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难为矣。何以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无汗恶寒,卫偏
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若上半截润,(靠根半截。)水不上承,心火上
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此必充发水中真气,方能有效,非仅甘润凉降所能为也。)
若切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切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若切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
亦切牙也。何以故耶。虚则喜实也。舌本不缩而硬,而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络,即欲作痉证,
用酸物擦之即开,木来泄土故也。(风能化燥,酸即生津。)
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湿浊用事,多死。而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
痛者,龙火内燔也。(总是悍气,窜入血道。)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
劫胃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温热论》。)
齿根于冲督之脉,故小儿齿出迟者,以鹿茸、肉苁蓉服之。凡小儿齿出偏斜稀疏者,阳明本气不足也。
齿色枯白者,血虚也。齿色黄暗,或带黑,或片片脱下者,面色青黄,此腹中有久冷积,太阳阳明之阳气受
困,累及于冲督也。落齿后,久不出者,肾与督虚也,必重以鹿茸,加补冲督药,否则出必偏斜稀疏,甚者,
不久复碎落也。俗每以为血热,殊不知是虚冷久积,血不流通,内蓄虚火也。若有虫者是湿热,
亦因胃有积滞;若不虚冷,则面色自红润,不惨黯也。
卷下外诊杂法类
诊耳法
属性: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又心开窍于耳,耳藏精于心。(《内经》。)
少阳之经入于耳,故伤寒以耳聋时眩欲呕,脉弦细数者,
为少阳经病,是热菀津耗,三焦气结,不升降也。
耳中策策痛,而耳叶黄者,病名黄耳,类伤寒也。风入于肾,卒然发热恶寒,脊强背急如痉状。(《医
通》。按∶湿热下结于肾也。)
耳叶焦枯,如受尘垢者,病在骨。(《内经》。)
卷下外诊杂法类
诊爪甲法
属性:肝之华在爪,爪为筋之余。(《内经》。)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肝绝者,爪甲青而怒骂不休。(《内经》、《脉经》。)
肝应爪,爪浓色黄者,(色谓爪下血色。)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
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内经》。)
身黄、目黄、爪甲黄者,疸也。爪甲青者,厥也。(《内经》、《脉经》。)
手太阴气绝,爪枯毛折。(《内经》。)
循衣撮空,心虚败证也。若执持有力者,内实也,宜清之泄之。(石顽。)
按∶爪内应筋,爪之枯润,可以占津液之虚实也。至于
爪下之血色,亦与面色同法。按之不散,与散而久不复聚者,血死之征也。
卷下外诊杂法类
按法
属性:凡痛,按之痛剧者,血实也;按之痛止者,气虚血燥也;按之痛减,而中有一点不快者,虚中挟实也。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也。按之不可得者阴痹也,按之酸疼者,寒湿在筋也。(石顽。)
凡按之,其血不散,与散而久不复聚者,血已死也;散而聚之速者,热也;聚之迟者,气滞与寒湿也。(添加。)
水胀者,足胫肿,腹乃大,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肤胀者,风寒客于皮肤, 然而不坚,
腹大身尽肿,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鼓胀者,腹胀身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也。(筋即
脉也。血与水相杂,而汁变坏也。《内经》。)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近见一
病,饮食倍增,身肤加肥,惟骨节皮肤疼痛不能转侧,其皮肤虽以一指轻点之,亦即痛剧不可
耐矣,即此病也。仲景。)
凡身热,按之皮毛之分而热重,按久之不热者,热在表、在肺,又为劳倦之虚热也。(以热之微甚分虚实。)
按至肌肉血脉之分而热轻,重按之俱不见者,热在中焦、在心脾、在血分,邪已入里也。按至筋骨之分而
热者,为阴虚骨蒸,与湿热深入骨髓也。热病内陷于骨者,为肝肾阴绝也。(东垣。)
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坚 ,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
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肾气之勇怯;爪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清浊;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
