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与死的对抗〔美〕诺尔曼布朗-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正像我们所看见的那样,正常成人的性欲模式却可以与人类爱欲的本质特性全然无关。如果我们要问,与对象的一种

 67

    生与死的对抗74

    怎样的关系才是童年性欲模式所固有的,那我们就必须接受弗洛伊德反复申言的这一观点:童年性欲在外部世界中寻找对象时遵循着两条途径,展示出两种不同的把自己关联于对象的方式。

    弗洛伊德最常用来指称这两种关系的术语,一是“认同作用”

    (identification)

    ,一是“对象选择”

    (object-choice)。

    他给认同作用所下的定义是渴望与另一对象一样,给对象选择所下的定义是渴望占有另一对象;在他的行文中,认同作用似乎是孩子们爱其父亲的方式,而对象选择则似乎是孩子们爱他们母亲的方式。

    [1]正是经由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这种自然倾向,爱欲才构建起家庭,并使之反过来为一切社会组织提供了模型。通过认同于自己的父亲,儿童吸取和接受了父亲的道德标准并使之成为他自己的道德标准(超我)

    ,从而,爱欲通过其固有的认同倾向而成为道德的源头。

    为了理解弗洛伊德所说的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两个概念并真正弄清为什么对现实对象的爱会采取这两种方式而且只能采取这两种方式。毕竟,并不是人人都能不言而喻地明白:爱一方面是渴望与所爱的对象一样,另一方面是渴望占有所爱的对象。

    从对象爱是以儿童对母亲的爱为原型这一公理出发,弗洛伊德指出,儿童与母亲的关系首先是儿童为了生存而依赖于母亲的关系;与母亲的关联首先是由于基本的经济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在弗洛伊德最早指出的两大基本本能中,性本能与对象的关联是以自我保护本能所作的选择来完成的。弗洛伊德因此把对象选择——其原型是儿童对母亲的爱——称

 68

    84生与死的对抗

    之为“具有依赖另一本能之活力的”

    ,也就是说,它需要依赖非性欲的自我保存本能。对象选择的这种“需要依赖另一本能”的特性——它与自我保存本能的关联、它的经济上的需要、它的依赖性——解释了为什么它的基本目标是占有对象。

    与这种依赖性的对象选择完全不同(其不同不仅见之于神经症和性变态,而且见之于正常女人的爱欲倾向)

    ,弗洛伊德又发现了另一种选择方式。在这种选择方式中,儿童所爱的目标不是母亲而是自己。主体渴望爱自己,并通过爱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对象,或找到一个爱自己就像自己爱自己一样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把这第二种类型的爱与儿童爱自己和爱自己身体的总体趋向联系起来考虑,弗洛伊德把这第二种对象关系称之为“自恋式的”。所以,在他们有些著作里便提出过“自恋式的对象选择”和“依赖式的对象选择”

    ,这两个术语与他后来使用的“认同作用”和“真正的对象选择”

    (或“对象投注”)这两个术语是彼此对应的。在总结这一区别的时候,弗洛伊德认为人生而禀有两个性欲目标:他自己和关心他照料他的女人。

    [2]

    弗洛伊德在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之间所作的区分,他在自恋式的对象选择和依赖式的对象选择之间所作的区分,并不能经受起严格的考察。他不可能始终坚持认为认同作用关联于对父亲的爱,对象选择关联于对母亲的爱;他不能不同时说到对父亲的依赖和对母亲的认同。

    [3]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应用这些观念时所产生的混乱,而在于这些观念本身的混乱。仔细考察弗洛伊德自己的前提和论据,我们会发现,人与外部世界的对象之间只有一种爱的关联,即一种与世界结

 69

    生与死的对抗94

    合为一体的关联。这种关联,尽管接近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恋式关联(认同作用)

    ,却同时也是他的另一观念即占有式的爱(对象选择)的本质。

    如果爱仅仅寻求与外部对象相认同,那么占有就不是爱的本质特征。我们的批评针对着弗洛伊德把“真正的对象投注”视为一种基本的、渴望占有被爱者的欲望的想法。

    “真正的对象投注”基本上是依赖式的,这一事实理应使我们怀疑它是否真正是一种爱;因为依赖意味着爱走的并不是自己的道路而是出于经济需要所选择的道路,它服从于依赖性这一事实,服从于现实原则这一总体原则。所以,正像弗洛伊德本人经常坚持认为的那样,这种爱欲模式建立在性本能和非性本能的融合之上。在弗洛伊德把两种本能假设为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的阶段上,弗洛伊德实际上把对象选择视为依赖于自我保存本能并从自我保存本能那儿获得了活力的性本能的显现。

