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同炒,俱候香熟,除去同炒之药。以上各一两)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不拘时,盐汤下。
x百花膏x(《济生》)
款冬花 百合(蒸,焙。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临卧嚼姜汤下。
x七伤散x(丹溪) 治劳嗽吐血痰。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一两半) 赤芍药(七钱半) 知母 玄胡索(各半两) 郁金(二钱半) 当归(半
两) 山药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汤下。(本草云∶黄药子、白药子治肺热有功。一法,红花、当归煎汤下。)
大阿胶丸(见吐血。)
x五味子黄 散x(《宝鉴》) 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黄 麦门冬 熟地黄 桔梗(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白芍药 五味子(各二钱) 人参(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盅半,煎七分,日三服。
x黄 鳖甲散x(《宝鉴》)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
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食减多渴,咳嗽稠粘,时有脓血。
黄 (一两) 黄芩 桑白皮 半夏 甘草(炙) 知母 赤芍药 紫菀(各五钱) 秦艽 白
茯苓(焙) 生地黄 柴胡 地骨皮(各六钱六分) 肉桂 人参 桔梗(各三钱二分) 鳖甲(去裙,
酥炙) 天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大盏,食后煎服。
x人参黄 散x(《宝鉴》)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
忡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
人参 桔梗(各一两) 秦艽 鳖甲(去裙,酥炙) 茯苓(各二两) 知母(二钱半) 半夏(汤洗) 桑
白皮(各一两半) 紫菀 柴胡(各二两半) 黄 (三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x滋阴保肺汤x(《统旨》
黄柏(盐水炒) 知母(各七分) 麦门冬(去心,三钱) 天门冬(去心,一钱二分) 枇杷叶(去毛炙,
一钱半) 当归 芍药(煨) 生地黄 阿胶(蛤粉炒,各一钱) 五味子(十五粒) 橘红 紫菀(各七
分) 桑白皮(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x人参蛤蚧散x(《宝鉴》) 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气,酥炙黄色)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 甘草(炙,
三两) 人参 茯苓 贝母 知母 桑白皮(各二两)
上为细末,瓷器内盛。每日如茶点服。神效。
x麦门冬汤x(《元戎》)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生地黄(各一两) 半夏(汤洗七次) 紫菀 桔梗(炒) 淡竹茹 麻
黄(去根节。各七钱五分)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二钱半,枣三枚劈破,同煎去渣,食后温服。
鸡苏丸(见吐血。) 倒仓法(见积聚。)
x人参救肺散x(《奇效》) 治咳吐血。
人参 黄 当归尾 熟地黄(各二钱) 桑白皮 升麻 白芍药 柴胡(各一钱) 苏木
陈皮 甘草(各半钱)
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杏子汤(见嗽。)
x白扁豆散x(《本事》)
白扁豆 生姜(各半两) 枇杷叶(去毛) 半
夏人参 白术(各二钱半) 白茅根(七钱半)
水三升,煎一升,去渣,下槟榔末一钱和匀,分作四服,不拘时候。
甘桔汤(见咽喉。)
x劫劳散x(《大全》) 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红线,盗汗发热,热过即冷,饮食减少。
白芍药(六两) 黄 甘草 人参 当归 半夏 白茯苓 熟地黄 五味子 阿胶(炒,各二两)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二片,枣三枚,煎九分,无时温服,日三。
x噙化丸x(丹溪)
香附(童便浸) 北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 山栀仁(炒) 青黛 海粉 栝蒌仁 诃子肉 马兜铃
上为细末,入白硼砂少许,炼蜜少加姜汁为丸。每噙化一丸,白汤下。
天一丸(丹溪) 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剂也。与前方相兼服,治阴虚火动咳血等症,甚效。
怀地黄 牡丹皮 黄柏(童便浸,晒干) 知母(童便浸,晒干) 枸杞子 五味子 麦门冬 牛膝 白茯苓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汤吞下八九十丸。
第三册
咯血
属性:四物汤(见虚劳。) 白扁豆散(见嗽血。) 黑神散 小乌沉汤(俱见鼻衄。) 七珍散(见不能食。)
x白芨枇杷丸x(戴氏)
白芨(一两) 枇杷叶(去毛,蜜炙) 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顿化,入
前件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x白芨莲须散x(《戴氏》)
白芨(一两) 莲花须(金色者佳) 侧柏叶 沙参(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入藕节汁、地黄汁,磨京墨令黑,调药二钱,如稀糊啜服。
