袖子抡了胳膊就动手的。

只是热闹归热闹,成果却没有。众人又累又饿,只得堰旗熄鼓,约明日再战。

看官若问这里头闹得最凶的是哪一房,正是那口口声声称颇为心疼候爷的卢氏母子。

这母子俩想既然脸已撕开,再变是变不回去的,倒不如为自己这一房换点实惠的。

再加上卢氏三个儿子,三个媳妇,众多孙子孙女,从人数上,气势上就先压了侯爷这一房,便是动起手来,也吃不了亏。因此闹了个天翻地覆。

那赵正信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虽是英雄好汉一条,十八般武艺俱全,却始终难敌四手,更何况还有个儿子被别人当成了小辫子捏在手里纂着不放。虽然三个儿子帮着父亲一同上阵。几番近身相搏,终究是败落下来。

世上之人便是这样:软的怕硬的,硬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然归根结底只一条,人多才是王道!

李氏,苏如雨见侯爷被赵家众人围着,生怕儿子(自家男人)吃了亏,一时也抽不开身往萧家去。

一连两日,赵家天天上演着鸡飞狗跳的戏码,直至第三日,众人人仰马乏,筋疲力尽,再也折腾不动了,各自退让一步,在族中长辈的见证下,签字画押,才算把这个家分了个干净。

第六十一回仙人跳(三更)

一切尘埃落定,赵家各房眼看分别在即,除却侯爷这一支因儿子入狱音信全无,急的急,病的病,元气大伤外。其它各房空前的和气致祥,阖家欢乐。

那赵正礼母子更是觉着心顺,气顺,心气都顺。

你道为何?

原来昨日便是一月之期刚满,那魏明连个鬼影子也未见着。约定的时间到,银钱未及时归,白纸黑字上龙飞凤舞写得清清楚楚,用来做抵押的大宅子明正言顺的归了赵正礼母子。母子俩悬了一个月的心,将将落回原处。

且这次分家,因侯府各房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合作下,分得的家产颇多。真真是双喜临门,好事成双啊!

赵正礼趁机向卢氏提出,一旦搬了新居,就把那外室收入房里,也好省了一处的开销。卢氏欣然应下。

母子两人一商议,也不择黄道吉日了。当即便令管事老杨带着几个小厮,先往那头打扫房舍,打算夜里收拾了细软箱笼,明日一早便搬迁新居。

哪知黄昏时分,派去新宅的老扬哭丧着脸回话称,宅子里住了一户人家!

宅子里有人,为什么宅子里有人?

赵正礼当下呵斥道:“胡说八道,我前几日往那边去的时候,那宅子还空着。”

老杨也觉得委屈,二老爷临走时交待的清清楚楚说这是自家的新宅,只需报上他的名号。那几个看家护院的就会替他开了门。哪知,他敲了半天门,才有个小厮模样打扮的人伸了脑袋恶狠狠的问是哪一个。

老杨报上名号。那人看都未看他一眼,便吱呀一声把大门合上了,弄得老杨是一头雾水。再敲,那门死活不开,老杨几个围着这宅子前前后后转了半天,实在无计可施,只得打道回府。

赵正礼心下奇道。莫不是里头的看家护院换了人?

哪知那老杨踌躇半晌,忐忑不安的说了一件令赵正礼魂飞魄散的事。

原来老杨怕没完成主子交待的事情。回去受责罚,便着人往左邻右舍打听情况,这不打听则已,一打听老杨惊出一身冷汗。

这宅子姓苏没错。主家从山西晋城来的也没错,主家做着贩盐的买卖更没错。然此苏非彼苏,这户苏家原从湖南迁移到山西晋城,是晋城有名的富贵人家,而非被抄家灭族的京城苏家。

六年前,苏家大爷进京做生意,斥巨资买下这座大宅子,并重新修缮一番。初夏,苏家老祖宗过八十大寿。苏家大爷举家回晋城,宅子空置了几个月,只留了七八个忠仆看守院子。两日前。这家人家刚刚回京。

老杨一口气把打听到的事说完,却见二老爷浑身如筛子一般抖动个不停,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老杨跟在二老爷身边这么些年,头一回见二老爷这副模样,吓得忙上前扶住了。

哪知手刚刚碰到衣裳,却见二老爷起手一个巴掌打过来。似疯似癫道:“扯他娘的蛋,你居然敢说谎骗老子。老子我揍死你!”

老杨被打懵在地,一股子血腥味在嘴里蔓延。待他缓过神来,二老爷已一阵风的冲了出去。

……

后来据京城擅长八卦的人士口耳相传,城西苏家那日晚间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中年锦衣男子拿着房契,地契到苏家门口寻衅滋事,非说这宅子是他花了十万元买来的。

苏家大爷闻得有人用十万两银子买下了他的宅子,气得怒火中烧,大放阙词说要十万两能买下我这宅子,他苏大爷的脑袋割下来任人当球踢。两方相持不下,约定第二日顺天府尹的公堂上辨明真身。

……

顺天府尹程咬银左手持一份地契,右手持一份地契,这头瞅一眼,那头瞅一眼,抽空再打量几眼堂下两人的神色,只觉得眼睛有些酸涩。

一个宅子,居然有两份一模一样的地契,连他这个见惯了大场面的府尹大人也真假难辩。

程咬银心生感叹,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看来打击犯罪,任重而道远啊!

既然看,看不出什么明堂来,那就让这两人自圆其说。

赵正礼一看府尹大人让他们各自陈述宅子的特点,心下欢喜。这个月,那宅子赵正礼没少去过,当下就把宅子的布局,哪里引了渠,哪里种的树,哪里布的亭子说得头头是道。当然,厅堂上的摆设也是分毫不差。

程咬银一听,像是那么回事,看向苏家大爷的目光便有了几分不善。

苏家大爷静待赵正礼说完,冷笑两声,另辟捷径,不说宅子整体布局,也不说大厅里如何摆设,此说各处宅院房里的东西。

紫檀架子大理石的插屏摆在什么地方,是何来历,花银多少;房里那张百兽图万工床,用的什么木料,哪里的工,如何运到了京城;

苏家大爷一边说,一边让府里管事把一叠厚厚物品清单呈到府尹大人案前。

程咬金随手翻了翻这些清单,重重的咽了几下口水,再看赵正礼的目光便有了些寒意。

审案的流程再往下走,呈了物证,还有人证。

所谓人证,不过是些左邻右舍。这些富贵人家的邻居们,很是怀念了一翻与苏家大爷,苏家大奶奶和睦相处的温馨过程,并言词灼灼的称这位赵大爷趁人家家主回乡之际,常常贼眉鼠眼的往苏府跑,并且经常在夜晚出没。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赵正礼为了避人耳目,确实只在天黑后往那府里跑。

咱们的程大人不由的感叹,好啊,真好啊。若京城百姓都如苏家府外的这帮群众一样,耳聪目明,那他程大人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