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幼科概论-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也。 
小儿无故不吮乳,啼哭不止。是脾不运化,肠气调节迟滞,以致腹痛也。治法通其肠气,脾气随之运化, 
腹痛即可立止。方列后∶ 
台乌药一钱煎浓,用白布裹棉花作乳型,蘸药汁令儿吮之即愈。 
小儿夜啼不止,是因穿盖过暖,忽起内热,或与父母同床,为父母体热所炙。因之生热者,清热即安。用 
方列后∶ 
小生地(八分) 嫩黄芩(六分) 生甘草(三分) 细木通(五分) 灯芯(五寸) 竹叶(四片,为引), 
用水煎成半酒杯,用茶匙缓缓与服,过夜即愈。或用前吴茱萸末醋调,敷儿两足心,引火下行法亦妙。又方用蝉 
蜕七个,去足头取下半截,炒研末,再以薄荷三四分煎水调服,立止如神。又方若啼时面赤者,心包热也,用青 
黛三分拌灯芯十寸煎服即愈。 
若看小儿啼久,面色青白、手足冷者,是外寒激住内热,热不能外泄,转向里攻,恐致起惊,应用解寒引热 
外行法治之。药方列后∶ 
钩藤钩(五分) 广木香(三分) 杭白芍(五分) 明天麻(四分) 当归身(五分) 朱茯神(五分) 
生姜(一片) 红枣(一枚,为引),用水煎浓作半酒杯,频频令儿饮之,即止啼平复也。 
曲体啼哭不止者,是直中寒邪腹痛也。应用方列后,系外热熨者∶ 
淡豆豉(一钱,捣碎) 生姜(一钱,切碎) 葱白(一寸,切碎) 炙甘草(五分) 小茴香(五分) 
同盐一两炒热,以布包熨儿肚上,立能止啼止痛也。 
小儿初生面目黄色,渐及遍身均发黄。此在胎元即受湿热,落生后又复感湿气,外湿引内湿,而发此症象, 
名为胎黄。由脾湿熏蒸,胆受之而汁溢所成也。治方列后∶ 
炒山栀(八分) 天花粉(八分) 绵茵陈(一钱) 淡豆豉(一钱) 水煎成半酒杯,缓缓与儿服之,即 
可黄退身安,此方甚为神效。小儿满身起红点奇痒,啼哭不止,是血热受风也。应用方法列下∶ 
小生地(八分) 炒芥穗(七分) 北防风(七分) 炒山栀(八分) 赤杭芍(分) 水煎成半酒杯与 
儿服。外用紫浮萍(二钱) 滑石(三钱) 共研细末,用夏布包之搽儿遍身面各处,即红消痒止平复如初也。 
头缝不合,名为解颅,此肾气不足也。法宜助阳补肾。方列后。 
干姜(七钱) 细辛(三钱) 肉桂(五钱) 以上各药共研细末,用陈醋和成饼状,敷在头顶下陷处, 
一时后小儿面上现赤色即愈。 
小儿初生两眼赤红肿烂,是胎中受热,落生后复感外风,以致成此症象也。治法用蚯蚓泥(即曲鳝粪)用 
饮过茶的茶叶捣化,敷儿囟门上,干则再换,不过三四次即愈。又方用生南星、生大黄,等分为末,醋调涂足 
心,引火下行,隔夜亦愈。若胎热太重,或稍延时日,肿烂之势漫延,用前两方不能即愈者,尚须服煎剂方能 
收功。药方列后∶ 
小生地(八分) 赤芍药(八分) 酒川芎(五分) 龙胆草(六分) 生栀衣(六分) 灯芯少许为引, 
用水煎浓汁,缓缓灌之,药渣可再加水煮汁一酒杯,与儿蘸棉花轻洗两眼患处,其肿自消,赤亦自退。 
小儿两腮肿硬治法。新产婴儿,小月以内患噤口不乳,啼声不出,两腮肿硬有核,名曰螳螂子,又名 腮。 
