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杠杆思考术-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累积了某种程度的工作经验后,你就会了解工作进展顺利的原因是什么。这时,纵使你还没察觉到,也请按照进展顺利的案例反复去做,并加以分析。如此一来,你就能够发现,在所有进展顺利的案例上的共同点。

  找寻“KSF”的其他手法如下:

  调查前例。

  请教工作进展顺利的前辈等。

  从商业书下手来学习。

  此外,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也是不可或缺的。关于“倒推”,前面稍微提到过,而关于“俯瞰”,是指从高处往下看的意思。

  致力于某件事时,如果只思考眼前的当务之急,则有时也会徒劳无功或“绕远路而行”。所以,一定要俯瞰自己的目标,而关于“要用最短的距离达到目标该怎么做呢?”“该踏出哪一步好呢?”等问题,则应该用“倒推”的思考模式来想想。

  这和准备考试时,做以前的考题是一样的道理。如果问:为何要努力专注在以前的考题上呢?这是为了要看出哪些部分可以不做。

  举例来说,如果把日本史的问题集从第一页开始做起的话,那会如何呢?问题集刚开始是关于“原始及古代”的问题。即便你坐在书桌前,也会因为白天的疲惫一直打瞌睡。第二天,你重新打起精神,又从第一页开始做起。虽然你昨天就做过了,但今天依然想睡,又再度“重蹈覆辙”。于是,好几次都只读了“原始及古代”部分。然而,“原始及古代”的考题却是微乎其微。

  那么,该如何做才好呢?首先就要解答考题,也就是把以前的考试题库买回来,先看你想要报考的学校的考题。

  “不用功读书也无所谓,只要看以前的考题就可以了”,这就是诀窍。虽然这样做没办法解答全部的考题,但其实也无妨。当你知道自己哪一部分“不会”的时候,同时也会了解距离及格标准的差距。“要用功在什么地方才好”的目的意识便应运而生。如此一来,你就会涌现出用功的意愿,而且即便是在读教科书时,一旦想到“这里曾经出现在考题上”,就能把它牢牢记住。

利用“一年收成两次”来提高效率
  在劳力的杠杆效益上,当你在做一件事时,同时想着:“还有什么能同时做到的?”这就是所谓“一年收成两次”的思考模式。

  所谓的“一年收成两次”,原本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作物:例如春秋种稻米,从收割后到第二年春天种小麦。在一个领域中,想着去做两件事,如此一来,成果将产生大变化。(可能是一举两得,也可能是轮流利用相同资源,以下均以“一年收成两次”指代。)

  以下是我在美国读商学院时发生的事情。商学院的学费大约是1000万日元。我自己存了500万日元。剩下的500万日元中的一部分是借贷来的,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因此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我拼命地想办法,想“如何念商学院不花钱?”

  在商学院所得到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我活用所得的知识和经验,开始从事对日本企业的顾问工作。在我做网络事业的专案时,当时日本的网络行业还处在黎明期,因此这个行业的资讯显的非常的宝贵。我把关于网络事业的资讯、建议,以及美国合资企业的情报、营运资讯等加以设定,并针对日本几家企业,用电话或信件方式向其提出建议。如此一来,就能够赚到欠缺的那一部分学费。在商学院求学,只是短期的金钱付出,但努力下工夫就能获得收入,也就能达到“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这并不单单是只在商学院念念书就算了,而是要意识到彻底地活用它。

  不管是谁都能做得到“一年收成两次”吧!我早上五点起床,然后一边泡澡一边读书。泡澡这个习惯,再配合读书,就是所谓的“一年收成两次”。

  同样地,在上班路上,利用这段时间来读商业书,如此一来,出差的时候也能够读书。慢跑时,决定用“ipod”来学习有声教材,这样一来,就能一边锻炼体力一边锻炼头脑。

  如前所介绍的筑山节先生,在《让头脑清晰的十五种习惯》一书“睡眠中也在动脑”的内容里,有如下的记述:

  “如果说到(在睡眠中)大脑在做什么呢?在没有向大脑输入任何东西状态下,暂时保存的记忆转变成较长久的记忆,或是选择取舍所得到的资料,并整理思绪。”

  活用脑的运作习惯,在睡前牢记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举例来说,商业书的内容中有你想记住的东西,你在睡前把它读一读,然后去睡觉,如此一来,在睡眠的这段时间,它就能印在你的脑海中。这就是睡眠的“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

  在《丰田的秘书看到丰田达人做事的样子》一书中,有如下的描述:

