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大黄袍-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奇物斋,也就是的大商汇的前身,已经分散成了多个机构。这琉璃瓶、香水、镜子、服饰、还有最近刚刚兴起的朝廷专门负责采购的地膜。马胖子一并都交给了这几家商铺,也算作是技术入股了。虽然都是石子君的好友。但是也都是为了钱可以干出卖朋友的事情来,所以马胖子也多留了一手。就是把他们这银子圈起来,免得得了技术,立马就过河拆桥,想要另起炉灶。

杨帆看到底下渐渐没了声音,便道:“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现在想撤资换钱的,无非就两种人。这第一种,就是担心本钱放在我们大商汇,或者说放在我杨帆的口袋了,不安全,这个你绝对的放心,只要我杨帆还在这侯府,哪一天银子没了,你来找我要便是,不过前提,还是像刚才所说的,这额外红利一分钱别想拿走,要的,就是这一百两一张红票的价格。还有一种人,就是那些得了技术,想吃独食的!这种人,哼哼,我就这么说,只要是干另起炉灶,玩猫腻的,那就是和我们大商汇作对,天下做生意的多,想搞垮几家,我杨帆有的是办法。”

底下已经虚若寒蝉,杨帆瞥了一眼,道:“我这是先把丑话将在前头,你们一个个心里在想什么,我都清楚,告诉你们,银子赚好了,给你们红利,那是福分。生意该怎么做,赚多少,拿好自己的一份,那是本分。大商汇不但要在金陵,还要在京师以及江南、中原各个地方拓展开来,到时候,不要说什么再想加入,那样子已经晚了。”

杨帆这样敲山震虎的一通话说完,哪里还有人敢嚷嚷,这不是找死吗。马沛文单眉一挑,道:“行了。既然侯爷说完了他的意思,接下来我就说说咱们大商汇接下来几年着重要怎么发展。”

马沛文也算是个商业奇葩了,圈钱能力,当初在福州的时候,杨帆就看得出来,这小子有一手。

“我们大商汇,从金陵兴起一来,本着规规矩矩做生意,和和气气共发财的原则,仅仅上一年,就带动了整个金陵、无锡,乃至余杭的商业链条,下一步,就是开拓湖广、京都以及中原的商业,让我们的商品,可以到每一个大明的角落,这就是我们大商汇未来几年要做的。”

之前一直不敢打断杨帆说话的沈重终于抬起头来,道:“我想问一问马会长,像我们这样的盐商、铁矿、茶叶这样的传统行业,可不是卖几只杯子,几瓶香水的能比,加入大商汇又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我能够回答沈老板。如今新税法施行,想必沈老板这个一方面要缴纳税,一方面还拿那所谓的‘官引’,中间消耗的银子,已经是赚不了多少银子了,没错吧?”他的手指打在桌面上,道:“有句话,圣上要我带给你们。只要加入大商汇的茶、铁、盐行会,这中间的官引,从此就不再需要了,完全由我们大商汇独立掌控,只要交足了税,剩下的银子,相信能让你们商行过得很滋润。”()

第433章向钱看

杨帆这句话真的说进了沈重的心坎里边。盐商也好、茶商也罢,遇到了新税法之后,生意要做下去,那必然就要损失自己的利益。

家族的兴衰,往往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情,沈重也想找个稳点的靠山,那么无疑,这个大商汇对他的吸引是无限大的。尤其是杨帆提出的这个条件,对于他们这些传统行业来说,官离不开商,商离不开官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杨帆曾经形容过大明朝这个体系下,朝廷穷,百姓穷,富得流油的就是地主阶级的富商以及中饱私囊的官员。朝廷穷,就没军饷,百姓穷,逼得要死了,只能造反,也就内忧外患,战事不断了。

朱由检也清楚,新税可能还是榨不出茶、盐、矿的利润来,主要这些玩意儿成本不高,但是却是军队、生活、外贸的必需品,所以中间的利润很是可观。当杨帆和朱由检说了半天,这中间的操作之后,朱由检当即决定,利用大商汇,来避开这官场的这条层层剥削的利益链条。

反正朱由检也想明白了,这钱怎么交他不管,由杨帆去搞,但必须是要见银子。第一季度大商汇金陵的总税务已经报到他的桌上了,这数目,很可观。

这条政令颁布下来,加上之前南北课税的整体下调,西北地方官就可以真的喝上西北风了。杨帆这一招釜底抽薪,就是利索地将这块肉直接分了出来。杨帆只想用事实说话,没了这帮子吃朝廷饭,干畜生事的狗官。这税银收得更多,国库更充裕。这叫做用银子说话。

如今各地的民调员也都就位,就像是中央朝廷的鹰隼。拿的确实大商汇出来的钱,只要利益不同,就不会滋生**。杨帆也不怕那些官员去贿赂这些人,一方面民调员都是流动的,今天在这地儿,明天就走了,这还贿赂个屁。

“侯爷这个条件确实很丰厚,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图什么呢?”这便是沈重刚刚一直想的。按理说。这样的大商汇,即使赚钱,那赚的钱也是在皇帝的监视下,真正得利的是朝廷,而得罪的却是幕后的一大群官僚。

“沈老板,我在京师混迹的时候,你也看在眼里。我做的事情,图的是什么,你心里不清楚?”