若不急治,肿延喉鼻,即不可救矣。此症是胎毒兼内热,又感时邪所致,万勿用外科剖割法治疗。此是内科症 
也,一经用刃,恐致伤命。治法当用外敷内服兼施,始克收效也,外敷用田螺七个,麝香少许,朱 
砂五分,共捣如泥,贴囟门上,俟干自落,切勿剥去。再用银针微刺肿硬处,挤出恶血,以甘草研末水调糊 
之。若有鲜蒲公英,或鲜水仙花下的白根,捣溶贴之尤妙。其内服方用清热、解毒、消肿、通络法治之。方列 
后∶ 
生蒡子(八分) 生甘草(四分) 青连翘(一钱) 薄荷叶(五分) 冬桑叶(八分) 以上各药共 
用水半碗,煎成半酒杯,慢慢与小儿服之即愈。 
小儿口肿并生马牙治法。小儿口内肿起如菌形者,名曰乳菌。牙龈生白泡者,名为马牙疳。致使儿不能 
吃乳,法以指蘸甘草水,再裹上青布,轻轻搽之,看肿处及白泡出血为度。用棉拭去血,敷上青黛面即愈。极 
重者,以僵蚕(三条,去丝去嘴),人中白(四分),冰片(一分),共研细末擦患处。略停片刻,用茶水洗 
净,棉花拭干再擦,一日三四次行之自愈。如未愈方中加入硼砂(三分),血竭(三分),青黛(三分),儿 
茶(一分五厘)等药面,每日洗擦三四次,无不愈者。 
小儿百日内,口生白点不计其数,用布拭之则去。满口缠遍,内窜入喉,日夜啼哭不乳,俗名云口,即是 
鹅口疳。速用黄连(五分),紫地丁(五分),煎汤以指裹绸蘸汤拭去,再敷上益元散,即不再发。若再用益 
元散(一钱),加灯芯竹叶少许同煎,澄清灌服,以清内里热毒尤妙。又方用芙蓉花、真青黛同研细末,白 
点擦破后敷之,亦甚效。 
小儿口角流涎,湿浸环唇,均成赤红,渐渐湿烂,此脾经寒也。此时小儿粪溏,小溲清长,应用温脾利湿 
通气法治之。药方列后∶ 
白术(五分) 青皮(五分) 炮姜(五分) 法夏(一钱) 丁香(一钱) 共研细末,米汤为丸,如 
小米大。一岁以下小儿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服完自愈。若症象如前,而大便燥结,小溲短赤,吐乳带酸味, 
夜不安睡者,是脾热也。脾经湿热蕴蒸,气不运化,胃亦满滞,故乳不消化而上溢。其治法可应用下之方∶ 
滑石块(八分) 扁豆衣(一钱) 细川连(五分) 广陈皮(五分) 鸡内金(一钱) 灯芯竹叶(少许) 
共享水半茶碗,煎成一酒杯,缓缓灌之即愈。 
小儿百日内喘急咳逆,胸博高起者,症名龟胸。是肺感外邪失治,肿胀发炎也。此症甚紧急,不容缓治,稍 
延即起肩息,全身之神经立即紧张,而起拘挛,顷刻无救矣。治法须用猛烈速效药,以谋挽回其生命。万勿恐药 
性峻,不敢与儿灌服,致遗后悔也。药方列后∶ 
酒川军(五分) 生石膏(八分) 杏仁泥(一钱) 细木通(七分) 炙麻绒(四分) 生甘草(四分) 
法半夏(七分) 杭白芍(一钱) 葶苈子(五分,布包) 
大红枣(三个,去核) 以上各药共享水一茶碗,煎成小半茶碗,频频灌之。肺中痰降,气自通顺,热清炎 
去,症自能愈也。 


婴儿护持得法可以避病说
属性:婴儿之初生,肌肤未充实,气血本薄弱,但能寒暖适宜,肌饱调匀,饱食酣眠之外,别无所事。护持得法, 
