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素问+集注-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奇,而论奇恒者有十篇,当知人之生病也,多起于厥逆。】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 度,俱音铎。】 
【 马莳曰:此历举古经篇名而释其义也。首四句,似以针法为解。《上经》、《下经》、《金匮》、《揆度》、《奇恒》俱古经篇名,今皆失之。《上经》者,必以卫气为论,如生气通天论之义,故曰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金匮》疑是藏之金匮,如金匮真言论之类,然其义则决死生也。《揆度》以度病为言,奇病不得以四时而死,如奇病论、大奇论之类。恒病得以四时而死,如脏气法时论合于四时而死之类。揆以切求其脉理,度以得其病处,遂以四时度之,此皆古经篇之义也。】 
【 张志聪曰:此论切求奇恒之脉法也。夫胃腑五脏之病能者,其气逆者,其脉沉细,故所谓沉之而细者,其应手如针之细而沉也。再按而摩之,切而求之。如胃精之聚于胃,脾气之聚于脾者,其脉坚牢而不鼓也;又如肺气之盛,肾气之上搏于肝,肝气之上搏于心者,其脉应指而大也。《上经》者,谓上古天真、生气通天至六节脏象、脏气法时诸篇,论人之脏腑阴阳,地之九州岛九野,其气皆通于天气。《下经》者,谓通评虚实以下至于脉解诸篇,论疾病之变化。《金匮》者,如金匮真言、脉要精微、平人气象诸篇,论脉理之要妙,以决死生之分,藏之金匮,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故曰金匮者,所以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奇恒之脉病。《奇恒》者,言奇病之异于恒常也。所谓奇者,病五脏之厥逆,不得以四时之气应之。所谓恒者,奇恒之势,乃六十首,亦得以四时之气而为死生之期。揆度奇恒,所指不同,故当切求其脉理,而复度其病处,如本篇论五脏之病能,当摩之切之,以脉求之,如太阳之腰椎肿,少阳之心胁痛,阳明之振寒,大阴之病胀,又当得其病处而以四时度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十二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马莳曰:内论诸病皆异,故名篇。】 
【 张志聪曰:此论奇恒之腑,而为奇恒之病也。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为奇恒之腑。是以本篇所论,有犯大寒内至骨髓,上逆于脑之脑髓骨病,脉解篇之脉病,口苦之胆病,九月而瘖,及母腹中受惊之女子胞病,皆奇恒之腑而为病也。】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镵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 重,平声。瘖,音音。】 
【 王冰曰:重身,谓身中有身,则怀姙者也。瘖,谓不得言语也。姙娠九月,足少阴脉,养胎约气,断则瘖不能言也。绝谓脉断,绝而不通流,则不能言,非天真之气断绝也。少阴,肾脉也。气不荣养,故舌不能言。十月胎去,胞络复通,肾脉上荣,故复旧而言也。疹谓久病。反法而治,则胎死不去,遂成久痼之疹病。姙娠九月,筋骨瘦劳,力少身重,又拒于谷,故身形羸瘦,不可以镵石伤也。胎约胞络,肾气不通,因而泄之,肾精随出,精液内竭,胎则不全,胎死腹中,着而不去,由此独擅,故疹成焉。】 
【 马莳曰:此言重身而瘖者,当产后愈,不必强施以攻补之法也。重身九月而瘖者,医书谓人之受孕者,一月肝经养胎,二月胆经养胎,三月心经养胎,四月小肠经养胎,五月脾经养胎,六月胃经养胎,七月肺经养胎,八月大肠经养胎,九月肾经养胎,十月膀胱经养胎,先阴经而后阳经,始于木而终于水,以五行之相生为次也。然以理推之,则手足十二经之经脉,昼夜流行无间,无日无时而不共养胎气也,必无分经养胎之理,今日九月而瘖,盖时至九月,则姙胎已久,儿体日长,胞络宫之络脉,系于肾经者,阻绝而不通,故间有为之瘖者,非人人然也。此乃阻绝之绝,非断绝之谓,何也?肾经之脉,下贯于肾,而上系舌本,故脉道阻绝者,不能言也,此所以不必强为施治,当至十月分娩之后,而自能复言矣。刺法篇有云:无损不足,无益有余,以成痼病,必俟十月之后,然后调理之耳。所谓无损不足者,即如身体羸瘦,无用镵石以针之之谓也。所谓无益有余者,即如腹中有形,而又用针以治之,则反以泄之也。泄之则肾之精气反出,而胎亦随损,胎死腹中,着而不下,是乃病独擅中,故曰疹之已成也。吾故曰无治也,当十月复。愚意古人用针,故曰无治,若今人用药,则当用药治之,但当以补心肾为宜耳。按大奇论以胞精不足者,善言为死,不言为生,此可以验九月而瘖,非胞精之不足,故十月而复也。】 

