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4-证治准绳·杂病-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腹当有形也。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木香散、广脏煮散。 
x【 疝】x睾囊肿大,如升如斗是也。丹溪云∶下部 气不痛之方,细思非痛断房事与浓味不可, 
用药唯促其寿。若苍术、神曲、白芷、山楂、川芎、枳实、半夏皆要药。人视其药皆鄙贱之物,已启 
慢心,又不能断欲以爱护其根本,非惟无益,而反被其害者多矣。且其药宜随时月寒热,更按君臣佐 
使加减。大抵 疝属湿多。苍术、神曲、白芷、(散水)山楂、川芎、枳实、半夏、南星。有热加山 
栀一两。坚硬加朴硝半两。秋冬加吴茱萸二钱半,神曲糊丸。又方,南星、山楂、苍术各二两,白芷、 
半夏、枳实、神曲各一两,海藻、昆布各半两,玄明粉、吴茱萸各二钱,为末,酒糊丸。又方,治木 
肾不痛,南星、半夏、黄柏(酒洗)、苍术(盐炒)、枳实、山楂、白芷、神曲(炒)、滑石(炒)、 
茱萸、昆布,酒糊丸。空心盐汤下。治 胀,用香附子不拘多少为末, 
每用酒一盏,海藻一钱,煎至半盏,先捞海藻细嚼,用所煎酒调末二钱服。楮叶雄者,晒干为末,酒 
糊丸。空心盐酒下。(无实者为雄)。洁古海蛤丸。 气痛者易治,荔核散、三层茴香丸、宣胞丸、 
地黄膏子丸、安息香丸、念珠丸,随宜选用。阴囊肿胀,大小便不通,宜三白散。偏坠初生,用穿山 
甲、茴香二味为末,酒调下,干物压之。外用牡蛎( )、良姜各等分,为细末,津唾调敷大者一边, 
须臾,如火热痛即安。丹溪治一人,因饮酒后饮水与水果,偏肾大,时作蛙声,或作痛。炒枳实一两, 
茴香盐炒,栀子炒,各三钱,研、煎,下保和丸。一人膀胱气下坠如蛙声,臭橘子核炒十枚,桃仁二 
十枚,萝卜自然汁研,下保和丸。一人左肾核肿痛,此饮食中湿坠下成热。以橘核五枚,桃仁七枚, 
细研,顺流水一盏,煎沸热,下保和丸。木肾,以枇杷叶、野紫苏叶、苍耳叶、水晶葡萄叶,浓煎汤 
熏洗。雄黄一两研,矾二两,生甘草半两,水五升煎洗。荆芥穗一两,朴硝二两,为粗末,萝卜、葱 
同煎汤淋洗。大黄末,醋和涂之,干即易。马鞭草捣涂。蔓菁根捣敷。经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 
丈夫 疝,妇人小腹痛。又云∶阳明之胜,外发 疝,是燥邪攻肝气虚而然,治法当补肝泻燥金也。 
又云∶厥阴所谓 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 疝少腹肿也。所 
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 
曰癃疝也。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 ,其传为 疝。东垣曰∶阴阳别论云,三 
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 ,其传为索泽,又传为 疝。夫热在外寒在内则累垂,此 
九夏之气也。寒在外热在内则卵缩,此三冬之气也。足太阳膀胱之脉,逆上迎手太阳小肠之脉,下行 
至足厥阴,肝之脉不得伸,其任脉并厥阴之脉,逆则如巨川之水,致阳气下坠,是风寒湿热下出囊中, 
致两睾肿大,谓之曰疝,太甚则为 。足厥阴之脉与太阳膀胱寒水之脉,同至前阴之末。伤寒家说, 
足厥阴肝经为病,烦满囊缩,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以泻大热。《灵枢经》云∶足厥阴肝经,筋中为寒 
则筋挛,卵缩为大寒。前说囊缩为大热,此说为大寒,此说囊缩垂睾下引 疝、香港脚为大寒,风湿盛 
下垂为寒,与上二说不同何也?曰∶以平康不病患论之,夏暑大热,囊卵累垂,冬天大寒,急缩收上, 
与前三说又不同何也?是相乖耶,不相乖耶。答曰∶伤寒家囊卵缩,大热在内,宜承气汤急下之,与 
经筋说囊卵缩,大寒在外,亦是热在内,与伤寒家同。故再引平康人以证之,冬 
天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人亦应之,故寒在外则皮急,皮急则囊缩。夏月阴气在内,阳气在外,人亦 
应之,故热在外则皮缓,皮缓则囊垂,此 疝之象也。三说虽殊,其理一也。用药者宜详审之。以上 
三论,各有所主,兼此考订,则脉证阴阳寒热虚实之辨判然矣。《内经》刺灸 疝有四法∶其一铍石 
取睾囊中水液。经云∶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 
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流于睾,血道不通,日久不休,俯仰不 
便,趋翔不能。此病荥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命曰去爪。其法今世人 
亦多能之。睾丸囊大如斗者,中脏秽液必有数升,信知此出古法也。其二取肝。经云∶足厥阴之脉, 
是动则病,丈夫 疝,妇人小腹肿是也。是于足厥阴肝经,视盛、虚、热、寒、陷下,而施补、泻、 
留、疾与灸也。其三取肝之络。经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 
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取之所别是也。是于内踝上五寸,贴胫骨后近肉 
处,蠡沟取之也。其四取足阳明筋。经云∶足阳明之筋,聚于阴器,上腹。其病转筋,髀前肿, 疝, 
腹筋急。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是也。是于转筋痛处用火针刺之也。 
x【狐疝】x卧则入腹,立则出腹,偏入囊中者是也。仲景方,阴狐疝气有大小,时时上下者,蜘蛛 
散主之。《内经》刺灸狐疝,但取足厥阴一经。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所生病者,狐疝是也。随其经 
盛、虚、寒、热、陷下取之也。耳后陷者肾下,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俯仰,为狐疝。 
通治不问何证,皆可用生料五积散,每服一两,入盐炒吴茱萸、茴香各一钱,生姜三片,葱白五 
寸煎,空心热服。服药未效,大痛攻刺不已,阴缩,手足厥冷,宜香附子,仍炒盐乘热,用绢裹熨脐 
下。若大小腑不甚通者,五苓散加桂,下青木香丸。初发或头疼身热,或憎寒壮热,并宜参苏饮加木 
香。有逆上攻,心下不觉痛,而见心疼者,宜以生韭捣取自然汁,和五苓散为丸,茴香汤下。有肾气 
才动,心气亦发,上下俱疼者,宜异功散吞茱萸内消丸。或且专治下,下痛定则上痛定矣。神 
方治疝气上冲,如有物筑塞心胸欲死,手足冷者,二三服除根。硫黄火中熔化,即投水中去毒,研细, 
荔核切片炒黄,陈皮各等分,上为末,饭丸桐子大。每服十四五丸,温酒下,其疼立止。患人自觉疼 
甚,不能支持,止与六丸,不可多也。食积与瘀血作痛者,导积行血则愈。(于伤食、蓄血二门求之。) 
x【诊】x寸口弦紧为寒疝,弦则卫气不行,气不行则恶寒,紧则不欲食。寸口迟缓,迟为寒,缓 
为气,气寒相搏,转绞而痛。沉紧豁大为虚。弦急搏皆疝,视在何部而知其脏,心脉微滑为心疝,肝 
脉滑为 疝,肾脉滑为癃 ,大急沉为肾疝,肝脉大急沉为肝疝,心脉搏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 
脾脉紧为脾疝。寸弦而紧,弦紧相搏为寒疝。趺阳虚迟为寒疝。肝脉滑甚为 疝,肾肝滑甚为癃 。 
(东垣曰∶夫滑脉关以上见者为大热,盖阳与阳并也,故大热。滑脉尺部见为大寒,生 疝。滑脉者, 
命门包络之名也,为丙,丙丁热火并于下,盖丙丁不胜壬癸,从寒水之化也,故生 疝。) 

