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g,蝉衣6g,金银花12g,连翘15g,甘草3g;Ⅱ方:生地20g,何首
乌、黄芪、熟地各30g,当归、苦参、防风、土茯苓、金银花、百部各
10g,荆芥、蝉衣各6g,连翘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洗方(大黄、黄芩、
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百部各30g,黄连20g。每日1剂,水煎取液
外洗患处)、外涂方(绿豆粉60g,与鸡蛋白1个拌匀成糊状,涂于
患处,每日数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疏风止痒;益气养血、疏风止痒之功。
其中Ⅰ方适用于湿疹急性期,Ⅱ方适用于湿疹慢性期。
10归地乌皮汤
当归、生地、乌药、白鲜皮、刺蒺藜各12g,荆芥、防风各6g。每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03·
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
168例,结果痊愈142例,其中14例愈后复发,7例症状改善。平
均用药55天。
11多虫通络汤
全蝎5g,蜈蚣3条,蕲蛇、赤芍、地龙各15g,僵蚕10g,蝉蜕
9g,金银花、当归、何首乌、地骨皮、野菊花各24g。每日1剂,水煎
取汁分次温服。药渣水煎外洗患处。
本方有活血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以
渗出、糜烂为主)21例,结果均获痊愈,服药最多10剂。
12苦参乌蛇汤
苦参9g,乌梢蛇22g(婴儿减2/3量)。急性湿疹加黄柏9g,
龙胆草、苍术各6g,五倍子15g;慢性湿疹加当归、丹皮、赤芍各
9g,生地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再煎微温外洗
患处。
本方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湿
疹30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慢性湿疹20例,痊
愈15例,显效3例,无效2例。
13金菊二花汤
金银花、菊花各60g,黄连12g,土茯苓30g,薏苡仁15g,防风、
蝉衣、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和
亚急性湿疹250例,结果痊愈247例,平均治愈时间为64天。
14银鲜止痒汤
金银花、菊花各15g,白鲜皮、绿豆衣、丹皮、苍术、地肤子各
12g,陈皮、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湿
疹237例,结果全部治愈。
·30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15马齿苋合剂
马齿苋30g,龙胆草、黄柏、红花、甘草各9g,苦参、蛇床子、泽
泻各15g,大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再煎外洗
患处。
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和
慢性湿疹24例,结果收效理想。
16半边莲合剂
半边莲、乌韭、白英各15g,金银花6g,大枣7枚。每日1剂,
加水600ml,煎取200ml,以汤代茶,一疗程5~10剂。
本方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湿
疹80例,结果痊愈60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75%。
17生地黄合剂
Ⅰ方:生地、地肤子各9g,青黛3g,紫草10g,荷叶6g,败酱草
12g;Ⅱ方:生地12g,当归、玉竹各10g,黑芝麻、贯众、云苓皮、赤
芍、白芍各9g。皮疹以面部为主者加蝉衣、菊花;臀部、躯干、四肢
为主者加苦参、黄柏;痒甚者加白鲜皮;病程久而痒甚者加鹤虱、贯
众。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阴清热、活血止痒之功。其中Ⅰ方适用于急性湿疹,
Ⅱ方适用于慢性湿疹。
18四型辨治方
Ⅰ方:当归、生地、白芍各15g,白鲜皮20g,川芎、僵蚕、蝉蜕、
桃仁、红花、防风各10g。
Ⅱ方:泽泻、猪苓、茯苓、地肤子、桃仁、红花各15g,白术、甘草
各10g,黄芪、白鲜皮各20g。
Ⅲ方:当归、生地、麦冬、木通、栀子、桃仁、地肤子各15g,川
芎、竹叶、红花各10g,黄柏、白鲜皮各20g。
Ⅳ方:当归、白芍、胡麻仁、苦参、苍术各15g,蝉蜕、防风各
10g,生地、萆薢、滑石各20g,白鲜皮30g。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05·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养血活络、祛风止痒;活络
散瘀、化湿止痒;养血活络、清热止痒;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依次适用于慢性湿疹风郁络阻型、湿郁络阻型、热郁络阻型、血虚
风燥型。
19六型辨治方
Ⅰ方:生石膏、生地、白茅根、白鲜皮各30g,大青叶、黄芩、车
前草、丹皮各15g,蚤休20g,苦参12g,六一散10g。发于夏季,多
汗及暴露部位潮红起疹加青蒿、藿香、佩兰;口臭便秘加大黄。
