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65-古今医案按-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按苏文忠公有与庞公尺牍。讲杨子云太元经罔真蒙酋冥之义而云。安常博极群书。善 
穷物理。常为仆思之。其推重如此。观此二案。益信名不虚传。 
丹溪曰。世之难产者。往往见于郁闷安佚之人。富贵奉养之家。若贫贱辛苦者无有也。 
方书只有瘦胎饮一论。而其方为湖阳公主作也。实非极至之言。何者。见用此方。其难自若 
予族妹苦于难产。后遇孕则触而去之。予甚悯焉。视其形肥。而勤于女工。构思旬日。悟 
曰。此正与湖阳公主相反。彼奉养之人。其气必实。耗其气使和平。故易产。今形肥知其气 
虚。久坐知其不运。而其气愈弱。且久坐则胞胎亦随母气不运。当补其母之气。则儿健而易 
产。令其有孕至五六个月。以紫苏饮加补气药。与十数帖。因得男而甚快。后遂以此方。随 
人之形色性禀。参以时令加减。与之无不应者。因名其方曰。大达生散。 
震按读古人书而能反其道以合乎理。固非高明之士不能。盖自达生散出。而后世之孕育 
者。母子安全无算。丹溪之造福宏矣。 
石山治一妇。常患横生逆产。七八胎矣。子皆不育。汪诊脉皆细濡颇弦。曰。此气血两 
虚兼热也。或曰。气血有余。方成妊娠。气血既亏。安能胎耶。汪曰。观其形长瘦。而脉细 
濡。属于气血两虚。色青脉弦。属于肝火时炽。而两尺浮滑。似血虚为轻。而气虚为重也。 
宜以补阴丸。除陈皮。倍加香附、参、 。蜜丸服之。常令接续。逾年。临产果顺而育一子 
震按保胎易产之道。此为正理。盖母虚则无力。儿在腹中。不能运转其身。以致横生倒 
产。若临月多服人参。母气既旺。其产自顺。乃屡试屡验者。 
陈良甫治一妇。有孕七个月。远归。忽然胎上冲心而痛。坐卧不安。两医治之不效。遂 
言胎已死矣。已用蓖麻子研烂。加麝香调。贴脐中以下之。甚危急。陈诊视两尺脉绝。他脉 
平和。陈问医作何证治之。答曰。死胎也。陈曰。何以知之。曰。两尺脉沉绝。陈曰误矣。 
此子悬也。若在胎死。却有辨处。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母死子活。唇口俱青。 
母子俱死。今面不赤。舌不青。其子未死。是胎上迫心。宜紫苏饮治之。至十帖。而胎乃近 
下矣。 
震按两尺脉绝。易认作子死腹中。若非陈氏辨法。宁不误杀两命。 
滑伯仁治一妇人产难。七日而不乳。且食甚少。伯仁视之。乃以凉粥一盂。擂碎枫叶煎 
汤 
调啖之。旋乳。或诘其理。滑曰。此妇食甚少。未有无谷气而能生者。夫枫叶先生先落。后 
生后落。故以作汤饮也。 
吴茭山治一妇产难。三日不下。服破血行经之药。俱罔效。吴制一方。以车前为君。冬 
葵子为臣。白芷、枳壳为佐使。已服午产。众医异之。吴曰。本草谓催生以此为君。毛诗采 
莒以防难产。 
魏云。车前以鲜者为妙。 
刘复真遇府判女。产不利。已死。刘以红花浓煎。扶女于凳上。以绵帛蘸汤遏之。连以 
浇帛上。以器盛水。又暖又淋。久而苏醒。遂生男子。盖遇严冬。血冷凝滞不行。温则产。 
见亦神矣。 
一医宿客店。值店妇数日不产。下体已冷。无药。甚窘。以椒、橙叶、茱萸等煎汤。可 
下手。则和脐腹人门处皆淋洗之。气温血行。遂产。 
震按催生之方甚多。或效或不效。总无定局。要在用得恰好。如此数则。聊示机括。若 
能学后案孙公之思路。方是巨灵神开山手也。 
一妇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产门不开。与加味芎归汤一剂。又用无忧散 
斤许。一剂煎熟。时时饮之。以助其血。而产。 
孙东宿曰。侄元素内人。季夏难产。叩其状。曰。产已及户。不能下。用力则胸膈间有 
物上冲。痛不可忍。予思少顷。曰。此必双胎。胞已分而一上一下也。及户者在下欲产。在 
上者以用力而上冲。惟上冲胸膈。故痛也。热亦险矣。奈产科诸书。俱未论及何法以处。因 
详思其治法。必安上而下始用力产也。即取益元散一两。以紫苏汤送下。取紫苏安胎下气。 
滑石滑以利窍。亦催生之良品也。饮药入腹而胸膈痛止。不超时。产二女。母亦无恙。 

卷九女科
胎肖胎忌
属性:矾昌高八舍家。轩墀间畜龟数年。生育至百余。其家产子四五人。皆龟胸伛偻。盖孕 
妇感其气所致。 
至正末。越有夫妇二人。于大善寺金刚神侧。缚苇而居。其妇产一子。首两肉角。鼻孔 
昂缩。类所谓夜叉形。盖产妇根据止土偶。便禀得此形。古人胎教。不可不谨。 

