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27-类经-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椎,谓项骨椎上,入发际一寸也。)大风汗出,灸 , 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 , 应手。( 
,足太阳经穴。厌之,以指按其穴也。乃令病患呼 之声,则应手而动,故即以为名。)从风憎风,刺眉头。(病由 
于风则憎风。刺眉头者,足太阳之攒竹穴也。憎,早登切。)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 
(《素问·长刺节论》。《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 
即此之谓。炅汗,热汗也。刺诸分理络脉者,贵乎多也。炅,居永切。)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既汗而 
复寒热者,邪盛患深,非可以旦夕除也,故当三日一刺,百日始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大风,即风论及四时气篇之所谓疠也。其浅者遍腠 
理,故当刺肌肉为故,所以泄阳分之毒,风从汗散也。)刺骨髓,汗出百日,(刺深者须取骨髓,所以泄阴分之风毒也。) 
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风毒去尽,然后营卫气复,眉发重生,是病已愈,方可止针矣。) 
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 
(《灵枢·四时气篇》。疠,大风也。风论曰∶疠者,有营气热 ,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 
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也。其治法,当于常素刺其肿上,已刺之后,又必数以锐针针其患处,仍用手按出其恶毒之气, 
必待肿尽,乃可止针。盖毒深气甚,非多刺不可也。疠,癞同,又音利。)常食方食,无食他食。(食得其法,谓之方食。 
无食他食,忌动风发毒等物也。)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灵枢·热病 
篇》。偏枯者,半身不随,风之类也,其身偏不用而痛。若言不变、志不乱,则病不在脏而在于分肉腠理之间,可用巨针 
取之,即第九针也。察其虚实以施补泻,其元可复矣。)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痱亦风属,犹言废也。上节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是偏 
枯痱病之辨也。痱,肥、沸二音。)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智乱不甚,其言微有知者, 
神气未为全去,犹可治也;神失,则无能为矣。)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此治必 
先其本也。病先起于阳分,故当先刺其表,浮而取之,而后取其阴。此下不言先起于阴者,盖病始于阴,直中脏也,多 
不可治,故不复言之。)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痉,强直也。身反折,反张向后也。此风证之在 
膀胱经者,故当取足太阳经穴。 中,委中穴也。血络,浮浅之络也。皆当刺出其血。若中气有寒,仍当取足阳明之三 
里,温补胃气而风寒可除也。痉,求影切,中原韵音敬。) 

二十一卷针刺类
三十七、刺灸癫狂
属性:(《灵枢·癫狂篇》《素问·长刺节论》《通评虚实论》) 
目 外决于面者为锐 ,在内近鼻者为内 ;上为外 ,下为内 。 
(《灵枢·癫狂篇》。目 ,眼角也。目之外角曰锐 ,目之内角曰内 ,此以中外言也。若以上下言之,则目之上 
网亦曰外 ,目之下网亦曰内 。按∶本篇所论, 癫狂厥逆之病,而此节所言目 若不相涉者何也?盖以癫狂等疾, 
须察神气,欲察其神,当从目始。且内 外 、上网下网,各有分属,病在何经,于此可验,故首及之,示人以知所先 
也。 音渍。)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先不乐,神志将乱也。头重痛、视举目赤,厥气上行也。甚作极已而烦心,躁急不宁也。此皆癫疾将作之兆。颜,天 
庭也。候之于颜,邪色必见于此也。当取手太阳支正、小海,手阳明偏历、温溜,手太阴太渊、列缺等穴,泻去邪血, 
必待其血色变而后止针也。)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引口者,牵引歪斜也。或为啼呼,或为喘悸,当候于手阳明太阳二经,察病所在而刺之,穴如前。强,坚强也。左右 
牵引,病多在络,故左强者当攻右,右强者当攻左,必候其血变而止,此缪刺之法也。悸音匮,心动也。)癫疾始作,先 
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反僵,反张僵仆也。足太阳之委阳、飞阳、仆参、金 
门,足阳明三里、解溪,足太阴隐白、公孙等穴皆主之。手阳明经穴同前。僵音姜。)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 
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凡治 
