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5-疡科心得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上辨缺盆疽痈胛痈论
附∶汤森亭先生肩背臂膊诸痛论
属性:谨按经云∶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故秋气者,病在肩背,然则肩背之痛,当 
责之于肺无疑矣。但有风寒、风热、气盛、气虚、痰饮之别。盖肺主皮毛,皮毛受邪,以传 
于肺,郁遏经络,因而作痛,当以辛温之药散之;或风热乘其肺,使气郁甚者,当泻风热, 
以辛凉之药解之。又肺主气化,而治节一身,或气盛有余,则壅而不行,阻塞经络,肩背则 
痛;或气血不足,则少气不足以息,亦令肩背作痛。盛则苦辛泻之,虚则甘温补之。又肺为 
贮痰之器,肺中素有积痰,随气流注经络,以致隧道壅遏为痛,此又当理痰而顺气,盖气清 
则痰自化也。外此又有肾气上逆作痛一证,此逆气即阴气也。肾中阳虚,浊阴之气始得上干 
清阳之位,此当甘辛温药峻补真阳,而驱逐阴邪。若专理肺气,反为诛伐无过。臂痛之证, 
或为风寒湿所搏;或痰饮流入经隧,或因挈重伤筋所致,或因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而作痛。其 
于治法,风则散之,寒则温之,痰则理之;若因伤筋而血瘀,治以通经而活血。诸法之内, 
总当佐以姜黄、桂枝,以其横行,为手臂之引经也。 

卷上
辨夹痈米疽论
属性:夹痈者,又名腋痈,生肩膊下窝内。若其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痛,乃生寒热者 
,此由肝经血滞,脾经气凝所发。此患难消,终必作脓。未破者,用柴胡清肝汤;已破,则 
益气养营汤主之。首尾温补,切忌寒凉。三、四日即头痛寒热者,此足少阳胆、手厥阴心包 
络、手少阴心三经,外感风热而发,首宜疏风散邪,兼和营通络,则邪热退而肿消矣。 
其有赤色坚肿者,名曰米疽。初起之时,其形如核,即寒热时作,亦由肝脾二经忧思恚 
怒,气凝血滞,并风温外袭而发。其治法即与前二证相参可也。 

卷上
辨臂痈鱼肚发论
属性:臂疽、鱼肚发者,俱生臂上。在臂外为臂痈,在臂内垂肉处为鱼肚发。总缘经络热极, 
风邪外干,气血有乖而生也。当分经络,用本经之药为引,行其气血,则未成可消,已成亦 
易溃而易愈矣。其分经治法,则东垣之论綦详焉。其曰臂痛有六道,以两手伸直垂下,大指 
居前,小指居后而定之。前廉痛者属阳明,以升麻、干葛、白芷行之;后廉痛者属太阳,以 
本、羌活行之;外廉痛者属少阳,以柴胡行之;内廉痛者属厥阴,以柴胡、青皮行之;内 
前廉痛者属太阴,以升麻、白芷行之;内后廉痛者属少阴,以细辛、独活行之。夫臂肘之上 
,接骨之下,内连大小筋脉,此处发痈疖,每举动不便,垂手多坠疼;如脓深彻骨,即伤筋 
脉,拳缩不舒,搐搦,又宜加缓慢筋脉之药,此治法之大较也。至其散邪清热、化毒和营, 
则与诸痈疽同治。如秋令伏邪阻络,舌白呕恶、寒热胸闷者,即用泻心或温胆法。如风温夹 
湿火入络者,即用羌、防、灵仙、片黄之类。 

