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那种开裆裤式的“无私”人格。

  在比较“现代化”的国外华人社会中,情形自然没有像“文革”以后的中国

大陆那般糟糕,然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仍然相当完整地在发挥作用。例

如,只要“有一口饭吃”,即使没有基本的民主权利,甚至受外国人统治,都无

所谓——这是“口腔化”的人格之表现。至于“肛门化”的倾向,则表现为只搞

“自己人”这个圈子的各“圈”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对待自己“圈”外的世界,

与对待压在顶上的政府一般,都是一副不理会的态度。因此,就导致了对政治的

冷感,以及社会行动的相对不发达。的确,中国式的社会只可能是“一盘散沙”

的状态,很少能够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行动,为自己争取民主权利,或者为自己的

民族争取“人格平等”。事实上,像香港这样的社会,基本上仍然如是。虽然,

在60年代以后,不排队以及对陌生人粗暴的习惯已经少见,但是,随地丢垃圾,

晾衣服将水滴在路人头上,将汽水瓶从楼上丢在别人头上,仍时有所见——像这

样的社会,内在凝聚性自然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至于东南亚的中国人,也是只

要“有一口饭吃”,就从不过问当地的政治,自己人内部也仍然要照籍贯搞更小

的“自己人”圈子,因此仍然是一盘散沙的状态,结果待排华运动一旦发动起来

,就被逐个地收拾。然而,在搞“个人主义”的美国,在越战期间,却出现一百

万人在首都游行反对本国政府侵略越南的情形——这个现象是认为西方人“自私

”的中国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

  的确,中国式的“社会”是一个无力作自我组织而必须由国家去组织之物。

对“身体化”存在的中国人来说,哀确实莫大于“心”死。的确,中国人的团结

振作.似乎总少不了“心”的因素。因此,在国难时期,在国势上升时期,中国

人似乎又总会暂时地超越“身体化”的存在,而出现“万众一心”的局面。然而

,中国人的这种“人心”表现,顶多导致“爱国主义”与“统一运动”,而不能

导致“个人”权利的确立。

中国人的人情味 



   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至于中国人的“人

情味”也是用同样原理产生的,亦即是使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

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是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

何一“人”。

  


 2005…5…22 21:53:37           

  yuweiyuwei     
  
  
  头衔:管理科学与工程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35
  积分:313
  注册:2005…4…11
              第 3 楼  




这种二人对应关系就是心意的感通。唯有这种“感通”才能克服分离人与我之界

限,造成一个包容人与我的感情磁力场。因此,中国人的“个体”并没有清晰明

朗的“自我”疆界。 事实上,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态度中,中国人就不喜欢过分地

划清人与我的权利界限——这样做是会被认为“很难看”的。因此,如果双方一

起出去吃饭,就会由衷地或仪式性地争着付款结账;如果双方一起乘车,就会由

一方先付全部的车资,下一次再由对方替两人付出车资;如果一方托了另一方代

购东西,想清还时,另一方也必须仪式性地表示:“算了!”
  的确,中国人不喜欢在自己与亲属、朋友之间划分清楚的界线(与不认识的

人,又当别论——详前)。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只是“很难看”,而且是“小气

”、“自私”、“个人主义”,简言之,就是“不会做人”。
相形之下,西方新教国家——尤其是美国——人士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比较淡薄

得多。家属成员在下一代成长以后,或各自独立之后,叶以多年不见面。如果他

们之间感情特别好,则又当别论,但是这是由个人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于一种

未生下来之前已被固定了的承担义务。换而言之,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与出身的

家庭不再发生任何关系,而凭本身的喜恶去重组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过,文化中

既然缺乏强制性的感情设计,“人情味”就不可避免地淡薄得多。

  笔者在居美多年以后发现:有些美国人即使在自己选择的朋友之间,也是将

界线划得清清楚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方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在人情开始的时候先搞得清清楚楚,以免在不知不觉间会做出令对

