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若有渴疾人,则合专服加减八味丸,能使渴疾既安,疽疾不作。若骤得背疽之疾,既安
之后,不问有无渴证,便合常服加减八味丸,非特可以杜渴疾之将来,亦且大能滋益气血,
生长肌肉,使精神强健,此乃累试之验。
x加减八味丸x 治痈疽后合服补药。若用峻补之药则发热,又况痈疽既安之后,多传作
渴疾不可治疗,当预服此药。如能久服,永不生渴疾,气血和壮。未发疽人,或先有渴症,亦
合服此药,渴疾既安,疽亦不作。
熟干地黄(如法拣好者买。制度过,焙,锉,二两) 真山药(锉细,微炒) 山茱萸(去核
取肉,焙干,二味各一两) 肉桂(味辛辣、薄者买。削去粗皮,锉,不见火。用一两,别研,取
半两滓末和入众药,余粗滓仍勿用) 泽泻(水洗,锉作块,无灰酒湿,瓦器盛盖,甑上蒸
五次,锉,焙) 牡丹皮(去心、枝杖,锉,炒) 白茯苓(去黑皮,锉,焙,已上三味各八钱) 北真五
味子(拣去枝杖,慢火炒至透,不得伤火,一两半,别研、罗,和入众药。此一味最要真者,其
详已着十全汤内)
上研、罗为细末,炼蜜候冷,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无灰酒或盐汤任下。
论渴疾本原
属性:有一贵人病疽疾,未安而渴作,一日饮水数升,愚遂献此方,诸医失笑云∶此药若能止
渴,我辈当不复业医矣!诸医尽用木瓜、紫苏、乌梅、参、苓、芍药等生津液、止渴之药,服多
而渴愈甚,数日之后,茫无功效,不得已用此药,服之三日,渴止。因此相信,遂久服之,不
惟渴疾不作,气血益壮,饮食加倍,强健过于少壮之年。盖用此药,非愚敢自执鄙见,实有
源流。自为童儿时,闻先君言∶有一士大夫病渴疾,诸医遍用渴药,治疗累载,不安,有一名
医诲之,使服加减八味丸,不半载而疾痊,因疏其病源云∶今医多用醒脾、生津、止渴之药,
误矣!而其疾本起于肾水枯竭,不能上润,是以心火上炎,不能既济,煎熬而生渴。今服八
味丸,降其心火,生其肾水,则渴自止矣。后疏其药性云∶内真北五味子最为得力,此一味独
能生肾水、平补、降心气,大有功效。家藏此方,亲见有验,故敢详着之,使有渴疾者信其
言,专志服饵而取效,无为庸医所惑,庶广前人制方济惠之意。
痈口将收论
属性:痈口将收之际,最忌用急涩敛口之药,只宜用神异膏贴。多见昧者立说,破此一段,不
过病者厌于将理,医者急欲获利,不思毒瓦斯发泄未尽,其疾再来,人命自此不救。
痈久疮口不合论
属性:一、治痈久而疮口不合,其肉白而脓血少,此为疮口冷滞,乃病患气血枯竭不潮,于
疮遂致如是,合用白北艾汤洗,神异膏贴,多服排脓内补散。每日用好北艾叶一把,入瓦器
内浓煎汤。避风处乘热用艾汤浇洗疮口四围净肉,以旧绢帛兜艾叶乘热沃浇,一日一次,
洗了须避风;仍烧松香,以烟熏疮口良久,用神异膏贴之。其疮不可与厌秽之人见,若不能
禁忌,疮口难安,药亦无效。
一、病痈疽之人,适被庸医用毒药掩 ,或以针刀伤割,不能生肌肉,疮口不合,切不
可用急涩敛口药,当只用猪蹄汤、北艾汤相间洗,以神异膏贴之,并服排脓内补散。
一、前方但是居于州县间、有力者能及之,若适在乡原、与夫无力以市药者,只可用
鹭藤酒一方,终始服饵,俟其疽破,即以神异膏贴之,盖神异膏所用药材,皆非贵细难得
之药。前后用此以医,田夫野老,百发百中。
x大川乌丸x 治发背,活经络,生肌肉。
大川乌(生,去皮、尖) 当归 赤芍 苏木(锉,炒) 没药(生用,一两,别碾) 乳香
(一两,别碾) 穿山甲(用蚌粉炒脆,去粉,二两) 独活(合用老羌活。今铺中所卖独活乃土
当归,不可用,二两)
上为细末,和匀,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空心下。
x二乌丸x 治发背,托里定痛,驱风毒,凉血。
羌活(去苗) 薄荷叶(各三两) 川芎(以上各不见火) 元参 地榆 麻黄(去节) 防
风(去芦) 天麻 白芷 白僵蚕(用直者,去丝、足、口) 牛蒡子 炒蔓荆子(去蒂并白
膜) 旋覆花(去萼) 荆芥穗(各二两) 甘菊花(三两) 何首乌(四两) 甘草(炙,四两半) 蝉蜕
(去足,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任下,食后服。
x退毒下脓漏芦汤x 治疽作二日后,与五香连翘汤相间日服之。
黄 (生用) 连翘(各一两) 大黄(一分,微炒) 漏芦(一两,有白茸者) 甘草(半两,生用)
沉香(一两)
上为末,姜枣汤调下。此二方连日相间服,乃宣毒之药,觉毒尽住服。
x参苓顺气散x 治病痈疽人,进饮食,降气,健脾。
乌药(一两半) 人参(一分) 茯苓(一分,白者) 青皮(去白,半两麸炒,半两蜜炙) 真紫苏子
(二钱半,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末二钱,水一盏,姜、枣煎至八分,早晨空心温服。煎药不用紫姜,能
