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78-王氏医桉绎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男患喉痹。专科治之甫愈。而通身肿势日甚。医者惊走。孟英诊之曰。病药也。投附子理 
中汤数剂而痊。喉痹治以寒凉。法原不谬。而药过于病。翻成温补之证。孟英尝云死于病者 
十之三。死于药者十之七。(肿。水病也。脾阳败则肿日甚。土炒潞党五钱。土炒白术三钱 
。土炒甘草二钱。土炒干姜三钱。土炒熟附片五钱。先杵后炒。) 
朱氏妇产后恶露不行。而宿哮顿发。专是科者不能下手。孟英以丹参桃仁贝母茯苓滑石花粉 
桑枝通草蛤壳苡仁紫菀山楂丝瓜子茺蔚子旋复琥珀出入为方。三日而愈。(因恶露停而发宿 
哮。是由血病及气。紫丹参三钱。生桃仁研三钱。茺蔚子杵先四钱。西琥珀研冲八分。焦山 
楂研二钱。川贝母研三钱。方通草三钱。桑枝酒炒三钱。旋复花一钱五分绢包次入。此方服 
二日,去丹参桃仁茺蔚琥珀。加白茯苓三钱。西滑石包先四钱。生蛤壳杵先五钱。生苡仁四 
钱。紫菀茸一钱五分次入。丝瓜子三钱杵先。此方服一日。宜先于治停瘀中兼治哮。续方则 
专治哮。) 
韩名谅儿妇重身患热病。诸医皆虑胎陨。率以补血为方。旬日后势已垂危。孟英诊之曰。胎 
早腐矣。宜急下之。或可冀幸。若欲保胎。则吾不知也。其家力恳书方。遂以调胃承气合犀 
角地黄汤加西洋参麦冬知母石斛牛膝投之。(万病不外虚实。热病系实邪。误补则助热伤胎 
。生大黄四钱。元明粉二钱。生甘草三钱。大生地八钱。西洋参三钱。花麦冬四钱。酒炒知 
母二钱。鲜石斛杵先一两。生牛膝二钱。镑犀角片磨冲五分。此方贫者去犀角石斛。)胎落 
。果已臭烂。而神气即清。热亦渐缓。次予西洋参元参生地知母麦冬丹参丹皮茯苓山楂石 
斛 
豆豉茺蔚琥珀等药调之。粥食日加。旬余而愈。(西洋参三钱。元参片一两。大生地八钱。 
二味开水泡汤去渣用汤煎药。酒炒知母一钱五分。紫丹参三钱。粉丹皮 四钱 云茯苓三 
钱焦山楂杵三钱 鲜石斛杵先一两 淡盐水炒豆豉一钱 茺蔚子杵先五钱 西琥珀研冲 
八分。此方大旨主育阴清热。行瘀安神。茯苓奠中。防阴药败阳。焦楂反佐行瘀。豆豉入阴 
药上行清热。) 
一少年骤患遗精。数日后形肉大脱。连服滋阴涩精之药。如水投石。孟英予桂枝汤加参 龙 
牡。服下即效。匝月而瘳。(遗精数日。形肉大脱。是脾败。非阴亏。炒粗桂木次入一钱。 
煨姜三钱。土炒甘草三钱。土炒潞党一两。土炒西 五钱。大枣三枚。醋 龙骨一钱。醋 
牡蛎二钱。同杵先。) 
某秋间患感。日治日剧。渐至神昏谵妄。肢振动惕。施秦两医皆谓元虚欲脱。议投峻补。孟 
英诊曰。无恐也。通络蠲痰。可以即愈。用石菖蒲羚羊角丝瓜络冬瓜子苡仁桑枝橘 
络葱须贝母钩藤胆星为剂。化服万氏牛黄清心丸一钱。覆杯即安。(神昏谵妄。肢振动惕。 
合之为痰热化风之象。是邪实。非元虚。石菖蒲次入二分。羚角磨冲五分。丝瓜络三钱。 
生冬瓜子四钱。生苡仁杵四钱。生姜炒桑枝三钱。旋复花绢包一钱五分。净橘络次入八分。 