  “A员工在出席会议时,经常会带着别的工作进入会场。因为纵使在会议进行中,也会有一点空闲时间。如果将那些只需要确认就好的文件、需要先过目的资料等在手边准备好的话,就能及时处理。”

  “B员工带进会场的资料居然是别的企划案。据说,这是因为 在会议中,有时别人的发言一旦成为有用的策略,就能有效帮助解决别的案件 的缘故。”

  这就是在所谓的会议场合上所收获的“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吧!此外,也有其他的案例,例如,对园艺有兴趣的人将绿化事业作为新规划的事业;考虑购买公寓的编辑企划“聪明选购公寓”的书等。下点工夫,“一年收成两次”逐渐就会变成可能。

自我暗示和言语的杠杆效益
  最后,在劳力的杠杆效益上,想着“自己能够做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着或是说着“做不到”“太强人所难”,则会产生负面的杠杆效益。

  在说着“做不到”的瞬间,你的能力、技能、冲劲就会被全部打消。这个结果说明,“做得到”、“做不到”,在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不是客观的东西。如果认为“做得到”,就能够做到;认为“做不到”,就没办法做到。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所谓“限度”这种东西并不存在于世上,事实上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举例来说,假设100米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能突破10秒。那么,如果突然有个人冲破“10秒”这道墙,刷新纪录为9秒,则以后9秒就成了纪录。而之前“无法突破10秒”的说法,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面墙”,一旦有人突破这道墙,人们的意识也就随之改变了。

  现在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活跃的日本选手,不都是以野茂英雄为榜样,而在职业棒球队中崭露头角的吗?

  1995年,在此之前隶属于近铁野牛队(存在于1949年至2004年间的日本职棒球队,名称是Buffaloes)的投手野茂英雄,挑战美国职棒大联盟。野茂在日本的5年间,创造了78胜的纪录,得到1。3亿日元的高额年薪,因志在美国职棒大联盟而前往美国。当时,整个日本球界,以“无规则可循”“史无前例”为由反对此举。但是,野茂英雄并不放弃,执意从日本职业棒球队退出,自断后路。

  从1995年开幕赛起,他就担任先发轮值投手开始参加比赛。结果,他那年以13胜、夺得236个三振的成绩,获得新人王和三振王的头衔。他还成为日本人首次进入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先驱。

  因为野茂英雄的活跃,以至于鼓励了许多日本选手的“斗志”从“做不到”转变成“做得到”!造就了现在日本人在美国职棒大联盟中的活跃局面。

  因为“深信”,而使能力受到抑制,是非常可惜的事。从此以后被解放出来,可以说是谋求劳力杠杆效益的第一步。

运动的杠杆效益
  身体状况和劳力的杠杆效益有很大的关联,有如下的数据可以证明。

  “历时9个月,经过调查80位企业顶尖的人士,结果显示,和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天运动的人中,身体变好的高达22%。决断的能力有所提升的人,也多达70%。此外,根据GM社的调查,参加健身课程的员工对工作抱怨的,比没参加的员工少了50%。时间的浪费也少了40%。”(出自《成功和幸福的四个能量管理术》,JimLoehr、TonySchwartz著)

  不管“斗志”多高,如果身体状况不好的话,也无法使出一点力气。成为劳力泉源的体力如果不济的话,纵使斗志激昂,身体也没办法适应“斗志”。如此一来,就没办法发挥杠杆效益。

  再者,会给身体状况带来影响的是星期六、日的生活方式。有人为了消除一周工作的疲劳,而在星期六、日赖在床上睡觉。尽管如此,疲劳也没消除,生活节奏反而被完全打乱了,于是在星期一也难以发动身体的“引擎”。

  事实上,我在刚进入公司上班时,也是这样过日子的。但是在某一天前往健身房时,我发现靠着活动筋骨可以消除疲劳,并亲身体验到这对星期一工作的正面影响。

  我有个朋友是外商企业的金融人士,他说,他定期都会去健身房,但一次由于休息了三个星期没去,结果工作效率降低。因为每天繁重的工作,使得体力和精神都消耗殆尽。按照一般想法,就会想“何不在星期六、日好好休息一下”。事实上,与其花心思去想休息的三个星期该怎么过,还不如过一个充满活力动感的周末,反而不会打乱生活节奏。

  想想这点,就可以知道养成运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因为疲惫要赖在床上,而是正因为疲惫才要像平常一样活动身体,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每天的安排中,我会事先安排进去锻炼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在无意识间逐渐做到锻炼身体。

什么是时间的杠杆效益?
  首先请牢记下列一段话:

  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获得成果,而是因为有时间,所以无法获得成果。

  有人会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