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土地很少,却偏偏要种植许多无用的药材。据说,种植药效很差的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板蓝根等药材,竟然占地几千万亩,太浪费了。如果我们不去种植,那么就会节约大量的土地。但愿种植场的老板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自讨苦吃。
总之,1475年,刘纯与医官们经过25年的努力,在4568味无毒药材之中,只选择出143味可用药材。实践证明,这143味可用药材已经足够我们使用的了。因此不要认为一个处方的药味越多越能治病,也不要认为一个医生开的药味越多越是高明,更不要认为一种药材越是不多见,越是能够治病。也正是因为可用药材很少,而且用药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食疗。
刘氏箴言
可用本草没多少,别说丰富不得了;
有病尽量用食疗,天下不卖后悔药。
5。药材品质很重要,直接影响人疗效
前面的话
话说草药本来是野生的,后来需要的人多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群,他们以种植草药为生,我们称之为药农。在明朝的时候,药农已经很多了,他们的种植方法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
1441年,大明朝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的女儿被立为皇后了;钱贵也就从普通军官变成了皇亲国戚,他的公费医疗单位也就从医官所变成了太医院。钱贵经常派人从太医院领取菊花沏水喝,以清热明目。但是有一天,他喝了菊花茶之后,竟然呕吐不止。太医院接到报告之后,迅即派一个太医赶到钱府诊治。太医给予开胃汤之后,钱贵的呕吐被制止。过了几天,钱贵喝了菊花茶之后,又呕吐不止;太医又给予开胃汤,于是钱贵的呕吐又被制止。又过了几天,钱贵喝了菊花茶之后,还是呕吐不止;太医又给予开胃汤,于是钱贵的呕吐又被制止。
起先,太医认为钱贵是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呕吐;而且是喝了菊花茶之后引起的,这就使得太医怀疑菊花有问题。
太医院的菊花有问题吗?这批菊花是光禄寺新近从杭州采购的,至今只给钱贵一个人用过;既然钱贵喝了之后呕吐,那么御药房再也不敢给别人发了。
那么如何鉴别菊花有问题呢?太医院派人把这批菊花押送到南京,交给刘纯。刘纯让几个犯人试了,也是喝了菊花茶之后,呕吐不止。
于是刘纯派了一个医官、四个锦衣卫的番子,会同光禄寺的采购人员,到杭州去找那个药农。药农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看见突然来了许多官差,而且还有锦衣卫,就被吓坏了。要知道,锦衣卫相当于美国的联邦警察,不是地方警察,没有大事,联邦警察是不会管地方事的。
在医官的盘问下,药农叙说了种植菊花的经过。原来,在菊花没有开花的时候,突然招来许多害虫,于是药农在菊花地里喷洒了砒霜水。
噢,原来如此。砒霜渗透到植株里,所以开出的花朵也有毒。怎么处置这个药农呢?虽然药农不是故意投毒,但是后果是严重的,因此锦衣卫让地方官重责药农80大板,并且变卖药农的家产,赔偿光禄寺的药款。
为此,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记载说:“正统六年十一月十八日;余伏乞圣鉴;民以毒种药,故官莫用民药。御览,知道了,钦此。”也就是说,刘纯在1441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给正统皇帝上折子说,老百姓用毒药种植药材,因此官方不要使用老百姓种植的药材。皇帝批示,知道了。
这就是说,从1441年底开始,太医院不再从地方采购药材,而是在各地的皇庄里种植。清朝太医院沿袭明朝制度,也不使用民间种植的药材。
因此在中国电视剧《大宅门》里说,清朝太医院,从民间的白家老号采购药材,纯属虚构。这是因为皇宫不仅吃皇庄里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吃皇庄里养殖的各种鸡、鸭、鱼肉;也吃皇庄里种植的草药,吃皇庄里养殖的各种动物药材。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乡镇、村庄,有许多地名叫黄庄、黄村、黄岗子、黄乡等,其实原名应是皇庄、皇村、皇岗子、皇乡等。
这不是因为皇宫不扰民,而是怕中毒。民间的药材真的令人不放心吗?是的!
(1)药材用了化肥就减少了有效成分
现在许多人抱怨中药材不管用了,这是真的吗?是的!在北京的北部,有一个西洋参种植场。场里的推销员向我北京长城瘤科技术研究院的下属医院推销西洋参,并且邀请我参观他们的种植场。我看了他们的样品,外观很大,价格出奇的便宜,觉得很奇怪。于是在1992年8月7日的上午,我让司机开车,让推销员带路,就来到了这个西洋参种植场。
推销员说:“刘院长,您看种植场大不大?”
我说:“嘿,真够大的!有多少人啊?”