    在他把两种本能假设为爱欲和攻击性的阶段上,他认为当试图占有所爱对象时,对象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具有攻击性成分。

    [4]

    更何况,弗洛伊德本人对占有式的爱(对象选择)及有原初模式对母亲的爱所作的分析,也显示出有爱欲目标不是占有而是与对象结为一体,这种结为一体已很难与他所说的认同概念相区分。弗洛伊德的认同概念指的是在孩子与母亲乳房的原初结合方式之后所产生的渴望以合二为一的方式与世界结为一体的那种欲望。

    [5]与此同时,他认为与对象的合二为一乃是正常成人之爱即对象选择之爱的目的。

    [6]这样,在对象选择和认同作用之间所作的区分便宣告瓦解,两者都共同

 70

    05生与死的对抗

    成为一种合二为一或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投射,而有原型则是孩子与母亲乳房的原初关联。所以弗洛伊德说:“一开始,在个体存在的原始的口腔阶段,对象投注与认同作用两者之间是很难加以区分的。”

    [7]与此一致的是,他声称正常成人之爱的目标是回复到这种“原始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对象里比多(即依赖式的对象选择)和自我里比多(即自恋式的对象选择)不可能区分开”。

    [8]

    在弗洛伊德的后期著作中,对母亲的早期依赖阶段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强调。在这一背景下,他发现有必要作出这样的结论:对母亲的爱,其本质是渴望被爱的需要。

    [9]但如果是这样,则对母亲的爱本质上便是自恋式的,因为他曾说:“被爱乃是自恋式的对象选择的目的所在和满足所在。”

    [10]在弗洛伊伊德的后期著作中,有不止一处的地方显示出他在依赖式的对象选择和自恋式的对象选择之间所作的区分站不住脚,以及他想收回这一区分时所遭到的失败。

    “你们还记得精神分析学在依赖型之后还谈起过的那种对象选择吗?里比多根据自恋的需要而将自己附着在那些能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之上。”

    [1]

    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之间这种区分的瓦解,使爱仅剩下一个基本的目标,这个目标超越于快感之上,那就是与所爱的对象融为一体,弗洛伊德本人曾一再注意到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的可互换性;为了解释忧郁症中的自我惩罚和超我中的自我惩罚机制,他提出这样一种假说——我们只有在认同于所失去的对象的条件下,才能放弃一个被爱着的对象(对象选择)。

    [12]以认同作用来取代对象选择的这一过程,其实是

 71

    生与死的对抗15

    不难理解的,只要我们不再坚持认为它们是不能合二为一的二元对立。因为,正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我们认同于所失去的对象,是通过将其内投或合并入自我之中,这种合并,不是真正的合并,而是通过使我们自己变得像它,来把它融合到自我之中。

    但既然与对象融为一体正是对象之爱(他恋)的目的所在,那么选择就不是在认同作用和对象选择两者之间进行,而是在积极主动地认同于对象和消极被动地重新塑造自我以便在自我中树立起一个用来代替所失去的对象的代用品之间进行。选择是在对外部世界采取爱的行动(费伦齐所说的“外向性性欲”)

    与用主体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作为不能实现的爱欲行为的替换物(费伦齐所说的“自体性欲”)这样一种消极的置换之间进行。

    [13]我认为,这种区分,正是弗洛伊德下面这段意思隐晦的话的用意所在:“里比多从对象返回自我和转变为自恋,造成了一个快乐之爱的表象;与此相反,实际的快乐之爱却与这样一种原始条件相符合,在这种原始条件中,对象里比多和自我里比多是不能区分的。”

    [14]

    这样,弗洛伊德的临床分析在经过修正之后,便指向了这样一个结论:爱欲本质上是一种渴望与外部对象结为一体的欲望。这样一来,这一临床结论便与弗洛伊德后期著作中的较为哲学化的结论一致起来。在这些后期著作中,他已假设了爱欲与死亡本能这两大基本本能的存在。从写作《超越快乐原则》的时候起,他就宁可把爱欲的目标定义为寻求统一和结合。

    [15]爱欲的这一定义,显然与哲学、诗歌和宗教传统中的某些直觉感悟有着亲缘关系;但由于不能抛弃自己在认

 72

    25生与死的对抗

    同作用和对象选择之间所作的区分,弗洛伊德最终只能使他关于爱欲旨在寻求结合的学说高悬在哲学的太空中而游离于他对具体的心理现实所作的深层分析之外。我们现在所作的重新解释,就是打算清除道路上的障碍,以渴望与对象结为一体的爱欲学说来对具体的心理现实进行分析。

    爱欲的目标是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