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梧子大。旦以酒服二丸,暮三丸,知热
,止,令人消谷,长肌强中,久服大佳。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淮南五柔丸
内容:主补虚寒,调五脏,和荣卫,通饮食,消谷,长肌肉,缓中利窍方。
茯苓 细辛 芍药 半夏(洗) 当归(各一两) 苁蓉 葶苈(熬,各二两) 柴胡
(三两
)大黄(一斤,蒸)
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更捣万杵,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稍渐加至十五丸
,日再服以调为度。有忧气者,加松子仁一两。(《千金》用前胡)
凡身重不能食,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先针胃管太仓,服建中汤,及服此平
胃丸必瘥方。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 大黄(四两) 葶苈(熬) 麦门冬(去心) 玄
参
苦参 丹参(各二两) 沙参(一两半) 人参 当归 芎 五味子 桂心(各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五丸,日二,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崔文行平胃丸
内容:主百病消谷,五劳七伤,平胃气令人能食,小儿亦可服。患冷者,减大黄,倍干姜,小
便利者生用葶苈方。
菖蒲 大黄 葶苈(熬) 小草 芍药 当归 桂心 干姜 茯苓 麦门冬(去心) 芎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服五丸,日再。(《千金》一方七
味)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调中五参丸
内容:主十年呕,手足烦,羸瘦面黄,食不生肌肤,伤饱食不消化方。
人参 丹参 沙参 苦参 玄参 防风 蜀椒(去目、闭口者,各一两,汗) 附子(炮
,去皮) 干姜(各半两) 葶苈(一合,熬) 大黄(四两) 巴豆(去心、皮,熬)
虫(熬,
各五十枚)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空腹饮服二丸,日三服,蒸大黄于五升
米下,及热切之,日曝干。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消谷丸
内容:主数年不能饮食方。
小麦 七月七日曲(各一升) 干姜 乌梅(各四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其寒
在胸中,及反胃番心,皆瘥。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三部茯苓丸
内容:主三焦上中下焦合为三部,三焦道闭塞不通,留水在膈上,不消化,名曰痰水。积年不
去,虽服药下之不能便去,虽得小去,随复如故。其病面目黧墨,手足逆冷,身体枯燥,肌
肤甲错,身无润泽,吸吸羸瘦,或巳呕吐,或大便燥,或复重下,起止甚难,久或绞痛、雷
鸣,时时下痢者,悉主之方。
茯苓(七分) 大黄 白术(各一两半) 芎 桔梗(各五分) 前胡 干地黄 神
曲(各
二两半) 干姜 桂心(各一两) 人参 芍药 黄芩 菖蒲(各三分)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食后饮服十丸,日再。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大桂枝丸
内容:主三焦受寒,寒在中焦,即满噫气吞酸,或咽中不下,中冷,胃不可下食,食已或满不
消,痛上抢心,结食拘痛,时时泻痢不食,温温如醉方。
桂心 附子(炮,去皮,各二两半) 芍药(七分) 当归 蜀椒(去目、闭口者,各
一两
半,汗) 人参(一两) 干姜 前胡(各二分) 特生 石(一分,炼)
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饮服十丸,日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小桂枝丸
内容:主胃中冷,虚满醋咽,妇人产后寒中,腹内雷鸣,吞醋,饮食不消方。
桂心(二两半) 干姜(九分) 蜀椒(去目、闭口者,二两,汗) 乌头(去皮,七
分,炮)
两) 吴茱萸(一
两半)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饮,任性服三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大黄甘草丸
内容:主久寒,胸胁支满,忧思伤损,奔气膈气,肠中虚冷,呼吸短气,不得饮食,痰气,肿
聚辄转上下,眩冒厥绝,颜色恍惚,梦寤不定,羸瘦萎黄,经年不起方。
大黄 甘草(炙) 桂心 桔梗(各二两) 白蔹 茯苓(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
芎
闭口
者) 白术(各一两) 当归 人参 苁蓉 干地黄 山茱萸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上二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空腹酒下如梧子大,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附子丸
内容:主胸膈中寒温不和,心下宛宛痛,逆害饮食,气满嘘吸,干噫吞酸,胸背中冷,两胁急
痛,腹中有冷水,抑抑作声,绕脐痛,头眩,满闷,身体羸瘦方。
附子(炮,去皮) 人参(各二两) 芎 (半两) 干姜(二两半) 石(一两,
炼) 皂荚
(炙,去皮、子) 半夏(洗) 桂心 矾石(各五分,烧) 吴茱萸 茯苓 黄芩(各三
分) 当
