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枭-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是。”何伯嘿嘿的笑,“不过,他跟老头子的确有着较深的渊源。还记得我跟你们说过的,有位故人请我代为传授全套的杨家枪法么?没错,老夫遍寻天下二十多年,终于在十年前让我在杨家的后人当中,找到了这样一位百年难遇的习武奇才——于是我就将杨家枪法传授给他了!其实在我传授枪法给他之前,他年纪轻轻天纵英才,一身功夫已是强得惊人。加之学了杨家枪法……啧啧,十年苦练下来,估计老头子现在,也未必是他对手喽!”
楚天涯与萧玲珑都不由得惊讶起来,“连你也不是他对手?”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毕竟是老了,而且残了一条腿。”何伯嘿嘿的笑,但又啧啧的摇了摇头,“可惜啊!七星山为何不将他留住,却让他走了?”
“百行孝为先,大哥二哥他们,也是没办法了。”萧玲珑说道,“当时杨大哥的母亲托人捎信来寻子,说病体沉重催他归家事母。杨大哥当下心急如焚,马上就下山回了吉州老家,至今未归。”
“只怕有诈哦!”何伯撇着嘴直摇头,“江南淮河一带,有草贼曹成聚啸一方,劫掠州县声势浩大。杨再兴的老家吉州地处江南,正是曹成的势力范围。那厮聚啸一方正是缺少杨再兴这样的生猛战将。很有可能便是以他母亲为饵,将他骗回老家,再威逼利诱,将他招至麾下。”
“杨再兴?!”楚天涯大吃了一惊,“何伯你是说——武曲名叫杨再兴?”
“是啊!”何伯纳闷的眨了眨眼睛,“莫非少爷认识他?”
“不认识……”楚天涯略微一笑掩饰了过去,心中却是激动不已:想不到名不见经传的七星山里,却有个杨再兴这样的盖世虎将……只可惜如今他已不在山中。如果遵循历史的进展,他倒是极有可能如同何伯所说,投入曹成的麾下做一名将军,在江淮一带聚啸割据。
“其实最初我大哥和二哥,也曾想到了这一层。但杨六哥是个大孝子,听说家母病重便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思母心切急于归返,我们也只好让他走了。”萧玲珑也叹息了一声,说道,“这一走,再相见却不知是何时。若是杨六哥在,以他的无敌神勇,对抗金兵都能多一层胜算!”
“人各有命,不能强求啊!”何伯无所谓的呵呵直笑,说道,“对抗金兵,多一个杨再兴少一个杨再兴,其实无关大局,却唯独不能缺了我家少爷。”
“何伯你还真是抬举我。”楚天涯不由得笑了
三人正聊着,院门被人拍响,听得王荀在外面高声叫道,“楚兄弟,快开门!”
“王荀来了,兴许有重要的事情。”楚天涯便上前亲自开门。
打开门一看,王荀全副披挂的站在门后,院外罗列了一队皂衣捕快和全副武装的甲兵。
“王大哥,有事?”楚天涯问道。
“咦,你怎么还作这副打扮?”王荀上下打量了楚天涯一眼,见他穿着一身棉袍平服,便道,“父亲已经下令,命我率领厢军民夫加紧修筑城防,让你带人负责城内戍卫与治安。这里有一百名州府衙门的衙役捕快,和我挑选来的两百名胜捷步军,全都交由你统领。”
“哦,我知道了。”楚天涯看了门外的这三百名捕快与军士们一眼,将王荀拉到院内,低语道,“张知府准备何时张榜出文,遍告全府上下防御女真南侵?”
“有点棘手。”王荀紧皱眉头,说道,“未见金兵一兵一卒就先要迁走百姓、坚壁清野,张知府多有犹豫。毕竟这样的事情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万一金兵没来,那便是劳民伤财、妄启边衅的杀头死罪;再者,我等若是动作太大惊动了女真人,他们临时改变作战计划,让我们的一切准备全部落空,那张知府也是吃罪不起。”
“关键时候,容易坏事的便是这等瞻前顾后、贪生怕死的文官!”楚天涯不禁有点气恼,“女真南下,已是历史必然,任何细节都改变不了这个定势!如今时间已是万分紧急,知府张孝纯还在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拖延时间,一但金兵打来我们却还准备不周,便要增添无数的伤亡与损失——他是在担心自己的顶上乌纱,却要我们这些人和太原百姓赔他赌命!此等昏官,留之何用?!”
王荀咧着牙直吸凉气,心说我这兄弟连童贯、刘延庆都痛痛快快的收拾了,哪里会怕再多杀个张孝纯?
于是他忙道:“兄弟你别着急上火,其实张孝纯还算是个不错的勤政爱民之官。他之所以犹豫,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顶上乌纱,还有担心百姓们就此流离失所、丧却了家园与生计。”
“那也好过被金人屠杀、抢光财产与粮食,从此家破人亡!”楚天涯双眉一拧,“待我去见一见那个张孝纯!”
