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5趣味心理学故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 
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 
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 
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 
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 
    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 
了。 
    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 
    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 
    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 
    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 
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 
    “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 
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 
送给我,我也不吃!” 
    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 
际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时,往往在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 
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这样一种适应性的倾 
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卫机 
制”。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 
也即人们所谓的“阿 Q 精神”。 

                            “鬼苹果” 
                                    
    土豆现在早已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然而想当年,土豆 
从美洲引进法国时还引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欧洲早已引进土豆的情况下,法国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推广土豆的 
培植。因为,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只因它生长在黑暗的地下;医生 
认为土豆是在土里生长的,由于像附在根上的瘤,于是认为它可能对人体健 
康有害;农学家则断言由于土豆大量吸食土壤中的养分而会使土地变得贫 
瘠。所有这些断言和假设为“鬼苹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彻在德国当俘虏时,有幸亲自吃过土豆, 
从而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回到法国后,他决心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 
“鬼苹果”的害处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长时间他都未能说服任何 
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 
栽种了一批土豆。并且根据他的要求,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全副武装的国 
王卫士日夜看守这块土地。过了一阵,相安无事,便又命令卫士都可以休息, 
一时间,早就受不了诱惑的人们纷纷都在晚上来偷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 
的菜园里。土豆就这样在法国得到了推广。 
    安瑞在法国推广土豆显然是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活动 
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 
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这种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是 
好奇心、诱惑力或神秘感。 

                            向士兵开枪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情况很 
紧急,他扬鞭策马,朝着发出喊声的地方骑去。来到湖边,拿破仑看见一个 
士兵跌入湖里,一边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做一团, 
因为水性都不好,只有无可奈何地呼喊着。 
    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朝那几个士兵问道:“他会游泳吗?”“他只能扑 
腾几下,现在恐怕不行了。”一个士兵回答道。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 
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声地喊道:“你还往湖中爬什么,还不赶快游回来!” 
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也看到子弹射 
入水中,似乎增添了许多力量,只见他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向岸边游来, 
不一会儿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被大家七手八脚救上岸来,小伙子惊魂初定,连忙向拿破仑 
致敬:“陛下,我是不小心落入水中的,您为什么在我快要淹死时还要枪毙 
我呢?”拿破仑笑着说:“傻瓜,我那只不过是吓你一下,要不然,你真的 
要淹死哩!”经他这样一提醒,大家才恍然大悟,打心底更加佩服拿破仑足 
智多谋。 
    拿破仑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士兵在出乎意外的危急情况下的情感状 
态,心理学上叫做“应激状态”。在这种应激时刻,士兵已经丧失理智,手 
足失错,陷入慌乱之中,不能自救。对他开一枪,就能使他镇定,使其行为 
保持一种高度激活的状态。 

                         聪明的“傻”孩子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享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是 
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男孩子。因为他性格与其他男孩不同,人们把他看成傻 
瓜、缺心眼儿,镇上很多人常常喜欢捉弄他。 
    人们常把一枚 5 分的硬币和一枚 1 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 
个。小威廉总是捡那枚 5 分的硬币,于是引来围观的人一阵阵嘲笑,接着会 
有其他人也都玩着类似的把戏,从中取乐。 
    一天,一位妇人看到他这副可怜相对他说:“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去捡 
1 角的?难道你不知道 1 角要比 5 分值钱吗?” 
    “我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那那枚 1 角的, 
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你哪里是个傻孩子,你真是个精明无比的孩子!”妇人惊奇地像发现 
了一件宝贝似的叫道。 
    小威廉聪明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以自己似乎呆傻的行动,引起人们的 
兴趣和喜乐,这样他们就会继续扔钱,他也就有钱可拣了。喜乐心理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喜乐的程度往往视愿望的大小和满足的程度而不 
同。高尚的人和庸俗的人,对喜乐的追求和保持,明显地有高尚纯洁和低级 
庸俗之分。 

                         请作家改动初衷 
                                    
    19 世纪英国著名医生布拉斯·法特在一次治疗一位身患重病的小姑娘 
时,使尽了浑身解数,那小姑娘的疾病仍未好转。为此,法特的内心很是焦 
虑。 
    一天,法特医生在查病房时,发现这位小姑娘正在很有兴致地阅读一份 
报纸上的连载小说,便开始留心观察起来。随后几天,这小姑娘的情绪时好 
时坏,病情略有加重。法特医生思来想去,便找来了那份报纸,认真地读了 
起来。 
    原来报纸上的那篇连载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身患重病的少女的希冀和命 
运,而她患的又恰好是与他的病人相同的疾病,此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 
可算是“不治之症”了。法特立即意识到这对他的病人意味着什么。果然, 
随着小说女主角的病情逐渐加重,他发现他的病人的病情也趋向恶化。于是, 
法特医生来到了报社,找到了小说的作者,详细地询问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以 
及女主人公的命运与归宿。根据写作计划,作家告诉他,女主人公最后将病 
死,而且死得很惨,令人落泪。法特医生马上请求作家改变初衷,“她还年 
轻”,他竭力陈述着自己的理由,“而且,这关系到两个姑娘的生命啊!” 
说着,法特医生又谈了自己的设想。最后,那位作家被感动了,他接受了法 
特的建议。于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勇敢地站了起来,与病魔抗争,并勇敢 
地活下来了。法特的病人,那位小姑娘,也奇迹般地战胜了“不治之症”, 
愉快地向法特医生告别了。 
    患病的小姑娘病情的好坏随小说主人公的病情起伏,这是“认同作用” 
的表现。在心理学上,认同作用,即是仿效自己羡慕的角色的人格或行为。 

                          智审德国间谍 
                                    
    二战期间,各国间谍机构活动频繁,都希望在情报方面战胜对手,以利 
于在整个战争中获取主动。同时,反间谍机构也都在积极活动。一次,盟军 
反间谍机关收审了自称是比利时北部的一位“流浪汉”,他的言谈举止使人 
怀疑,眼神也不像是农民特有的。由此,法国反间谍军官吉姆斯认定他是德 
国间谍,可是他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吉姆斯决定打开这个缺口。 
    审讯开始了。吉姆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会数数吗?”这个问题很 
简单,“流浪汉”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甚至在说德语的 
人最容易说漏嘴的地方他也能说得很熟练。于是,他被押回小屋去了。 
    过了一会,哨兵用德语大声喊:“着火了!”“流浪汉”仍然无动无衷, 
仿佛果真听不懂德语,照样睡他的觉。 
    后来,吉姆斯又找来一位农民,和“流浪汉”谈论起庄稼的事,他谈的 
居然也颇不外行,有的地方甚至比这位农民更懂行。看来吉姆斯凭外观判断 
的第一印象是不能成立的了。然而,殊不知,这正是吉姆斯高明之处。 
    第二天,“流浪汉”在被押进审讯室的时候,显得更加沉着、平静。吉 
姆斯似乎在非常认真地审阅完一份文件,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