躯体自然日见其肥硕。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也,如此者焉受病。故婴儿之襁褓,宜用旧絮,护背宜稍浓,盖 
五脏均系于背也。不用新絮者,防传热引起内火也。平素亦不可过暖,更宜使婴儿常见风日,俾其肌肤日渐致 
密,气血日渐强实。若将婴儿藏于密室,卧于重帏深帐之中,或衣浓太暖,则骨肉软脆,不任风寒。偶然抱之外 
出,每为外间风露所欺,多易致病。至于婴儿之哺乳,亦不宜过饱,总使少欠为是。俗语∶“忍三分饥,吃七分 
饱,谨护肚脐,少洗澡”。皆至理名言也。又须慎选乳母,身体清健,不犯七情为合格。盖婴儿藉乳以养生命,关 
系甚大。善为乳母者,夏季避其热,热则致儿吐逆;冬季避其寒,寒则致儿感冒咳嗽。食怒乳则儿逆气胸满,食 
醉乳则儿身热腹痛。新房而乳,儿每瘦瘠,骨软行走迟慢。儿啼未定,即与乳哺,易致气逆, 
乳不消化,停滞胸膈结为痰饮,遂成壮热。壮热不已,乃发抽搐。有孕而乳,则儿黄瘦发焦,肚大脚小。总之, 
乳母能慎寒暑,避恚怒,不食浓腻炙爆,庶乳汁清和,儿不致病。否则阴阳不能燮和,气血沸腾,乳汁败坏, 
乳儿疾必丛兴也。他若频与儿服药饵,则儿之脏腑必暗损伤,每由极细小之症,辄变成败象,不易施行治疗。育 
儿之家,不可不知也。又有沿习俗,于儿初诞之时,在儿顶额之前,头发之际,用姜艾炙之,或以灯火遍身烧 
之,万不可用。彼等以为如此施行,可截风路,预防起惊。殊不知适足以大开风门,反能引风入内也。盖用火 
功治疗,有时儿得斯病,非行姜炙及灯火不可,是不得已而用之。若无故而用,伐及无辜,则诸病自兹始矣。 
其外尤有数条保护小儿法则,乳儿之人,若能根据法行之,则儿自易壮实,百病不生也。一凡浴儿时,须调和浴 
汤,试看冷热,若温度不和宜,每易使儿怖畏而生病。过冷伤儿营,过热伤儿卫。浴时更不可过久,儿之脊 
背尤当注意护持,恐外间风寒,从背脊侵袭以成病也。一婴儿后天以脾胃为主,故落生后必须与以乳食,以助 
其生长之机,但得饱食酣眠,其结果自然肥壮。乳食与小儿关系之大,有如此者,所以乳哺须有调节,有调节 
脾胃自然壮实。过其食量,则脾胃伤滞,消化不良,百病由此丛生矣。夏日乳不宜过温,冬日不宜过凉,哺儿 
时须调和之。若系食乳母之乳,有不相宜时,乳母亦须服药。调和其温度,而后与儿食。凡乳前不可与食物, 
乳后尤不可与食物,盖小儿脾胃薄弱,一经乳食并进,终至难于运化。初能成积,久则成痞成疳,药治不易措 
手。是皆为乳母者,不慎之过也,一小儿衣服不可过暖,以养成儿体有抵抗外界之力量。寒则加衣,热则减衣, 
总使寒热合度。过热则汗泄,而腠肤舒张,以致风邪易入,疾病乃生。更忌解脱衣裤当风,恐致感冒伤风。然 
风日清和,园林等地,又当抱儿出游,以悦心目,兼得养气,俾儿易于生长,万勿将儿格置阴湿草地,不见风 
日,致儿脾肾受寒湿,腹痛泻泄也。 


药饵不可轻服论
属性:小儿之脏腑薄弱,百骸四肢均未长成,本不可轻与服药。盖草木气味不纯,金石之性更较霸烈,原非脾胃嫩 
脆者所宜。况问切不能真确,焉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