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1-医学心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煎服。 

卷三
三消
属性:经云∶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三消之症,皆 
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 
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 
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书又云∶饮一溲一,或饮一 
溲二,病势危急,仲景用八味丸主之,所以安固肾气也。而河间则用黄 汤和平之剂。大抵 
肺肾虚而不寒者,宜用此法。又按仲景少阴篇云∶肾经虚,必频饮热汤以自救,乃同气相求 
之理,今肾经虚寒,则引水自灌,虚寒不能约制,故小便频数,似此不必与消症同论,宜 
用理中汤,加益智仁主之。然予尝见伤暑发喘之症,小便极多,不啻饮一而溲二者,用六味加 
知柏而效,可见此症,又由肾经阴虚而得,治宜通变,正当临证制宜,未可一途而取也。 

卷三三消
二冬汤
属性:治上消。 
天冬(去心,二钱) 麦冬(去心,三钱) 花粉(一钱) 黄芩(一钱) 知母(一钱) 甘草(五分) 人参 
(五分) 
荷叶(一钱) 
水煎服。 

卷三三消
生地八物汤
属性:治中消。 
生地(三钱) 山药(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五分) 麦冬(三钱) 黄芩(一钱) 黄连(一钱) 黄柏(一 
钱 
荷叶二钱,水煎服。 
x六味地黄汤x (见类中。 

卷三三消
生脉散
属性:麦冬(二钱) 人参(一钱) 北五味(十五粒 
水煎服。 
x八味丸x (即六味加桂、附。 

卷三三消
黄汤
属性:治肺肾两虚、饮少溲多。 
黄 (三钱) 五味子(一钱) 人参 麦冬 枸杞子 大熟地(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x理中汤x (见中寒。 

卷三
热淋
属性:淋者,小便频数,不得流通,溺已而痛是也。大抵由膀胱经湿热所致。然淋有六种,一 
曰石淋,下如砂石,有似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也,益元散加琥珀末主之。二曰膏淋,滴 
下浊液,如脂膏也,萆 饮主之。三曰气淋,气滞不通,水道阻塞,脐下妨闷胀痛是也,假苏 
散主之。四曰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难忍是也,生地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花蕊石主之 
或兼服代抵当丸。五曰劳淋,劳力辛苦而发,此为气虚,以至气化不及州都,补中益气汤 
主之。六曰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金匮肾 
气丸主之。更有过服金石热药,败精流注,转而为淋者。又老人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 
精不出而内败,以致大小便牵痛如淋,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宜用前萆 饮,去黄柏, 
加菟丝、远志导去其精,然后用六味地黄汤补之,方为有益,淋症多端,未可执一而论也。 
x益元散x (见类中。 

卷三热淋
萆饮
属性:治膏淋,并治诸淋。 
萆 (三钱) 文蛤粉(研细) 石苇 车前子 茯苓(各一钱五分) 灯心(二十节) 莲子心 石 
菖蒲 黄柏(各八分 

卷三热淋
假苏散
属性:治气淋。 
荆芥 陈皮 香附 麦芽(炒) 瞿麦 木通 赤茯苓 
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开水下。 
x生地四物汤x (即四物汤以生地易熟地见虚劳。 

卷三热淋
代抵当丸
属性:生地 当归 赤芍(各一两) 川芎 五灵脂(各七钱五分) 大黄(酒蒸,一两五钱 
砂糖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 
x补中益气汤x (见类中。 
x金匮肾气汤x (见水肿。 

卷三
小便不通
属性:(关格 孕妇转脬 
小便不通,谓之癃闭。癃闭与淋症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通。东 
垣云∶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上焦气分也,宜用四苓散加山栀、黄芩等药以分利之。若大便 
亦闭,加大黄、元明粉之类。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也,宜用滋阴化气之法,若 
滋肾丸之类是已。大法,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下元真阴不足,则阳气不 
化,必滋其阴;若下之真阳不足,则阴气不生,必补其阳。譬如水肿鼓胀,小便不通者,服 
金匮肾气丸,而小便自行,阴得阳以生也;复有除桂、附服之而亦效者,阳得阴而化也。 
此阴阳气化之精义也。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 
吐逆,关格者,不得尽其命矣。宜用假苏散治之。又丹溪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者,用补中 
益气汤,随服而探吐之,往往有效。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不通,必上窍开然后下窍 
之水出焉。丹溪初试此法,以为偶中,后来屡用屡验,遂恃为救急良法。每见今人治转脬症 
投补中益气,而不为探吐,且曰古法不效,有是理乎?予尝用茯苓升麻汤,治此有验。盖 
用升麻以举其胎气,用茯苓以利小便,用归、芎以活其胎,用苎根理胞系之撩乱,此以升剂 
为通之法也。附录于此以俟明哲。 
x四苓散x (即五苓散去桂枝 方见太阳腑病。 

