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0-脉症治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方 辟巽锭子治大人诸风。小儿急慢惊风。四时皆可用。 
防风(五钱去芦) 天麻(五钱) 胆南星(七钱) 白附子(炮五钱) 川乌(炮五钱) 干姜(煨 
三钱) 川芎(五钱) 白芷(五钱) 白茯神(五钱去木) 人参(五钱去芦) 白术(五钱) 木 
香(五钱) 薄荷(五钱去梗) 僵蚕(二十一个) 全蝎(二十一个) 牛黄(三钱) 片脑(五分) 
朱砂(一两半另研为衣) 麝香(二钱) 
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样。各另研。余药为细末。用麻黄一斤。甘草四两。蜜二两。熬作膏 
子。稀稠得宜。将药末和匀。印作锭子。金箔为衣。或丸。如龙眼大。蜡包尤好。藏久。每 
服用一锭。随症根据后引下。 
治大人中风。中痰。中气。厥症。并用姜汤调灌下。 
左瘫右痪。荆芥汤下。 
风狂颠痫。金银汤下。 
大人小儿。伤寒。伤风。伤湿。并姜葱汤热调下。得微汗即解。 
破伤风。温酒调下。 
小儿急惊风。薄荷汤下。 
小儿慢惊风。浓枣汤下。 
妇人产后惊风。益母草汤下。 
妇人产后。血晕昏迷。童便煎姜汤下。 

卷之一风门
伤风
属性:脉 人迎与右寸浮大而缓。两关尺。浮缓而涩。脉诀云。伤风之脉。阳浮而缓。阴濡而弱。 
。恶风。又云。伤风则恶风。理必然也。盖风喜伤卫。卫者阳气也。风邪客之。则腠理反疏 
。不能卫护。故自汗而恶风也。外症。头疼。肢热。咳嗽。鼻塞声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 
闻香臭者。是也。 
治 大抵伤风属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热、降气、行痰为主。先用解表清热。姜葱 
紫苏叶黄芩葛根之类。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贝母款冬花前胡之类。若汗出。HT 寒。而加头项 
强痛者。桂枝葛根汤主之。若无汗。烦躁不解。无表症者。双解散主之。 
方 芎芷葛苏散春夏伤风宜服。 
川芎 白芷 干葛 苏叶 陈皮 半夏(各一钱) 桔梗 前胡 淡豆豉(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身热不退。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头疼甚。加石膏(一钱)、细辛(五分)、升麻(三分)。 
巅顶痛。加羌活、 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风、蔓荆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风邪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各一钱)。 
胸胁不利。加枳壳、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气壅。加麻黄、石膏(各二钱五分)、杏仁、枳壳(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苏梗(各八分)、细辛(五分)。 
又方 参苏散秋冬秋冬伤风宜服。 
人参 苏药 桔梗 葛根 前胡 淡豆豉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壳 甘草(减半) 金沸草 
加黄芩(各等分) 桂枝(五分) 杏仁(七分) 
上用姜三片。葱白三根。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贝母(各八分)、天门冬、栝蒌仁(各一钱)。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气壅。加苏子、麻黄、杏仁、石膏(各一钱)。 
头疼。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发热。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潮热恶寒。加麻黄(一钱)、桂枝(七分)。 
呕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闷。加枳实、白术、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当归、乌药(各八分)。 
汗出HT 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葱三根。 
挟食者。加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八分)。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一钱)。 
痰多。嗽不止。加贝母、南星、栝蒌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门
属性:(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卷之一寒门
伤寒
属性:脉 人迎脉必紧盛。或浮或紧。无汗。太阳尺寸俱浮。阳明尺寸俱长。少阳尺寸俱弦。太阴 
尺寸俱沉细。少阴尺寸俱沉。厥阴尺寸俱微缓。又浮大。属阳。沉细属阴。伤寒热盛。脉 
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诀云。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湿毒 
。病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 。( 有刚柔二种、有汗名柔 、无汗名刚 、)病太阳 
。关节即痛而烦。脉沉。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名曰中 。病。发汗身内热。名曰风 
温。其症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 谨按内经曰。凡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 
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 
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经受病。未 
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 
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 
而囊缩。此三阴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当依旧坏症病而治 
之。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 
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当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 
耳。其伤于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自霜降后。至春 
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春时应暖而反 
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是为冬温。如春时天令温暖而 
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 
。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 
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 。湿毒。湿温。痰症。 
脚风。内伤。食积。虚烦。阴虚阳乏。亦皆发热。状似伤寒。故世俗不辨。悉以伤寒治之。 
杀人多矣。且温病热病。乃因伏寒而变。既变。不得复言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与 
冬时严寒。又有轻重不同。时气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乃炎日 
之火。风乃天之贼邪。皆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犹轻也。温疟。风温。又系伤寒坏 
症。更感异气所变。治亦不同。且诸症似伤寒者。各有其因。岂可通谓伤寒而混治之耶。且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尚不正。岂可以言治乎。幸东垣发内外伤辨之论。救千古无穷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东垣内外伤辨曰。夫伤寒者。其寒邪多伤于太阳之经。而后传变。故先头疼身痛而发热 
。其脉见于左手。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而无汗。其寒热齐作而无间。晡时必剧。乃邪气盛 
。潮作之时。精神有余。语言壮厉。口鼻之气俱盛。手背热而手心不热。乃邪气胜此为有余 
。当泻不当补也。内伤则见于右手。气口脉必紧盛。手心热而手背不热。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间耳。日晡时必减。乃胃气得令。潮作之时。精神困倦。少气懒语。身无大热。脉不紧 
数。但大而无力。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是阳虚也。此为不足。宜补 
不宜泻也。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为阴虚火动。或 
盗汗遗精。咳嗽寒热。或于午后发热。身无痛处。惟觉困倦。其脉细数无力。宜补阴降火。 
伤食者。因饮食停滞而发热。气口脉亦紧盛。或右关短滑。太抵伤食则恶食。理必然也。又 
或噫气吞酸。或恶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痞闷。按之则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复感 
寒者。则气口人迎之脉俱大也。亦头痛发热。恶寒拘急。中脘痞闷。或吐或呕。或痛者。为 
伤食也。若发热脉浮缓而有汗者。谓之伤风也。必口气粗。合口不开。面光不惨。恶风不恶 
寒也。虚烦者。谓虚热。心中郁郁不安。故谓之烦。但只不恶寒。头身不痛。脉不紧数。此 
为异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饮。凝结中脘。亦令人寒热。状如伤寒。若痰在上焦。则寸沉滑 
。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滑大。兼气郁。则沉而滑。挟食则短而滑也。凡关脉滑大者。 
膈上有痰。可吐之。香港脚之症。亦发寒热。或呕逆。或举体转筋。足胫 赤而肿者。是有瘀 
血。症为跌扑损伤。初时不觉。过七八日或十余日。则寒热始作。但胁下及小腹必疼。手不 
可近。若血上冲。而昏迷不省。良久复苏。此瘀血也。温病者春时地天道和暖。若壮热烦渴而 
不恶寒者。温病也。若夏至以后。时令炎暑。患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