Ⅱ方:龙胆草、六一散、黄芩、栀子各10g,茵陈、马齿苋各30g,
生地15g,丹皮、苦参各12g,地肤子、生薏苡仁各20g。发于下半
身者去黄芩,加萆薢、黄柏;瘙痒剧烈者加钩藤;舌苔厚腻者加苍
术。
Ⅲ方:苍术、白术、厚朴、黄柏、车前子各10g,云苓、白鲜皮各
15g,砂仁4g,炒薏苡仁30g,地肤子20g,大腹皮12g。皮损色红加
丹皮、黄芩;渗液多加茵陈、苦参;纳呆脘满加陈皮、鸡内金。
Ⅳ方: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珍珠母各30g,白蒺藜20g,苦
参、黄芩各10g,丹皮12g,钩藤、茵陈、白鲜皮各15g,生甘草6g。
瘙痒剧烈,脱屑加全蝎、僵蚕;胸胁胀满加香附、枳壳。
Ⅴ方:当归12g,何首乌、生地、白鲜皮、丹参、鸡血藤各15g,红
花、黄柏、苍术各10g,白蒺藜20g,全蝎5g。夜间痒甚,失眠多梦
加夜交藤、珍珠母。
Ⅵ方:地肤子、萆薢各20g,茯苓皮18g,牛膝12g,鸡血藤、赤
芍各15g,桃仁、黄柏、红花各10g,银花藤30g。下肢肿胀甚加冬
瓜皮、大腹皮。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第3煎放凉后洗患处或用纱布
垫、小毛巾蘸药液湿敷渗液糜烂处。用药7天为1疗程。
本方分别有清热凉血、除湿止痒;清肝利湿止痒;健脾燥湿止
痒;平肝熄风、除湿止痒;养血熄风、除湿止痒;清利湿热、化瘀通络
·30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的功效。分别适用于血热湿盛型,肝胆湿热型,脾虚湿蕴型,肝风
湿热型,血燥夹湿型,湿瘀互结型。经治疗85例,结果痊愈67例,
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
20牛黄上清丸
黄连、桔梗、川芎、赤芍、荆芥穗各24g,生石膏、大黄各120g,
黄芩、当归、栀子、连翘各75g,薄荷45g,莲子心、菊花各60g,白芷
40g,黄柏、甘草、冰片各15g,朱砂、雄黄各18g,牛黄3g。上方药
按常规制成水泛丸,如绿豆大小,每服6g,每日2次。
本方有清热泻火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鼻部湿疹有良效。
21除湿丸
威灵仙、猪苓、栀子、黄芩、黄连、连翘、当归尾、泽泻、粉丹皮各
30g,紫草、茜草根、赤茯苓皮各45g,白鲜皮、干生地各60g。上药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本方有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湿疹有良效。
22二妙散
黄柏、苍术各等份。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亦可研细
末外用,冷开水或生油调搽患处。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有清热燥湿之功。适用于湿热下注所
致的皮肤湿疹。
23消风散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
子、石膏、木通、甘草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疏风清热祛湿之功。适用于湿疹属
于风热者。
24平胃散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
汁分次温服。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07·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健脾化湿之功。适用于湿
疹。
(二)外治法
1苦蛇矾椒液
苦参、蛇床子、白矾各30g,川椒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蘸
洗患处。
本方有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104例,结果:
3剂痊愈者38例,5~8剂痊愈者58例;好转8例。
2嫩树皮洗剂
桃树嫩皮、花椒树嫩皮各100g,苦楝树嫩皮90g,白鲜皮、苦
参、葛根各60g。上药水煎取汁,加入硫黄3g,明矾30g外洗患处。
每日1次,5日1剂,10天为1疗程。
本方有燥湿止痒杀虫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34例,用
药6~10天后,痊愈33例,好转1例。
3土苓五倍液
土茯苓、薏苡仁、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苦参、五倍子、白矾各
30g。急性湿疹,疹色潮红,热盛者加生地榆30g;亚急性、慢性湿
疹皮损肥厚者加皂角、三棱各30g。上药水煎泡洗患处30分钟,
每日1~2次,3日1剂。
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67
例,结果痊愈53例,显效14例。
4鱼腥草洗剂
鲜鱼腥草100g,苦参25g,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各20g,川
椒、苍术各15g,黄柏、龙胆草各12g,白矾、食盐各6g,硫黄10g。
上药加水2000ml,文火煎至1500ml,先熏后洗,每日2~3次。
本方有燥湿止痒,清热排脓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