卷三小便不通
滋肾丸
属性:黄柏(炒褐色) 知母(蒸,各二两) 肉桂(去皮,一钱 
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开水下。 
x金匮肾气丸x (见水肿。 
x假苏散x (见淋症。 
x补中益气汤x (见类中。 

卷三小便不通
茯苓升麻汤
属性:茯苓(赤、白,各五钱) 升麻(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苎根(三钱 
急流水煎服,或琥珀末二钱服,更佳。 

卷三
大便不通
属性:(大小肠交 遗尿 脱肛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是知肾主二便,肾经津液干枯,则大便闭结 
矣。然有实闭、虚闭、热闭、冷闭之不同。如阳明胃实,燥渴、谵语,不大便者,实闭也, 
小承气汤下之。若老弱人精血不足,新产妇人气血干枯,以致肠胃不润,此虚闭也,四物汤 
加松子仁、柏子仁、肉苁蓉、枸杞、人乳之类以润之,或以蜜煎导而通之;若气血两虚,则 
用八珍汤。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苔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宜用清热攻 
下之法,三黄枳术丸主之。冷闭者,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寒,此名阴结 
宜用温药而兼润燥之法,理中汤加归、芍主之。凡虚人不大便,未可勉强通之。大便虽闭 
腹无所苦,但与润剂,积久自行,不比伤寒邪热,消烁津液,有不容刻缓之势也。予尝治 
老人虚闭,数至圊而不能便者,用四物汤及滋润药加升麻,屡试屡验,此亦救急之良法也。 
干枯,大肠结燥,便溺俱自前出,此非交肠,乃血液枯涸之征,气血衰败之候也。多服大剂 
八珍汤,或可稍延岁月耳。 
遗尿有二症,一因脾胃虚弱,仓禀不固,肠滑而遗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遗者,宜 
分别治之。脾虚,理中汤;火盛,芍药甘草汤加黄连。 
脱肛也有二症,一因气虚下陷而脱者,补中益气汤;一因肠胃有火,肿胀下脱者,四 
物加升麻、黄芩、荷叶之属。 
x小承气汤x (见伤寒少阴经证。 
x四物汤x (见虚劳。 
x蜜煎导法x (见伤寒。 
x八珍汤x (见虚劳) 
x三黄枳术丸x (见腹痛) 
x理中汤x (见伤寒中寒门。 
x五苓散x (见太阳腑病。 
x芍药甘草汤x (见腹痛。 
x补中益气汤x (见类中。 

卷三
小便不禁
属性:经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所以不约者,其因有三。一曰肝热,肝气热则阴挺 
失职,书云∶肝主疏泄是已,加味逍遥散主之。二曰气虚,中气虚则不能统摄,以致遗溺, 
十补汤主之。大抵老幼多见此症,悉属脬气不固。老人挟寒者多,婴儿挟热者众,挟寒者, 
用本方,挟热者,六味地黄丸。三曰肾败,狂言反目,溲便自遗者,此肾绝也。伤寒曰久见 
之,多难救。中症见之,随用大剂附子理中汤,频灌间有得生者,盖暴脱者可以暴复,若病 
势曰深则不可为也。然中症亦有阴虚而遗溺者,不宜偏用热药,治者详之。 
x加味逍遥散x (见类中。 
x十全大补汤x (见虚劳。 
x六味地黄丸x (见虚劳。 
x附子理中汤x (见中寒。 

卷三
便血
属性:便血症,有肠风、有脏毒,有热、有寒。病患脏腑有热,风邪乘之,则下鲜血,此名肠 
风,清魂散主之。若肠胃不清,下如鱼肠,或如豆汁,此名脏毒,芍药汤主之。凡下血症, 
脉数有力,唇焦、口燥、喜冷、畏热,是为有火,宜用前方加黄芩、丹皮、生地之属。若脉 
细无力,唇淡、口和,喜热、畏寒,或四肢厥冷,是为有寒,宜用温药止之,理中加归、芍 
主之。若便久不止,气血大虚,宜用归脾、十全辈统血归经。血本属阴,生于阳气,治者宜 

卷三便血
清魂散
属性:荆芥(三钱) 当归(五钱 
水煎服。 
x芍药汤x (见腹痛。 
x理中汤x (见中寒。 
x归脾汤、十全大补汤x (俱见虚劳。 

卷三
尿血
属性: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 
血。清心,阿胶散主之;平肝,加味逍遥散主之。若久病气血俱虚而见此症,八珍汤主之。 
凡治尿血,不可轻用止涩药,恐积瘀于阴茎,痛楚难当也。 

卷三尿血
阿胶散
属性:阿胶(水化开冲服,一钱) 丹参 生地(各二钱) 黑山栀 丹皮 血余(即乱发烧灰,存性) 
麦冬 当归(各八分 
水煎服。 
x加味逍遥散x (见类中。 
x八珍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