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50-医脉摘要-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肺气虚则鼻塞少气,实则胸满喘喝。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内伤外感辨

伤于情欲、饮食,为内伤。伤于风寒、暑湿,为外感。内伤发热,时热时止;外感发热,热甚无休,内伤恶寒,得暖便解;外感恶寒,絮火不除。内伤头痛,乍痛已歇;外感头痛,连痛不停。内伤则手心热甚,外感则手背热甚。内伤则口淡无味,外感则鼻塞不通。内伤则气口脉盛,多属不足,宜温、宜补、宜和;外感则人迎脉盛,多属有余,宜汗、宜吐、宜下。盖左人迎主表,右气口主里;内伤则右脉大于左,外感则左脉大于右也。

时疫论

时疫之邪,皆由湿土郁蒸秽气升腾而发。人触之者,从口鼻入募原而至阳明之经,脉必右盛于左。盖湿土之邪,以类相从,故犯胃最先也。初感一二日内,邪犯募原,但觉背微恶寒,头额晕胀,胸膈痞满,手指酸麻,此为时疫之报使。至三日以后,邪乘表虚而外发,则有昏热、头汗、咽肿、发斑之患,邪乘里虚而内陷,或挟饮食,则有呕逆、痞满、嘈杂、失血、自利、吐蛔之患。若其人平素津枯,兼有停滞,则有谵语、发狂、舌胎黄黑、大便不通之患;平日阴虚,则有头面赤热、足膝逆冷、至夜发热之患;至于呃哕、冷汗、喘乏、烦扰、痪疯等证,皆由误治所致也。大抵疫疠之邪,自阳明中道随表里虚实而发,不循经络传次,且邪气内伏,不能一发便尽。有得汗热除,二三日复热如前者;有得下里和,二三日复见表热者;有表和复见里证者,皆余邪未尽耳。(原注:疫证最忌肉食,病虽小愈,食肉必复发热变证。)

肝风论

肝为风木之脏,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遂其条达之性,自无风燥之患。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是宜缓肝之急以息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如虎潜丸、侯氏黑散、地黄饮子、滋肾丸、复脉等方加减。若思虑烦劳,风阳内扰,则荣热心悸,惊怖不寐,胁下动跃,治以酸枣仁汤、补心丹加减,清荣热而敛心神。若因动怒郁勃,风火痰交炽,则宜二陈龙荟,甚至木旺克土,呕逆不食,法用泄肝安胃,生地、阿胶、牡蛎、二冬、山茱、桑叶、丹皮、麻仁、茯苓、归、芍、菊花、竹沥、姜汁之类,择而用之可也。

阴阳为病

人身一阴阳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从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阴根于阳,阴病极,则并伤其阳;阳病极,则并伤其阴。阳虚者,阴必走;阴虚,者阳必荡。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生外热,阴盛生内寒。(原注:阳气不行,阴气乃结。)

阳受风气,风为阳邪也。阴受湿气,湿为阴邪也。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原注:风为天气,极则下行);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原注:湿为地气,极则上行。邪入千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抟阳则为癫,抟阴则为薤。)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阳脉者,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阳气衰阴气盛,则从五指至膝上寒,是为寒厥。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阴气衰阳气盛,则足下热,是为热厥。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耐冬不耐夏。阴胜则身寒,汗出(原注;阳虚不能卫外也)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六气为病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原注:寒变为热,神气乃浮),湿胜则濡泻。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寒伤形,热伤气,形伤则肿,气伤则痛。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因于寒,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自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原注:头目昏重也)。湿热不攘,大筋软短,为拘;小筋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

脾胃论

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胃为阳腑,宜通。脾为阴脏,宜藏。人之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升则健,下陷则病矣。胃降则和,上逆则病矣。盖太阴湿七,得阳始通,故脾喜干燥也;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故胃气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脾陷者,宜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理中汤;胃燥者,宜玉竹、石斛、麦冬、沙参、麻仁,甘蔗之类。

病后补虚有二法,一补脾,一补胃。如疟痢后,脾气衰弱,饮食不能运化,宜补其脾;伤寒后,胃中津液久耗,新者未生,宜补其胃。补脾用补中、六君子等汤;补胃用二冬、生地、阿胶、梨汁、甘蔗之类。

凡外感之邪久,必归阳明。邪重而有食,则结成燥矢,三承气汤主之;邪轻而无食,则凝为热痰,泻心汤主之,仍视证为加减。

伤寒六经定法

太阳经证

(原注: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之气,又主皮毛,而为肤表之第一层,故风寒必首伤太阳也。太阳病欲解,时从至巳未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若发热,汗出、脉缓、恶风、鼻鸣、干呕者,风中太阳之肌腠也,宜桂枝汤。若发热、身痛、脉紧、无汗、呕逆而喘者,寒伤阳之肤表也,宜麻黄汤。若无汗而烦躁者,宜大青龙汤。若干呕而咳(原注:有水气),宜小青龙汤。若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宜葛根扬。若八九日不解,寒热如疟,面热身痒,以不得小汗故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服桂枝汤得汗后,形如疟,日再发者,余邪未解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腑证

(原注: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

太阳证,脉浮、口渴、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水入即吐者,膀胱蓄水证也,宜五苓散。若脉沉、面赤、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者,膀胱蓄血证也,宜桃仁承气汤。

太阳变证

(原注:汗下失宜,或虚其阳,则从少阴。阴化之证,多以太阳少阴为表里也。或伤其阴,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以太阳阳明递相传也。)

太阳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宜桂枝汤加附子。

发汗太过,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不应下而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者,先宜四逆汤以救里,后宜桂枝汤以解表。

太阳证误下,遂协热而利、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理中汤主之。(原注:理中汤加桂枝。)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汗之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亦宜四逆汤。

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宜芍药甘草附子汤。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宜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误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汗出微恶寒者(原注:阳虚也),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本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无大热而喘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汤加人参主之。(原注:此荣卫虚也。)

发汗过多,其人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归芍桂枝甘草汤主之。(原注:此汗伤心液也。)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原注:此汗伤脾气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黄芩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原注:此汗伤肾气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原注:此汗吐下伤肝脏也。)

误服桂枝汤,汗出不解、大烦大渴、脉洪大者,人参白虎汤主之。

吐下后,七八日不解、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人参白虎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外不解,由于内不通也。下之,里和而表自解矣。与承气汤,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与承气汤;脉虚者,宜发汗,与桂枝汤。

发汗后,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水停上焦也,宜生姜泻心汤。若误下,而泻利不止、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者,水火不交也,宜甘草泻心汤。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于里,从心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脉迟者,为大结胸,宜大陷胸汤。若结止在心下、按之始痛、脉浮滑者,宜小陷胸汤。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宜三物白散。若心下痞硬、痛引胁下、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水气在中焦也,宜十枣汤。

汗吐下后,虚烦不眠、胸中窒滞,甚则反覆颠倒、心中懊依,栀子豆豉汤主之。呕者,加生姜。少气者,加甘草。若烦而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枳实、厚朴汤主之。若大下之后,身热微烦者,水火不交也,栀子、干姜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疼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若汗下之后,胸胁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热、头汗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代赭石汤主之。

太阳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