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4-证治准绳·杂病-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俱虚,胎压膀胱下口。用补药升起恐迟,反加急满。令稳婆以香油抹手,入产户托起其胎,溺出如 
注。却以参、 、升麻大剂服之。一法将孕妇倒竖起,胎自运,溺自出,胜手托远矣。 
x【产后小便不通】x旧方用陈皮去白为末,空心酒调二钱,外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 
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灸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按此 
唯气壅不得通者宜之,若气虚源涸与夫热结者,不 
可泥也。 

第六册大小腑门

属性:淋之为病,尝观《病源候论》谓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与胞, 
行于阴为溲便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小便出少气数,及 
分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冷淋。其石淋者,有如沙石。劳淋者,劳倦即发。血淋者,心主 
血,气通小肠,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胞中与溲俱下。膏淋者,肥液若脂膏,又名肉淋。 
气淋者,胞内气胀,小腹坚满,出少喜数,尿有余沥。冷淋者,冷气客于下焦,邪正交争,满于胞内, 
水道不宣,先寒战,然后便数成淋,可谓悉病情矣。考之《内经》,则淋病之因,又不止此。大纲有 
二,曰湿、曰热。谓太阴作初气,病中热胀,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少阳作二气,风火 
郁于上而热,其病淋。盖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皆相通移,是故足太阳主表,上行则统诸阳之气,下行 
则入膀胱。又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消化水谷。或在表在上在中,凡有热则水液皆热,转 
输下之,然后膀胱得之而热矣。且小肠是心之腑,主热者也。其水必自小肠渗入膀胱,胞中诸热应于 
心者,其小肠必热,胞受其热,经 胞移热于膀胱者,则癃溺血是也。由此而言,初起之热邪不一, 
其因皆得传于膀胱而成淋。若不先治其所起之本,止从末流胞中之热施治,未为善也。予尝思之,淋 
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不独此也,更有人服金石药者,入房太甚,败精流入 
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丹溪尝治一小儿,在胎受久服金石药之余毒,病淋一十五年, 
以紫雪治愈。凡治病不求其本可乎。小便涩痛,常急欲溺,及去点滴,茎中痛不可忍者,此五淋病。 
生料五苓散加阿胶,或车前子末,或五苓散、益元散等分和服,并可吞火腑丹,佐以导赤散、石苇散。 
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仍研麦门冬草、连根 
车前草、白龙草各自然汁,和蜜水调下。气淋,气壅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疼痛,瞿麦汤、石苇 
散、榆枝汤、木香流气饮。气虚淋,八物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 
通、山栀。血受伤者,补血行血自愈,勿作 
淋治。死血作淋,牛膝膏妙。但虚人能损胃,不宜食。《千金》云∶用牛膝以酒煮服,治小便淋痛。 
《肘后方》用牛膝根茎叶,亦以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治妇人血结坚痛如神。盖牛膝 
治淋之圣药也。但虚人当用补剂监制之耳。血淋,用侧柏叶、生藕节、车前草等分捣汁,调益元散、 
立效散、瞿麦散、小蓟饮子、柿蒂散、当归汤、羚羊角饮、鸡苏饮子、金黄散、发灰散。戴氏云∶血 
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虚冷 
血色瘀者,并宜汉椒根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候冷进。按∶血多有热极兼水化而黑凝者,未可便 
以为冷也。膏淋,鹿角霜丸、沉香散、沉香丸、磁石丸、海金砂散、菟丝丸。戴云∶有似淋非淋,小 
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大菟丝子丸、 
鹿茸丸之类。按∶此即膏淋也。沙石淋,乃是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 
理宜清彻积热,使水道通则沙石出而可愈。宜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石燕丸、独圣散。石首鱼脑骨十 
个,火 ,滑石二钱,琥珀三分,俱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煎木通汤调下。鳖甲九肋者一个,酥炙 
令脆,为细末。每服一匙,酒煎服,当下沙石。 
雄鹊烧灰,淋取汁饮之,石即下。石淋,小便时沙石下流,塞其水道,痛不可忍,经及时日,水道不 
通,其气上攻,头痛面肿,重则四肢八节俱肿。其石大者如梅核,坚硬如有棱角,其石小者,唯碎石 
相结,通下即碎。宜服此取石方,用冬葵子、滑石、射干、知母,以上各一分,通草三分,为细末。 
每服二钱半,水一盏半,苦竹叶十片同煎,取一盏,去滓,食前热服。又大腑热头痛,若体气壮健, 
先进后方药两三盏,然后进取石方。用麻黄去节、羌活、射干、荆芥穗、紫菀、防风、知母、蔓荆子、 
牵牛各一分,半夏二铢,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九分,去滓,食后热服。石淋,导水用蝼蛄 
