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来了?快,孩儿诞下来还没有让爹看看,这还没满月,他爹爹就要回来了,真好,真好!”徐蓉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站在厅堂之中的徐骥听到响动,回过头,笑道:“蓉儿来啦。哟,娃儿来,给姥爷瞧瞧。”徐骥那张死板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拿手逗着襁褓之中的婴儿,道:“名儿给起了没有?”
“等着相公回来,之后再起呢。爹,相公他真的要回来了吗?”
“没错。今日收到的消息,过几天就到京师了。这小脸蛋,真好看呐。”徐骥道,“今儿就是来告诉你一声。你娘入冬以来身体也不怎好,还感染了风寒,所以你坐月子也没有来遣下人来府上帮衬。等杨帆回来了,一定带着这宝贝外孙回府上聚一聚。”
“恩,一定。”
徐骥罢了罢手,道:“那就好。就这么多了。你去歇息吧。话传到了,也看过你了,我也就放心了,走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有些话,说个杨帆听便好。他抖了抖肩上的披风,雪落在地上。杨府门前传来一声叹息,“味道不对呀。”
语罢,便走入了轿中。
京师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却又正正方方,恍若一盘围棋,而所有人似乎都在努力地找准自己的位子,只有站好立稳了,才有可能不被当成废子。
所以,所有人都在思考,到底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上,可悲惨的是,往往他们该站什么位置,取决于别人。
雪纷飞,京师巷尾,还是那座道观,飞檐高耸,造型古朴。坐落在此,无山无水的,香火少得可怜。瞎眼老道,双手合放在丹田处,抬了抬眼,问道“胡尘,有什么事吗?”
“宫里头传来,杨帆要回京了。”
“你有什么事吗?”老道再次问道。
“没事。”
“没事就不对了。观后的菜畦该理一理了,漏雨地方的瓦该翻修了,观中的檀香续上没?这么多事,你却还去理他人的闲事?”瞎眼老道找了个衣钵,眼下这座破道观,依旧有人传承下去。
然而即使是多了个人,依旧还是那样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那道尊木像,也已经秃噜了漆,露出了木胎的原色。京师有个大户,想要积点功德,当初提到要翻新,被老道拒绝了。无向道之心,即便光鲜亮丽,那还是尊凡胎。
多余。
多余的。
第507章声名起
“宗令大人,参茶。”
抱椅上的朱启按了按眉心,看了看辽东以及西北的战况,道:“杨柱国何时归京?”
“司礼监曹公的意思,是三日后抵京,不知圣上有何旨意?”如今新皇年幼,一干国事,除了正常朝议之外,由朱启代为批阅奏折。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敢有疑义,作为朱由检的皇叔,这个朝堂上,属他资历最老。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属皇胄,固可为官,虽为辅国,又无实职,和杨帆一样。
“安排得怎么样了?”朱启翻阅着手里的资料。
“差不多了。基本安排妥当,到时候上朝之时,在您的推举下,一定可行。”
“恩,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朱启点了点头,喝了几口参茶。
宗正瞳孔一缩,有些惊讶。他注意到朱启重复了一遍,看来上柱国杨帆真的要权倾朝野了。他说道:“辽东这次平定,但满清余孽主力仍在,大人不知有何打算?”
“这一点,杨帆手下的耳目,已经送来详细情报。朝鲜李主送来的求援使臣以及情报来看,在东北,建虏至少还有四万精兵。由代善、孔有德领着,估计和辽阳、抚顺东逃的加起来有个六万精兵,还有有心头大患。蒙古那边,是多尔衮以及蒙古诸汗王,加起来也有小三万,不过按照杨帆信中的意思,蒙古这边,由林丹巴图尔来顶着,估计咱们得出点本钱,这都不是事儿。”
他拿起笔。刷刷地写着。
“你将我的信,分头送往高阳城的孙承宗孙大人以及剿匪总督洪承畴处。记住。不要声张。”
“恩,大人放心。还有什么吩咐吗?”他将信收好,又问道。
“丰雨,你心思缜密我是放心的。这些年多亏你了,没有你在操持着宗人府,这么大哥烂摊子,本宗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宗令大人,这是什么话。这是属下的职责所有。”这位忠心耿耿的中年男子身体一颤,连忙恭敬地回道。
“唉,奔波这么久。你也累了,回去歇息吧。”朱启罢了罢手,看了看雪中的瓦檐。一口气长舒,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师大捷的喜讯,渐渐传开来。杨帆的威名,更是让人心头一颤。这个文武双全的上柱国,本事也忒大了。辽东的战事,每况愈下,孙承宗没办成、袁崇焕为此掉了脑袋。这杨柱国才上位多少日子,就让战局逆转。若是隔得远,胜了也就胜了,顶多欢喜一阵子。但是京师的百姓确实体验过兵临城下的危机时刻。如今野猪皮打跑了,心头的石头也是落地了。加上新政推行,日子好了许多。所以打心眼里对杨帆感激,大呼柱国真乃国之梁柱。
……
杨帆和孙传庭接到圣旨。便入关进京。杨帆看着山海关内满是道贺,夹道欢迎的将领。唯独一人,脸色凝重,便问孙传庭:“这人是谁?”
