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黄 朱砂(各二钱) 牛黄 麝香(各二分)
共研极细,用猪胆汁调敷毒上,其毒自散,疼痛即止,外用桐油纸捻点着,近
毒处照之,须令冷气透出毒外,自愈。
x神仙敷毒失笑饼x 初起一切痈疽大毒。
黄泥(一大块,煨熟) 连须葱(一大把) 蜂蜜(一盅) 雄黄(三分)
共杵烂,作一饼,乘热敷毒上,如干了再敷,一二次自愈。
x铁箍散x 痈疽发背疔毒初起。
雄黄 熊胆 朱砂(各二钱) 京墨(五钱) 麝香(三分)
共研细,醋调敷。已成只用京墨磨汁调敷四围。
x金箍散x(吴近宸) 敷一切火毒及无名肿毒,痈疽初起者即消,已成者即轻。
生大黄 三柰 生南星 姜黄 生半夏(各四两) 白芨 人中白 白芷 天花粉(各三两)
草河车(一两)
共为细末。用黄蜜调敷,如红白色者,用米醋调敷。
x白敷药x(吴近宸) 敷一切流痰湿痰,寒痰喉痰,腮痈腋痈,及妇人乳痈乳疽乳
吹,瘰 等证,如神。
陈小粉 白蔹 生半夏 白芷 生南星 白芨 五倍子 三亲 人中白(各三两)
共为细末,瓷瓶密贮。火痰用黄蜜调;流痰、湿痰用鸡蛋清调;瘰 、腮痈、腋
痈、喉痰用米醋调。惟乳证用活鲫鱼一尾,捣烂去骨,和药末捣敷。
敷发背
车前草 草 巴山虎草 金银花(各等分)
共研细末。陈小粉浆打糊调敷。
x铁箍散x
芙蓉叶(阴干) 姜黄 五倍子(炒去虫) 白蔹 白芨 蟹壳(各五钱) 生大黄 陈小粉(各一两)
共研细末。用热米醋调如稀糊,敷围中留一孔透气。
x麻药x 此药敷于毒上,麻木任割不痛。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半夏 生南星(各五钱) 胡椒(一两) 蟾酥(四钱)
研细末。烧酒调敷。(一方加荜茇五钱。一方加细辛一两。)
疮口冷难收口 干姜研末掺之,患处搅热如烘,生肌最速。
消肿毒 土三七根捣烂,醋调敷,留顶出气,敷之立消。如脓已熟,敷之立溃。
x一笔勾x
蚰蜒虫(三四十条) 冰片(四分)
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斤,封口收藏,勿令泄气。初起用笔圈涂毒外,四
围频频圈之,即消。已成敷满留顶透气。
敷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黄狗下颏(一具, ) 白蔹 蚕豆(各一两)
研细末。醋调敷,留顶透气。
消对口 白牵牛茎叶一把,生姜三片,同捣敷,留顶透气。
敷诸肿毒并瘰 棒疮。
川倍子(八两炒黑色,取末四两) 川贝母(去心,五钱) 海粉(要绿色者四两,炒黑色,约有二两重)
生半夏 川乌(甘草煮过) 生南星 草乌(各
一钱)
各研极细末,和为一处。凡用以熟蜜茶汁和匀,贴患上,油纸护之。瘰 初起,
以熟蜜茶汁调敷,如久成硬核者,单用陈米醋调敷,亦消。
卷八
论疮疡忌围寒凉之药
属性:薛立斋曰∶《内经》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又云∶形
伤痛,气伤肿,此则脏腑不和,疮发于外也,明矣。涂贴寒凉,岂能调和脏腑,宣
通气血耶?设使肿痛热渴,脉滑数而有力,属纯阳,宜内用济阴丹,外用益阳散,则
热毒自解,瘀滞自散。若似肿而非肿,似痛而非痛,似溃不溃,似赤非赤,脉洪数
而无力,属半阳半阴,宜内用冲和丸,外用阴阳散,则气血自和,瘀滞自消。若微
肿微痛,或色黯不痛,或坚硬不溃,脉洪大,按之微细软弱,属纯阴,宜内服回阳
汤,外敷抑阴散,则脾胃自健,阳气自回。丹溪云∶敷贴之剂,应酬小热证耳,若不
辨其阴证阳证之所由分,而妄敷寒凉之剂迷塞腠理,凝滞气血,毒反内攻而肉反死
矣。况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散,瘀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治者审焉。
李世英曰∶疽不热不痛,属阴,切不可用冷药敷贴,恐逼毒瓦斯入内。
澄曰∶冬月不拘葱汁、黄蜜、酒醋、敷药,必须隔汤炖热,然后敷围,不可冷敷。
若冷敷,俟肌肉温暖,一时何能,且冰伏毒瓦斯内攻之害,不可草率误事。
卷八
论渍法
属性:王肯堂曰∶肿疡宜紫葛汤一日五七次洗之,每洗后拭干,视疮顶上有白粒如米
大者,以五灰膏点破之,疮眼敷老皮散,次用水调大铁箍散,围贴四边红肿处,用正
铁箍散水调贴疮口,再洗则先去旧药,每一次洗换新药如前。溃疡用猪蹄汤,一日
一二次洗之;仍用大铁箍散如前围贴疮口,上用追毒、拔毒等膏贴之,败肉去后,间
二三日一洗之,可换长肉膏贴之。淋洗之功,痈疽初发,洗之则宜拔邪气,可使消
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深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
肿蔓延,洗之则收敛;紫黯黑,洗之则红活;逐恶风,祛风邪,除旧生新,如疮口
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行同功。
李东垣曰∶夫 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
古人有论,疮肿初生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 渍之;其在
腰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之无凝
滞也。且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绵蘸药水稍热 其患
处,渐渐喜 淋浴之,稍凉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夫血气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淖泽,
日用五七次,痛甚者,日夜不住,或十数次,肿消痛止为验。此治疮肿神良之法也。(《十书》)
又曰∶凡治疮肿初起,一二日间,宜药煎汤洗浴熏蒸,不过取其开通腠理,血
脉调和,使无凝滞之意,免其痛苦,亦消毒耳。如已溃洗之,令疮净而无脓,隔畔
疙疤作痛之意也,杖疮亦然。近时杨梅疮生于谷道,各治不愈,以五根煎汤入妇人
净桶内,先熏后洗,不数次而愈,诸疮更妙,何但于梅毒乎!