“咦,你别急!”王荀急了,生怕楚天涯干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连忙将他一把拉住,说道,“家父正在与张知府交涉磋商,这不,张知府已经答应预先拨派人手给你,让你负责城中的治安、并从富户那里开始征集粮食了?此事还得一步步的来,若是操之过急,造成民众恐慌、全府上下的军民百姓一同逃亡成了流民,那也会坏事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似张孝纯与令尊大人这般商量来、商量去,没等他们商量出一个结果,已是大难临头!”楚天涯脸色一沉双眉紧拧,“我便听你一劝,暂时按撩一回。但,如若明日仍没见到衙门张榜出文坚壁清野……我便另有主张了!”
“好吧,好!其实我和你一样也是在着急上火,那就以明日为限。”王荀总算略略放心,“话说回来,毕竟张孝纯没有直接参与此事,对眼前的局势也不甚明了,是要给他一点时间来接受现实。其实我父亲也在着急,巴不得今天就开始迁徙百姓、坚壁清野。但是那些当官的……文人,毕竟是文人嘛!温吞犹豫、优柔寡断,不似我等武夫这般干脆果决。但是理政安民这样的事情,他们却是拿手,又缺他们不得。所以,还是有点耐心吧!”
楚天涯点了点头沉默不语,抬眼看了一看天边密布的彤云,心说,我有没有耐心这不重要,就怕时局瞬息万变,战机稍闪即逝。在这最后的节骨眼上,顺者昌逆者亡,张孝纯最好是识相一点,别心存幻想或是图怀二志,习惯性的使出大宋官场上常见的手段——用百姓们的生死存亡,为他的一己之私来买单
否则,他就是下一个童贯!




第84章 人为财死
其实,强迁百姓、坚壁清野有多大难度,楚天涯想想也能知道。那些务农、经商的平民百姓们,祖辈几代人辛苦经营攒下来的家业和田园,说舍弃就要舍弃,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大宋开国百年呈平日久,天下多半是安居乐业,不知战争之可怕。
楚天涯也从来没有亲历过战争,但他从后世的各类史籍上,了解到了这场战争的可怕。靖康之变,金国从燕京、云中双管齐下,东路军横扫河北渡过黄河,一路烧杀抢虐杀人无数;西路军南下直取太原,第一次没有打下城池,太原凭借一仞孤城坚守了两百多天,城中早已断食绝粮树皮都刨尽,最后只能易子相食、杀人吃肉,惨烈无比;直到金兵第二次南侵大宋官军无力救援,太原才宣告破城,此后满城老幼一人不留,被金兵屠城!
此外,打下东京后,金国掳掠了大宋的徽、钦二帝一同北返,东京开封府被洗劫一空,附近城镇乡村百里无人烟。与二帝一同北掳的,还有数千皇族宗室与官宦仕绅,以及不下于十万众的平民百姓。
这是一场比流放还要残酷的北行之旅。金兵所到之处,无不杀光、抢光,女子尽数抓到军中为妓。中途有无数人死于非命,其中不乏皇族官员,其中以女子居多——死因很简单,被金人施暴凌虐而死!
可以说,靖康伊始,中原大地就开始了一段难以回首的血泪悲惨历史。
楚天涯至今仍是清楚的记得,很早以前看过的一段史料统计:在宣和三年左右(即距今几年前),大宋的经济发展到达巅峰,人口也数中国封建王朝史上之最,多达九千三百四十七万人;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到了元朝初年的至元十一年,中原人口仅剩八百八十七万人——人口损失将近91%!
100个人当中,将有91个人死于战争——就从靖康之耻开始!
再回眼看看如今的太原城中,仍是这般歌舞升平的靡靡景象,知府张孝纯与都统王禀等人,还在为强行迁民与坚壁清野一事犹豫不决,楚天涯的心中就无名火起——和91%的人口被屠杀相比,几个村庄的百姓暂时放弃农田家园来逃难,算个屁事?一群死尸,又守得住田产家园吗?!
这些话,楚天涯没有跟王荀说。但王荀明显从楚天涯的眼神与表情中,读出了喷薄欲出的杀气与怒火,因此一个劲的劝他稍安勿躁。
“王大哥,这些事情我心中自有轻重,你不必多说了。”楚天涯便准备将他打发走,“你还是赶紧带人去修筑城防吧。记得要将护城河挖得深一些、宽一些。”
“我知道了。”王荀略略的吁了一口气,又道,“对了,往后你连日都要巡视城中,我从父亲的马厩里给你弄来一匹马,以代脚力——牵进来!”
两名胜捷军小卒牵进来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王荀道:“这是家父从征河北时,从燕京一带弄来的好马,虽然不是什么绝世神驹,也并非是中原的矮脚马可以相提并论了。”
楚天涯接过缰绳拍了拍那匹大马的面颊,感激的道:“多谢王大哥了!……一事不烦二主,不如你再帮我个忙吧!”
“兄弟有事尽管说!”王荀爽朗的道。
楚天涯笑了一笑,便告诉他说,自己的铠甲已经送给了孟德,因此现在没了披挂。
“哈哈!小事一桩啊!”王荀大笑道,“我好歹也是个先锋官,现在胜捷军里又是我父亲主事了——且取笔墨来,我写个条|子,你便去军中武库领取甲械。要什么都只管自己拿取,不必客气!”
“多谢!”
少时王荀便写下了条|子,言语上留了很大的余地,只说让楚天涯“奉军命前往武库调取军巡铺所需武器甲械,一应予以足备”。
军巡铺,即是大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