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芎 (二分) 术(二分) 防己(二分)
凡三物,捣下筛,二十日儿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儿大能服散者,
服之多少以意节度。
治四五岁儿,因食及在胎中宿热,乳母饮食粗恶辛苦,乳汁不起儿,哺不为肌肤,心腹
痞满,痿黄瘦瘠,四肢痿 缭戾,服之令充悦方。
芍药(十分,炙令黄) 黄 鳖甲(炙) 人参(各四分) 柴胡(八分) 茯苓(六
分) 甘
草(炙) 干姜(各二分,如热以枳实代)
上八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忌如常法。
治少小咳嗽,昼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复啼,四物款冬丸方。
款冬花 紫菀(各一两半) 伏龙肝(一分) 桂心(二分)
上药捣筛,蜜和如泥,取如枣核大,涂乳头,令儿饮之,日三。
治少小热痢不止,栀子丸方。
栀子仁(七枚) 黄连(五分) 黄柏(三分,炙) 矾石(四分,烧) 大枣(四枚,
炙令黑)
上五味,末之,以蜜丸,空腹服小豆许七丸,瘥。如未除更服。忌如常法。
治少小壮热渴痢,八味龙骨散方。
龙骨(研) 甘草(炙)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 石膏 桂心 栝蒌(各三分)
上药,捣散,以水及酒五合,煮取二合,量大小分服之,效。
治小儿盗汗方。
麻黄根(三分) 故扇(烧作屑,一分)
冶合乳汁,饮三分匕,大人方寸匕,日三。
治少小淋沥,形羸不堪大汤药者。
枳实三两,炙,筛,儿三岁以上服方寸匕,儿小以意稍服之,有验。
牡丹散,治颓,偏大,气胀方。
牡丹 防风 桂心 豉(熬) 铁精
分等,合捣下,服方寸匕,小儿一刀圭,二十日愈。大良。婴儿以乳汁和如大豆与之。
卷第八
治少小百病薄洗浴膏散针灸诸方法
属性:治少小齿落不生方。
取牛屎中大豆二七枚,小开头皮小许,以次注齿根,数度即当生。
又方
取雌鼠屎二七枚,以一枚试齿根处,尽此止,二十一日齿当生。雌鼠屎,头尖是也。
治小儿口烂疮方。
取羊乳,细细沥口中,不过三度瘥。
治小儿舌上疮方。
乌贼鱼骨,烧末,以鸡子黄和涂之,至喉咽舌下,遍敷,即瘥止。
治小儿唇肿,及口赤生白疮烂方。
清旦研桑木白皮,取汁,以涂儿唇口,即瘥。
治小儿重舌方。
以赤小豆屑酒和,敷舌上。
又方
烧乱发作末,敷舌上良。
又方
用以栗哺之良。
小儿刺悬痈方。
可以绵缠长针,末刃如粟,以刺决之,令气泄之,去清黄血汁良。一刺止之,消息一日,
不消又刺之,不过三刺自消。
治小儿蓐内赤眼方。
生地黄薄切,冷水浸,以贴之,妙。
又方
取羊子肝,薄切,以井花水浸,以贴之,妙。
又方
取黄柏以乳浸,点之。
治小儿解颅方。
蟹骨 白蔹(各二分)
凡二物,下筛,以乳汁和,涂上立愈。
治小儿头不生发方。
揪菜中心,无多少,捣绞取汁,涂头上。
治小儿白秃方。
捣揪菜中心,取汁以涂头,立生。
治小儿丹毒方。
水中苔,捣敷之。
又方
芒硝纳汤中,取汁拭上。
治小儿 疮方。
猪牙车骨年久者,捶碎,炙令髓出,热取涂之。
马骨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敷乳头饮儿,止夜啼。
治少小阴颓,白头翁敷之神效方。
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偏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
治小儿颓方。
先将儿至碓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称儿名阴颓也。故灸汝三七,一灸讫,便牵小儿
令茎以下向碓,囊缝当阴以所着处,灸缝上七壮,日可消,有验。
又左右髀直行灸所极皆四处,随年壮。
又方
小儿骑碓轴前,齐阴茎头前灸,有年壮。
又云∶《葛氏方》但灸其土。
又方
灸茎上向小肠脉。
又方
灸手小指头七壮,随瘥,左右也。
治小儿盗汗方。
黄连(三分) 贝母(二分) 牡蛎(二分)
凡三物,粉一升,合捣下筛,以粉身。
治少小身热,李叶汤方。
李吐无多少,咀 ,以水煮,去滓,浴儿,避目及阴处。
《玄中记》曰∶天下有女鸟,一名姑获,又名钓星鬼也。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
里,唤得来也。是鸟淳雌无雄,不产,喜落毛羽于庭中,置入儿衣中便使儿作痫,必死,即
化为其儿也。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裳不可露,七八月尤忌之。
卷第九
属性:要方第九卷所治如下∶
治服寒食散方
治寒食散发动诸方
治服传病诸决(待考)
上三件
卷第九
治服寒食散方
属性:服草木之药则速发,须调饮食;金石者则迟起而难息。其始得效者,皆是草木盛也,金
