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7-伤寒括要-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阿胶汤)厥阴厥冷而烦。脉乍结乍紧。心中满。(瓜蒂散)阴虚火动而烦。(生脉散)气虚自 
汗。脉虚而烦。(补中益气汤) 

卷上
烦躁
属性:(烦为烦扰心病也故烦字从火躁为愤躁肾病也故躁字从足有在表在里之分有火劫 
阳虚之异) 
太阳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急。(大青龙汤)太阳 下后。胃干。烦躁不眠。欲 
饮水 
利。屎硬。乃可攻。(大承气汤)下后复汗。烦躁不眠。夜则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 
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汗下后不解。烦躁不渴。脉沉微。(茯苓四逆汤)阳明病。五 
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有燥屎。(承气汤)少阴吐利厥冷。烦躁者死。(吴茱萸汤)厥阴 
脉沉而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为脏结。死。 

卷上

属性:( 即恼字古人通用郁郁不舒愦愦无奈比之烦躁殆有甚焉因误下故表邪乘虚内陷 
伏于胸间故懊 也) 
太阳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汗出。恶寒。表未解也。短气懊 。(栀子柏皮汤)汗吐下 
后。不眠懊 。 
(栀子豉汤)阳明下后。外有热。手足温。懊 。头汗出。(栀子豉汤))阳病下之 
懊。尚有燥屎。(大承气汤)阳明无汗。小便不利。懊 。必发黄。(茵陈汤) 

卷上
头痛
属性:(巅顶脑后痛者太阳也头额痛者阳明也头角痛者少阳也三阴脉至颈而还故无头痛 
惟厥阴脉会于巅故亦有 
头痛然风温病在少阴经温病在太阴而头反痛至于阴毒亦然此痰与气逆壅而上气不得降故头痛 
是又不可拘拘为也) 
太阳头顶痛。有汗。恶风。(桂枝汤)无汗。恶寒。(麻黄汤)阳明头额痛。目痛。鼻干。 
不 
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调胃承气汤)潮热。谵闭。渴而头痛。脉沉数有力。(小承气汤)少 
阳头角痛。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厥阴头痛。吐涎沫。(吴茱萸汤)太阴头痛。气逆有痰 
也。(二陈汤加枳实川芎细辛)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麻黄附子细辛汤) 

卷上
项强
属性:太阳项强。无汗。脉浮紧。(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 
。(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卷上
摇头
属性:内有痛则摇头里症也。风痉则独摇头。心绝则头摇。状如烟煤。直视者死。风主摇动。 
故头摇多属风。风脉必弦。(神术汤加天麻羌活防风僵蚕) 

卷上
头眩
属性:(眩者头旋眼花也因汗吐下后上焦虚也少阳发窍在目且居表里之间表邪渐入于里 
表中阳虚故目眩也发汗过多言乱目眩者死) 
太阳汗吐下后。表里俱虚。必眩冒。(真武汤加川芎天麻)太阳汗后不解。心下悸。头眩 
。肉 。振振擗地。(真武汤加川芎天麻)阳明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茯苓白术甘草生姜汤 
加川芎天麻)少阳目眩运。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川芎天麻)挟血虚者。(四物芎麻汤)有痰火 
者。加酒芩竹沥。挟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芎麻)少阴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卷上
身体痛
属性:(体痛乃六经俱有之症有表里寒热风湿之分太阳宜汗汗后脉沉迟者宜温中 者 
宜白虎汤里寒外热者宜先救里而后攻表寒在三阴者脉沉风在三阳者脉浮中湿者身重痛不可转侧阴 
毒者身大痛宛如被杖) 
太阳体痛。无汗。恶寒。脉浮紧。(麻黄汤)体痛。有汗。恶风。脉浮缓。(桂枝汤)少阴 
体痛。吐利肢冷。(四逆汤)厥冷。下利。身痛如被杖。呕逆。(茱萸四逆汤)一身尽痛。发热。面黄 
。热结在里。小便利。大便闭。为蓄血。(轻则犀角地黄汤重则桃仁承气汤)风湿一身尽痛。 
身重不可转侧。小便不利。(五苓散加苍术羌活)霍乱体痛。脉沉。(桂枝汤)表里俱寒。下利 
清谷。身痛。救里(四逆汤)后救表。(桂枝汤) 

卷上
无汗
属性:(有邪在表者有邪行里者有水饮内蓄者有阳虚者捣生姜绵裹周身擦汗自出) 
太阳无汗而喘。(麻黄汤)太阳无汗。烦躁。(大青龙汤)阳明无汗。渴欲饮水。无表症者 
。(白虎加人参汤)少阴脉沉。发热无汗。(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 
口鼻。或从目出。名下厥上竭者死。投麻黄汤三大剂。而不得汗者死。汗虽出。不至足者死。 
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死。 

卷上
自汗
属性:(不因发散自然汗出也伤风则发热自汗中 则汗出恶风风湿则汗多而濡惟伤寒无 
汗及传 
者皆表虚也宜温之汗出不恶风寒里症也宜下之阳明发热汗多宜急下汗出如油如贯珠凝而不流 
皆死 将发披水盆中足露于外用糯米粉龙骨牡蛎为细末周身扑之) 
太阳风伤卫。脉浮缓自汗。(桂枝汤)表虚。汗不止。(黄 建中汤)太阳过汗。遂漏不止 
。恶风者。(桂枝附子汤)阳明自汗。不恶风寒。反恶热。谵渴。便秘。(调胃承气汤)阳明自汗。 
小便不利。津液竭也。急下之。(大承气汤)肢冷。额上手背汗出。脉沉细。(四逆汤)自汗。 
小便难身不热。足冷。脉沉。(四逆汤加桂枝苓术)吐逆。厥冷。脉沉。身痛。大汗。(人参 
四逆汤加桂枝 术) 

