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泽泻汤方
泽泻 细辛(去苗叶) 续断 秦艽(去苗土) 山芋 黄 (锉各一两) 防风(去
叉) 五味子 生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临卧各一
服。
治气逆不调。不思饮食,宽胸膈,消胀满。丁香散方
丁香 白术 藿香叶 丁香皮(各一两) 京三棱(煨二两) 白檀香(锉) 乌药(锉
各一两) 甘草
上八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食前沸汤点服。
治气逆往来,喘急噎闷。沉香枳壳散方
沉香(一两) 枳壳(去瓤面炒) 前胡(去芦头各三分) 乌药(锉半两) 木香 槟
榔(锉) 人参 甘
上八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治气逆上盛。头目昏眩,不思饮食,时发恶心,或作中满,调中顺气,消痰利膈。霍香
汤方
藿香叶 白术(各二两)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丁香 甘草(炙各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治气逆上冲,吐逆不止,冷痰壅滞,开胃进食,豆蔻丸方
肉豆蔻(大者去壳二枚) 桂(去粗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各半两) 半夏(汤
上六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食前生姜汤下。
治气逆膈气,胸中痰结,饮食不下。木香散方
木香(一两)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 白豆蔻(去皮三分) 郁李仁(汤浸去皮
微炒别研成膏
上四味,除郁李仁外,三味为细末,和研令匀,每服二钱匕,煎椒汤调下,空心食前服
治气逆心腹膨胀,干呕不止,手足厥冷,橘皮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炮四两) 生姜(切焙六两) 缩沙仁 甘草(炙) 白芷(各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口干加牛乳少许同煎
治胸中气逆。时复疼痛,枳实散方
枳实(去瓤麸炒) 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二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不计时,热酒调下。
治心胸气逆刺痛,不可俯仰,气促咳唾,不下食,陈橘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木香 芍药 当归(切焙) 槟榔(各半两) 桔梗(炒三分)
上六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阳厥
属性:论曰内经曰、有病怒狂者,生于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夫阴阳不可偏胜,偏胜则气逆,阳厥者、阳胜而气逆之谓也,盖阳气暴折。则郁而不散,
故多怒而狂,怒则气上,故颈脉动而大疾者,为阳厥之证也,其治,夺食即已。盖食入于阴
。长气于阳,阳盛故厥逆怒狂。夺食者,所以平其气也。
治阳厥善怒,除烦下气,铁落饮方
铁落(染皂铁浆是)
上一味,每服用重汤内温一盏饮之。食后。
治阳气厥,多怒而狂,颈脉复动,赤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人参 羚羊角(镑各三两) 远志(去心) 大黄(锉炒各半
两) 甘草(炙锉一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阳厥多怒。狂躁不安,上攻头颈,竹沥石膏汤方
竹沥(旋入) 石膏(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栀子仁 升麻 玄参 生地黄 知
母(焙各三分
上八味,除竹沥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
滓入竹沥半合,再煎三沸温服。食后临卧日三服。
治阳厥气逆,胸膈烦闷,忿忿饶怒,如发狂状,竹叶茯苓汤方
淡竹叶(一升) 赤茯苓(去黑皮二两) 生地黄(一升) 丹参 玄丹(各三两) 干
蓝车前草(各一
上八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六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半,去滓更入蜜半
合,煎三沸、温服,不拘时,日二服。
治阳气偏胜,气厥多怒。心胸烦满,状如狂邪,颈脉皆动者,犀角丸方
犀角屑 防风(去叉各一两) 升麻 萎蕤(各三分) 枳实(麸炒) 石膏(碎各半
两) 甘草(炙锉一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成,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熟水下,不
计时候,日三服,渐加至三十丸。
治阳厥多怒,气逆发狂,胸膈闷。茯苓大黄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大黄(锉微炒) 羚羊角(镑) 黄芩(去黑心) 甘草(微炙锉)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淡竹叶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