七枚,以盐一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劳淋,地黄丸、黄 汤、 
白芍药丸。冷淋,肉苁蓉丸、泽泻散、沉香散、槟榔散、生附散。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 
宜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有因服五苓散等药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乃刘河间 
则谓亦由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非真冷也。小便淋,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宜参苓琥珀汤。 
有小便艰涩如淋,不痛而痒者,虚证也。宜八味丸、生料鹿茸丸之类。若因思虑过度致淋,宜归脾汤、 
或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香散 
和五苓散。汗多而小便赤涩,暑月多有此证。盛暑所饮既多,小便反涩少而赤,缘上停为饮,外发为 
汗,津液不通,小肠涩闭,则水不运下。五苓散一名导逆,内有术、桂收汗,猪苓、泽泻、茯苓分水 
道,收其在外者使之内,又从而利导焉。发者敛之,壅者通之,义取于此。然有虚劳汗多而赤涩者, 
却是五内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故溺涩而赤,不宜过用通小便之剂竭其肾水,唯当温养润肺。 
十全大补汤、养荣汤之类,自足选用。汗者心液,心主血,血荣则心得所养,汗止津生,不待通而溺 
自清矣。诸失精血及患痈毒人,或有小便赤涩之证,此亦是枯竭不润之故,并宜前法。 
x【胞痹】x痹论云∶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 
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证小腹膀胱按之 
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巅,入络脑,下灌鼻窍,则为清涕也。肾 
着汤、茯苓丸、巴戟丸、肾沥汤。 
x【妊娠淋】x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妇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 
名曰子淋也。若颈项筋挛,语涩痰甚,用羚羊角散。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肝经湿热,用龙 
胆泻肝汤。若肝经虚热,用加味逍遥散。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 
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芎、归、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黄 
柏、知母、五味、麦门、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 
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黄芩清肺饮。若膀胱阴虚,阳无所生, 
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 
x【产后淋】x因热客于脬,虚则频数,热则涩痛,气虚兼热,血入胞中,则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也。 
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陈氏云∶ 
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瞿麦、蒲黄,最为产后要药。茅根汤,主治产后 
诸淋。 
x【诊】x肾脉滑实为癃 。痹脉滑甚为 癃。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 
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下焦气血干者死。鼻头色黄者,小便难。 
《素问》奇病论,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 
此有余也。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 
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第六册大小腑门
小便数
属性:运气小便数,皆属火。经云∶少阳之复,便数憎风是也。小便数,唯二脏有之。一属肺。经云∶ 
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是也。以刺言之,泻手太阴则愈。一 
属肝。经云∶足厥阴之疟,令人如癃状而小便不利。又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也。视 
虚实、补泻之则愈。数而少,茯苓琥珀汤利之。数而多,薯蓣、莲肉、益智仁之属收之。生薯蓣半斤, 
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铛中煮酒沸,下薯蓣,不得搅,待熟加盐、葱白,更添酒,空腹下二三盏妙。 
莲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两宿,猪肚一个,将酒浸莲肉入肚中多半为度,水煮熟,取出莲肉, 
切,焙干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汤下,名水芝丸。夜多小便,益 
智二十四个为末,盐五分,水一盏, 
煎八分,临卧温服。卫真汤并丸、桑螵蛸散。戴氏云∶小便多者,乃下元虚冷,肾不摄水,以致渗泄。 
宜菟丝子丸、八味丸、玄兔丹、生料鹿茸丸。有人每日从早至午前定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