卷上
盗汗
属性:(睡而汗出觉即汗止故名盗汗睡则胃气行里而表中阳气不致故津液泄也觉即气行 
于表而止矣杂病盗汗主于阴虚伤寒盗汗邪在半表半里也) 
阳明潮热。脉浮盗汗。(黄芩汤)三阳合病。目合则汗。胆有热也。(小柴胡汤) 

卷上
头汗
属性:(诸阳经络皆循于头邪搏诸阳乃为头汗故三阴无头汗也经曰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有 
汗者死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太阳水结胸。无大热头微汗。(大陷胸汤)阳明头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而渴。瘀热 
在里。身 
血症。(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白术甘草以益脾土) 

卷上
手足汗
属性:(胃主四肢为津液之主手足汗出为热聚于胃是津液旁达也经曰手足 然汗出大 
便已硬宜下之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汗欲作痼瘕不可下) 
阳明谵渴满闭。手足汗出。(大承气汤)中寒不能食。水谷不化。手足汗出。(理中汤) 

卷上
动气
属性:(藏气不调肌肤间筑筑跳动病患先有痞积而后感寒医者不知妄施汗下致动其气随 
藏所主而见于脐之左右上下独不言当脐者脾为中州以行四脏之津液左右上下且不宜汗 
下何况中州其敢轻动乎) 
动气在右。误汗则衄。烦渴饮即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汤)误下则津渴。咽燥。鼻 
干。眩悸。(人参白虎汤加川芎)动气在左误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汤 
汗止服小建中汤)误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虽身热而蜷卧。(先服甘草干姜汤后服小建中汤 
)动气在上。误汗则气上冲心。(李根汤)误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 
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误汗则无汗。心大烦。骨节痛。目晕。恶寒。食即吐。(先服大 
橘皮汤吐止小建中汤)误下则腹满。头眩。食则下清谷。(甘草泻心汤) 

卷上

属性:(凡渴问所饮欲冷欲热欲多欲少饮多而欲冷者阳渴也饮少而喜温者阴渴也隔明不甚 
渴太阴乃大渴有救肾花粉知母是也有利小便茯苓猪苓是也太阳无汗而渴禁白虎汤阳明汗多而渴禁 
五苓散大抵在表渴少在里渴多三阳或渴不如三阴之甚也渴欲饮水稍稍与之若不与无以解其枯 
燥若过多恐成动悸水结胸咳呕KT 哕肿满下利等症可不慎哉 
太阳汗后。烦渴。少少与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五苓散)六七日不解而烦。有 
表里 
阳明脉长微洪。无汗而渴。(葛根解肌汤)阳明恶热。自汗。面赤。谵渴。脉洪数。(人参白 
虎汤加花粉黄连)阳明腑症。谵黄狂渴。脉沉数。(大承气汤)阳毒。目赤。唇焦。鼻如烟煤 
, 
便白。(四逆汤)少阴渴。自利。纯青色水者。(大承气汤)厥阴消渴。大热。甚则谵闭。舌 
卷囊缩。(大承气汤)食少而渴。胃脉弱者。宜白术茯苓。勿用凉药益伤中气。 

卷上
口燥舌干
属性:(干燥俱为热症有因汗下后而得者有不因汗下而得者或和解或微汗或急下或 
微下当考兼见之症而施治经谓咽干不可汗以其多里症故也) 
阳明便硬。舌干口燥者。(调胃承气汤)少阳口苦舌干。(小柴胡汤加天花粉干葛)阳明身 
热。背恶寒。口燥舌干。(白虎加人参汤)少阴口燥咽干。下利清水。色纯青。恐热消肾汁。(大 
承气汤急下之)燥干脉沉。足冷者。多死。 

卷上
呕吐
属性:(呕者有物有声而渐出吐者无声有物而顿出干呕者有声而无物也呕则或寒或热吐 
则但寒无热盖邪传里多呕症生姜为呕家圣药散逆气也半夏为呕家要药去痰水也呕家虽有阳明症不 
可攻者谓气逆尚未收敛为实也热者脉数烦渴寒者脉迟逆冷有水气者先渴后呕腹满怔忡有脓血 
者吐尽自愈不烦治也) 
初病起。即呕吐。寒伤胃也。(霍香正气散)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 
半夏汤)阳明呕吐。得汤反剧者。属上焦。(葛根半夏汤)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而呕。(黄芩加半 
夏 
。寒热而呕。或日晡发热而呕。(并用小柴胡汤加半夏生姜)潮热便闭而呕。(大柴胡汤)太阴 
腹满痛。脉沉。(理中汤加藿香姜橘)少阴呕。肢冷。脉沉细(四逆汤加橘半生姜)厥阴吐涎沫 
。逆冷。脉沉微。(茱萸四逆汤加橘半)少阴欲吐不吐。但欲寐。五六日利而渴。小便白。( 
四逆汤)似呕似喘。愦愦无奈。(大橘皮汤主之)虚烦呕吐。(竹叶石膏汤加姜橘)先呕后渴 
。宜与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