卷上
辨骨蝼疽垂臂发论
属性:薛立斋曰∶骨蝼疽,生臂外前廉大骨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经,由七情不和、积怒积忧积 
热所致。初起生瘰如粟米,渐大如豆。旬日大如桃李,坚硬疼痛不可忍。若紫晕开大腐烂斑 
点,串通肌肉,遍身拘急发搐,呕哕不食,冷汗自出,滑泄烦躁脉乱者,死。此乃真阴虚极 
,而火独亢之故。治当滋其化源,勿以扬汤止沸之法误之。 
垂臂发,生于垂臂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营卫不调之所致也。喜患生实处 
而不透内。治宜祛风散邪、消痰化毒,庶不致有大患矣。 

卷上
辨石榴疽痈论
属性:立斋曰∶石榴疽,生肘尖上一寸余,属三焦天井穴,由三焦相火,与外湿热相搏而成。 
初起一点黄粟小泡,根脚便觉开大,色红坚硬,渐渐肿如复碗,疼痛不可忍,皮破泛出,叠 
如榴子,令人寒热时作如疟状。内服蟾酥丸发汗;以菊花烧灰存性,加轻粉少许,研敷肿处 
神效;破后用菊花蕊煎汤洗之,顶上用夺命丹以膏盖之。此证以九日得脓为吉,反此为凶。 
汤剂如疔疽调治。 
痈生于肘撑上,红肿作痛,若溃之,必殒命,不可轻忽。初宜灸之。 

卷上
辨蝼蛄串肘痈肘后毒论
属性:丹溪曰∶蝼蛄串,生于臂(小臂也)内中廉,属包络经。由思虑伤脾,脾伤则运化迟,故 
生浊液,流于肌肉,脾气郁滞不舒凝结而成。初起筋骨如中流矢,疼痛渐增,漫肿坚硬,不 
红不热,手背及内关前后连肿数块,臂膊不能转动,日久其肿块渐次溃破,孔孔时流白浆, 
内溃串通诸孔,外势肿硬不消,脓水淋沥如漏;患者必面黄肌瘦,饮食减少,午后寒热交作 
,虚证并添,而成败证矣。初宜逍遥散,次用人参养营汤,调和气血、扶助脾胃,十中可保 
三、四。若妄投寒凉克伐,损伤脾胃,则活者鲜矣。 
肘痈生于肘之围绕,由心肺风火凝结而成,形小为疖,形大为痈。 
肘后痈,亦风火郁结,气血凝滞而成。二证初起,俱宜疏散调营。 

卷上
辨手腕痈兑疽论
属性:丹溪曰∶手腕痈,生手腕外面,属手三阳经,由风火湿毒凝结而成。乃皮肉浇薄之处, 
若迁延日久不溃,或漫肿平塌;既溃,腐烂露骨者逆,难于收功。若肿硬 赤不烂,而多生 
头者,即名鼓槌疯,又名手腕疽。 
兑疽,生手腕里面,横纹后前梢动脉之间,又名脉疽。初起寒热肿痛,痛彻手膊,举 
动不便。此乃肺金门户,若溃深则肺气大泄,最为危候。以上二证,均仿疔疽调治。 

卷上
辨手发背手心毒托盘疔论
属性:手发背,发于手背中渚、液门二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若发于正中劳宫,属手厥阴心包 
络经,由风热相乘,气血壅滞而结。初起形如芒刺,憎寒恶热,昏闷作痒,疼痛呕逆,遂满 
手背高肿,后聚毒成疮,深入至骨。成脓溃速者顺;若漫肿坚硬,溃迟为疽;又有初起一粒 
高肿,隔日即烂,此属湿火。初宜俱用荆防败毒散,次用黄连解毒汤,或犀角地黄汤。(有 
将手背尽行烂去者,须掺珍珠散,贴白玉膏收功) 
手心毒,一名擎珠毒,又名瘭疽,属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络二经湿火之毒所结也。其 
疮如泡,色如血赤,外形虽小,内毒有余,疼痛非常,日夜无间,此证往往有不能收功,流 
血至死者。治法必用大补水之剂,佐以解毒之味,如地丁、银花、元参、生地、当归、丹皮 
、贝母之属。 
托盘疔,生于手掌中心,系手厥阴、少阴二经之所司也。由心火炽甚,逼血妄行,肝风 
鼓舞,毒散四肢,加以忧思过度,酒色不节,遂至毒流骨髓,侵于劳宫,劳宫系心经之脉络 
,故毒生焉。初起坚硬起泡,其泡明亮者即挑之。治以银花解毒汤。 

