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衍义〕内经脉沉曰水。脉滑曰风。面肿曰风。目肿如新卧起之状曰水。颈脉动喘 
咳曰水。又肾风者。面 庞然。少气时热。其有 肿者。亦曰本于肾。名风水。皆出内经也。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 
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 
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骨节痛。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 
胀。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衍义〕伤寒论。脉浮而紧者。为风寒。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也。荣卫者。胃之谷 
气所化。从手太阳所出。循行表里。在外则荣筋骨。温皮肉。在内则贯五脏。络六 
腑。故浮沉变脉。皆见于寸口。此条首言太阳病脉紧为太阳属表。荣卫所受风 
水。随在诸经四属。隶于太阳之表者。分出六等。于肝脏所合。则骨节痛。若风水 
挟木克土。脾合肌肉。则肌肉不利。骨节反不痛。身体重而酸。内经曰。土不及。则 
体重而筋肉 酸也。因不渴则可发汗。汗则邪散乃愈。此由风胜水也。亦名风 
水。其汗皆生于气。气生于精。精气若不足。辄发其汗。风水未散。而荣卫之精。先 
从汗散。遂致虚极。不能温腠理。故恶寒也。若发汗辛热之味。上冲于肺。亡其津 
液。则肺燥而渴。荣卫不虚。则不恶寒。风水之邪。从肺虚风入。并于所合之皮毛。 
遂为皮水。皮水久不解。荣卫与邪并。外不得温分肉。至于身肿冷。状如周痹。内 
窒胸膈。脾胃气郁成热。故不能食。胃热复上。与外入之水寒相击。故痛聚胸中。 
暮躁不得眠也。脾土之色发于外。是为黄汗。若骨节疼痛而 肿者。是肾之候 
也。咳而喘者。是肺之候也。二病俱见。由肾脉上贯肝入肺。乃标本俱病。言脾胀。 
恐肺字之误。灵枢曰。肺是动病则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是也。然病虽更改不动。 
尽属在表。故浮紧之脉。皆得汗之但渴与下利小便数亡津液者。不可汗耳。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 
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中风) 
〔衍义〕内经三阴结谓之水。三阴乃脾肺少阴肾也。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 
经皆受气焉。脾为之行津液者。脏腑经络。必因脾。乃得禀水谷气。今脾之阴不 
与胃之阳和。则阴气结伏。津液凝聚不行。而关门闭矣。关闭则小便不利。不利 
则水积。积则溢。面目一身。水从脾气所结。不与胃和。遂从土色发黄肿。结自三 
阴。故曰里水。其脉沉也。如小便自利。则中上焦之津液。从三阴降下而亡。故渴也。是汤见后。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衍义〕趺阳脉当伏者。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为水蓄于下。其气伏。故脉亦伏。脉 
法曰。伏者为水。急者为疝瘕。小腹痛。脉当伏而反紧。知其初有寒疝瘕痛。先病 
者治其本。先当温其疝瘕。治寒救阳而后行。可也。若反下之。是重虚在上之阳。 
阳气不布化。而成胸满短气也。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衍义〕此与上条一寒一热。互举其因。此为热消谷。不能上化精微。热浊下流。致 
膀胱不化。小便蓄成积水。故脉不伏而从热反数也。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浮脉而数。脉浮即热。 
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 
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衍义〕寸口、趺阳合诊者何。寸口者。肺脉所过。趺阳者。胃之所过。候脾肺合病。必 
是二处也。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即热者何。浮为卫。卫为阳。卫不与荣和。其阳独 
在脉外。故浮脉即热矣。迟脉即潜者何。迟为荣。荣、阴也。荣不从卫。匿行脉中。阴 
行迟。故迟脉即潜矣。热潜相搏。名曰沉者何。脉者气藏也。荣卫之出阳入阴。乃 
皆肺脏主之。故百脉朝之也。今荣卫不和。热潜之邪相搏而至。则肺脏之气不 
得布。故结而沉矣。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者何。脾土中焦。与胃为表里。脾、阴 
也。胃、阳也。脾与胃行津液化血者也。胃经之阳。不与脾经之阴合。失阴之阳独 
在表。故脉浮即热矣。数脉即止者何。脉者血之府。血阴也。血实则脉实。阴失则 
脉缓。今脾经之阴血虚不足。脉被气促而数。数则阴血不得周流于脉。故脉数 
即止矣。热止相搏。名曰伏者何。藏之于经。表里相资者也。脏在里。以藉经脉之 
运动。今二经以热止之邪相搏。名曰水者何。脾肺。手足太阴经之脏也。夫阳为 