蒋示吉曰∶疮毒初生,古人用药汤淋射,盖气血凝滞则为痈肿,得热则腠理通,
经络畅,诚至理也。其法以药煎浓汤,疮在四肢者,则 渍之,在腰腹者,则淋射
之,下部者,则浴渍之,仍以净布蘸水, 其患处,水凉再换,必数易而热始透也。
卷八
渍门主方
属性:x木香 肿汤x 治痈疽始发肿 ,憎寒热痛。
地黄汁(五合,如无,用生地黄五两以代之) 犀角 木香 升麻 射干 栀子仁 大黄
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蔹 炙甘草 朴硝 紫檀 羚羊角(各一两)
切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五分,净帛蘸药,热 肿上,
日两三度,冷即更换。
x升麻 肿汤x
升麻 黄 防风 生地黄 川芎 细辛(各等分)
咀,用药二两,水二升,煎十沸,稍热淋 ,内消如神。
x 肿升麻汤x(《总录》)
升麻 漏芦 栀子仁 蒴 芒硝 黄芩(各等分)
每用二两,水三升,煎十沸,帛蘸药 溃肿处。
x猪蹄汤x(《圣惠方》)
升麻 甘草 芍药 蒴 (各等分)
每用四两,水一斗,猪蹄一对,煮蹄软取出,次下药,再煎十沸,帛蘸淋之。
x 肿汤x
木香 犀角 升麻 大黄 黄芩 黄连 射干 黄柏 白蔹 甘草 朴硝 檀香 山栀 生地
羚羊角(各等分)
每用五两,以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一钱,净绵蘸药,热 肿上,一日两三
度,冷则再换。
卷八
论熏消法
属性:澄曰∶痈疽发背,初起已成,有用熏法,可令未成即消,已成自溃,溃而易敛,
秘而不传,留心访求,始获其方,用之颇验。
卷八
痈疽门熏药主方
属性:x千金神草熏药方x(袁圣伯) 发背对口已成,肿痛势甚,或未溃已溃。
千金草(一握,按千金草六月间高二三尺,叶似桃叶,顶上开紫花一丛,如紫瑞香花一般)
捣烂,入小口砂锅内熬滚,将病患仰卧于有洞板门上,毒露洞中,以砂锅对洞
熏之,少倾疮口毒水如涎流出,病患快意为度,即将搽敷患处缚住,次日另熬又熏,
三次毒水流尽自愈。
x神验熏药方x(吴羹相)
如意草(即犁头草) 金银花(各五钱) 桑叶(三钱) 三角峰(又名爬壁蜈蚣,系枫树上藤,其藤
系三个叶儿。一两)
上入大砂锅内,入水煎滚,纸封罐口,以棉花将病患好肉包盖,再取门板量毒大
小上下,开一洞,对毒熏之,药气直透毒内,自有恶水流出必多,如此三熏,毒散
自愈。如未愈,再熏一次;如已溃烂,亦宜此法熏之。若攻出数头,以葱头煎洗,有
腐肉或疮口燥,用猪蹄汤洗之,以膏盖之。此乃奇效之法,秘之。
卷九
论辨脓法
属性:李东垣曰∶夫疮肿之疾,毒瓦斯已结者,不可论内消之法,即当辨脓生熟浅深,不
可妄开,视之可否,不至于危殆矣。凡疮疽肿大,按之乃痛者,脓深也;小按之便
痛者,脓浅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脓也;若按之即复者,有脓也;不复者,无脓也,
非也,必有水也。以手掩其上,大热者,脓成而自软也;若其薄皮剥起者,脓成也;其
肿不甚热者,脓未成也。(《十书》)
经曰∶脓血交粘,用药可全,色鲜红活,腐肉易脱,气败血衰,神仙叹哉。
齐氏曰∶若发肿部软而不痛者,血瘤也。发肿日渐增长,而不大热,时时牵痛
者,气瘤也。气结微肿,久而不消,后亦成脓,此是寒热所为也。留积经久,极阴
生阳,寒化为热,以此溃者,必多成瘤。
伍氏曰∶疮肿赤色,按之色不变者,此脓已成也;按之随手赤色者,其亦有脓也;
按之白色,良久方赤者,此游毒已息,可就赤白尽处灸断,赤肿自消。凡以手按之。
若牢硬,未有脓也;若半软半硬,已有脓也。又按肿上下不热者为无脓;热甚者,为有脓,宜急破之。
澄曰∶凡肿疡按之软陷,随手起者,为有脓;按之坚硬,虽按之有凹,不即随手
起者,为脓尚未成,不可轻易决破。又曰∶凡大按乃