一旁的孙传庭笑道:“这是秦立人,出了名的油盐不进,一辈子都不结党营私,既不得夸赞人,也不阿谀奉承。所以战功虽多,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军。若是聪明点,早就混上都司了。这回关宁军破关,全靠他手下的精兵。”
“你看得清,为何不提拔他?”杨帆笑道。
“提拔也得看机会。下官才至辽地多久?这一碗水自然得端平,不然各个卫所难免有些不服气。”孙传庭捋着胡须笑道。
“呵,谁还敢对孙督师您有怨气?”杨帆进京的车队顺利入关。五百义从以及当初的礼部官员,死了以下部分。虽然当初说好的到长白山挖人参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但是这次大捷,令不少当初跑过河的人都回到了故土,也算是好事一桩。
“谁有怨气?说出来不怕柱国说在下挑拨离间,要将这秦立人擢升都司,恐怕他祖大寿的嫡系祖大乐都不乐意了。这辽地,并不是尽如柱国您看到那样,众志成城,拉山头,各自卫所之间,都有计较。也只有圣旨一到,我这督师才有调兵的权力,不然一个个都是浑货。”
“也对。这给机会啊,比直接擢升来得实在。这次秦立人要升任都司,恐怕谁都没话说了。孙督师做得妥当。”
“过奖,过奖。这御兵在下擅长,论起谋略,还是柱国您神机妙算。这次突袭奉天的捷报,您过过目?”
“孙督师这是何意?奉天一事全权由您领兵,给我看捷报什么个意思。在下辽南捷报,也未曾和孙督师过阅,我杨帆算不上君子,但也不会占什么便宜。”
孙传庭笑道:“呵呵,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杨帆策马调头,缓缓到了囚笼车队边,看着最前头,重兵把手的那个囚笼,道:“怎么样?从皇帝沦落到阶下囚,有什么感想?”
囚笼里边的皇太极穿着棉袄子,雪落下来,他抬头看了一眼,道:“你便是杨帆?”
“不像吗?”
皇太极闭了眼,叹息一声。“年轻了。”他呵呵一笑。“这般韬略,这次输得不甘啊。”
“输得不甘?那你说说输给谁你比较能承受?”
雪落在头发上,这个囚笼还特地给他装上了天花板,只是从一旁吹了进来。“输给谁都不甘心,唯独输给你。话又绕到了杨帆的身上。朕几年前说过,可以允你封王裂土,结果还是……”
杨帆笑道:“封王裂土,呵呵。看来在下错过了一次好机会呀。”
“呵呵。朕……只想问一问,为何敢如此进军奉天?我大清十万精兵,怎敢来犯?”
“猜的。你皇太极野心这么大,会屈居辽东?”
“呵呵,猜的。哈哈!猜的!朕输在一个猜想上,大清就这么亡了,哈哈。”他摇头长笑。
一场雪,落下来。车队缓缓行进,京师将至,风雪夜归人。皇太极一路上,自从与杨帆说完之后,便不再讲任何话。
汉明江山,续龙匡扶。
第508章良人归
大雪慢了,仿佛时间都有些静止的味道。
京师白雪皑皑,覆盖在瓦上,洒在冰河之上,详和。杨帆的车队,就要到了。若是此时站在鼓楼之上,就可以望见那长长的车队。杨帆那刀碰了碰那囚车,看了看老态龙钟的皇太极,一个人的精气神,真的可以在一夜之间产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他问道:“要不喝一口?”
“不喝了。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囚车颠簸了一下。
“想得挺开啊。”杨帆喝道,“来人!”
“大人,什么事?”
“九儿,去扯快黑布来,把囚车罩上。”
赌九乐呵道:“爷,你啥时候也变得矫情了?”
杨帆笑骂道:“叫你拿就拿,费什么话。找不到就去马车里,将我那件黑袍子拿过来,给他罩上。”
皇太极抬了抬头,笑道:“遮羞布吗?我爱新觉罗氏还没有到那种无脸见人的地步,不需要你杨帆帮着遮羞!”
杨帆策马朝前离去,道:“随便你。”
大军入城,此时,京师内的欢呼声早已经山呼海啸,振聋发聩。欢呼、雀跃,囚车里边的那些人看来,都是灰色的,耳畔只有那嘈杂,以及昔日的繁华。似乎就在眼前,然而因一人,因一战,没了。
过眼云烟。
“柱国大人厉害啊!”
“杨柱国回来了!辛苦了!有杨柱国在,真乃大明之福分。”
“看,杨柱国真帅!”诸多怀春的少女站在某些幽帘后。一看到杨帆的俊容,早已经把持不住自己。纷纷在楼上抛头露面,暗送秋波。
杨帆面对如此热情的京师百姓。也不好冷这个脸,也挥了挥右手,向众人示意,更加引发了人群的轰动。
“啊!杨公子在向我招手!快看,他看着我呢!”
“喂,王麻子,你个男人婆,人家明明在向我示好。”几个发春的小姑娘凑在一起喋喋不休,讨论着有的没的。
车队刚刚入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