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其脉虚实而治之。
肾主寒,自病则足经寒而逆。人之五脏惟肾无实,小儿疮疹变黑陷,则是肾实,水克退心火,是以水能制火也
心乘肾为微邪,内热不恶寒,桂枝汤主之。
肺乘肾为虚邪,拘急、气搐、身寒,理中汤主之。
脾乘肾为贼邪,体重泄泻身寒,理中丸主之。
肝乘肾为实邪,喘嗽皮湿身寒,百部丸主之。
本脏虚弱是自己正令不行,乃为鬼贼所克害,当补本脏之正气。假令肺病喘嗽时,于初春见之,法当补肾,见于夏
救肺,见于秋泻肺,见于冬补心、泻本脏,乃名寒嗽。大抵五脏各至本位即气盛,不可更补,到所克位不可更泻。
又按刘氏云,五行之间惟有肾之一脏,母盛而子反受邪,而物之性有不可一概论者,肺肾是也。何则肺属金,应于
皮毛所主者气。肾属水,主于骨髓,所藏者精。气之轻浮,能上而不能下;精之沉重,能下而不能上,此物性之自然。
今肺之盛,其热之作也,气得热则上蒸于肺不能下,生于肾而肺受邪矣,急宜清凉以解之,使肺气温和,自能下生于肾,
此肾病必先求之于肺。若肺和而肾忽然受病者,不过脾之湿,刑于肾而生病,所以有解肺热、去脾邪两药,若脾肺两脏
俱和而肾自生病,亦察其本脏虚实而治之。
〔附方〕
x泻心汤x 见热症内。
x牛犀散x 见目症内。
x泻白散x 见咳嗽症内。
x大青丸x 见惊风症内。
x泻黄散x 见热症内。
x安神丸x 见疳积症(去山药)。
x益黄散x 见疳积症内。
x阿胶散x 阿胶 大力子 铃子 杏仁 糯米 甘草
x导赤散x 生地 木通 淡竹叶 甘草
x羌活散x 防风 羌活 白芷 荆芥 川芎 地骨皮 炙草 连翘 大腹皮 鼠粘子 柴胡
x百部丸x 百部 麻黄 杏仁
x参苓白术散x 见诸泻症内。
x泻青丸x 见惊风症内。
x利惊丸x 胆草 防风 芦荟 南星 钩藤 牙硝 铁粉 樟脑 麝香 青黛
x白术散x 见热症内。
x茯苓半夏汤x 白茯 陈皮 黄芩 半夏 甘草 加姜煎
x葶苈丸x 见咳嗽症内。
x理丸中x 见惊风症内。
x桂枝汤x 见惊风症内。
下卷
五脏伏敌喜伤诸病论
属性:心所伏者肾,所敌者肺,所喜者苦,所伤者咸,应三变八蒸之脏。和则性情悦乐,疾则惊痫恐悸,虚躁啼叫,谵语
狂烦,涎流口角,痘主红斑。
肝所伏者肺,所敌者脾,所喜者酸,所伤者辛辣,应初变六蒸之脏。和则魄壮意智生,疾主风,变搐搦,眼目肿赤
而疼痛,痘主水泡。
肺所伏者心,心所敌在肝,所喜者辣,所伤者焦苦,应二变七蒸之脏。和则喜欢,气爽神清魂强,疾主喘满、咳嗽,
伤寒,虚痰壅盛,痘主脓泡。
脾所伏者肝,所敌者肾,所喜者甘,所伤者酸,应四变九蒸之脏。和则消谷气、美饮食,疾主呕哕,疳积,虚痢痞
癖,潮热不思乳食,痘主有疹。
肾之所伏者脾,所敌者心,所喜者咸,所伤者甘,应五变十蒸之脏。和主行坐嬉笑语言,疾主崩砂黑齿,截发切牙,
耳脓汁,痘主黑陷。
下卷
验五脏气绝症
属性:《全幼心鉴》云∶凡小儿囟门肿陷,汗出不流,如珠如油,舒舌退场门,舌肿发惊,泻黑黯血,发直如麻,皮肤无血
色,此心绝也,壬癸日死。
头重啼哭无泪,及病不哭下泪,爪甲青黑,眼深如陷,舌卷囊缩,发搐目斜,连唇口动,手如抱头之状,或脚面平
直。《素问》云∶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绝也,庚辛日死。
人中满黑,唇焦枯燥,及唇干紫黑,唇不盖齿面肿,尿血舌缩或卷,鼻孔开张,齿禁冷汗如油,撮口如囊,面如土
色,四肢逆冷,状如温石,吃乳不收,泻粪赤黑,脾绝也,甲乙日死。
有热咽汤水并药食,喉中鸣,是胃脘直不能荫肺,此症诸书少有累,曾试之,并不能治。
目直青鲜,气喘不回,吃食噎嗽,痰涎塞口,喉中鸣响,鼻塞不通及干黑燥,肺胀胃膈,头汗四肢冷,肺绝也,丙
丁日死。
面黑唇垂,眼黑青肿,目无光彩,耳叶青黄焦枯,齿疳,发落疏黄,皮燥肤黑,惊风,咳乳戛齿,泄气,黑色绕口,
肾绝也,戊己日死。
下卷
运气总论
属性:太极肇分而有阴阳。夫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物生谓之化,
物极为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
生成之始终也。阴阳五行流为十干、五化之运,寒暑燥湿风火之气,周流天地间而为万物之源,人则禀其精而圊于两间,
所以具五脏六腑,以应五运六气之数也。五运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圣人仰观五天云色,天
干取运,地支取气。天干有十,配合则为五运;地支十二,对冲则为六气。所以然者,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天以阳
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人在气交之中,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
地气主之。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则为九,九九成会,故生九窍九脏而应之也。
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骨节。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在