沈重脸上的刀疤蠕动了一下。站了起来,“请问,到哪里签契约?”

马沛文那肉褶子笑得像朵花儿,道:“侧厢。有人会接待沈老板的。”他的身子重新最回到那把加宽的木椅上,这把,稳了。

堂内的气氛变了。

沈重拱了拱手。道:“侯爷您今日抬举咱们,我也就实话给您说了。之前和您作对。也是无奈,毕竟我这身后还有一帮弟兄要跟着吃饭。希望杨侯今日说的都是真话。我沈重也跟着您干上一干。”

“哎,老沈,你慎重啊。”后边那茶商连忙过去拉沈重,这时候第一个表态,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我赞成沈老板的选择。杨侯,契约是侧厢签是吗?我齐记虽然没什么大利润,但也算是表个态,说到底,我们齐家也算是半个农民,杨侯做的事情,从施粥那天起,我老齐打心眼里佩服。”

杨帆笑道:“齐老板,您做了个最明智的选择。”在那温暖的大棚中,老农正在培育的新品中辣椒,到了年底,就会走上这北方的饭桌上。杨帆印象里北方就不太吃辣,这主要还是历史的原因,这辣椒最早便是在闽南、湖广地方吃,后来传到巴蜀,所以最能吃辣的也就在河的南边。

但是杨帆相信,这味调味品,一定能够推广开来。

北派的渐渐有人进侧厢的,也有人掉头就走的,杨帆也不多做评论。时间会证明一切,大商汇的崛起,是不可阻止的,因为它已经崛起了。

南派的一帮人看着刚刚进了侧厢的人,似乎也在犹豫着什么。杨帆喝了口茶,道:“你们应该庆幸,是最早,金陵大商汇的骨干,将来你们手头的票子会越来越值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卖你们这些红票。到时候,一百两变成二百两,总比买田买金器涨得快吧。

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加长远,这世上的银子,若是用来圈地,你们想一想,一旦地变得不值钱了,那银子还能去哪里?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们若是还想卖掉手中红票的,到右侧的厢房登记,一百两银子,这是价码。各位请便吧。”

杨帆站起来,往后院走去。话已经说得不能再透了,玩不拢的,那他妈就迟早滚蛋。马沛文屁颠屁颠地跟上去,“爷,您说着能留下多少银子来?”

杨帆的脚步停住了,道:“胖子,你也算是跟我出生入死过,也清楚我想要做什么。起码,咱们自己不能钻进钱眼里。人要向前看,不是向钱看齐。所以留多留少的,无所谓。有一点你记住了,取之于于民用之,是真的用,不是假用,不是去演。你懂我意思吗?”

马沛文一滞,诘问道:“想不到侯爷还是个圣人呐。”

“我不是什么圣人。我说过,人嘛,市侩的也好,超然的也罢,总有一个价码。过了那个价码,再坏的人也可以变好,再好的人也可以变坏。圣人也是人,也要吃饭,即便我是圣人,也不可能将大宅子让出来,给那些乞丐住,将银子统统掏出来,给那些没钱买米的人花。”

后边的徐蓉挑逗着户芊芊手中的娃儿,杨帆和马胖子就这么慢慢走过去。早春的暖树上,早有黄莺啼鸣,杨帆的眉头稍稍松了一分,“你在金陵,撑着大商汇,做什么都不过分,哪怕用点阴招,绊倒些石头,我也能保住你,但唯一有几点要办好了,办妥了。一是书院,二是口碑。银子花了还能赚,这两样倒了,起不来了。”

“明白,明白。”

“真明白?”杨帆问道。

马胖子一滞,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回来啦。”

杨帆笑着看着徐蓉,转身间,轻声道:“娃儿可爱吗?”

“挺讨喜的。”

“想要,我们也造一个。”

徐蓉脸羞红,道:“你当是物件啊,说造就造的。”

“那我们要努力,你说对吧。”

“……”()

第434章读书人,向权看

大商汇的事情,终于是告一段落,马胖子在王府小住了几日,在京师简单做了一个大商汇的分红模式之后,耐不住性子,也回了金陵。京师这边签了大商汇条约的成员,也在众人的推举下,选出了两个会长。一个自然是葛聂,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沈重了。

在京师,这大商汇想要特立独行,借某人一句话,在大明朝,官与商想要分开,还是不是桩简单的事情。杨帆刚刚消停几日,努力地在房中造小人,宫中传唤又到了。

早春的天气,已经可以让人脱下那厚重的夹袄。杨帆换了件轻衫,也不是正式的早朝,所以前一日传旨意的总管就过来告知了,辰时入宫便可,杨帆也不必太过早起打瞌睡。马车驶至正阳门前,杨帆便看到一早在这里等候的王瑞了。如今贵为内宫管事的王瑞,当初还不过就是周氏身边的一个服侍起居的太监,如今,除了高潜之外,宦官之中,也没有几人能和他的地位比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