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四小姐-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瑶正想着,却听沈英又道:“四妹妹也知道,大小姐这人一向是最守规矩的。这守规矩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公公婆婆,姑子妯娌之间守着规矩却是不错,可夫妻间若也常常守着规矩,难免无趣。且大小姐又是个要强的,过强则易折,又不愿被人小看,凡事总一个人撑着,时间一长,身子哪有不坏的道理。”

欣瑶心中微叹,女人啊,真真是不易,不仅得学会三十六计,还得学会七十二变。

男人事业起步时,你得学长孙皇后贤良恭俭;

男人大权在握,你得学妲己魅惑众生;

男人失意时,你得学才女薜涛作他的知己,倾听理解;

男人得意时,你得学和坤,时刻恭维;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你在男人心中永远鲜亮。

欣瑶思道:“如果仅是这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看这第二件事,大姐姐说的隐晦,大哥又说了那样一番话,难不成这里面,另有隐情?”

蒋元青由衷的赞道:“妹妹果然一针见血,妹妹可知道新帝两个月前封了个婕妤?”

欣瑶思道:“婕妤?似乎听大爷说起过这事。”

蒋元青压低了声道:“妹妹,黄家共有三个庶出的女儿,一个被送进了韩王府,如今生死不明;另一个是黄雁,送到了苏家;最不得宠的那个名叫黄莺,早几年就被送进了靖王府。新帝登基后,这黄莺不知为何,入了新帝的眼,被封了婕妤。”

蒋欣瑶恍然大悟,当下便道:“大哥,冯家是个什么意思?”

蒋元青道:“你大姐姐在冯家这些年,行事端正,上上下下无人不夸。只是一南一北离得甚远,一年也只年下才回京一趟,你大姐姐是个要面儿的人,素来报喜不报忧,再者那冯思远也是个精明的,黄姨娘进门这两年,冯家只闻其名,未见其人,都以为不甚得宠,所以大半是不知的。”

沈英眉头紧皱,道:“四妹妹,那冯思远都敢让个姨娘协理府中事务,可见是偏宠的紧。如今那黄姨娘生下了儿子不说,还有庶姐在宫中为其撑腰,你大姐姐的日子只怕是难过的紧。”

“我这大姐夫胆子有点大,按理说大嫂娘家在南边也是说得上话的。”

“妹妹有所不知,南边不稳,我父亲前些日子递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打算颐养天年呢。连我大伯,听说也生了去意。”

蒋欣瑶秀眉微挑,轻轻点了点头,笑道:“及早抽身,是好事。新帝顾念老臣,定不会亏待沈氏后人。”

沈英顿时明白过来那日祖父对着她叹息的那句话是何意思,心中暗喜。

蒋元青不明就里,叹道:“这个当口岳父递了辞呈,怪不得那冯思远欺我蒋门无人。四妹妹,你瞧该如何是好?”

ps:谢谢三世,如初如世的粉红票。

谢谢天秤派对的评价票。

天寒地冻,亲们极时添衣,当心着凉。

第四十回东风压倒西风(二更)

欣瑶淡淡一笑道:“大姐姐可曾与那冯思远说起过小叔叔的事?”

蒋元青心中微动,忙道:“去年老太太六十整寿,冯思远公务繁忙,未曾入京。你大姐姐素来不是多嘴的人,应该不会说起。”

欣瑶意味深长的朝沈英笑了笑,道:“不说也好,总不能张张底牌都让人瞧了去。我可记得他这个太仓县知府,当年可是父亲与冯家老太爷一同出的力。”

蒋元青怒道:“可不正是如此。”

欣瑶沉吟片刻,道:“夏荷,父亲那边,可有什么话带到?”

夏荷忙走到跟前回话:“老爷一早就去了衙门,不知道有这回事。太太因前两天,大爷替小周姨娘求情,说是要解了小周姨娘的禁,动了气,也不想管这事,只让奴婢把信交给大爷。”

蒋欣瑶,沈氏均把目光落在蒋元青身上。

蒋元青跌足暗叹。

我真真是混了头了,居然忘了二婶最是痛恨姓周的人,被那小周氏几话好话一说,几滴眼泪一流,居然连二婶都得罪了去,该死。

他急急道:“回头,我亲自跪求婶婶谅解,这事,全是我的错,是我猪油蒙了心。以后,我要再帮小周氏说一句好话,我……我……我连她的房都不进。”

欣瑶见大哥连这话也都说出了口,必定是急了,不愿再揪着不放,正色道:“大姐姐的病。只凭症状,怕祖父也不敢用药,需得细细诊了脉才行。大姐久病的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如此看来,大姐意思是想回京。”

沈英也怕把男人逼得太急,反倒不好,忙道:“我看大妹妹确是这个意思。回了京有冯家的人,那冯思远想一意孤行,也得惦量惦量。”

蒋元青更怕她们几个再提自己做的那些个傻事,忙不迭道:“对对对。英儿说的对,”

欣瑶略思片刻。道:“这事是大房的事,不用我出手。沈家大伯虽有去意,却仍在位上。大哥,你且晚两天走。明日给沈家大伯请个安,只管把这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与他听。”

“大嫂,你明日去到冯家走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到南边去。顺便把大姐姐的事情跟她婆婆提了提,好生听着冯家有什么说法。”