发热、动气;当用老姜,连皮使。
x栀子黄芩汤x 治发背疮溃后,因饮食有伤,调摄不到,发热不住,用以退热。
漏芦 连翘 山栀子仁 黄芩(去心。各二两半) 黄 (生用,一两) 防风 石韦(合使桑白
皮自取者) 甘草(生) 犀角(生用) 人参 苦参 白茯苓(各二钱半)
上已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x蚣蝎散x 治痈疽疮口小而硬,贴膏药而脓不来。此为风毒所胜。
赤足蜈蚣(一条,去头足,生用) 全蝎(三个,去爪,要有尾者,生用) 木香(一钱重)
上为细末。每用时,先以猪蹄汤药洗疽了,以此药一匙许,糁于膏药面上,近疮口贴,
其效如神。每用神异膏,合先量疽大小,涂在纸花上了,却用此药糁于膏药上,要使先到疮
故也。若疮口阔大及不硬,则不必用此。
x内托黄 丸x 治因用针砭伤其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
黄 (八两,生用) 当归(二两,洗、焙) 肉桂(去粗皮) 木香 乳香(别研) 沉香(以上四味
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热水下,不
拘时候。
x沉麝汤x 治发背疽之人,敛口生肌。不得用躁急之药,合用麦饭石膏涂,续用好膏药贴
之,疮口自然敛合。如医治后,时为庸医用毒药掩 、或刀割伤内血重者,兼服此。
木香 麝香 沉香 藿香叶 连翘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无时。疽疾既已,先服取毒之药,又
用麦饭石膏涂贴,五、七日之后,病渐减退,合服大川乌丸、二乌丸驱除余毒,活气血,生肌
肉,排宿脓,去风邪,又合服洪氏内补散,多服为妙。
x立效散x 治发背及诸痈疽并瘰 有效。
皂角刺(半斤,拣去枯者,细锉,炒赤色为度,须耐久妙) 甘草(二两,合生用) 栝蒌(五个,去皮
取肉并仁,捣研,炒黄,干者不必炒) 乳香(半两,别研和入) 没药(一两,别研和入)
上五味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乳痈与前方间服,神妙、神妙!
x忍冬丸x 疗病既愈,须预防发痈疽宜。
忍冬草(左缠藤是也。不拘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
上以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以所浸酒为糊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饮任下,不拘时。
治一切疖毒痈疽,将结则散,已聚则破,已破痛不可忍者,贴之则宽,止痛神效,不可
具述(按∶以下所制方,皆不另立方名)。
无盐桃末 皂角末 白芷末 荆芥末 草乌头末
上等分,用米醋调,贴四围,留中。蜜调亦得。
痈疖不可用膏药贴合论
属性:治些小痈疖,结而未成,不可用膏药贴合,以药涂,使内自消。每用生取鹿角尖,于砂
钵内; 同老米醋、今俗呼黄子醋浓磨;时以鹅翎涂拂于痈疖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
一二日即内消。每觉有些小痈疖疼痛、发热时,便用生甘草节,不炙、不焙,用日晒干,若
无日,焙于笼盖上,微火,碾为细末,以热酒调二三钱服,连进数服,疼痛与热皆止。治痈疽
未结成,并血气凝滞、肿结成块者,用吴茱萸微炒,碾为细末,鸡子清调涂,神妙!疾轻者宜
用此。
x治痈疽发背神方x
金银花(一名忍寒草)
上采叶,研为滓。每用不限多少,纳瓷瓶中,入水,用文武火浓煎,临热入好无灰酒与
药汁相半,再煎十数沸,滤滓,时时服之。留滓焙干,碾、罗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
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丸药俟疾稍退,可以常服,盖其力轻甚故也。
x预防痈疽方x 服此药可以终身无此疾。
绵黄 (七两。拣如箭捍样、性软者用,芦并叉附不用。一半生使,细锉,焙干;一半锉作
寸长截,捶匾,以蜜水浸润湿,瓦器盛盖,于饭甑上蒸三次,取出焙干,锉碎) 粉草(去节并
去皮,一两半净,将一半生,细锉、焙;一半炙黄,锉、焙)
上二味,碾为细末。每服二钱,早晨、日
午,白汤煎,常当汤水服;夜候饮酒,初杯用酒调服。若平日能如此常服之,终身不患痈疽之
疾。
案∶以上各方,不见于诸论中,今总集之,附于诸论之后。
脑疽不可灸,引其气一上,痰涎、脓血并起上攻,倾人性命急于反掌,但当急灸三里穴
并气海,渐渐服凉胸膈、化血之药,人可小安。此说载《通神方论》。脑疽、咽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