方不愉快之事,干扰对方的神经。因此,他们交友的方式是“大小人后君子”,

其友情也多半维持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状态。

  反观中国人的交友方式,则是尽量替对方的需要着想(姑勿论是真心的抑或

为了是“做人”)。既然双方都不喜斤斤计较,因此彼此多吃一点亏也无所谓。

但是,偶尔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因为人我界线不清楚,有时会踩在别人的脚趾

上而浑然不觉,对方开始时也会隐忍不发,口头上甚至还说无所谓,结果日久积

怨,反而“以君子始而小人终”。

  这种情形,充分反映出:在中国文化中,个人没有,也不希望有牢固的自我

疆界。他们宁愿让人与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依赖。因此,中国人有“在家靠父

母,出门靠朋友”的倾向。这与西方加尔文教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刚好

相反的。后者强调的毋宁是“上帝只能帮助自助的人”。

  这当然并不意味美国人是完全不肯帮助别人的,只是比去中国人来罕见得多

,而且,他们对别人的帮助,必须由施恩惠者自己作主,而不是一种身不由己的

、反射性的、不经疑问的、外加的承担义务。而且,这种偶一为之的施恩,往往

是作为自己对入有好感的一种表示,而不是替别人代劳。因为,一来,他们很忙 

别人利用.认为别人过分地依赖自己就是一种“剥削”;二来,自己过分地去照

顾别人.也会被认为是对别人自主能力的一种侮辱,而且有用“人情债”去控制

别人的嫌疑。因此,他们一般为人的原则是尽量少管他人的事务,在自己这一方

则尽量做到以依靠自己为三,非到万不得已不去求人,甚至还以开口向人求助为

耻。实在必须去打扰别人时,他们往往会这样问:“我能向你要求一个小恩惠吗

?”(Can I ask you a small favor?)或者:“你能腾出几分钟吗?” (Can 

you spare a few minutes?)并且在事后总是要道谢。

  如果中国人这样去要求自己的熟人,就会被认为是“见外”。的确,当笔者

在大陆时,受熟人帮助后加以道谢,就受到“见外”的责备。他们认为:这样才

是“做人”最起码的道理。因此,国内确实具有一种海外所没有的温情脉脉的气

氛。

  然而,这种“做人”的方式,在其他文化中就不一定吃得开。有些中国人到

了美国,以为主动地替别人办事,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以及多交朋友。然而

,过分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作风,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怀疑,认为这样不

近人情的行为一定背后藏有动机,例如用“人情债”来将自己绑住之类。因此,

为了避免失去对自身行动的决策权,一般美国人多半会躲避这样的“好意”。偶

尔,在某些情形中,也会出现接受了“好意”而没有“礼尚往来”的例子。

  中国人的这种人情味.在国内比在海外的华人中还要显著。大陆实行的“社

会主义”,正是躲避了冷冰冰的现代法权关系,尽量保持传统人情味的制度。

  的确,大陆人士熟人间古道热肠、急人之难的倾向,有过于港台的中国人。

不少大陆的人仍然保持“鉴貌辨色”的古风。例如,有时候我只是闲谈中说起自

己需要的东西,是漫不经意地提到的,事后就忘记了,但是在下次见面时对方却

竟然已替我办妥。的确,中国人对陌生人虽然很粗暴,但是在需要“做人”的时

刻却是“仁至义尽”的。有些时候,我拿了介绍信去另一个城市办事川文介绍信

的人即使帮不上忙,也在大热天跑老远路来到宾馆中找我,而不要我本人出动。

此外。还有这样的情形,只见过一次面的人,连名字也记不起.但是在公共汽车

上碰到时却抢着替我购票。我在大陆时.偶尔也会与同一幢留学生楼内住的美国

友人外出,有一次在上车后我立不稳,一时找不出钱买票,他却自顾自地只为自

己买了一张票。因此.两者的态度形成很鲜明的对照。

将成人当儿童 



     一位法国的教育家认为:中国人将儿童当作成人,却将成人当作儿童。确

实,在传统教育下,当儿童还是很小的时候,就要他们读圣贤之书。这些书,当

然只有到了成年才能理解的,因此就要求儿童先去死背下来再说。然而,当一个

人长大了以后,却又将他(她)当作是一个“不道德的主体”地处处去看管着他

(她),连婚姻也没有选择的自由,因此基本上仍然将他(她)当作是不能自主

的儿童。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颠倒错乱的做法,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当儿童

的心灵还很脆嫩的时候,就给其灌输“阶级仇恨在心里长了根”或者是盲目拥护

一类东西。而当一个人长大了以后,又从多方面的安排,强烈地暗示他(她)是

一个没有独立判断力的人,基本上将其当作是一个“性”还没有萌芽的儿童,因

此连谈恋爱也诸多阻难。此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