卷九女科
胞衣不下
属性:立斋曰。家人妇胎衣不落。腹胸胀痛。手不敢近。此瘀血为患。用热酒下失笑散一剂。 
恶露胎衣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中胀痛。手按之痛稍缓。此是气虚而不能送出。用无忧散而下。 
震按胞衣不下。因败血入胞者居多。立斋又有一案。用黑豆二合炒透。铁秤锤一个烧红 
同以酒淬之。将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从血而出。又方。芒硝三钱。童便冲服。立下。 
或以牛膝二两。芒硝三钱煎。冲童便饮。及阅慎斋全书。载一妇胞衣不下。用人参汤送下砂 
仁末钱许。一日二三次。三四日胞衣烂出。其妇无恙。奇矣。然不知脉证之何如也。继之者 
有黎姓一案。亦录于左。以助参酌。 
一妇半产。胎衣不下。连服行血催衣之药四剂。点血不行。胸痛瞀乱。黎西野视之曰。 
此脾失职也。先与黄 一两。当归一两。下咽而瞀乱顿减。随用大剂参、 、术、归、芍、 
苓、甘草等药。一服而恶露渐至。众皆惊曰。恶露不下。胞衣不下。女科书中并无参、 之 
方。君独以补奏功。其义何居。黎曰。君等忧血其不下。吾正忧血下不止。故相反耳。盖此 
病本气血大亏而致半产。脾失统血之职。水湮土崩。冲决将至。故生瞀乱。不为之修筑。而 
反加穿凿。是虚虚也。乌乎可。曰。今从子法。遂得免乎。曰。不能也。穿凿过当。所决之 
水。已离故道。狂澜壅积。势无所归。故必崩。急服吾药。第可固其堤岸。使不致荡没耳。 
至第三日。诊尺内动甚。曰。今夜子以前必崩矣。用补中益气汤加参、 各二两。嘱以血至 
即服。至黄昏果发。如其言。得无恙。次用调补脾肾之药而愈。 
震按恶露不下。用参、附、术、归等药而下者。生平经手颇多。然必脉象细软。口不燥 
渴。内不烦热。用之方效。此案不载脉象。只云脾失其职。亦属糊涂。但半产者多系体虚而 
胎堕。且连服行血催衣之药四剂。宁不反其道以治之耶。 

卷九女科
血晕
属性:奉化陆严治新昌徐氏妇。病产后暴死。但胸膈微热。陆诊之曰。此血闷也。用红花数十 
斤。以大锅煮之。候汤沸。以木桶盛汤。将病者寝其上熏之。汤气微。复进之。有顷。妇人 
指动。半日遂醒。此法与许允宗治王太后之意同。 
立斋治一妇产后。小腹作痛。忽牙关紧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 
白术、陈皮而愈。 
震按血晕皆因恶血冲心。当于纲目中选择验过之方。如上二条。乃正治法。而丹溪治一 
妇。面白形长。心郁。半夜生产。清晨晕厥。急灸气海十五壮而苏。后以参、术等药。服两 
月而安。此阳虚也。乃变法也。 
一产妇因产饮酒。恶露甚多。患血晕。口出酒气。此血得酒热而妄行。虚而作晕也。以 
佛手散加干葛二钱。一剂而痊。 
立斋云。产后饮酒能致晕。产室人众。喧嚷气热。亦能致晕。 

卷九女科
腹痛
属性:立斋治一产妇。腹痛发热。气口脉大。薛以为饮食停滞。不信。乃破血补虚。反发热头 
痛。呕吐涎沫。又用降火化痰理气。四肢逆冷。泄泻下坠。始悔。问曰。何也。薛曰。此脾 
胃虚之变证也。法当温补。遂用六君子加炮姜二钱。肉桂、木香各一钱。四剂。诸证悉退。 
再用补中益气之剂。元气遂复。 
震按气口脉大。故认停食。后以误药而变四肢逆冷。泄泻下坠。诚变为虚寒证矣。但不 
知脉象若何。若脉亦变为细软。则温补得效。设脉仍大。则非所宜。或大而软。犹可用温补 
以望其敛小。倘脉大且数。按之有力。其死可必。温补无益也。 
一妇产后。腹痛后重。下痢无度。形体倦怠。饮食不甘。怀抱久郁。患茧唇。寐而盗汗 
如雨。竟夜不敢寐。神思消烁。薛曰。气血虚而有热。用当归六黄汤。纳黄芩、连、柏炒黑 
一剂汗顿止。再剂全止。乃用归脾汤、八珍散兼服。元气渐复而愈。 
震按此证不难于用归脾八珍。而难于用当归六黄。恨不载脉。然留此案以见古人有是病 
即用是药。勿拘定产后必当大补也。但苦寒之药。中病即止耳。 
一产妇小腹作痛。有块。脉芤而涩。以四物加延胡、红花、桃仁、牛膝、木香治之而愈 
一产妇小腹痛甚。牙关紧急。此瘀血内停。灌以失笑散。下血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 
白术、陈皮而愈。 
震按此二案。乃恶露作痛之正法也。 
一产妇小腹作痛。服行气破血之药。不效。其脉洪数。此瘀血内溃为脓也。以瓜子仁汤 
二剂痛止。更以太乙膏下脓而愈。产后多有此病。纵非痈患。用之亦效。 
一产妇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用薏苡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四物加桃仁、红花。下瘀血 
而愈。大抵此证。皆因荣卫不调。或瘀血停滞所致。若脉洪数。已有脓。脉但数。微有脓。 
脉迟紧。乃瘀血。下之即愈。若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用蜡矾 
丸、太乙膏。及托里药。 
一妇人寒月中。产后腹大痛。觉有块。百方不治。一人教以羊肉四两。熟地黄二两。生 
姜一两。水煎服之。二三次愈。 
震按 漪子曰。觉有块。想是寒气乘虚而聚。非真实证也。不然。何以羊肉熟地能愈哉 
此说可谓善于读书。至其所引衍义云。一妇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产门。脐下胀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