归细辛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芍药(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
一两半)
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未食,酒服二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人参丸
内容:主百病三虫,疝瘕成鱼、鳖、虾蟆,令人面目枯,无润泽,精寒劳瘦方。
人参 龙胆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熬) 石(各二两,炼) 曾青(三分) 黄
石脂(
一两)
上六味,捣筛为末,饧和为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亦可作散,服一刀圭,服药二
日,白虫下,十日长虫下,有虫皆相随下,耐药者二十日乃下。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干姜丸
内容:主胃中冷,不能食,或食已不消方。
干姜(十两) 赤石脂(六两)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服不限食前食
后。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八等散
内容:主消谷下气,神验方。
白术 浓朴(炙) 人参 茯苓 吴茱萸 陈曲 麦 芎 (各三两)
上八味,捣筛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治虚劳冷,饮食不消,劳倦,噫气胀满,忧恚不解,人参散方。
人参 茯苓 陈曲 浓朴(炙) 麦 白术 吴茱萸(各二两) 槟榔(八枚)
上八味,捣筛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麻豆散
内容:主脾气僻弱,不下食,服此以当食方。
大麻子(三升,熬香,末) 大豆黄(末,一升)
上二味,和饮服一合,日四五,任性多少。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干姜散
内容:主不食,心意冥然,不忆食方。
干姜 干豉 神曲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大麦
上五味,各一升,捣筛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以食为度。
论曰∶凡人食生冷杂物,或寒时衣薄,当风食不消化,或夜食冷卧,心腹胀满烦急,或
连日不瘥者,烧地令热,以席布上,浓覆取汗,便愈。其地沃水去大热,又坐卧于上一月日
永瘥。凡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腹胀,熬曲末令香,酒服一方寸匕,日五、六服,大麦
益佳。
卷第十九·杂病中
杂疗第八
内容:x方法一百二十首x
铁屑炒使极热,投酒中饮之,疗贼风痉。又裹以熨腋,疗狐臭,有验。
锻石疗金疮、止血大效,若五月五日采蘩蒌、葛叶、鹿活草、槲叶、芍药、地黄叶、苍
耳、青蒿叶,合捣锻石为团,如鸡卵,曝干末,以疗疮生肌,大神验。
桑薪灰疗黑子疣赘,用煮小豆,下水肿。
青蒿灰烧蒿作之,柃灰烧木叶作之,并堪蚀恶肉。东壁土摩干、湿癣极有效。
茺蔚茎捣敷疔肿,服汁使疔肿毒内消,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血胀闷,诸毒肿丹油等肿,
取汁如豆滴耳中,主 耳、中虺、蛇毒,敷之良。
莎草根名香附子,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艾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草蒿生 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良。
羊桃取根煮,以洗风痒及诸疮肿。
羊蹄主赤白杂痢,又疗蛊毒。
蚤休醋磨,疗痈肿蛇毒。
苎根安胎,贴热丹毒肿;沤苎汁主消渴。
蓖麻叶油涂炙热熨囟上,止衄尤验。
甘焦根捣汁服,主产后血胀闷,敷肿去热毒。
松花名松黄,拂取酒服,轻身,疗病胜皮叶及脂。松取枝烧其上下,承取汁名 ,主牛
马疮疥。柏枝节煮以酿酒,主风痹历节。烧取 ,疗 疥及癞疮良。
牡荆叶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 。薄脚,主香港脚肿满,其根水煮服,主心
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槐,八月断大枝,使生嫩叶,煮汁酿酒,疗大风痿痹。
槐耳主五痔,心痛,妇人阴中疮痛,枝炮熨,止蝎毒。
槟榔仁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桑椹主消渴,叶水煎取浓汁,除香港脚水肿,利大小肠。
鼠李木皮,主诸疮寒热,毒痹子,采取日干丸,蒸酒渍服二合,日再,通下血及碎肉,
除疝瘕积冷气,大良。
杉材水煮汁,浸捋香港脚满;服之疗心腹胀痛,出恶气。
榉皮煮汁,以疗水及断痢;取嫩叶 贴火烂疮,有效。
荚 煮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饲小儿杀蛔虫,药子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
柳木枝及木中虫屑,枝皮主痰热淋,可为吐汤,煮洗风肿痒,煮含主齿痛;木中虫屑可
为浴汤,主风瘙痒瘾疹,大效。
梓口皮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洗之并封敷;嫩叶主烂疮
枳 苗藤,切,以酒浸服,或以酿酒,去风冷症癖。乱发灰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痢
,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尸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