石乃延引日月。草木少时便息,石势犹自未盛。其有病者不解消息,便谓顿休,续后更服,
或得病固药微,倍复增石,或便杂服众石,非一也。石之为性,其精华之气,则合五行,乃
益五脏,其浊秽便同灰土。但病家血气虚少,不能宣通更陈瘀,便成坚积。若其精华气不发,
则冷如冰。而病者服之望石入腹即热,既见未热,
服之弥多。既见石不即效,便谓不得其力,至后发动之日,都不自疑是石,不肯作石消
息,便作异治者,多致其害。
道弘道人制《解散对治方》,说草石相对之和,有的能发动为证,世人逐易,不逆思寻
古今方说,至于动散,临急便就服之,即不救疾,便成委祸。大散由来早难将之药,夫以大
散难将,而未经服者,乃前有慎耳。既心期得益,苟就服之,已服之人,便应研习救解之宜,
异日动之,便得自救也。夫身有五石之药,而门内无解救之人,轻信对治新方,逐易服之,
从非弃是,不当枉命误药邪?检《神农本草经》,说草石性味,无对治之和,无指的发动之
说,
按其对治之和,亦根据本草之说耳。且大散方说主患,注药物,不说其所主治,亦不说对和指
的发动之性也。览皇甫士安撰《解散说》及将服消息节度,亦无对和的发之说也。复有禀丘
家,将温法以救变败之色,亦无对和的动之说。若以药性相对为神者,栝蒌恶干姜,此是对
之大害者。道弘说对治而不辨此,道弘之方焉可从乎?今不从也。当从皇甫节度,自更改栝
蒌,便为良矣。患热则不服其药,惟患冷者服之耳,自可以除栝蒌。若虚劳脚弱者,以石斛
十分代栝蒌;若风冷上气咳者,当以紫苑十分代栝蒌。二法极良。若杂患常疾者,止除栝蒌
而已,慎勿加余物。
卷第九
治寒食散发动诸方
属性:论曰∶凡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既瘥节度,触动多端,发动虽殊,将摄相似。
比来人遇其证,专执而治之,或取定古法,则与本性有违,或取决庸医,则昧于时候,皆为
自忤。遂推石过,深省其理,未曰合宜。每寻古医,互相晦见,直言沐浴,实未探微,寒温
适情,盖须自度,随时之义,易所通焉。故陶正白云∶昔有人服寒食散,检古法以冷水淋身
满二百罐,登时缰毙。又有取汗,乃于狭室中四角安火,须臾则殒。据兹将息。岂不由人,
追之昔事,守株何甚!今列篇章,幸择长而录用耳。寒食药得节度者,一月辄解,或二十日
解,堪温不堪寒,即已解之候也。其失节度者,或头痛欲裂,为服药食温作癖,宜急下之。
又若手脚卒患顽癖者,为犯热经久故也。
急与冷水洗,饮热清酒,进冷食即止。一法饮冷清酒亦止。
又若体上生疮,结气肿痛不得动者,为自劳太过也。宜服香豉饮法。
香豉(三升) 葱白(一虎口)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三沸服之。不止,乃至三四剂,自止。
又若腰痛欲折,两目欲脱者,为热上肝膈,腰肾冷极故也。宜服黄连饮法。
黄连 甘草(炙,各一两) 葳蕤(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朴硝一两,顿服,得微利止。
又若眩冒欲倒者,为衣浓犯热故也。宜冷水淋头并洗之,须臾即愈。
又若脚疼欲折者,为久坐温处故也。宜常须单床行役,并以冷水洗浴即止。
又若腹胀欲裂者,为久坐下热,衣温失食故也。宜数冷食冷洗,当风取冷,须臾即瘥。
又心痛如刺者,为应食不食,应洗不洗,寒热相击,气结不通,填于心中故也。宜数饮
热酒,任性多少,酒气行,经络通达,淋以冷水,又冷淹手中,搭着苦处,温复易之,须
臾解也。解后仍速与冷食,食多益善。于诸痛之中,心痛最急,宜速救之。
又若发急,遍身热如汤火,或气结不识人,时倒,口噤不开,不自觉知者,救之要以热
酒随其性灌之。卒不得下者,当打去齿灌之,咽中寒盛,酒入必还出,但灌勿止,半日许以
酒下气彻乃苏。酒卒不下者。难可救矣。
又若下痢如寒中者,为行止食饮犯热所致,宜速脱衣,冷食、冷冻饮料、冷水洗即瘥。
又若百节酸疼者,为卧处太浓,又盖覆被衣,温不脱故也。但单床薄被单衣,或以冷水
洗,勿着新衣,着故垢衣,虽冬寒常须散发受风,仍以冷石熨其衣,勿系带,若犯此,酸闷
者,急入冷水浴,勿忍病而畏冷,兼食冷饭。
又若兢颤恶寒,或发热如温疟者,为失食忍饥,失洗不行,又食臭秽故也。宜急饱冷食,
冷
又若恶食臭如死物气者,为食温作癖故也。宜急以三黄汤下之,若不下,终不瘥。
又若咽中痛,鼻中塞,清涕出者,为衣温近火故也。但速脱衣,取冷当风,以冷石熨咽
鼻当自瘥。不须洗也。
又若胸胁满,气上呕逆者,为饥而不食,药气上冲故也。速与冷水洗,食冷饭止。
又若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宜急以甘草饮下之,不下当危人命尔。甘草饮
法。
甘草(二两,炙) 大黄(三两,别渍) 黄芩(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
又若大便难,腹中坚如盘蛇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