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少阳。所谓治反其本。中标之方。少阳少阴。标本相同。皆从阳热阴湿而治。)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此 
论四时五行之气。内合五脏。而外应于六脉也。)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 
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 
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风寒热湿燥。在天四时之五气。木火土金 
水。在地四时之五行。五气之胜五行。五行而病五脏。是五脏之外合五行。而五行之上呈五气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 
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乘年之虚者。主岁之气不 
及也。如木运不及。则清气胜之。火运不及。则寒气胜之。土运不及。则风气胜之。金运不及。则热气胜之。水运不及。 
则湿气胜之。此岁运不及。而四时之胜气。又乘而侮之。失时之和者。四时之气衰也。如春气不足。则秋气胜之。夏气 
不足。则冬气胜之。长夏之气不足。则春气胜之。秋气不足。则夏气胜之。冬气不足。则长夏之气胜之。遇月之空者。 
月廓空之时也。重感于邪者。乘年之虚。失时之和。遇月之空。是谓三虚。而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者。 
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 
肃杀霖霪之复。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此四时之胜 
而必有复也。)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 
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此论六气之应六脉也。厥阴主木。故其脉弦。少阴主火。故其脉钩。太阴主土。故其 
脉沉。少阳主火。故大而浮。阳明主金。故短而涩。太阳主水。而为诸阳主气。故大而长。计逊公问曰。太阳主冬令之 
水。则脉当沉。今大而长。不无与时气相反耶。曰。所谓脉沉者。肾脏之脉也。太阳者。巨阳也。上合司天之气。下合 
在泉之水。故其大而长者。有上下相通之象。此章论六气之应六脉。非五脏之合四时。阴阳五行之道。通变无穷。不可 
执一而论。)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此言弦钩长短之脉。 
当应六气而至也。如脉至而和。则为平人。脉至而甚。则为病脉。所至之脉。与时相反者病。及时而脉不至者病。未及 
时而脉先至者病。如三阴主时而得阳脉。三阳主时而得阴脉者危。)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 
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 
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三 
阴三阳为标。阴湿之土。而标见太阴之阴。初阳之火。而标见少阳之阳。是标之阴阳。从本化生。故太阴少阳从本。少 
阴之本热。而标见少阴之阴。太阳之本寒。而标见太阳之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水火寒热之化。故少阴太阳从本 
从标。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盖阳明司四时之秋令。而太阴主四气之清秋。 
厥阴为两阴交尽。阴尽而一阳始生。是以阳明厥阴。从中见之化也。)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 
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此论脉病之有标本也。 
脉从者。阳病而得阳脉。阴病而得阴脉也。如太阳阳明之病。其脉至而浮。是脉之从也。其病反阴寒者。太阳之病从本 
化。阳明之病从中见之阴化也。故脉虽浮。而按之不鼓也。如少阴厥阴之病。其脉至而沉。是脉之从也。其病反阳热者。 
少阴之病从标化。厥阴之病。从中见之火化也。故脉虽沉而按之鼓甚也。是脉有阴阳之化。而病有标本之从也。再按太 
阳病。头痛发热。烦渴不解。此太阳之病本也。如手足挛急。或汗漏脉沉。此太阳之病标也。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 
宜四逆汤。此少阴之病标也。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少阴之病本也。如阳明病。 
发热而渴。大便燥结。此阳明之病阳也。如胃中虚冷。水谷不别。食谷欲呕。脉迟恶寒。此阳明感中见阴湿之化也。如 
厥阴病。脉微。手足厥冷。此厥阴之病阴也。如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此厥阴感中见少阳之火化也。如太阴标阴 
而本湿。故当治之以四逆辈。少阳标阳而本火。则宜散之以清凉。治伤寒六经之病。能于标本中求之。思过半矣。)是故 
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 
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此之谓 
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 
此之谓也。(夫百病之生。总不出于六气之化。如感风寒暑湿燥火而为病者。病天之六气也。天之六气。病在吾身。而吾 
身中。又有六气之化。如中风。天之阳邪也。病吾身之肌表。则为发热咳嚏。在筋骨。则为痛痹拘挛。在肠胃。则为下 
痢飧泄。或为燥结闭癃。或直中于内。则为霍乱呕逆。或为厥冷阴寒。此表里阴阳之气化也。如感吾身之阳热。则为病 
热。感吾身之阴寒。则为病寒。感吾身之水湿。则为痰喘。感吾身之燥气。则为便难。如中于腑。则暴仆而卒不知人。 
中于脏。舌即难言。而口唾涎沫。又如伤寒。天之阴邪也。或中于阴。或中于阳。有中于阳而反病寒者。有中于阴而反 
病热者。是吾身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标本阴阳之气化也。如感吾身中之水湿。则为青龙五苓之证。如感吾身中之燥 
热。又宜于白虎承气诸汤。此止受天之一邪。而吾身中有表里阴阳变化之不同也。又如夏月之病。有手足厥冷。而成姜 
桂参附之证者。盖夏月之阳气。尽发越于外。而里气本虚。受天之风暑。而反变为阴寒。皆吾身之气化。非暑月之有伤 
寒也。是以神巧之士。知标本之病生。则知有标本之气化。知标本之气化。则能用标本之治法矣。故知标与本。用之不 
殆。明知顺逆。正行无间。此之谓也。逆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故曰逆。正顺也。从者以热治热。以寒治寒。故曰 
若顺。逆也。如阴阳寒热之中。又有病热而反寒者。如厥深热亦深之类是也。又有病寒而反热者。如揭去衣被。欲入水 
中。此孤阳外脱。急救以参附之证。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 
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 
式。天之道毕矣。(此极言标本之用也。言标本之道。虽为要约。而其用则广博。虽为微小。而其用则弘大。可以言一而 
知百病之害者。惟知标本故也。言标与本。则施治平易而无伤损。察本与标。则六气虽变。可使均调。明知标本胜复。 
则足以为民式。六气在天之道毕矣。)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面复已萌 
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帝曰。胜复之作。动不 
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 
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 
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此章言日月运 
行。寒一暑。四时之气。由微而盛。由盛而微。从维而正。从正而维。寒温互换。凉暑气交。胜复之气。有盛有衰。随 
时先后。是以有早有晏也。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是由微而甚也。如春之沉。夏之弦。 
秋之数。冬之涩。是冬之余气。尚交于春。春之余气。尚交于夏。夏之余气。尚交于秋。秋之余气。尚交于冬。是由盛 
而微也。所谓正者。春夏秋冬之正方也。维者。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四隅之四维也。四时之气。 
从维而正。复从正而维。寒温气交。凉暑更互。环转之不息也。是以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者。谓复气已发萌 
于胜气之时也。如春有凄惨残贼之胜。是金气之胜木也。夏有炎暑燔烁之复。是火气之复金也。而火气已萌于胜。病愠 
愠之时。是复气之早发于本位之三十度也。所复之气。俟胜尽而起。至炎夏所主之本位而甚。是胜气早。而复气将来亦 
早也。是以胜气甚。则复气多。胜气微。则复气少。胜气和平。而复亦和平。胜气虚衰。而复亦虚衰。此天道之常也。 
如胜复之作。动不当位。后时而至者。此胜复之晏也。夫气之生。生于前之气交。如夏气之生于季春也。气之化。化于 
后之气交。如春气之流于孟夏也。胜复之气有盛衰。是以有早晏之异也。盖气之盛者。胜于本位以前所生之三十度。气 
之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