癫疾者,须常与之居,庶得察其病在何经,及当取之处,不致谬误也。故必于病至之时,视其有过之所,刺出其血以验 
其可灸与否。瓠壶,瓠卢也。若前病发而瓠中之血不动者,乃可灸之。 骨,即督脉之长强穴。瓠音户。 音氐。)骨癫 
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骨癫疾者,病深在骨也。其 齿诸穴分肉之间, 
皆邪气壅闭,故为胀满。形则 羸,唯骨独居,汗出于外,烦闷于内,已为危证;若呕多沃沫,气泄于下者,尤为脾肾 
俱败,必不可治。 音坎,又海敢切,义详经络类十三。 ,美本切,又音瞒。)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 
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病在筋也。其身倦怠拘挛,其脉急大,当刺项下足太阳经之大杼穴。若 
上而呕沫,下而泄气,亦不治之证。)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 
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病在血脉也。暴仆,猝倒也。纵,弛纵也。 
治此者,如脉胀满,则尽刺之以出其血。如脉不满,则灸足太阳经挟项之天柱、大杼穴,又灸足少阳经之带脉穴,此穴 
相去于腰计三寸许。诸分肉本输,谓诸经分肉之间及四肢之输,凡胀纵之所,皆当取也。若呕沫泄气者,亦不必治。)癫 
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癫病发于阴,狂病发于阳。故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也。然阳多有余,故狂发无 
时,其状疾而暴;阴多不足,故癫发有期,其状静而徐。此癫狂之辨也。今以癫疾而如狂者,阳邪盛极而阴之竭也,故 
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此下六节, 
皆言狂病也。神不足则悲,魂伤则狂忘不精,志伤则善忘其前言,肝乘脾则苦怒,血不足则善恐,皆得之忧而且饥,致 
伤脏气也。取手太阴之太渊、列缺,手阳明之偏历、温溜,足太阴之隐白、公孙,足阳明之三里、解溪等穴,并可治之, 
必俟其血色变而止针也。)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 
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上节言始生,病生之初也。此节言始发,病成而发也。其为少 
卧不饥等候,狂病之发,大概如此。手阳明、太阳、太阴经穴俱如前。舌下者,任脉之廉泉也。少阴者,心经之神门、 
少冲也。于此诸经,必视其盛者皆取之,若其不盛则当释之无论也。诸治皆然。)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 
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恐伤志,故为惊为笑为歌乐妄行也。手阳明、太阳、太阴穴,俱见前第二节。)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 。(气衰则神怯,所以妄见 
妄闻而惊呼也。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经穴,俱见前二节四节。头两 ,义亦如前。)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 
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多食见鬼善暗笑者,以大喜伤 
神所致。《难经》曰∶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也。足太阴、太阳、阳明穴,如前四节。手太阴、太阳、阳明穴,如前二 
节。)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 二十壮。(未应如此者, 
谓狂病新起,未有如上文五节之见证也。宜先取足厥阴肝经之曲泉穴,左右皆刺之,及诸经之脉有盛者皆出其血,有顷 
病当自已,如不已则当照前五节求法以取之,仍灸督脉之长强穴二十壮。)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 
(《素问·长刺节论》。阳胜则为狂病,凡病在诸阳分,而经脉分肉之间且寒且热者,皆阳邪乱其血气,热极则生寒 
也,故病为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刺之虚脉,谓泻其盛者使之虚也。然必视针下诸分尽热,则气至邪退, 
其病已而止针也。)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阴胜则为癫病。岁一发、月一发者,气深道 
远,有宿本也,故不易治。月四五发者,暴疾耳,其来速其去亦速,此为可治者也。)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 
病已止。(诸分诸脉,刺法如前。若其无寒者,则癫疾亦有阳邪,或泻或补,当用针调之也。按∶《甲乙经》曰∶刺诸分 
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是仍言为阴证。) 
刺痫惊脉五 
(《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脉如下文。痫音闲,癫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