天为玄,玄生神;在人为道,道生智;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怒。神在天为热,在地为
火,在人为喜。神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思。神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忧。神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
为恐。寒暑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阴阳之神不可得而见也,支干之迹不可得而求之也。天气
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天地相合则为甲子,故甲子者干支之始也。天气终于癸,地气终于亥,天地相合则为癸亥,故癸
亥者干支之末也。阴阳相兼,刚柔相须,是以甲子之后,乙丑继之;壬戌之后,癸亥继之,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
周。有主运焉,有客运焉,有主气焉,有客气焉。主运主气,万载不易。客运客气,与岁递迁。自天支兄弟次序言之,
甲乙东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故木为初之运,火为第二运,土为第三
运,金为第四运,水为第五运,此主运也。自其夫妇配合言之,甲与己合而化土,乙与庚合而化金,丙与辛合而化水,
丁与壬合而化木,戊与癸合而化火。故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
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此客运也。假如甲己年为土运,初之运即土也。土生金,二之运即金也。金生水,三
之运即水也。水生木,四之运即木也。木生火,五之运即火也。与一运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此天干在上为阳,所以主
乎运也。又以地支循环次序言之,寅卯属春木也,巳午属夏火也,辰戌丑未属四季土也,申酉属秋金也,亥子属冬水也。
故风为初之气,火为二之气,暑为三之气,湿为四之气,燥为五之气,寒为终之气,此主气也。自其对冲定位言之,子
对午而为少阴君火,丑对未而为太阴湿土,寅对申而为少阳相火,卯对酉而为阳明燥金,辰对戌而为太阳寒水,巳对亥
而为厥阴风木。故子午之岁君火主之,丑未之岁湿土主之,寅申之岁相火主之,卯酉之岁燥金主之,辰戌之岁寒水主之,
巳亥之岁风木主之,此客气也。假令子午少阳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司地,上者右行,太阴湿土为天之左间,厥阴风木为
天之右间,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下者左行,太阳寒水为地之左间,少阳相火为地之右间,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也。一气
在上,一气在下,二气在左,二气在右。地之初间为初之气,天之右间为二之气,司天为三之气,天之左间为四之气,
地之右间为五之气,司地为终之气。每一岁主旺六十日八十七
刻半有奇,此地支在下为阴,所以主乎气也。然客运之流行也,有太过焉,有不及焉。太过之年,甲丙戊庚壬,五阳干
也;不及之年,乙丁己辛癸,五阴干也。太过至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至大寒后十三日交,名曰后天;平气
之年正大寒日交,名曰齐天。客气升降也,有正化焉,有对化焉。正化之岁,谓午未申酉辰亥之年也;对化之岁,谓子
丑寅卯戌巳之年也。正化者,令之实,从本,其数生;对化者,令其虚,从标,其数成。假令甲子年,甲为土运,统主
一年,子为君火,专司一岁。一期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一期之中,主运于
位,而相次于下;客运以气,而周流于上。客气加于主运之上,主运临于客气之下,天时所以不齐,民病所以由生也。
六甲年,土运太过则雨湿流行,湿病乃生,肾水受邪,治当除湿以补肾,六己年,土运不及则木气乘旺,反见风化,风
病乃行,治当益脾以平木。六丙年,水运太过则寒气大行,寒病乃生,心火受邪,治当逐寒以补心。六辛年,水运不及
则土气乘旺,反见湿化,湿病乃行,治当补肾以除湿。六戊年,火运太过则热气大行,热病乃生,肺金受邪,治当降火
以补肺。六癸年,火运不及则水气乘旺,反见寒化,寒病乃行,治当补心以逐寒。六庚年,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燥
病乃生,肝木受邪,治当清燥以补肝。六乙年,金运不及则火气乘旺,反见热化,热病乃行,治当清肺以降火。六壬年,
木运太过则风气大行,风病乃生,脾土受邪,治当平木以补脾。六丁年,木运不及则金气乘旺,反见燥化,燥病乃行,
治当补肝以清燥,此客运之治化也。太阳寒水,治宜辛热,阳明燥金,治宜苦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