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9-医方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珠发呃之要法,非丁香、柿蒂等所能胜任也。若因寒犯胃,气郁而呃者,则此方为宜。丹 
溪乃以相火上冲之呃为辞,岂呃逆之症,但有火呃,竟无寒呃乎?是又过当之谈矣。 

卷二理气之剂
橘皮竹茹汤
属性:橘皮 竹茹 人参 甘草 半夏 麦冬 赤苓 枇杷叶 
加姜枣煎。 
此则治痰火之呃,而不可以治胃寒之呃。若误用之,则轻者增剧。 

卷二理气之剂
定喘汤
属性:白果二十一枚(炒黄) 麻黄 半夏(姜制) 款冬花三钱 桑皮(蜜炙) 苏子二钱 杏 
仁(去皮尖)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加姜煎。 
治痰先理气,不为疏泄,则胶固不通。此定喘用麻黄之意也。 

卷二理血之剂
四物汤
属性:当归(酒洗) 生地三钱 芍药二钱 芎 一钱五分 
血之取义,一为荣。荣者,发荣也,非血则无以润脏腑、灌经脉、养百骸,此滋长之义 
也。一为营。营者,营垒也。非血则无以充形质、实腠理、固百脉,此内守之义也。水谷之 
精,聚于中焦,受气变化,然后成血,日生几何?不知调养,而反行耗散,血病多多矣。或 
目睛流血,耳中出血,鼻中衄血,口中吐血,舌痛出血,牙宣出血,毛窍出血,小溲溺血, 
大便泻血,或崩漏,或痔漏,或蓄血如狂,或血痞作胀,或经闭不通,或妄行血脱,以致跌 
扑之伤血、疮疡之溃血。病既种种不同,治病之法,或补之,或养之,或凉之,或温之,或 
散之,或破之,立方须一一对症。理血门以四物汤为主方,药虽四味,而三阴并治。当归甘 
温养脾,而使血有统;白芍酸寒敛肝,而使血能藏;生地甘寒滋肾,而益血;川芎辛温通气, 
而行血。调补血分之法,于斯着矣,乃或有誉之太过,毁之失实者,不可以不辨也。誉之过 
者,谓能治一切亡血及妇人经病。夫亡血之症,各有所由起,此方专于补血滋肾而已,无他 
手眼。不溯其源,而逐其流,岂能有济?至妇人经病,多有气郁、伏寒、痰塞等,正未可以 
阴寒之品一概混投,此誉之太过也。毁之失实者,谓川芎一味,辛散太过,恐血未生而气先 
耗。殊不知亡血之人脾胃必弱,若无川芎为之使,则阴寒之品,未能滋补而反以碍脾,此毁 
之失实也。至精求之,以为凡治血症,当宗长沙法,兼用补气之药,无阳,则阴无以生,此 
论最确。又恐执定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遂至补气之药多于补血,是又矫 
枉过正,反坐抛荒本位之失矣!此愈不可不知也。 

卷二理血之剂
当归补血汤
属性:黄 (炙)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空心服。 
当归补血汤,黄 多于当归五倍,以之专治气分,尚恐满中。若云养血,则轻重尚宜 
斟酌 

卷二理血之剂
归脾汤
属性:人参 白术(土炒) 茯神 枣仁(炒) 龙眼肉二钱 黄 (炙)一钱五分 当归(酒 
洗)一钱 木香 甘草(炙)五分 远志一钱 
姜、枣煎。 
归脾汤专治心脾,阴中之阳药。故不用地黄、白芍。后人加作黑归脾,殊失立方之旨矣。 

卷二理血之剂
养心汤
属性:黄 (蜜炙) 茯苓 茯神 当归(酒洗) 半夏曲 川芎一两 甘草(炙)一钱 柏 
子仁(去油) 酸枣仁(炒) 远志 (去心) 五味子 人参 肉桂二钱五分 
每服五钱。 
方中心经药为多,而其余佐使,亦能配合,引入心脏。故专以养心为名,制方极有意义。 

卷二理血之剂
人参养营汤
属性:人参 白术 黄 (蜜炙) 甘草(炙) 陈皮 桂心 当归(酒拌)一钱 熟地 五 
味子(炒) 茯苓七分 远志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 
加姜、枣煎。 
此实三阴并补,气血交养之剂。注中但言治脾肺两经,未免挂漏。论者但议其及肺与不 
及肺,抑末也。 

卷二理血之剂
龙脑鸡苏丸
属性:鸡苏叶一两六钱 生地黄六钱 麦冬四钱 蒲黄(炒) 木通 阿胶(炒) 银柴胡二 
钱甘草一钱五分 黄 一钱 人参一钱 
先将木通、柴胡浸二日,熬汁;地黄浸汁,熬膏;再加蜜三两,炼过和丸。 
清郁热而泻湿火,此方最佳。惟近日之阿胶断不可用,柴胡、黄 ,再为酌减,斯尽善 
矣。 

卷二理血之剂
咳血方
属性:青黛(水飞) 栝蒌仁(去油) 海石(炒黑) 山栀(炒黑) 诃子肉 
等分为末,蜜丸。噙化。嗽甚加杏仁。 
咳嗽痰血,固属君相之火犯肺。此方但清火而不治血,乃去所扰则自安之义。然业经失 
血则肺已大伤,岂可置之不论不议。去诃子而加清养肺阴之药,始为得之。 

卷二理血之剂
独圣散
属性:白芨 
为末,每服二钱,临卧糯米汤下。 
肺坏能补,惟有白芨,此“独圣”之所以得名也。 

卷二理血之剂
清咽太平丸
属性:薄荷十两 川芎 防风 犀角 柿霜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蜜丸。 
于清凉中寓升散之法,非特火郁则发之,亦非此不能清解上焦也。 

