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人养成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二太太道:“那余氏本姓余,当年随我小家小姑来的玉溪县,哪里有什么余夫人之说。女儿也是随她姓。我只知前些日子,我那小姑的儿子和她女儿定了亲,竟不知她还与沈二夫人交好。”
  此言一出,王夫人气顺了那么一点。玉溪谁不知道田家女儿当年私奔之事,男人死了后,亏田家不曾计较,还把她接了回来养在家中。那余氏显然也不是什么好的来历。
  有的人,自己过的不好的时候,就见不得别人好。于是和田二太太攀谈起来,田二太太乐意之极,王家乃是玉溪首富,要是自家儿子能娶王家女就更好了,有关余氏的事,她知道的尽皆告知,甚至还口出诬赖。
  宴后,众人在花园中落座赏花。
  花园隔墙乃是沈老夫人的院落,沈老夫人喜吃葡萄,且喜欢葡萄成熟的姿势,绝对的硕果累累,因此这个花园与沈老夫人的院落隔墙,只是葡萄架而已。
  而这厢王知县接到自家三子送来的消息,说其外祖母带着六姨母来了玉溪。连忙同沈家众人告罪,言明有事需归家。为表示歉意,亲自带儿子前去沈老夫人处此行。刚至沈老夫人院门,就听见隔墙传来众女眷声音。只听一人说道: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今日才得知余姑娘议亲的对象,乃是当年田家女与人私奔归家后,带回来的父不明的儿子。余夫人更是了得,本姓余,生的孩子也跟自己姓,莫非余姑娘生父不明?其实不怪夫人,夫人如此姿色,又有几个男人能不喜欢?”
  说话的是王夫人,她口中的余夫人三字讽刺意味非常明显,含沙射影的说余氏不守妇道,以致于女儿生父不明。
  小柔自己无所谓,但是余氏在呢,她不怕人言,担心余氏心里不得劲,更别说田小蝶和杨允之都是她最看重的人,因此听完王夫人的话,怒道:“我与何人议亲,关夫人什么事?我随母姓,我父亲都未反对,你又操的哪门子心?想必是沈家饭菜太好,以致夫人中午吃多了吧?”这话的意思很直白,你吃饱了撑的吧。
  田二太太忙帮腔道:“余姑娘好家教,竟然如此对长辈说话。”
  小柔不惧:“我敬长辈,那也得对方有长辈的样子,人先自辱,而后人辱之。外人尚可谅解,田二太太乃田家人,一置自家脸面不顾,二是,太太莫不是忘记了,你们田家的外甥进的可是武营的天字营。”小柔深知这些事必是田二太太说出来的。田家大太太没来,别人不知道这事。她们搬家后对外宣称的是余家和杨家。
  此话一出,田二太太又是脸红,又是后悔。但仍强硬道:“就算他功成名就,还得有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
  不待小柔开口,余氏道:“小柔,不可造次。随她人说去,别人不是真心的好听话,听的再多,也不会多一文钱的益处。同样,别人故意伤害人的难听话,听的再多,也不会让我们少一文钱。诸位,就算我和杨夫人早年行事欠妥,圣人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这么多年也来承受着,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的后果,还望诸位放下前尘往事。”一番话,直接承认王夫人所言之事,却又不卑不亢。
  小柔闻言,笑道:“是,娘,女儿记下了。”余氏没事就好,否则她才不搭理乱叫的狗呢。
  这厢王知县,沈二老爷听完,先去沈老夫人房中辞行,而后沈二老爷将知县往外院送去时,王知县道:“不知沈兄是否可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至沈二老爷书房,遣退下人。王知县道:“不瞒沈兄,我早年未中举时娶妻徐氏,育有两子。岳家在老家是市井中的大户,岳母很难应付。王某妻子死后,我续娶了个穷举人的独生女。续妻三年前过世时,正巧前妻徐氏有一妹胞妹丧夫,岳母就想让她改嫁与我。我实在不想再与岳家有瓜葛,遂以丧妻不满三年为由拒绝,今次岳母突然携妻妹而来,意思不言而喻。”
  见沈泽荣点头后,继续道:“不知沈兄对刚才说话的余氏可有耳闻?嫂夫人是否可以帮忙从中搭线?若有妻如此,我岳母可不惧。”
  沈二老爷道:“余氏此人,沈某见过一面,甚是貌美。我女儿和余姑娘关系很好,听我妻女所言,余氏赚钱理家能力也不弱。只是这种人,定难劝服。我可让内人询问一下,但是不保证有消息。”
  王知县拜谢过后,连忙随儿子回县衙后院。

第二十二章 余氏嫁人
更新时间2014…1…2 12:24:24  字数:2324

 宴后第二日,沈家善后忙了一天。第三日沈二夫人带着沈洛尘去了余家。遣开小柔和沈洛尘,沈二夫人对余氏说道:“宴请之日所发生的事,正好让途经的王知县听到,王知县年三十八,有意娶夫人为继室,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我家老爷说王知县乃是中上之姿,原配徐氏,生两子后早丧,续娶的吴氏生三子,一病死了,如今已满三年。王知县只有妻子,没有任何妾室。原配所生两子都娶亲了,如今在王知县老家,由岳家照料。继室所生第三子已定亲,其余两子都比小柔年岁还小,未曾议亲。王知县还说王家无女,他待小柔必若亲女。他看中的是夫人的胸襟和担当,他说夫人为天下男儿多有不及,乃是闺中女子翘楚!”