蒋元青为难道:“四妹妹,万一英儿大伯他……”

蒋欣瑶脸一沉,冷笑道:“你能替个姨娘求到我跟前,就不能替大姐姐求求人?再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沈家大伯看在嫂嫂的份上,必会应承下来。若是他不应承。必是你做了让他不欢喜的事情。”

蒋元青急道:“好好的,又说起那一茬来,我去还不行吗。”

欣瑶舍近求远把事情推到沈家头上,沈英岂有不明白的道理,四妹妹这是替她拿捏蒋元青呢,遂朝欣瑶感激的瞧了一眼。笑道:“大爷别急,且等我从冯家回来。我再陪着大爷去求求大伯。”

蒋元青在沈家,最怕两个人,头一个是老太爷沈亭,其次便是身居高位的沈俊,一听沈英愿意陪她一道去,激动的叫了声:“好英儿!”

沈英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对着欣瑶道:“四妹妹,若我大伯问起来,冯思远回京,该升该降,我该如何作答。”

蒋元青不假思索:“明升暗降!”

欣瑶笑意盈盈,打趣:“大哥哥这会子,倒是聪明的很。”

……

蒋元青夫妇用过中饭,欣瑶亲送到二门外,才回了房。

微云悄悄在其耳边轻语道:“大奶奶把事情推到了沈家,沈家到底行不行,万一宫里的那位……”

欣瑶说了一上午的话,着实有些累,半眯着眼睛倚在贵妃塌上道:“好微云,没有白跟我一场。别小瞧沈府,沈家几世为官,官场上的人脉,比着蒋家只多不少。这事由大嫂的娘家出面,最为合适。

且依我看那冯思远之所以敢这么做,多半是黄姨娘虎假虎威,暗中挑唆的缘故。冯思远不是傻子,明升暗降都看不出来,那他这些年在官场上,也就白混了,回京后,他必定会善待大姐的。

我再跟你说,新帝为防再出一个苏家,严禁宫中嫔妃与外界私相传递,沆瀣一气。若那黄婕妤敢出手相帮,她的青云路也就到此为止了。咱们啊,得先礼后兵!”

微云恍然大悟,怪道大奶奶不出手,原是在这儿等着呢。遂忿忿道:“姨娘这玩艺,都不是省心的主。连大小姐这样厉害的人都吃了亏,可见得心眼有多坏。”

欣瑶没有说话。自古痴心女子,负心汉,世上都道姨娘不省心,可又有几人能明白,这不省心的根源来自于他们抢夺的那个男人。

男子昂首,女子低眉,男子三妻四妾,女人三从四德,这一昂一低之间,高低立现,谁来会来探究合不合理,公不公平。

再者说,大姐嫁给那冯思远已近十年,女子一生中容颜最美的年华已逝,正所谓色衰而爱驰,爱驰而恩绝,谁会为一张备受岁月摧残的脸,为一具渐渐松驰的身躯,分泌爱情的荷尔蒙呢?

手扶上脸庞,蒋欣瑶心想,倘若有一天,枕边的男人也如蒋元青,冯思远那般,喜新厌旧……

欣瑶自嘲的笑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男人要变心,就像女人要变老,都属于不可抗力,深究不得,深究不得啊。

……

不到一日,冯家和沈家的回应就传到了欣瑶耳边。

冯家听说儿子宠妾灭妻,不用深思,立马态度明确的站在蒋欣琼这一头。

冯家老太爷亲自书信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去了南边。至于信中写了些什么,欣瑶不得而知。

沈家就更简单了,沈俊一听说夫妻俩头天去过了萧府,又见侄女婿亲自来求,当场应承下来,四下走动,其中繁琐不一一累述。

万事妥当,蒋元青夫妇不日起程回了南边,同行的依旧是两位姨娘。

小周姨娘见大爷去了趟萧府后,不仅没有解了她的禁足,反而对她生色厉疾起来,不明就里,在船上闹了一场,手法同以往如出一辄,不外乎上吊抹泪。

蒋元青知其底细,心生厌恶,连面都没露,只让丫鬟带去了一句话。

大概意思是既然想死,就赶紧去死,也好早死早投胎之类的,只把那小周姨娘气得七窍生烟,反倒绝了想死的念头,不得已只得按捺住心思,等回了南边再作打算

至于卧病在床的杜姨娘,到底是母女连心,私下里拖了个病体又去了女儿府里劝了两回,回回气得半死才回来,不仅病没好,反重了几分。

顾氏一怒之下,拿出当家太太的威严,责令其好生养病,不许出院子半步。

杜姨娘心灰意冷的上了船,无事只在船舱里呆着,一路倒是安稳。

一月后蒋家的船行至苏州码头,冯思远的调令便已下来,太仆寺寺丞,连升两级,正六品官位,一个闲得不能再闲,油水少的不能再少的衙门。

顶头上司正是蒋欣琼的二叔蒋宏生。

冯思远拿着调令苦思半宿,拿起冯老太爷的书信看了又看,心中一片清明。

世上诸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冯大人内宅里的风该如何吹,冯思远官宦人家出来的人,眼睛比那毒蛇还毒,岂能不明白。

当天夜里他就歇在了正房,几日后,找了个借口免了黄姨娘协理府中事务一事,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