后临卧。
治阳厥怒狂。防风茯苓汤方
防风(去叉) 赤茯苓(去黑皮) 萎蕤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丹参(各一
两三分) 细辛(去苗叶二两) 甘草(炙一两) 升麻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射干
(一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大枣二枚劈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日三。
治气逆怒狂,阳气暴厥,竹沥汤方
竹沥(一升) 麻黄(去根节三分) 石膏(二两) 生姜 芍药(各一两) 大青 栀
子仁 升麻 赤
上一十二味,除竹沥外, 咀如麻豆大,每服六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下竹沥
半合,再煎三沸,温服日二。
治阳厥怒狂气逆,泄热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切焙)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芍药 杜蘅 枳实(去瓤麸炒) 细
辛(去苗叶)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竹叶十片,煎取八分。去
滓温服。
治阳厥狂怒。定神丸方
白茯苓(去黑皮) 远志(去心) 防风(去叉) 人参 柏子仁(炒各一两一分) 龙
骨(一两半) 牡蛎
上九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熟水下。日
再服。
治阳厥气逆,善怒狂妄不常,羚羊角汤方
羚羊角(镑) 五味子 葳蕤 茯神(去木) 远志(去心) 沙参(去芦头) 酸枣
仁(微炒各三分) 龙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吐血统论
属性:论曰∶古人论吐血有三;一曰内衄,二曰肺瘅,三曰伤胃。内衄者,近从心肺间津液出
还流入胃,色如豆汁,凝留胃中,满闷即吐,如衄血状是也;肺瘅者,饮酒满闷即吐,血从
吐出,少或一合,多至一升是也;伤胃者,食饮过度,胃冷不化,烦闷强呕,食物与气,俱
上冲蹙胃脘,因致伤损,吐血鲜赤是也。三者证虽不同,要之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伤所致
。巢元方曰∶肺者,五脏之盖也,心肝又俱主血,上焦有邪,则伤诸脏,脏伤血下入于胃,
胃得血则闷满气逆,气逆故吐血也。孙思邈又曰∶吐血之后,体中但自KT KT 然,心中
不闷者,辄自愈。凡是之类,学人宜审。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吐血
属性:论曰∶吐血病有三种∶一则缘心肺蕴热,血得热则妄行,下流入胃,胃受之则满闷,气
道贲衡,故令吐血;二则虚劳之人,心肺内伤,恚怒气逆,肝不能藏,血乘虚而出,因怒气
逆,甚则呕血;三者缘酒食饱甚,胃间不安,或强吐之,气脉贲乱,损伤心胃,血随食出,
此名伤胃。各随证以治之。
治吐血。羚羊角汤方。
羚羊角(镑三两) 伏龙肝(五两) 熟艾(炒一两) 地榆(去土) 牛膝(去苗,
酒浸,焙)
蓟根(各三两) 鸡
苏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
温
服。
治吐血。干地黄汤方。
生干地黄(焙八两) 伏龙肝六两 芎 (一两) 当归(酒浸,切,焙三两) 桂(去
粗
皮) 赤芍药 白芷 干姜(炮裂各二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 甘草(炙,锉一两) 吴
茱萸(汤浸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
治肺损,吐血嗽血。通圣散方。
金星石 银星石 太阴玄精石 云母 阳起石 不灰木
上六味,等分,以砂锅子一枚,先入罗过紫冬灰(水牛粪是也),可浓一二寸,铺药一
重,
以灰一二寸筑令实;又铺药一重,准前以灰盖后铺药为度,上下以灰封盖,以盐泥固济,不
限药多少,皆用炭一秤,于静室中周密不通风处,火 一日一夜,候冷取出。于净地掘一坑
子,深一尺许,埋锅子一宿,取出先拣出药块子,余以粗罗罗去灰,取药碾为末,更入乳钵
研令极细,即入罐子内收之。每药末一两,入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一分(炒)同研,入
前
件药末一两内,合和令匀。每服一钱或半钱匕,以糯米少许研细,入薄荷汁蜜各少许,同煎
为饮,候温调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
治吐血。五通散方。
巴豆(五十枚去皮) 白面(一两) 郁李仁(三百五十枚) 盐豉(三百五十粒 伏
龙肝(二两)
上五味,锅子内炒熟,不住手搅,以烟青为度,倾出放湿地出火毒,捣罗为散。每服半
钱匕,温蜜水调下。如患咯血,用前件药末一两,郓州蛤粉二两,同研罗细,每服一钱匕,
薤汁半盏,生油两点,食后调服。
治吐血及一切血病,诸药不效者。乌金散方。
鲮鲤甲 犀角(镑) 黄明胶 赤鲤鱼皮(各一两) 胎发(一两半) 独角仙(一枚
去
翅、头、
上六味,用瓦瓶一枚,底下开窍,纳药以纸筋泥固济,曝干,用炭五斤簇烧,候烟绝,
拨去火,放冷取出,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旋入腻粉少许。吐血鼻衄不止,新汲水调下;
产后血运,昏迷闷乱,不知人,冷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