  余氏道:“我暂且不想改嫁与他人。”
  沈二夫人劝道:“我年长于你,叫你声妹妹了。我本来只是为传达下王知县的意思即可。但作为女子和母亲,我觉得此事可应。其一,余妹妹虽非一般的闺中女子,不嫁人也不会缺钱使,且现在有女儿可依,可是用不了几年,女儿要嫁人的,你又无子,到时候孤身一人又该如何度日。其二,再嫁之后,过往就不计了,今后的身份就是王知县的继室。最多三年,王知县就会去他处就任。那时,前一日宴上王夫人所出之言必无人敢说,小柔也不需要以晚辈身份站出来维护于你。余妹妹年近三十,即使不再生养孩子,王家不缺儿子。能生养更好,将来有个依靠。余妹妹细想一下,我所言是否属实?妹妹不嫁过的不错,嫁了会过的更好!说不好的是,小柔的想法。”
  余氏笑道:“小柔一定盼着我再嫁。”
  沈二夫人闻言,心道,这母女都不是一般人。
  沈二夫人离开后,余氏带着小柔去找了田小蝶,细说这事。
  田小蝶听完,道:“妹妹是该嫁,正正经经的嫁次人。虽然我与允之的爹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是我们还是拜了天地的。若妹妹嫁了人,小柔嫁来过来后,也能少惦记你些。”
  小柔道:“别的都好,就是吧,王知县大我娘快十岁了,有点老啊。”
  田小蝶道:“这孩子胡说什么呢。再娶之人,大这些算少的了,且这王知县这么多年未曾有过妾室,单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余氏未曾直接拒绝沈二夫人,也是这个原因。另一种一世一双人的存在。余氏最终点头。
  王知县这边接到沈家递来的消息后,一边遣媒人上门提亲。一边以沈家保的媒为由,将其岳母和妻妹送走。
  徐家只是当地小镇的富裕人家,自女婿中了进士做官之后,徐家就从了富裕人家变成镇上的富贵人家了。但是自从继室吴氏所生的王家三子显示出不下其父的文采之后,徐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又都不是读书的料,因此王知县几乎拿三子当长子看待了。徐家有些着急了,怕借不到王知县的势,因此在吴氏过世之后,仗着王知县为人宽厚,想以强硬姿态想让王知县续娶妻妹。三年前,王知县言丧妻三年内不娶,而今刚满三年,就又定了人选,还是徐家争不过的人家。就算明知是王知县故意为之,徐老太太也只能暂时回去,另想他法不提。
  婚期定在三月二十。余氏这边,理好财产作为陪嫁,当然,小柔也在陪嫁之列。嫁娶筹备一事,小柔想管的,但是一来没听过哪家女儿嫁娘的,二来她还未出阁呢。还是田小蝶充作余氏的姐姐,负责余氏的婚嫁事宜。县衙后院由王家本家赶过来的一位嫂子负责打理。
  三月十五这日,沈洛川来找小柔。
  前院书房中,沈洛川道:“我娘说过几日就忙起来了,到时候,我就不方便过来了。搬到县衙后院后,你要想见我怎么办?你现在也不去女学了,将来有什么打算吗?”
  小柔道:“我干嘛想见你?打算到是有,以前我就想过将我娘嫁出去后,出去走一走,就怕我娘不同意。我也跟允之哥哥说过这事,他答应我成亲后再带我出去走一走,现在我有别的主意了。”
  沈洛川道:“我现在是你义兄,且功夫不赖,就由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小柔才不理他,说道:“就你我俩人,没戏。指望你,不如指望我那个未来的三哥,据说小你一岁,还算稳妥,那未过门的嫂子大我一岁,他暂时不会成亲,所以此事有机可趁。”
  沈洛川道,“无妨,一般读书人家的子弟是不会学武的,我是特例,有我在,你们也安全些。倘若你们能出行,到时候叫上我就行。丫头,你若敢不通知我就私自离开,后果自负!”
  小柔道:“八字没一撇呢。到时候我会告诉你,能不能跟,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余氏嫁人当日,小柔随着去了县衙后院,带着东西入住了王知县给她准备的小院中。她带着缘依、云依无事可做,就在那收拾东西打发时间。小柔一边收拾,一边念叨:“可惜不能去正房看看情况。”
  正房中,王知县王益揭开盖头后,愣住了。沈二老爷说余氏貌美,却没想到美成这个样子。感觉只有二十出头的年岁,瓜子脸,那双眼睛实在是太美了,像湖水载着漫天星辰在流动,弯弯细弱的眉毛,巧笑倩兮,鼻子小巧,红唇鲜艳欲滴。王家这边本家来的几位女眷,也惊住了。好一会还是王益自己先缓过来,媒人继续婚礼仪式,而后众人散去,王益去前院敬酒。
  余氏对容貌看的不是太重,况且王益长的不差,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