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之寒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论疾诊尺篇论之详矣。前
卷形诊中,生形病形诸篇,多有以摩按得之者,不复琐具,可互观也。
卷下外诊杂法类
嗅法
属性:人病尸臭不可近者死。(《脉经》。)
口气重者,胃热盛也,阳气尚充,其病虽剧,可治。
汗出稠粘,有腥膻气,或色黄者,风湿久蕴于皮肤,津液为之蒸变也,风湿、湿温、热病失汗者,多
有之。
唾腥,吐涎沫者,将为肺痈也。唾脓血腥腐者,肺痈已成也。(肺伤风热,痰多臭气,如腐脓状;肺内
自热,痰多腥气,如啖生豆状。一宜凉散,一宜清降也。)
小便臊甚者,心与膀胱热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败也。
大便色坏,无粪气者,大肠气绝胃败也。小儿粪有酸气者,停滞也。
病患后气极臭者,为胃有停食,肠有宿粪,为内实,易治,若不臭者,在平人为气滞;
病剧而出多,连连不止者,为气虚下陷,恐将脱也。(以上新订参各家。)
卷下外诊杂法类
闻法
属性:角音人者,主肝声也。肝声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经足厥阴。厥逆少阳,则荣卫不通,阴阳交杂,阴气
外伤,阳气内击,击则寒,寒则虚,虚则卒然喑哑不声,此为疠风入肝,续命汤主之。但踞坐,不得低头,
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甚则不可治。赊则旬月之间,桂枝酒主之。若其
人呼而哭,哭而反吟,此为金克木,阴击阳,阴气起而阳气伏,伏则实,实则热,热则喘,喘则逆,逆则闷,闷则恐
畏,目视不明,语声切急,谬说有人,此为邪热伤肝,甚则不可治;若唇色虽青,向眼不应,可治。地黄煎主之。
按,疠风者,清燥之气,即天地肃杀之气也,西医谓之消耗之气,使人阳气消索,津液枯结,血汁败坏,
神明破散也。
若其人本来少于悲恚,忽尔嗔怒,出言反常,乍宽乍急,
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虽不即病,祸必至矣。此肝病声之候也。
征音人者,主心声也。心声笑,其音竽,其志喜,其经手少阴,厥逆太阳,则荣卫不通,阴阳反错,阳
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语声前宽后急,后声不续,前混后浊,
口,冒昧好自笑,此为疠风入心,荆沥汤主之。若其人笑而呻,呻而反忧,(《中藏经》作笑不待伸而复
忧。)此为水克火,阴击阳,阴起而阳伏,伏则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闷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
此心已伤。若唇口正赤,可疗;其青黄白黑,不可疗也。
若其人本来心性和雅,而忽弊急反常,或言未竟便住,
以手剔脚爪,此人必死。祸虽未及,名曰行尸。此心病声之候也。
宫音人者,主脾声也,脾声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经足太阴。厥逆阳明,则荣卫不通,阴阳翻祚,
阳气内击,阴气外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举体消瘦,语音沉涩,如破鼓之声,舌强不转,而好咽唾,
口噤唇黑,四肢不举,身重如山,便利无度,甚者不可治,根据源麻黄汤主之。若其人言
声忧惧,舌本卷缩,此是木克土,阳击阴,阴气伏,阳气起,起则实,实则热,热则闷乱,体重不能转侧,语
声拖声,气深不转而心急,此为邪热伤脾,甚则不可治;若唇虽萎黄,语音若转,可治。
若其人本来少于 怒,而忽反常, 喜无度,正言而鼻笑,不答于人,此脾病声之候也,不盈旬月,祸必至矣。
商音人者,主肺声也。肺声哭,其音磬,其志乐,其经手太阴。厥逆阳明,则荣卫不通,阴阳反祚,阳气
内击,阴气外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疠风所中,嘘吸战掉,语声
嘶塞而散下,气息短惫,四肢僻弱,面色青葩,遗失便利,甚
则不可治,根据源麻黄续命汤主之。若言音喘急,短气好唾,此为火克金,阳击阴,阴气沉,阳气升,升则实,
实则热,热则狂,狂则闭眼悸言,非常所说,口赤而张,饮无时度,此热伤肺,肺化为血,不治;若面赤而
鼻不欹,可治也。
若其人本来语声雄烈,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出言,
而反于常,人呼共语,直视不应,虽曰未病,势当不久。此肺病声之候也。
羽音人者,主肾声也。肾声呻,其音瑟,其志恐,其经足少阴。厥逆太阳,则荣卫不通,阴阳反祚,阳
气内伏,阴气外升,升则寒,寒则虚,虚则疠风所伤,语言蹇吃不转,偏枯,脚偏跛蹇,若在左则左肾伤,
在右则右肾伤,其偏枯分体,从鼻而分,半边至脚,缓弱不遂,口亦欹,语声混浊,便利仰人,耳偏聋塞,
腰背相引,甚则不可治,肾沥汤主之。若呻而好恚,恚而善忘,恍惚有所思,此为土克水,阳击阴,阴气伏
而阳气起,起则热,热则实,实则怒,怒则忘,耳听无闻,四肢满急,小便赤黄,言音口动而不出,笑
而看人,此为邪热伤肾,甚则不可治,若面黑黄耳不应,亦可治。
若其人本来不吃,忽然蹇吃,而好 怒,反于常性,此肾已伤,虽未发觉,已是其候,见人未言,而前
开口笑,还闭口不声,举手叉腹,此肾病声之候也。(《千金方》。)
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
五脏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