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到这个症状后,就很有把握地说:“没问题,很容易就可以治愈。”
啊?大家都不相信。
喻嘉言说了,要是治疗,我一个人可不行,需要八个身强力壮的轿夫,于是从府中选来八个人,然后喻嘉言让备酒菜,给这些人大吃一顿。
柳如是都晕了,心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找这帮人狂吃,跟治病有什么关系啊?
可既然这位喻嘉言先生是老公请来的,遵照执行吧。
等这八位吃饱了,喝得了,喻嘉言让他们分别站在院子的四个角落那里。
大家都目瞪口呆,不知道喻嘉言要干什么。
喻嘉言让其中的两个人,架着钱谦益的胳膊,从院子的一个角跑到另一个角,然后接力,另外两个壮汉架过去,接着跑,又到另一个角落。
喻嘉言在旁边不断地催促:快!加快!
柳如是差点没晕过去:天哪,这是运动会啊!这是奥林匹克啊!这跟治病有关系吗?
再看那位钱谦益老兄,也是痛苦不堪,直喊停,可是喻嘉言告诉大家:继续!
于是就这么一圈又一圈地跑着,钱府上下都很兴奋,纷纷前来观看这场表演赛。
轿夫们在喻嘉言的敦促下,越跑越快。
最后,喻嘉言终于下达了命令:停!
轿夫们都累晕了,钱谦益也很愤怒地走过来:兄弟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不是让我当众出丑吗!
然后他发现大家都瞪着自己,怎么了?我有什么好看的?
大家都用手指他的眼睛。
钱谦益这才注意到,咦?我的眼睛怎么不向上翻了?也不栽倒了?
高人啊!这是什么治疗方法啊!
从此钱谦益对喻嘉言终生服膺,称他为“圣医”,直到喻嘉言去世后,还把喻嘉言当作神仙给供奉起来。
这些在场的医生也极其好奇,在上前祝贺的同时,也顺便问问,这到底为什么啊?
喻嘉言的解释是:在跌倒的时候肝脏的叶片折叠了,现在给“抖擞经络”,同时把肝页给抖落开,令木气调达就可以了。
这个解释现在当然看上去很费解了,但是古代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解释。
其实,这是蒙古医生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蒙古部落中,经常有骑马从马上跌下的情况,他们的医生总结出了一种奇怪但有效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是众人骑马,将患者在各个人之间来回地抛(别再掉下去就行了),然后这个患者就居然会痊愈。
多说一句,在清朝,清宫太医院里的外科都是蒙古医生来把持的,因此在清宫里就有这样的记载,这说明这种治疗方法不但不是虚构,而且还很有效果,只是现在因为机理不明,大家不大敢用罢了。
从此以后,喻嘉言就经常出入钱谦益的家里,而且还自己盖了房子,在常熟居住了下来。
心脑血管的养生方法
现在心脑血管的疾病非常的多,翻开报纸,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名人本来事业如中天呢,突然患心脑血管疾病就离开了人世,非常遗憾。而一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最担心的也是远在老家的父母的身体了,很多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都非常的严重,有的甚至是经常的需要抢救,这都是儿女们最揪心的事情了。
那么,怎么才能保养好自己的心脑血管呢?
喻嘉言可以给我们提供这个事情的借鉴。
首先是,情绪一定要调理来和了。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心态不平和,很容易生气,这是养生的大忌,要知道有句老话说:“肝气不舒为万病之源”,这话绝对了点,但是也很有道理,肝气不舒,会导致体内的气机紊乱,使得人体正常的功能出现问题,曾经有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问我:罗老师,我在住院的时候发现患这个病的病友大都是脾气特急、特要强的人,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急脾气看似对事业有利,但对身体是很不利的,一旦受了什么挫折,就会肝气不舒,会导致很多的疾病,后果很严重啊。
喻嘉言在年轻的时候性格就非常的急躁,我们从故事里看到了,他虽然都是为了患者好,但有的时候确实很冲动,都敢把患者自己煎的药拾掀翻了,这还了得?也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身体出现异常,后来发生了中风,在中风以后,他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性格,承认自己存在自急躁的毛病,这从他晚年写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来,他反思自己诋毁古代医家的行为,他说自己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承认错误的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说明他确实从心理上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不再是那个急躁的人了。
同时,他对自己的中风治疗也是很及时的,当时发病的时候,病情非常的重,他几乎是神志不清了好久,后来自己服药后,慢慢地恢复了健康。
那么,喻嘉言还真研究过中风这个病,他认为中风都是人体自己的正气先虚了,然后才导致出现了问题,在以前,很多中医都认为是被风吹到了,喻嘉言就认为是正气虚导致的。
其实现在我们清楚了,心脑血管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脉瘀阻造成的,但是,为什么会血脉瘀呢?喻嘉言的分析是对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正气不足。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我们体内的血管就好比是很多管道,管道里流动的是一种液体,当流动正常时候,管道的任何地方都会通畅的,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会有两个因素导致管道在某个地方堵塞,一个是液体的黏稠度太高了,几乎流不动了,那么就会在某个细微的管道里停住,堵塞在那里。
另外一个因素呢?就是推动液体流动的动力,如果动力足够的话,那么液体再黏稠,也不会停留在哪里的,会被推动开,而如果推动的动力不足了,无力推动了,那么它才会停留下来导致堵塞,而这个动力,就是我们人体的正气。
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体特别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正气开始衰减,我们前面提到的两个因素他们都占了,所以才会出现此类问题。
其实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正气不断减弱,瘀血不断增加的过程,如果能够把这两个因素给阻断,那么衰老的进程就会放缓。
如何阻断这两个因素呢?