推销员说:“刘院长,我们有300多人呐!”
我说:“人呐?”
推销员说:“刘院长,他们都在地里呐。”
我说:“走啊,看看他们去!”
于是,推销员带着我们来到地边:“刘院长,他们都在干活呐。”
我说:“干什么活?”
推销员说:“刘院长,上肥呐。”
我说:“走,看看去。”
我走到一个场员的身边,看见他正在撒一种白色的细粉。我问他:“您这是撒什么呐。”
这个场员头也不抬:“碳酸铵!”
我心里一惊:“化肥!”故意问:“碳酸铵是什么?”
这个场员看了我一眼:“化肥呗。”
我说:“上化肥干什么?”
这个场员一边撒化肥;一边说:“不上化肥,长得慢;撒肥以后,你看这苗噌噌地长。”
我一边跟着他走,一边说:“那西洋参还有劲儿吗?”
这个场员停下手,说:“那看怎么说啦,比人家大老美那是差一点,但是便宜啊,谁吃得起人家大老美的西洋参啊!你说是不是?”
我赶紧说:“那是!那是!”
推销员也走过来了:“刘院长,咱到屋里坐坐。”
于是我们走到了办公室,推销员说:“刘院长,您亲眼看见了我们的生产规模,应当没问题吧?”
我说:“那是!”
推销员说:“刘院长,您下属三个医院,每年需要多少货?”
我说:“少说也得30万斤。”
推销员睁大眼睛:“我的妈哎,刘院长,您真是财大气粗。”
我说:“怎么,你没货?”
推销员连忙说:“有!有!刘院长。”
我说:“说个价吧?”
推销员说:“刘院长,西洋参零售价是每公斤2200元,我给您每公斤300元。”
我说:“胡说!往下走。”
推销员说:“刘院长,那给您每公斤250元。”
我说:“你才二百五呐。”
推销员说:“那,刘院长,给您每公斤240元。”
我说:“往下走!”
推销员说:“刘院长,不能再往下走了。这么办,开每公斤240元的发票,给您每公斤提10元的回扣。”
我说:“你的要价太高。”
推销员说:“刘院长,那您出个价。”
我说:“每公斤三毛钱。”
推销员呆住了,大约过了一分钟才气呼呼地说:“刘院长,您是买萝卜,还是买西洋参?”
我说:“你的西洋参跟萝卜差不多!”说完,我叫上司机开车就走。
推销员在后面追着说:“刘院长,咱们再商量商量!”
我让司机减速,等他追上来:“我告诉你,化肥种植的西洋参,跟白萝卜差不多。”
推销员气喘吁吁地说:“刘院长,给病人吃,怕什么?”
我说:“我给皇上吃。”
推销员笑了:“刘院长,您真会说笑,现在哪儿还有皇上?”
我让他把耳朵伸过来:“你、我、他,都是皇上。”然后让司机加大油门,开车就走了。
远远地听见推销员骂:“他妈的,你是神经病!”
错了,他应当骂我是精神病,而不是神经病。不过,我是精神病吗?
西洋参也叫洋参、西参、花旗参,原产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我国古代也有种植;具有滋阴补气的作用,类似于太子参。其生长期是3—6年,在秋天挖出根部,晒干后供临床使用。
鉴别好坏西洋参,在于好西洋参很轻,切片可见菊花纹,用鼻子一闻有芬芳味,用嘴一尝很清爽;而坏西洋参,切片没有菊花纹,用鼻子一闻没有芬芳味,用嘴一尝淡如萝卜。
在北京北部种植的西洋参,由于使用化肥催熟,因此生长期只有两年就挖根供给药用;据说只含有微量的人参皂甙,相当于美国西洋参所含的人参皂甙的百分之几。
你看我们的粮食、蔬菜、水果,是拿化肥催熟的,因此吃起来已经不是原味了;许多药材也是用化肥催熟的,因此吃起来也不是原味了。
也正是因为,现在许多药材是用化肥催熟的,因此已经减少了有效成分;所以许多人抱怨中药材不管用了。更重要的是,在民国时期,中国药材在全世界的销售额占50%之多;在1992年之前,通过香港转口,中国药材在全世界的销售额占30%之多;而在1992年之后,中国药材在全世界的销售额只占5%上下。
(2)药材用了农药就具有毒性
中国的茶叶含有滴滴涕,因此出口成了问题;但是外国人说中国中药材的农药超标,这是真的吗?1991年8月4日,为了给香港药行采购生北山楂,我与河北省的一个林场主约好在星期天,一大早就开车去林场主的山楂林。
汽车大约开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山楂林。
林场主说:“刘大夫,咱歇一会儿,再去林子。”
我说:“我不累,咱们到林子里转一转。”
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