鲜葱须次入六分。川贝母杵三钱。钩藤钩次入四钱。陈胆星炖和服七分。) 
金元章年逾七旬。久患疝厥。每病于冬。以为寒也。服热药而暂愈。终不能霍然。孟英诊曰 
。脾肾虽寒。肝阳内盛。徒服刚烈。焉能中肯。以参术枸杞苁蓉茴香当归菟丝鹿角霜桂茯苓 
楝 
实黄连吴萸橘核等药为方服之。今数年无恙矣。(冬为阴脏主令之时。疝为肝病。肾阴不能 
潜庇肝阳。故冬辄发疝。年逾七旬。则其人得天浓能任阴药。潞党参三钱。炒白术三钱。甘 
枸杞三钱。肉苁蓉一钱五分。小茴香次入五分。箱归身一钱五分。菟丝饼三钱。鹿角霜一钱 
五分。肉桂心五分。白茯苓三钱。川楝实杵先四钱。川雅连八分。橘核杵六分。淡吴萸四分 
。) 
石符生抱病。亦为陈六顺治困。孟英诊焉。脉沉而涩滞模糊。不分至数。肢凉畏冷。涎沫上 
涌。二便涩少。神气不爽。曰。此途次感风湿之邪。失于解散。已从热化。加以温补。致气 
机愈形窒塞。邪热漫无出路。必致烁液成痰。逆行而上。但予舒展气机。则痰行热降。诸恙 
自瘳矣。以黄连黄芩枳实橘皮栀子淡豆豉桔梗杏仁贝母郁金通草紫菀竹茹芦菔汁等药。三服 
而起。调理匝旬遂愈。(脉为气道。痰热阻气。则气不能升降应指。故脉沉而涩滞模糊。不 
分至数。肢凉畏冷。胸中一团痰浊。清气反从四旁旋绕。气不流行则表虚。故肢凉畏冷。阳 
动阴静。热证病邪多上行。热邪煽痰逆升。故涎沫上涌。二便涩少。气不升则亦不降。痰热 
窒肺。肺气不行。故二便涩少。神气不爽。肺若华盖。下覆心脏。热邪窒肺。心处于被动地 
位。天君岂能泰然。故神气不爽。姜制雅连八分。姜制枯芩二钱。炒枳实一钱。黑栀皮一钱 
五分。淡豆豉次入三钱。苦桔梗次入一钱五分。薄橘红八分。川贝母杵三钱。苦杏泥一钱。 
姜竹茹三钱。此方服一帖。更方去栀豉。加方通草三钱。黄郁金八分。紫菀茸次入一钱。芦 
菔汁和服二钱。此方服两帖。) 
王某夏患感。谢树金治之。病虽退能食。但不能起坐。类乎瘫痪。延已月余。孟英视之。曰 
∶此多服表散。汗出过分。气血两伤。肢骸失其营养。脉微而细。舌亮无胎。予大剂参 归 
术熟地杜仲菟丝牛膝山药木瓜萸肉桑枝。数十帖而起。(血赖气生。表散过分。则气伤而血 
亦伤。不能起坐。气伤则气不能下行以滋培腰肾。血伤则血不能上行以衔接清阳。脉微而细 
。是脉细尤过于脉微。微阳弱。细阴弱。合之舌亮无胎。阴亏尤过于阳亏。潞党参五钱。生 
西四钱。净归身二钱。炒白术三钱。炒熟地八钱。绵杜仲三钱。菟丝饼四钱。制牛膝二钱 
。甘枸杞三钱。淮山药四钱。陈木瓜三钱。山萸肉三钱。肥玉竹三钱。川续断三钱。酒炒桑 
枝四钱。以参 术补气以生血。以熟地菟丝枸杞补阴。以杜仲萸肉续断补阴中之阳。使阴能 
上行以交乎阳。以山药玉竹调和乎阴阳之间。以牛膝桑枝分别下行入络。) 
劳力人阴分素亏骤感风湿。两膝刺痛酸 。不能稍立。孟英以六味地黄汤加独活豆卷。一剂 
知。二剂已。(阴分素亏。风湿中于两膝。法当以补阴治本。以轻扬风湿之药治标。凡病在 
下部血分者。非引之至气分不能尽解。酸者。热灼液也。大熟地一两。山萸肉二钱。淮山药 
四钱。云苓一钱五分。粉丹皮二钱。生泽泻一钱。西独活次入三钱。大豆卷麻黄水炒次入三 