卷二理血之剂
还元水
属性:童便。 
取十一、二岁无病童子,不茹荤辛,清澈如水者,去头尾,热饮。冬则用汤温之, 
或加藕汁和服。 
童便乃真阴,又无嗜欲,以之滋肾降火,诚治血之妙品。 

卷二理血之剂
麻黄人参芍药汤
属性:桂枝五分 麻黄 黄 甘草(炙) 白芍各一钱 人参三分 大麦冬三分 五味子五 
粒当归五分 
热服。 
麻黄人参汤,非教人补中当用散药,正教人散中当用补药也。气血亏弱之人,易受外感, 
风寒深入,不得不为表散。若径用麻桂等汤,发汗后,虚阳欲绝矣。东垣立此方,以治虚人 
之 

卷二理血之剂
犀角地黄汤
属性:生地黄一两五钱 白芍一两 丹皮 犀角二钱五分 
每服五钱。 
犀角化斑解毒,凉血清心,又能引地黄直达肾经,壮水制火,故吐衄症中多用之。然治 
心肾则有余,而非肺肝之正药,若治衄血等,不如羚羊角之效。至谓升麻可代犀角,则其说 
尤谬。既有郁火,再加风药,逼血上升,不旋踵而败矣! 

卷二理血之剂
桃仁承气汤
属性:桃仁五十粒(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 桂枝一两 
此方《准绳》以为当用桂,喻西江等以为当用枝。予则以为主治注中有“外症不解”一 
语,此四字最为着眼,有桃仁、大黄、芒硝、甘草以治里,必当用桂枝以解表。仲景立方固 
无遗 

卷二理血之剂
抵当汤
属性:水蛭三十个(猪脂熬黑) 虻虫三十个(去头足翅)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研) 大 
黄四两(酒浸) 
此症虽瘀热结于少腹极阴之处,不得以里症名之,盖膀胱乃太阳本经之病,非由太阳传 
里之症。但水蛭、虻虫二味,人不敢用,即代抵当丸,尚嫌其太峻。 

卷二理血之剂
槐花散
属性:槐花(炒) 侧柏叶(杵) 荆芥(炒黑) 枳壳(炒) 
等分为末,每三钱米饮下。 
陈修园云∶“五脏各有守经之血,六腑无血,试看猪、羊肠胃中,岂有一丝一点之血? 
世人谓巨口吐红为胃血者,妄也。”此说颇有识解,惜其但见得一层,尚遗漏一层。予特申 
明之,夫五脏主藏,故各有守脏之血;六腑主传,故无守腑之血。方其无病之时,胃中纳水 
谷,大小肠传糟粕。肠胃中本无血也,血但流灌于腑外,以荣养之。《经》所谓“洒陈六腑”, 
此一语不得滑口读过。迨至火势冲激,或湿热熏蒸,逼血入于腑中,腑不能容,随受亦随出 
矣。故血淋、尿血,血之由小肠而出者也;泻血、痔血,血之由大肠而出者也。大小肠既有 
血症,而胃独无血症,有是理乎?胃经之血随火上升,直从食管而出,往往盈碗、盈盆。至 
内伤之血,则由肺经气管而出,自是两途。故胃血易治,肺血难治。数千年来,从未有将无 
血而有血之故彻底发明者,予故因论槐花散一方,而详及之。 
槐花散,寒凉太过,肠风下血,中气必虚,再用阴寒,血更凝结。方中去柏叶,加参、 
术、当归、陈皮、甘草,庶有瘳乎? 

卷二理血之剂
秦艽白术散
属性:秦艽 白术 归尾(酒洗) 桃仁(研)一两 枳实(面炒) 皂角子(烧,存性) 泽 
泻五钱 地榆三钱 
面糊丸。 
凡痔漏之疾,多起于湿热下注,然又有本体阴虚者。一味去风燥湿,反致劫阴。况服皂 
角子者,令人每发眩晕。此方立意虽佳,然阴虚者,未可轻投也。 

卷二理血之剂
芍药汤
属性:芍药一两 归尾 黄芩 黄连五钱 大黄三钱 木香 槟榔 甘草(炙)二钱 桂一钱 
五分 
此即通因通用之法。湿热郁蒸,气血瘀壅,故下利而后重。行血理气,则血止而后重自 
除矣。 

卷二理血之剂
苍术地榆汤
属性:苍术(泔浸炒)三两 地榆(炒黑)一两 
每一两煎。 
一燥湿,一凉血,亦治下利之正法。然止此二味,尚未足以扶土和营也。 

卷二理血之剂
小蓟饮子
属性:小蓟 蒲黄(炒黑) 藕节 滑石 木通 当归 生地黄 栀子(炒) 淡竹叶 甘草 
各五分 
清心与小肠之热,滋肾水而通膀胱,自可以治淋而止痛。 

卷二理血之剂
复元羌活汤
属性:柴胡五钱 当归 栝蒌根 穿山甲(炮)二钱 甘草 红花二钱 桃仁五十(去皮尖, 
研) 大黄一两(酒浸) 
每服一两,加酒煎。 
治跌扑损伤之法,破瘀第一,行气次之,活血生新又次之。此方再加一、二味行气之药 
更佳 

卷二祛风之剂
小续命汤
属性:防风一钱二分 桂枝 麻黄 杏仁(去皮尖,炒研) 芎 (酒洗) 白芍(酒炒) 人 
参甘草(炙) 黄芩(酒炒) 防己八分 附子四分 
每服三钱,加姜、枣煎。 
天地之气,郁而必宣。风也者,乃大块噫气,鼓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