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药三分毒-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哎,西医说不是好事。他们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是先有细菌、病毒、支原体侵入关节腔,以病原体作为抗原,刺激滑膜或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以后,抗体即转变为异体,再刺激浆细胞就会产生新的抗体,这就是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结合成免疫复合物,这种物质能激活身体内的补体系统,释放出炎症介质如组织胺,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腔内炎症,从而促发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细胞的吞噬作用。这些吞噬免疫复合物的细胞称为类风湿细胞。为了消除这种免疫复合物,类风湿细胞自我破裂,释放出大量的酶,这些酶叫做溶酶体酶,其中就包括多种酸性水解酶,它们专门破坏滑膜、关节囊、软骨和骨基质,造成关节的局部破坏。”

  女博士说:“刘大夫,这种理论正确吗?”

  我说:“这是自圆其说。如果确实是酸性水解酶惹的祸,那么使用对抗物质就可以了;但是西医使用酸性水解酶的对抗物质,如抑肽酶、糜蛋白酶、尿激酶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无效的。”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

  我说:“中医把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起先认为与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外伤等因素有关;到了明朝才发现痹证与营养不良有关。”

  女博士说:“刘大夫,又是缺牛蹄筋?”

  我说:“是啊。”

  女博士说:“刘大夫,怎么什么病都是缺牛蹄筋汤啊?”

  我说:“许多病都是缺牛蹄筋汤,不是我说的。即便是西医也认为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的,就好像盖房子用的砖头和水泥一样。如果缺乏胶原纤维,那么人体细胞就要随便生长,这就是癌症、境界瘤、息肉、结节、囊肿、乳腺增生;那么人体韧带就要松弛,这就是内脏下垂、憩室、疝气;那么人体骨骼就疏松,这就是关节炎、骨坏死。另外,许多慢性鼻炎、顽固性口腔溃疡、内外痔疮也与此有关。因此有意识地多喝牛蹄筋汤是非常重要的。再说,你上网站查了,发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都有这方面的报道,而且还说这是中医古代的伟大发现。”

  女博士说:“刘大夫,这么说,牛蹄筋汤就像水一样,是人体必需的。”

  我说:“是啊,我们家族从出生以后三个月,就开始喝牛蹄筋汤,一直喝到死;因此几百年来,我们家族不得乱七八糟的病。”

  女博士说:“刘大夫,如果我从小就喝牛蹄筋汤,就不会得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说:“你说呢。”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医院的治疗方法都无效啦?”

  我说:“当然。”

  女博士说:“啊?刘大夫,您也太自信啦。”

  我说:医院的治疗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他们像古代小说《隋唐演义》里的大将程咬金一样,使用三把斧子哄弄人。

  第一把斧子就是使用非激素性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但是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消炎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病人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4mg口服,4至6小时1次。

  ③炎痛喜康: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g—18g,分3—4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口服,日2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灭酸:每次02mg—04mg口服。日3次。

  第二把斧子就是使用缓解性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的金盐制剂,静注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醋硫葡金。口服醋硫葡金6mg,每日1次。持续1 5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250mg—1800mg /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50mg/日维持。服药后1。5—2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mg—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用法:25—50mg,口服,日3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周为1疗程。

  第三把斧子就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强的松,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柳氮磺胺吡啶、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等,还有分子免疫制剂干扰素、特异性抗体;最近有推出巯甲丙脯酸、锌制剂等。

  女博士说:“刘大夫,那使用三把斧子不行呢?”

  我说:“程咬金使用三把斧子哄弄人,不灵就拨回马头跑了,因此人家说他是福将。但是西医是不灵也不跑,人家坐在医院里等着你呐。”

  女博士说:“刘大夫,等着我干什么?”

  我说:“等着给你开刀。”

  女博士说:“嘿,够坏的。”

  女博士说:“刘大夫,您把西医说得如此可笑,难道西医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

  我说:不是的,西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要比中医深刻得多,在这一方面,中医远远不如西医。

  首先是西医观察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许多临床表现。刚开始往往是关节局部比较轻微的酸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缓解与复发,逐渐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①晨僵现象与关节僵硬:所有类风湿病人都有这种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其特点是于早晨或睡醒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即觉缓解或消失。晨僵现象表明类风湿病变在活动,晨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变严重程度是一致的。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晨僵可分为三度:轻度晨僵是起床活动之后,在一小时内晨僵缓解或消失;中度晨僵是起床后活动在一小时以上至六小时之内晨僵缓解或消失;重度晨僵:在起床后六小时以上,晨僵缓解或消失,或终日晨僵。

  ②关节肿胀或疼痛。这是几乎所有的类风湿病人的必备症状,绝大多数病人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病人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由于剧疼,当别人伸手去触摸他的关节时,病人就用手挡起来保护或回缩。若让其主动活动关节,有时还可勉强地伸屈。临床上要注意有无自发痛与活动痛。自发痛即关节不活动时或在安静自然位置状态下也痛,有时甚至从睡眠中疼醒,这表明病变发展较快或急,且较严重;活动痛即当活动关节时才觉疼痛,这表明关节炎症比较轻或趋于缓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特点是活动后减轻,休息后刚开始活动时又加重,如久坐后站立起步和行走则困难,病人常“坐下起不来,起来坐不下”;手指与肘屈曲过久以后,刚伸直时疼痛加重。但是这些现象经过活动片刻后即减轻,逐渐活动自如,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关节晨僵和肿痛严重时,病人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关节痛在早晨、夜里和阴天下雨、寒冷、受冻尤其是感冒时加重。

  ③受累关节。类风湿病可累及人体全身187个滑液关节的任何一个,包括构成关节的滑膜、软骨、骨及肌腱、韧带、滑囊、肌膜都可受到侵犯。常见受累发病的关节是指趾、踝、腕、肘、膝、髋、颞颌、胸肋、颈和肩。  

  ④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其他特点。

  第一是游走性。早期关节疼痛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3天,很少超过1周。一旦关节出现肿胀后,则肿胀在这个关节上持续的时间较长,首先发病后的第一个关节肿胀多半持续3个月至一年以上,这一点是区别其他关节炎的重要特征。第一个关节肿胀发病后,多半经1—3个月才能转移到另一个或另一对关节,即关节肿胀的游走间隔期在1个月以上,这是区别于其他关节炎的另一重要特点。此后,关节肿痛就像接力赛跑一样,这个肿痛还未消失,另一个或几个关节又开始发生肿痛。

  第二是对称性。关节炎的疼痛经常是对称性的,关节痛很少是非对称的;单关节炎少见。

  第三是相互制约现象。如果甲关节肿胀游走到乙关节之后,那么甲关节的肿痛较快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全消退,而新发病的乙关节肿痛渐趋严重。

  ⑤关节摩擦音:类风湿的关节炎症期,检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细小的捻发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关节为典型,此表明关节存在炎症。有的关节炎症消退后,活动关节可以听到或触到嘎嗒声响,这在指和膝关节、髋关节最明显,可能是类风湿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⑥关节功能与活动受限,在早期,关节发生肿胀时,多数病人因剧痛不敢活动,关节功能受到限制,一般来说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一致。晚期关节活动受限,主要由于关节强直和各种畸形所致。关节强直和畸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