钱。阴亏者非补阴不能作汗。) 
张养之妻饮食如常。而肌肤消瘦。汛事如期。而紫淡不恒。两腓发热。而别处仍和。面色青 
黄。而隐隐有黑气。俨似虚寒。多药不效。孟英诊之。脉似虚细。而沉分略形弦滑。曰∶此 
阳明有余。少阴不足。仲景有急下存阴之法。然彼外感也。有余之邪可以直泻。此内伤也。 
无形之热宜以甘寒。义虽同而药则异。赠以西洋参生地生白芍生石膏知柏苓栀麦冬花粉楝实 
丹皮木通天冬诸品。服至数斤。黑气退而肌渐充。腓热去而经亦调矣。(饮食如常。气分无 
病。肌肤消瘦。血为热伤。则血不充肌华色。汛事如期。气能生血可知。紫淡不恒。血有伏 
热。 
血热贼气。气亦失常。气不充血则色淡。紫则郁热之象也。两腓为足阳明部位。两腓发热。 
胃 
热可知。面隐黑气。热郁甚则不能以自达。切脉以沉分为主。热邪阻滞气机。脉情反不能宣 
达于浮分。生石膏先煎八钱。西洋参三钱。酒炒知母二钱。黑栀皮三钱。赤苓皮三钱。南花 
粉三钱。花麦冬四钱。细木通一钱。数服后去石膏栀皮洋参花粉木通知母。加大生地八钱。 
明天冬切六钱。粉丹皮四钱。炒川黄柏一钱。生白芍三钱。川楝实杵先三钱。) 
姚氏妇产后昏谵汗厥。肌肤浮肿。医投补虚破血祛祟安神之药。皆不能治。孟英诊询恶露仍 
行。曰∶此证医家必以为奇病。其实易愈也。昔金尚陶先生曾治一人与此相似。载于沈尧夫 
妇科辑要中。方用石菖蒲胆星旋复茯苓橘红半夏曲。名蠲饮六神汤。凡产后恶露行而昏谵者 
多属痰饮。不可误投攻补。此汤最着神效。如方服之良愈。(昏谵汗厥。肌肤浮肿。病在气 
分。恶露仍行。血分无病。则昏谵为气分痰饮病可断。石菖蒲次入六分。陈胆星一钱炖和 
服。云苓干切三钱。赖氏橘红一钱五分。半夏曲杵四钱。)王炳华妻患舌疮。痛碍饮食。内 
治 
外敷皆不效。曰∶此血虚火浮也。以产后发热例施之。用熟地当归酒炒白芍炙甘草茯苓炮姜 
投之。其病如失。(舌红脉数为阴虚。舌红润 。脉空数。为阴中之阳亦虚。炒松熟地五钱。 
净归身三钱。炒甘草三钱。酒炒白芍一钱五分。白茯苓干切三钱。炮干姜八分。) 
一老人霍 
乱后。目闭呃忒。医谓脱陷在即。拟予桂附回阳未服。孟英询知溺赤口干。脉情 数。改予 
整肃肺胃之剂。果得渐安。(目为肝窍。肝热逆冲则目闭。呃为动象。热伤肺气则呃忒。溺 
赤口干。为肺热津虚。脉情 数。为阴虚中兼挟阳虚。黑栀皮三钱。酒炒知母一钱五分。酒 
炒川连六分。淡豆豉次入三钱。南花粉三钱。云茯苓三钱。苦杏泥一钱五分。姜竹茹三钱。 
鲜芦根八钱。) 
张鉴录年逾花甲。中秋夜猝仆于地。孟英脉之。弦滑而大。曰∶痰气食相并而逆于上也。先 
以乌梅擦开牙关。横一竹箸于口。灌以淡盐姜汤。随入鹅翎探之。太息一声而苏。次予调气 
和中而愈。(暴病无虚。脉弦滑为痰食。脉大为气虚。淡盐淡字注意。盐多则沉降不行。) 
姚树庭古稀久泻。群医不效。孟英曰∶弦象独见于右关。按之极弱。乃土虚木贼也。前方皆 
主温补升阳。理原不背。义则未尽。如姜附肉蔻骨脂之类。气热味辣。虽温脾脏。反助肝阳 
。肝愈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