首先,我们要通络去瘀,我建议老年人可以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服用,比如,用丹参每天五克泡水当茶喝,也可以放入三克的桃仁和三克红花,这都是活血化瘀常用的药物,长期服用,可以软化血管,去除瘀滞。但是在服用前要咨询一下医生,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要服用。
同时还要补足正气,就是可以用一些本洋参、生黄芪等药物来补气,其中西洋参是补气的,但是对于阴虚的人很适合,补而不燥,可以每天用三片含在嘴里,生黄芪是补气的一味主药,药性平和,对于阳气虚的人很适合。
这两个方法使用后,就把产生瘀血的原因给阻断了,这也就可以使人减缓了衰老,降低了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但是有了解中医的人该问了,您这个思路我们看着怎么眼熟啊?
是啊,这个思路就是著名的补阳还五汤的思路。这人补阳还五汤是清朝的一个著名医家一清任创立的,治疗的就是中风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的,之所以起了这么怪的一个名字,就是因为王清任有人观点,他说人到了岁数,正气就自然的衰减,如果衰减剩下了一半,也就是十分正气,剩下五分了,那就坏了,就会中风的,如果我们把这五分的正气还给他了,那么他就会恢复健康的。
好了,喻嘉言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希望各位有所收获。
十三、吴鞠通
例案1、癸丑年(1793)年七月初九日,有位姓刘的同志请诊,这位刘老同志六十岁了,一向好喝两壶,这在中医里叫做“酒客”,患上瘟疫以后,这些医生以为是伤寒,就给这个刘老同志解表药发了发汗,结果是导致“津液消亡”,病不但没有好,反而更重了。
吴鞠通来到刘同志的家后,一看,果然是够重的,只见这位现在开始尿血了,一尿就是半盆(各位别害怕,这是和着尿液呢,要是全是血那他就等不到吴鞠通的到来了),一问,敢情都已经尿血尿了三四天了。
再看他的脸色,脸上的颜色“大赤”(注意:这是中医的望色诊法),然后再看舌头,只见舌苔老黄,中间是黑色的(这里也要注意了,舌苔的颜色如果是焦黄的颜色,如果还很干燥,那就是体内有热的标志),嘴唇也干裂了,连吴鞠通都纳闷,怎么热成了这个样子,难道热邪就没有泻出的道路?
再一问,果然没有,原来这位已经七天没有大便了。(其实也有出路,都从尿里走了,尿血就是)
通过这一番检查,吴鞠通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这个患者的瘟疫的性质,怎么断定的呢?各位您仔细瞧了,首先吴鞠通是不知道这个病邪到底是什么,他手里那阵还没有显微镜,他只能判断这个病邪在人体的内部引起了什么,通过看脸色,查舌苔,瞧嘴唇,吴鞠通上来首先判断这个邪气在人体内引起了热证,然后他又马上判断,这个热证导致这个刘同志体内的津液快要消耗干了。
那么,为什么这位刘同志体内的热会散不出去呢?原来是由于七天没有大便,导致的气机完全的阻塞了,这个时候,需要对证处理,马上通便,中医有个术语,叫“急下存阴”,通便以后,气机通畅了,热邪就会出去,津液也就可以不被消耗干了。
各位可别小瞧这个大便,我见过多少位老人就是因为这个大便没处理好,最后中风了,一问家人,都是七八天没大便了,撬开嘴,舌苔都是黄黑的。
吴鞠通此时知道必须立刻使刘同志的大便泻下来,于是就开了大承气汤,其中减少了枳实、朴硝的份量,增加了牡丹皮(这是泻肝经郁火的),和犀角(这是泻心经之火的)。
开完了方子,吴鞠通就回家了,等到第二天再诊时,就问昨天大便泻了吗?
患者家属回答:“泻了,现在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