火。阴为水。今手足两太阴持。所结沉伏之阴相搏。故化为水矣。内经曰。三阴结 
为水也。沉则络脉虚者何。肺合皮毛。络脉之在皮肤者。因肺气沉。不发于外。荣 
血又潜。不入于内。络脉虚矣。伏则小便难者何。小便以通行津液。今脾气复不 
为胃行津液。则津液不入膀胱。故小便难矣。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者何。 
小便难则水积。积则溢。溢则乘络脉之虚。而走注于皮肤。故水病矣。在内经 
则曰。三阴结谓之水。仲景则举经络荣卫之变而条析之。以核病之源。察脉论 
证。其可不究心而消息之乎。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紧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衍义〕脉弦为水。紧为寒。卫气喜温而恶寒。水寒则卫气无以温分肉。肥腠理。故 
恶寒也。然肺者荣卫之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气化出溺。今卫气不行。即肺之 
治节不行。治节不行。则输化之职废。故不得沾流水道。反走肠间。肠、大肠也。大 
肠与肺合。若上条之走皮肤。皮肤亦肺所主。二者对出。以明肺之不调。则随其所属而为病耳。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衍义〕脉可一法取之乎。不可也。此脉沉有水。脉出为死者。是脉不可出而浮大 
也。试以气强为水者观之。非脉之浮大者乎。而风水皮水脉皆浮。怀孕妇病水 
亦浮。水病岂独取沉脉为例哉。此条之论。盖独为少阴病水耳。少阴者。至阴盛 
水也。合四时主冬。故脉沉。水之象当然也。少阴经气当然也。当沉。故不可出。出 
则少阴经气外绝。死之征矣。凡言浮沉迟数之脉。为其各有所由。故不可以一 
法取之也。虽然。肾脏独病。其水则沉。兼风则不沉。所为出者。非独为浮也。为经 
气离出其脏。沉之亦无有也。 
夫水病患。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 
者有水。可下之。 
〔衍义〕内经色泽者。病溢饮。溢饮者。渴而多饮。易入肌皮肠胃之外。注云。是血虚 
中湿。又曰。水、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肿也。灵 
枢曰。水始起也。目下微肿如蚕。如新卧起之状。其人初由水谷不化津液。以成 
消渴。必多饮。多饮则水积。水积则气道不宣。故脉浮矣。所积之水。溢于肠胃之郭。则腹大。三 
焦之气不化。则小便难。若脉沉绝者。知其水积在内已甚。脉气不发故也。必下其水。乃可愈。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 
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衍义〕下利血虚液少。故渴。渴而暴饮。水停不散。故小便不利。溢于内外。以成肿 
满。故小便利而汗出。则所停之水行。而肿满愈矣。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衍义〕心、君火也。其气蕃茂。遇寒水则屈伏。今水客于心。火气郁蕃。不得发于分 
肉。则身重。不充盛于气海。则少气。烦热内作。则躁而不得眠也。火气不舒。其味 
从郁所化而过于苦。水积于外。其味从湿所化而过于咸。咸味归阴。苦乃从咸 
润下。入于胞囊。故阴肿也。如病肾水者。止以咸渗泄。但阴下湿而已。此因苦与 
咸相合。苦性坚。因火与水相搏。所以咸味不得渗泄。而结为阴肿矣。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衍义〕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布胁肋。今客于经。伤其生发 
之气。肝脏之阳。故病如此。然肝在下。主疏泄。虽受水郁。终有时而津可微生。则小便得以暂通也。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衍义〕肺主皮毛。行荣卫。与大肠合。今有水病。是荣泣卫停。其魄独居。阳竭于外。 
则水充满皮肤。肺本通水道。下输膀胱。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 
从其合。与糟粕混。成鸭溏也。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衍义〕脾居中及四肢。与胃合。为其脉自足入腹。属脾络胃。为阴脏也。中主藏物。 
今水在脾。而脾胃之气不行。蓄积于中。故腹大。四肢不得并水谷。故苦重。谷精 
不布。故津液不生。胃之贲门不化。则宗气虚而少气。胃之幽关不通。则水积而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衍义〕足少阴之脉。起足心。循内踝。贯脊属肾。络膀胱。为胃之关。今水在肾。关门 
不利。故聚水。而为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也。夫肾为水之海。然水在海者。其味 
必咸。咸必渗走囊外。湿如牛鼻上汗也。咸水之病作。则心火必退而衰微。惟孤 
阴而已。故逆冷也。心火退伏。则荣卫诸阳尽退。不荣于上。而脾胃谷精亦不循 
脉上于面皮。故瘦也。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