卷上
辨手丫发合谷疽论
属性:五指丫处结毒 肿者,除大指合谷穴名合谷疽,余皆名手丫发,俗名手丫支、手背丫, 
是手三阳经受证;手掌心丫,是手三阴经受证。初起如粟,渐大如豆, 热疼痛不止。此皆 
由湿火凝聚而成。初起宜疏散清热解毒;成功后其脓不透,即以制蚕、角针透之;待脓泄邪 
退,扶胃而和其营,然后收功。 
合谷疽,又名虎丫毒。此手阳明大肠经湿热之毒结聚之所致也。初起黄粟小泡,热痒 
痛根深。有红在线攻腋内者,即名合谷疔。若初起如豆,渐至漫肿,坚硬 痛而不可忍者, 
名合谷疽。治法与前证同。 

卷上
辨蛇头疔蛇眼疔水蛇头论
属性:蛇头疔,又名天蛇毒,又名调疽。生手大拇指顶头,或生他指。初起如粟,渐大如豆, 
或如桃李,坚硬 赤肿痛,疼极连心;又或青或白,乍黄乍紫乍黑,或痒或麻木不痛,自筋 
骨发出,根深毒重,属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络经热毒结聚而成。甚则手背手心皆肿,指头 
皮硬。当以猪胆套之,或以雄黄散涂之,与以蟾酥丸发汗解毒,更服银花解毒汤。若四、五 
日后溃脓,有黄头可刺者,顺;如不溃无脓,黑色过节者,险。其药即进凉膈,或黄连解毒 
汤、犀角地黄汤等。若毒瓦斯攻心,呕吐不食,膨胀,齿缝出血,是为危候。此证脓未熟时不 
可开刀早,否则致皮裂肉 ,疼痛倍增,不能速愈。若患久即有多骨,多骨出始能收口,虚 
而不敛者能补之。更有脓不泄,火毒不化,腐烂其筋,至落去一节者。 
蛇眼疔,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形如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如铁钉。亦火毒所发。若 
有黄头出如眼者,即以针挑破之。 
水蛇头,指头有黄泡明亮者是。亦宜挑破,去其恶水即愈。 

卷上
辨代指蛀节疔鳅肚疔论
属性:代指俗名 爪,生指甲身之内。三、四日后,甲面上透一点黄色。初起先肿 热, 
疼痛应心,宜用甘草、朴硝各五钱,煎汤浸洗即瘥。如甲面透黄,即系内脓已成,但无路得 
泄,须用线针在指甲身就脓近处挑一小孔,脓方得出;随后轻手挤尽余脓,用黄连膏贴之易 
愈。若失治,以致脓毒浸淫好肉,爪甲溃空,必然脱落。宜用琥珀膏贴之,日久收功。 
蛀节疔,又名蛇节疔,生于手指中节接骨处,绕指俱肿,其色或黄或紫。由火毒凝结而 
成。治同疔疽。 
鳅肚疔者,一名蛇腹疔。生于手指中节里面,形如鱼肚,故又名鱼肚毒。一指通肿 热 
,痛连肘臂。由辛热风湿之毒,上干心经,故发此毒,乃心经受证也。但中指通连五指,若 
中指疔色紫黑者,其毒必恶,易于攻心;心若受毒,即呕吐不食,神识昏迷,而为不治之证 
矣。务用护心丹时时呷之,再服夺命丹以追其毒。余治同疔疽。 

卷中
辨失营马刀生死不同论
属性:夫失营马刀,一为不可治,一为可治,以患处部位相同而形又相似,故并而论之。失营 
者,由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