第六册大小腑门
交肠
属性: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或因醉饱,或因大怒,遂致脏气乖乱,不循常道。 
法当宣吐以开提其气,使阑门清利,得司泌别之职则愈矣。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一钱, 
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加木香少许,再以煎药送下。丹溪治马希圣年五十余,性嗜酒,常痛 
饮不醉,糟粕出前窍,便溺出后窍,六脉皆沉涩。与四物汤加海金沙、木香、槟榔、木通、桃仁服而 
愈。此人酒多气肆,酒升而不降,阳极虚;酒湿积久生热,煎熬血干,阴亦大虚。阴阳偏虚,皆可补 
接。此人中年后阴阳俱虚时暂可活者,以其形实,酒中谷气尚在,三月后,其人必死,后果然。 

第六册大小腑门
肠鸣
属性:《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餐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 
少阴血者是也。二曰中气不足。经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五分,申脉穴也。 
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是也。四曰土 
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 
上冲胸,治以咸寒是 
也。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加益智仁五分,半夏五分,生姜、枣子和煎。丹溪云∶ 
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栀子。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娄全善云∶肠鸣多属 
脾胃虚。一男子肠鸣食少,脐下有块耕动,若得下气多乃已,已则复鸣。医用疏气药与服,半年不效。 
予用参、术为君,甘草、连、芩、枳、干姜为臣,一帖肠鸣止,食进。又每服吞浓朴红豆丸,其气耕 
亦平。经云∶脾胃虚则肠鸣腹满。又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此之谓也。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 
水者,按之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浆之声也。河间葶苈丸主之。 

第六册大小腑门
脱肛
属性:《难经》云∶虚实出焉,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肛门之脱,非虚而何哉。盖实则温,温则内气充 
而有所蓄;虚则寒,寒则内气馁而不能收。况大肠有浓薄,与肺为表里,肺脏蕴热则闭,虚则脱。本 
草有云∶补可以去弱,涩可以去脱。若脱甚者,既补之必兼涩之。设不涩于内,亦须涩于外,古方用 
五倍子末托而上之,一次未收,至五 
七次必收而不复脱矣。久利、妇人、小儿、老人有此疾者,产育及久痢用力过多,小儿气血未壮,老 
人气血已衰,故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