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2-内外伤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补其血不足。朱砂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上件除朱砂外,四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 
津唾咽下,食后,或温水、凉水少许送下亦得。此近而奇偶,制之缓也。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
属性:《内经》曰∶胃为水谷之海。又云∶肠胃为市,无物不包,无物不入,寒热温凉皆有之。其为 
病也不一,故随时证于补中益气汤中,权立四时加 
减法于后。 
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 
自然汗出也。 
若更烦乱,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或一钱)。 
如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十个。 
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 本(五分),细辛(三分)。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三分)。 
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 本(以上 
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以上各三分)消其肿;人参(五分),黄 (七分), 
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甘草(以上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干咽干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如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个),麦门冬(去心五分)。 
如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麻黄(五分)。 
如秋凉亦加。 
如春月天温,只加佛耳草、款冬花(以上各五分)。 
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木香(以上各三分),陈皮(五分)。此三味为定法。 
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以上各五分)。 
如夏月,少加黄芩、黄连(以上各五分)。 
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缩砂(以上各五分)。 
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 
心下痞,夯闷者,加芍药、黄连(以上各一钱)。 
如痞腹胀,加枳实、木香、缩砂仁(以上各三分),浓朴(七分)。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桂心也)。 
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黄连(以上各一钱)。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陈皮(以上各一钱)。 
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枳实(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以上各一钱)。脉弦, 
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分),甘草(三分)。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五分)。 
如夏月腹中痛,不恶寒,不恶热者,加黄芩、甘草(以上各五分),芍药(一钱),以治时热也。 
腹痛在寒凉时,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 
如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沉 
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 
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温,泻湿为主也。 
胁下痛,或胁下缩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甘草(三分)。 
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如不已者,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遍阅《内经》中悉言小腹 
痛皆寒,非伤寒厥阴之证也,乃下焦血结膀胱,仲景以抵当汤并抵当丸主之。 
小便遗失,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则是有热也,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五分), 
切禁劳役。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宜太阳经所加之药,更添柴胡(五分);如淋,加泽 
泻(五分)。此下焦风寒合病也。经云,肾肝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则不可,乃受客邪之湿 
热也,宜升举发散以除之。 
大便秘涩,加当归(一钱),大黄(酒洗煨,五分或一钱)。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 
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如大便行则止。此病不宜大下之,必变凶证也。 
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五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己(五分)。脉 
缓,显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人参、泽泻、白术、茯苓、五味子(以上各五分)。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以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汤
属性:羌活(七分) 防风 升麻 柴胡(以上各五分) 本 苍术(以上各一钱) 
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 ,大温服之,空心,食前。 
所以然者,为风药已能胜湿,故另作一服与之。 
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风热乘肺,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则愈,通气防风汤主之。 

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通气防风汤
属性:防风 羌活 陈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本 青皮(以上各三分) 白豆蔻 黄柏(以上各 
二分) 升麻 柴胡 黄 (以上各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如面白脱色,气短者,不可服。 
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 
不通行,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羌活胜湿汤
属性:羌活 独活(以上各一钱) 本 防风 甘草(炙) 川芎(以上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后。 
如身重,腰沉沉然,经中有寒湿也,加酒洗汉防己(五分),轻者附子(五分),重者川乌(五分)。 

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升阳顺气汤
属性:治因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恶寒,饥则常如饱, 
不喜食冷物。 
黄 (一两) 半夏(三钱,汤洗七次) 草豆蔻(二钱) 神曲(一钱五分,炒)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陈皮(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黄柏(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三分) 
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清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 
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又引黄 、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行,充实腠理,使阳气得卫外而为固也。 
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上件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卷中四时用药加减法
升阳补气汤
属性: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能寒热,早饭后转增昏闷,须要眠 
睡,怠惰,四肢不收,懒倦动作,及五心烦热。 
浓朴(姜制,五分) 升麻 羌活 白芍药,独活 防风 甘草(炙) 泽泻(以上各一钱) 
生地黄(一钱五分) 柴胡(二钱五分) 
上件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前。 
如腹胀及窄狭,加浓朴。 
如腹中似硬,加砂仁三分。 

卷中
暑伤胃气论
属性:《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阳明。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 
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 
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 
病虽互换少差,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名之曰清暑益气汤主之。 

卷中暑伤胃气论
清暑益气汤
属性:黄 (汗少者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 橘皮 神曲(炒) 泽泻(以上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 青皮(去白) 葛根(以上各三分) 五味子(九个) 
《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 
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为君;甘草、橘皮、当归身甘辛微温养胃气,和血脉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除湿。 
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 
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 
寒,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也。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此病皆因饮食失节,劳倦所伤,日渐因循,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十枚),炒黄柏(五分),知母(三分)。此按而收之也。 
如湿热乘其肾肝,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脚欹侧,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以上各五分), 
令两足涌出气力矣。 
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乃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地黄(以上各五分), 
桃仁泥、麻仁泥(以上各一钱),以润之。 
夫脾胃虚弱之人,遇六七月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北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