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刈埽轮1919年;清晰的展现了庄学之发展过程。
大道与优游再看庄子的人文情愫 见君 25。00 本书内容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骈拇、马蹄、天地、天道、天运等。
道论 李顺连 25。00 本书内容包括:老子之道、庄子之道、淮南子之道、孔子之道、周易之道、中庸之道、道学之道、平常心是道(禅宗)、中道、逻各斯概念、约翰福音引言中的逻各斯概念、道德经与基督论、中国传统哲学与基督教、道的共通性、道的现代意义。
汉帛书老子甲本 上海书画 10。00 〃帛书《老子》甲本是马王堆帛书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献之一,该卷帛书幅宽二十四厘米,共一百六十九行,每行约三十字。
〃
汉魏六朝道教教育思想研究 汤伟侠 11 〃本书归纳的“文化教育”的认知观念;价值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道教教理教义 清凉道人 12 〃本书内容包括:道教概述、道教教理、道教教义。
〃
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兩晉卷 姜生等 120。00 多卷本《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是第一部系統闡述道教學術思想中的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的大型著作,由數十名海內外知名學者共同編撰完成。本卷分8個部分,按學科論述了漢魏兩晉時期的道教科學思想与實邸h魏兩晉的道教處于与佛教抗衡的初始階段,許多科學思想、方法和實邸谟懻摵吞剿髦校瑫r也產生了魏伯陽、葛洪、陶弘景等數位對后世產生持久影響的集大成者。道教思想廣博精微,本卷作者從多學科角度,通過丰富的圖表,介紹了漢魏兩晉時期,道教在化學、醫學、養生學、天文學、地學、物理學、建筑等科學技術領域所取得的令人贊嘆的輝煌成就。
老子(巾箱本) '春秋'老聃著'汉'河上公章句 14。00 《老子》又称《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学术名著,历代注释甚多。而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现存《老子》注枉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的一种。它在注解《老子》原文时,上承汉代黄老道家之学,下启魏晋神仙道教,强调行气、固精、养神三项方术,并把黄老学说中的宇宙论作为理论根据,对后来道教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今以四部丛刊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宋刊本排印,版式大方美观,印制精良。
道德经精粹解读 陆玉林 14。00 本书是特别编写的一部图文并茂的历史文化名著课外读物。该书由富有研究成果的名家执笔,精选出《道德经》中的主要篇段,并辅之以《庄子》中的精彩故事。全书对名著原文作了简要、通俗的注释和白话翻译,同时还从现代角度给予了精当的点评。
易传与道家思想 陈鼓应 14。80 〃本书内容包括:《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系辞》与稷下道家,帛书《系辞》与道家传本,帛书《易》说与黄老思想。
〃
道教内丹学探微 戈国龙 15 〃和已有的对道教内丹学的研究相比;本论文不是重在内丹学历史的研究而是以内丹学原理本身的研究为重心;不是重在介绍和整理有关内丹学的知识而是重在从内丹学的内在智能方面开展创造性的现代诠释。〃
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 杨立华 15。00
道家与中国思想史论 杨胜良 15。00 〃本书介绍了老庄道论;老子的治道;庄子的批判思想及影响;庄子的人生哲学;老庄道论与中国古代形上学;从道家到道教;道家与佛学的中国化等内容。
〃
道教与传统文化 15。5
儒、道美学与文化 张国庆 15。50 〃本书内容包括:美学史上的两种“中和”之美、近体诗声律结构中的美学文化精神、孔子的音乐实践与理论等内容。
〃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 王明 16。00
列子集释 杨伯峻 16。00
道教源流三字经 易心莹 16。00 本书从道教的历史、宗派、经书、教义、乃至宗教制度、戒律以及宗教活动中的各种斋、醮、拜忏仪式,都有涉及。
证悟道经…老子与二十一世纪 车乃亮 17 本书内容包括:道与名,自然而为,涵养自然,为无为,道成,守中,谷神,天之道,玄德,虚中,致虚极,抱朴,独异,抱一,道法自然,道象,微明等。
道教概说 李养正 17。00 本书内容包括:道教的起源、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魏晋南北朝道教之盛行与发展、隋唐五代的道教、宋元之崇道与新道派之兴起等。
老子思想新释 郑鸿 18 〃 本书先把老子的每一思想或哲学概念分类,然后汇集全书与每一思想或概念有关的各章,编成一篇。各章除原文外,先予新的翻译,然后再解释原意。
〃
新解道教格言 王书献 18 〃本书内容包括哲理篇;处世篇;劝善篇;养生篇;环保篇;戒律篇。
〃
般若与老庄 蔡宏 18。00 〃本书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思想特点等方面对佛教般若思想和道家老庄思想进行了哲学和宗教的比较;并对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作了分析。〃
