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条里的养生经-连载-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灸治穴位:

    大椎,风池,合谷,膻中

    灸法操作:

    1. 取俯伏坐位;

    2. 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大椎、风池、合谷三穴行温和灸,每一个穴位约5分钟;

    3. 然后取仰卧位,暴露胸部膻中穴;

    4. 以上等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为2cm,高为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置于膻中穴上点燃,待艾炷燃及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每次灸3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5. 每日灸治1次,直到痊愈。

    灸法大义:

    治疗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祛散风寒邪气。

    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的功效,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督脉主一身之

    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可疏散风邪;手阳明之合谷穴以祛邪

    解表、清利头面,膻中穴借附子、艾叶之力益气温阳固本。

    保健常识:

    1.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

    2. 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要灸了。

有病自己灸 慢性咽炎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一般声痰并见,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寒冷季节和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哮喘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

    祖国医学认为,肺和肾共同参与人的呼吸活动,“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咳喘的发生主要与肺肾相关。

    灸治穴位:

    天突,肺俞,列缺,关元。

    灸法操作:

    1. 先取俯卧位,灸肺俞,再取仰卧位灸天突、关元、列缺;

    2. 用艾绒做成底面直径1cm,高1。5~2cm的圆锥状艾炷,在肺俞、天突、关元穴行隔姜灸,每穴灸治5壮;

    3. 在列缺穴用艾条行雀啄灸,每次大约10分钟;

    4.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灸法大义:

    肺俞为肺气输注之处,能调畅肺气,具有清利、化痰、定喘、止咳的作用。手太阴经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天突为气道之关口,为一切咳喘之效穴。灸关元,培根固本。

    保健常识:

    1. 饮食有节,忌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

    2. 避风寒,加强锻炼,保证休息。

    3. 预防咳喘可坚持“三伏灸”和“三九灸”。

有病自己灸 冠心病(心悸、心绞痛)

    慢性咽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反应,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

    灸治穴位:

    涌泉。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足心涌泉穴;

    2. 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灸治30分钟;

    3.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至症状消失为止。

    灸法大义: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为人体的最下部,取其上病下治、引导上越之火循经下行之意。悬灸涌泉穴,热力与肾火同气相求,使上越的肾火向下,退回命门,发挥其原有的温煦作用……艾灸有温阳之效,作用于涌泉穴则有补肾助阳和引火归原两个功效。

    保健常识:

    1. 忌烟、酒以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 避免咽喉过度疲劳。

有病自己灸 消化不良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即心脏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多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典型的心绞痛为突然发作的胸骨下部后方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臂、左上肢前内侧及无名指和小指(沿心包经和心经)。疼痛一般持续5~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伴有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汗和恐惧感。多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因素诱发。

    心悸、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为实;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为虚,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灸治穴位:

    膻中,内关,至阳。

    灸法操作:

    1.取卧位,暴露操作部位;

    2.用1g艾绒做成底部直径为20mm的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直接无疤痕灸,至患者感觉灼热而不能忍受时更换新的艾炷。每穴灸5壮,约30min。

    3.照此操作,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2个疗程。

    灸法大义:

    内病外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膻中穴既是八会穴,又是心包的募穴,具有理气活血,宽胸利膈的功效,艾灸膻中穴能调养气血,温补心脉,解阴乘阳位之疾;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治心胸疾病,艾灸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督脉属阳,统领一身之阳气,有补阳、温阳、通阳之功,灸督脉之至阳,振奋心阳,散寒化浊,温通血脉。三穴合用,由外及内,标本兼治。

    保健常识:

    1.防治结合,正确用药。

    2.避风寒、劳累、情绪激动。

    3.适当锻炼,艾灸持之以恒。

有病自己灸 胃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脘腹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困倦乏力,形体瘦弱,饮食无味或食积不下,胃肠动力学障碍是消化不良基本发病机制。

    灸治穴位:

    中脘,神阙。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在中脘和神厥穴各切厚约2分许的生姜1片,在中心处回针穿刺数孔,上置大艾炷点燃,直到局部皮肤潮红,胃脘部无胀闷感为度;

    3. 每日一次。

    灸法大义:

    中脘为胃的募穴,灸中脘和神厥可以增强胃肠蠕动,胃肠活动加强,平滑肌张力增加,胃腔内刺激增加;使胃动素释放增加。胃动素有调节胃动力、促进胃排空肠道蠕动等作用。

    保健常识:

    1. 明确原发病,排除如肿瘤,溃疡等易造成消化不良表现的原发病。

    2. 合理、科学膳食。

    3. 保持乐观开朗心态。

有病自己灸 慢性腹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反复性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胃痛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灸治穴位:

    中脘,足三里,内关。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点燃的艾条在穴位上进行温和灸,每穴5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

    3. 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至缓解为止。

    灸法大义:

    急则治其标,治疗胃脘痛止痛是关键。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保健常识:

    1.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

    2. 注意鉴别腹部外科疾病,如溃疡出血,穿孔,胆石症等。

有病自己灸 腹泻

    腹痛一般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

    言,可见于多种脏腑疾患。慢性腹痛临床多见于肠激惹综合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消化道溃疡,胆石症等疾病。

    灸治穴位:

    阿是穴,中脘,关元,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

    2. 用艾条温和灸,距离皮肤1~2cm,每次2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3. 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

    灸法大义:

    以局部取穴施灸为主,远端取穴为辅。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有补精、益血、扶正之功,为强壮要穴;足三里既是主治腹部疾病的要穴,又是强壮穴;中脘位于腹部中部,统率中州,为腑会;止痛必用阿是穴,诸穴配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能够治愈多年顽固性腹痛。

    保健常识:

    1. 慢性腹痛不要忽视,应排除危险因素导致的腹痛。

    2.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病自己灸 便秘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临床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尤其是小儿由于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出现小儿腹泻,影响小儿的发育。

    祖国医学认为泄泻有五,乃脾虚、肾虚、湿寒、湿热、食积也。

    灸治穴位:

    神阙(肚脐),天枢,足三里。

    灸法操作:

    1. 取仰卧位,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细白盐适量,可炒至

    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用大艾壮5壮灸肚脐,大约20分钟;

    2. 用艾条温和灸天枢和足三里,每穴大约10分钟,至皮肤出

    现红晕发热。

    3. 急性腹泻可每日2次,慢性腹泻每日1次,一般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