【 张志聪曰:胞之络脉,胞络之脉也。盖姙至九月,胞长已足,设有碍于胞络,即使阻绝而不通声音之道,在心主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之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音声,故曰,舌者音声之机也。胞之络脉系于肾,足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胞之络脉阻绝,则少阴之脉亦不通,是以舌不能发机而为瘖矣。至十月胎出,则胞络通而音声复矣。刺法谓《针经》内之法也。疹病也,言毋损其不足,益其有余,使成其病而后复调治之。《针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是以身羸瘦者,不可妄用针石,此盖重在有余而兼引其不足也。泄谓用缄泻之,《针经》曰: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而恇,按腹中胞积,皆为有形,在女子胞则曰无益其有余,在息积曰不可灸刺,在伏梁曰不可动之,是腹中有形者,皆不可刺泄,刺虽中病,而有形之物不去,则反泄其精气,正气出而邪病反独擅于其中,故为疹成也。 朱圣公曰:女子胞、腹中积,皆为有余。】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 王冰曰:腹中无形,胁下逆满,频岁不愈,息且形之,气逆息难,故名息积也。气不在胃,故不妨于食也。灸之则火热内烁,气化为风,刺之则必泻其经,转成虚败,故不可灸刺,是可积为导引,使气流行久,以药攻内消瘀稸则可矣。若独凭其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也。】 
【 马莳曰:此言息积之病,当兼导引服药以治之。】 
【 张志聪曰:此肺积之为病也。肺主气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积曰息奔,在本经曰息积。积者渐积而成,是以二三岁不已。夫肝肺之积,皆主胁下满,积在肝则妨于食,此积在肺,故不妨于食也。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凡积当日用导引之功,调和之药,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止用药而不导引,则药不能以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 【 肓,音荒。】 
【 王冰曰:以冲脉病,故名曰伏梁。然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循胻骨内廉,并足少阴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关元之分,侠齐直上循腹各行会于咽喉,故身体髀皆肿,绕齐而痛,名曰伏梁。动之为水溺濇之病者,以冲脉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其上行者起于胞中,上出齐下关元之分,故动之则为水而溺濇也。动谓齐其毒药而击动之,使其大下也。】 
【 马莳曰:此节大义与腹中论第四十以为奇病,故重出于此,其释义具彼。】 
【 张志聪曰:此其气积于大肠之外而为伏梁也。大肠为肺之腑,气逆不通,是以身体髀股胻皆肿,此根因于风邪伤气,留溢于大肠之间而着于肓,肓者即肠外之膏膜,其原出于脖胦,正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盖风气留溢于齐下,与水脏水腑相连,动之则风行水涣而为水病矣。水逆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 
【 张兆璜曰:奇恒之病,多因于积聚厥逆,前论腹中,此论奇恒也。】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 数,音朔。】 
【 王冰曰:筋急,谓掌后尺中两筋急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今尺脉数急,脉数为热,热当筋缓,反尺中筋急而见腹中筋当急,何也?腹急谓侠齐肾筋俱急,盖尺里候腹中,故见尺中筋急,则必腹中拘急矣。色见,谓见于面部也。夫相五色者,白为寒,黑为寒,故二色见,病弥甚也。】 
【 马莳曰:此言尺数筋急者,不必据其肾之热,而当据其腹之寒也。尺脉数甚,则肾经有热,热宜筋缓,而今掌后尺中,反见筋急者,何也?此所谓病在手筋也。尺脉虽数,而筋则肝经主之,于肾无与,尺中筋急,其人腹中当有筋急,所谓尺里以候腹中也。腹中有寒,故急,不可以其肾之热,而疑其筋之不宜急矣。且其人白黑二色见于面部,则白黑为寒,其病为尤甚也。】 
【 张志聪曰:此论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