老聃老子太史儋道德经 张吉良 18。00 〃本书分老聃《老子》注译、老聃《老子》增订传本太史儋《道德经》两篇内容。
〃
道教史发微 潘雨廷 18。00 〃本书内容包括:论仙与道、论尚黄老与《淮南子》、《参同契》的易学与服气之道、论五斗米道 天师道 正一道之同异、论南北天师道与净土禅机、论司马承祯《天隐子》、《老子说五厨经》句解、论《真系传》、论陈抟先天易与禅机的关系、论北宗之传及上阳子之道、《林屋山人沁园春丹词注解》阐释、论《性命圭旨》及其口诀、介绍《道藏》中收录的易著、论《道藏》中所用的十二辰次、论“五岳真形图”、论二十四治与二十八治、论洞天福地及期所在地、陈式太极拳初探、香港圆玄学院教义释等。
〃
返朴归真…道教与人生 张振国 19。00 本书共分五章,按习惯以应五行:走近道教、认识道教、阅读道教、了解道教、思考道教。“走近道教”从道士的日常生活和常识着手,解决读者所关心的普遍问题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介绍当今道观的现实生活,是有史以来道士日常生活或宫观生活的剪影;“认识道教”是为愿意熟悉道教的朋友介绍道教的历史渊源、主要道派、主要神灵;“阅读道教”旨在表现道教的文化的穿透力和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张力所在,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对道教或清新或模糊的认识,或间接或直接的论述,或许能对今人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了解道教”旨在表述道教对人生多方面的影响
老子注释三种 孙以楷 19。80 〃本书作者选一今本《老子》中的代表性本子,把它与帛书甲、乙本《老子》以及竹简《老子》,分章对照烈出,分别进行简明校注,最后再今译表示注译者自己对不同本《老子》文字差异的去取,使读者可以同时对照读它们,不改动三种不同类型《老子》原貌,便于读者去比较判断。
〃
老子(全2册) 王弼 196。00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他撰写的《道德经》不祗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珍贵遗产,而且在世界哲学宝库里也占有重要席位,对历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历史上关于《老子道德经》的传本和注疏种类很多,其数量仅次于论语,在先秦诸子中也是流传最多的一书。本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老子》共收历代学者注疏中有代表性的注疏和传本十九种。另外还将帛书《老子》两种附录于后,以便研究参校。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外四种) 唐。延陵先生 2。05 〃
气功养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物的理论,方法和效用,蕴含人体科学的未知领域,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本丛书特聘专家从历代一千余种有关古籍中选出五十余种,囊括各时期各派别学说和经验的精华。〃
画说老子 莲歌子 20 〃本书内容包括:人物介绍、少年老子、善行老子、游学访师、隐居西岐、入周为吏、山中奇遇、来去修行等,本书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出老子的核心思想。
〃
道家养生秘诀真传 清。傅金铨 20。00 〃本书内容包括:清。傅全铨注《全丹真诀》原文影印加注释,注《康节邵子诗》原文影印加注释,注《吕祖沁园春》原文影印加注释,著《长生》《师恩》原文影印加注释,著《二十四问》原文影印加注释。
〃
发现老子 杨润根 20。00 〃本书作者发现,中华文化经典具有与往任何注释者所注释的完全不同的面貌。
〃
儒道哲学阐释 刘学智 20。00 〃本书包括: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思考、儒家哲学的心性论旨趣、《老子》的“道”及其文化价值阐释等。
〃
道教与人生 叶至明 22。00 〃本书分为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用道教在改革开放时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思考、面向社会与面向生活、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及现代意义等内容。
〃
听老子讲道 邹牧仑 25。00 〃本书包括:众妙之门;行不言之教;天长地久;处众人之的恶;无之以为用;去彼取此;唯施是畏;我无欲而民自朴;人之迷其日固久;夫我有三宝;不敢进寸而退尺等。
〃
御注老子 高专诚 25。00 〃本书采取了四书合一的形式,目的在于能使读者更好地比较各个皇帝对《老子》的不同理解。
〃
道教手印研究 任宗权 25。6 〃道教手印(诀窍)是由道教历代祖师口传心授而晋,在传承过程中极易散失。任宗权高功,搜集整理并亲自演教道教手印,集成此书。
〃
简帛老子研究 韩禄伯 26 〃本书内容包括:墓葬、年代及竹简 、郭店〈老子〉、分章符号与章节划分、几个有趣的例子、竹简〈老子〉的哲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