第三册
溲血
属性:五苓散(见消瘅。) 四物汤(见虚劳。)
x胶艾汤x(《和剂》)
阿胶(碎,炒燥) 芎 甘草(炙,各一两) 当归 艾叶(微炒,各三两) 白芍药 熟干地黄(各四两)
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x鹿茸丸x(《济生》)
川牛膝(去芦,酒浸) 鹿茸(去毛,酒蒸) 五味子(各二两) 石斛(去根) 棘刺 杜仲(去皮,炒)
阳起石( ) 川巴戟(去心) 山药(炒) 菟丝子(淘净,酒蒸) 附子(炮,去皮尖) 川楝子(取肉,炒)
磁石( ) 官桂(不见火) 泽泻(各一两) 沉香(半两,另研)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八味地黄丸(见虚劳。)
x鹿角胶丸x(《济生》) 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鹿角胶(半两) 没药(另研) 油头发灰(各三钱)
上为末,用茅根汁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辰砂妙香散(见心痛。) 调胃承气汤(见发热。)
x玉屑膏x(《三因》) 治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黄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时,蘸蜜炙干,复蘸复
炙,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至熟蘸黄 、人参末吃,不以时,仍以盐汤送下。
x小蓟饮子x(《济生》) 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黄(四两)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 藕节 淡竹叶 当归(去芦,酒浸) 山栀
仁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x当归散x(《玄珠》) 治妇人小便出血,或时尿血。
当归 羚羊角 赤芍药(各五钱) 生地黄(一两) 大蓟叶(七钱半)
分作三帖,水煎,食前服。
治血淋方
牛膝(一两) 黄柏 知母 泽泻(各一两) 麦门冬 天门冬 山栀仁(各一两半) 生地黄(二两)
上为末,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白汤吞下八九十丸。
又方
人参 白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 山楂 茯苓(各八分) 黄 (七分) 升麻(三分)
上水煎服。
又方
牡丹皮 当归 生地黄 山栀子 白芍药 甘草梢 滑石 泽泻 白茯苓 木通(各等分)
每服五七钱,加生姜皮二分,灯芯一分,水煎,食前服。
x瞿麦散x(《奇效》下同) 治血淋尿血。
瞿麦穗 赤芍药 车前子 白茅根(无根用花) 赤茯苓 桑白皮(炒) 石韦(去毛) 生干
地黄 阿胶(炒) 滑石 黄芩 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血余烧灰一钱,食前沸汤调服。
x柿蒂散x 治血淋
上用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x当归汤x 治血淋及五淋等疾。
当归(去芦) 淡竹叶 灯芯 竹园荽 红枣 麦门冬(去心) 乌梅 木龙(一名野葡萄藤) 甘草
上各等分,锉碎,煎汤作熟水,患此疾者多渴,随意饮之。
x羚羊角饮x 治血淋,小便结热涩痛。
羚羊角屑 栀子仁 葵子(炒。以上各一两) 青葙子 红蓝花(炒) 麦门冬(去心) 大青
大黄(炒。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x鸡苏饮子x 治血淋不绝。
鸡苏(一握,切) 石膏(八分,碎) 竹叶(一握,切) 生地黄(一升,切) 蜀葵子(四分,为末)
上先将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葵子末,分温二服,如人行五里久进
一服。忌芜荑、蒜、面、炙肉等。
x金黄散x 治小便血淋疼痛。
大黄(煨) 人参 蛤粉 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灯芯煎汤调服,日三。
x神效方x 治血淋。
海螵蛸 生干地黄 赤茯苓(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柏叶、车前子煎汤下。
x发灰散x 治血淋,若单单小便出血如尿。
上用乱发烧灰,入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用米醋温汤调下。
治尿血方
淡竹叶 麦门冬 白茅花 车前子 陈柳枝 天门冬(去心) 地榆 香附子 郁金
灯芯(各半钱。)
上以水二碗,煎八分,去滓,调四苓散,空心服。
x四苓散x
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术 泽泻(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前煎药调服。
x蒲黄丸x 治虚损,膀胱有热、尿血不止。
蒲黄 葵子 赤茯苓 黄 (以上各一两) 车前子 当归(微炒) 荆实(以上各七钱半) 麦
门冬(去心) 生地黄(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x牡蛎散x 治劳损伤中尿血。
牡蛎( ,为粉) 车前子 白龙骨( 令赤) 熟地黄 黄芩 桂心(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下。
x如神散x 治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渗小肠,故尿血也。
阿胶(蛤粉炒,一两) 山栀仁 车前子 黄芩 甘草(各二钱半)
上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