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1-医学心悟-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皮(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点服。 

卷三类中风
神术散
属性:此药能治时行不正之气,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并能解 
秽驱邪,除山岚瘴气,鬼疟尸注,中食、中恶诸症,其效至速。予尝合此普送,药到病除, 
苍术(陈土炒) 陈皮 浓朴(姜汁炒,各二斤) 甘草(炙,十二两) 藿香(八两) 砂仁(四两 
共为末。每服二、三钱,开水调下。 

卷三类中风
独行丸
属性:治中食至甚,胸高满闷,吐法不效,须用此药攻之。若昏晕不醒,四肢僵硬,但心 
大黄(酒炒) 巴豆(去壳,去油) 干姜(各一钱 
研细,姜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五、七丸,用姜汤化下。若服后泻不止者,用冷粥汤饮 

卷三类中风
苏合丸
属性:治劳瘵骨蒸,疰忤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疫疠,瘀血月闭, 癖疔 
肿,惊痫中风,中气痰厥,昏迷等证。 
白术 青木香 犀角 香附(炒去毛) 朱砂(水分) 诃黎勒(煨、取皮) 檀香 安息香(酒 
熬膏)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各二两) 龙脑 薰陆香(别研) 苏合香(各二两 
上为细末,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苏合香油,炼蜜和剂,丸如弹子大。以腊匮固,绯 
绢当心带之,一切邪祟不敢近。 

卷三
伤暑(霍乱、搅肠痧
属性:古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暑阴而热阳也。不思暑字,以日为首,正言热 
气之袭人耳。夏日烈烈,为太阳之亢气,人触之,则生暑病。至于静而得之者,乃纳凉于深 
堂水阁,大扇风车,嗜食瓜果,致生寒疾,或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外感于寒也,或呕吐 
腹痛,四肢逆冷者,直中于寒也。与暑证有何干涉?大抵暑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 
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伤暑、中暑、暑闭之不同。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 
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 、妄言也。昏 
闷之际,以消暑丸灌之,立醒。既醒,则验其暑气之轻重而清之,轻者益元散,重者白虎汤 
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闭之也。其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 
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又有暑天受湿,呕吐泻利,发为霍乱,此停食 
伏饮所致,宜分寒热治之。热者,口必渴,黄连香薷饮主之。寒者,口不渴,藿香正气散主 
之。更有干霍乱证,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搅肠大痛,变在须臾,古方以烧盐合阴阳水 
引而吐之,或以陈皮同煎吐之,或用多年陈香橼煎汤更佳,俗名搅肠痧、乌痧胀,皆此之 
类,此系秽气闭塞经隧,气滞血凝,脾土壅满,不能转输,失天地营运之常,则胀闭而危矣 
是以治法宜速,切戒饮粥汤,食诸物,入口即败,慎之慎之。 
x消暑丸、益元散x (见类中。 
x白虎汤x (见阳明腑病) 

卷三伤暑(霍乱、搅肠痧
四味香薷饮
属性:治风寒闭暑之证,头痛发热,烦心口渴,或呕吐泄泻,发为霍乱,或两 
足转筋。凡闭暑而不能发越者,非香薷不可。香薷乃消暑之要药,而方书称为散剂。俗称为 
夏月之禁剂,夏即禁用,则当用于何时乎?此不经之说,致令良药受屈,殊可扼腕,故辩之 
香薷 扁豆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水煎服。 
若兼风寒,本方加荆芥、秦艽、蔓荆子;若兼霍乱吐泻,烦心口渴,本方加黄连。若两 
足转筋,本方加木瓜、茯苓;木瓜治转筋之神剂。若风暑相搏,而发搐搦者,本方加羌活、 
钩藤;凡暑症不宜发汗,今用风药者,因其暑中挟风也。若暑湿相搏,名曰湿温,误汗则名 
重、多难治,宜用苍术白虎汤。时医不论暑湿,概行发散,伤生匪浅。 

卷三伤暑(霍乱、搅肠痧
藿香正气散
属性:治暑月贪凉饮冷,发为霍乱,腹痛吐泻,憎寒壮热。 
藿香 砂仁 浓朴 茯苓 紫苏 陈皮(各一钱) 白术(土炒) 半夏 桔梗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卷三伤暑(霍乱、搅肠痧
清暑益气汤
属性:预服此药,以防暑气。 
黄 (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 人参 当归 陈皮 麦冬(去心) 炙甘草(各五分) 扁豆(二钱 
茯苓(七分) 升麻 柴胡 北五味(各三分) 神曲(四分) 黄柏 泽兰(各二分 
水煎服。 

卷三
疫疠
属性:疫论已见首卷,分来路两条,去路三条,治法五条,详且尽矣。大法,天行之气,从经 
络入,其证头痛发热,宜微散,香苏散散之。病气传染,从口鼻入,其证呕恶胸满,宜解秽 
神术散和之。若两路之邪,归并于里,腹胀满闷,谵语发狂,唇焦口渴者,治疫清凉散清 
之。便闭不通者,加大黄下之。其清凉散内,人中黄一味,乃退热之要药,解秽之灵丹,医 
家缺而不备,安能取效?复有虚人患疫,或病患变虚,或妄治变虚者,须用人参、白术、当 
归等药,加入清凉药内,以扶助正气。如或病气渐退,正气大虚,更宜补益正气为主。夫发 
散、解秽、清中、攻下四法外而以补法驾驭其间,此收效万全之策也。予尝用麦冬、生地各 
一两,加人参二三钱,以救津液。又尝用人参汤,送下加味枳术丸,以治虚人郁热便闭之症 
病气退而元气安,遂恃为囊中活法,谨告同志,各自存神。又有头面肿大,名曰大头瘟者 
颈项粗肿,名曰虾蟆瘟者,古方普济消毒饮并主之。但头肿之极,须用针砭,若医者不究 
其理,患者畏而不行,多致溃裂腐烂而难救。若颈肿之极,须用橘红、淡盐汤吐去其痰,再 
用前方倍甘桔主之,须宜早治,不可忽也。 
x香苏散x (见太阳证。 
x神术散x (见类中。 

卷三疫疠
治疫清凉散
属性:秦艽 赤芍 知母 贝母 连翘(各一钱) 荷叶(七分) 丹参(五钱) 柴胡(一钱五分) 人中黄 
水煎服。 
如伤食胸满,加麦芽,山楂、萝卜子、陈皮;胁下痞,加鳖甲,枳壳;昏愦,谵语,加 
黄连。热甚大渴,能消水者,加石膏、天花粉、人参。便闭不通,腹中胀痛者,加大黄下之 
。虚人自汗多,倍加人参。津液枯少,更加麦冬,生地。若时行寒疫,不可轻用凉药,宜斟 
x普济消毒饮、针砭法x (并见头痛。 
x加味枳术丸x (见腹痛。 
制人中黄法 用竹筒两头留节,刮去青皮,开一孔,将甘草装满,仍用木屑塞口,融松 
香封固,用绳扎定,于腊月初一日,投厕缸中,一月足,取起,用水濯洗,然后劈开竹筒, 
将甘草晒干,收藏听用。 
或问∶香苏散、神术散,芳香药也,人中黄,有秽气者也,而皆以之解疫毒,消秽气, 
何也?不知邪客上焦,乃清虚之所,故用芳香以解之。邪客中、下二焦,乃浊阴之所,疫毒 
至此,结而为秽,则非芳香所能解,必须以秽攻秽而秽气始除,此人中黄之用,所以切当也 
夫病有先后,有部位,有更改,而用药随之,方为活法。医家常须识此,不只治疫一端而 

卷三
虚劳
属性: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 
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此言气虚之候也。东垣宗其说,发补中益气之论,卓 
立千古。朱丹溪从而广之,以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之劳心好色,内损肾元者,多属真 
阴亏损,宜用六味汤加知母,黄柏,补其阴而火自降,此又以血虚为言也。后人论补气者, 
则宗东垣,论补血者,则宗丹溪。且曰水为天一之元,土为万物之母,其说至为有理。然而 
阳虚易补,阴虚难疗。治虚损者,当就其阴血未枯之时而早补之。患虚损者,当就其真阴未 
槁之时而重养之,亦庶平其可矣。凡虚劳之证,多见吐血、痰涌、发热、梦遗、经闭,以及 
肺痿、肺疽、咽痛、音哑,侧卧,传尸、鬼注诸疾,今照葛仙翁《十药神书》例,增损方法 
胪列于下,以便观览。 

卷三虚劳
甲字号方
属性:止咳嗽为主。余见虚损之成,多由于吐血。吐血之因,多由于咳嗽,咳嗽之原,多起于 
风寒。仲景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者,用麻黄汤。东垣师其意,改用人参麻黄芍药汤 
可见咳嗽吐红之症,多由于外感者,不可不察也。余治外感咳嗽,用止嗽散加荆、防、苏 
梗以散之。散后肺虚,即用五味异功散,补脾土以生肺金。虚中挟邪,则用团鱼丸解之。虚 
损渐成,咳嗽不止,乃用紫菀散、月华丸,清而补之。此治虚咳之要诀也。余详本门。 
x止嗽散x (见后咳嗽门。 
x五味异功散x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方见后。 

卷三虚劳
甲字号方
属性:治久咳不止,恐成劳瘵 
贝母(去心) 知母 前胡 柴胡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各四钱) 大团鱼(重十二 
两以上者,去肠,一个) 
上药与鱼同煮熟,取肉连汁食之,将药渣焙干为末,用鱼骨煮汁一盏,和药为丸,如桐 
子大,每服二十丸,麦冬汤下,日三服。 

卷三虚劳
甲字号方
属性:润肺止嗽,并治肺痿。 
人参(五分) 紫菀 知母(蒸) 贝母(去心) 桔梗 茯苓 真阿胶(蛤粉炒成珠,各一钱)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三分 
水煎服。 

卷三虚劳
甲字号方
属性:滋阴降火,消痰,祛瘀,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消风热,杀尸虫,此阴虚 
天冬(去心蒸) 麦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熟地(九蒸晒)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真阿胶(各一两) 茯苓(乳蒸) 獭肝 广三七(各五钱) 
用白菊花二两,去蒂,桑叶二两(经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